#徐醒民教授讲 中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中庸第三集
各位同修,我們現在繼續研究《中庸》,在上一回研究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到這裡為止,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叫我們學中庸之道的人,要瞭解修道「不可須臾離也」。須臾是最短的時間都不能夠離開修道,一離開的話就不是修道了,這是簡單的講,要深入一點講的話,道是什麼呢?就直接指的這個你要見了本性,你要率性。率性,這個性在哪裡啊?性是無處不在的,哪裡都是性啊!既是性無處而不在的話,你要離,離也離不開,處處是性,穿衣、吃飯、睡眠,一切的動作言語,哪一個不是性啊?所以說這個不可須臾離,你一離開,那就不是性了,就離開這個性,離開這個道了,這個主要的意思是這樣的。
那麼今天我們往下的研究,既是道不可須臾離,可離就不是道,那麼,什麼情況之下是可離,是不可離呢?講到真理的話,我們明瞭「天命之謂性」那個性字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本性,我們這個本性,不要認為現在我們身體之中的本性。我們這個身體是個假東西啊,為什麼呢?我們身體有死亡的時候,這個本性沒有死亡的時候,有死亡的這個身體它是假的,沒有死亡的這個本性才是真的,真的才是真我,這個身體是假我,要明瞭這個。要明瞭這個,那個真我就是指的天命之謂性,那個性是真我。真我的時候,既是無處不在,沒有死亡,那你說是怎麼離呢?離就是,所謂這個離就是自己的我們這個心,我們這個思想,沒有率性。我們這個心思沒有順乎我們本有這個天性,這就離了。只要我們一順乎我們自己的本性的話,這就沒有離。先把這個離與不離的話,這個意思先有這麼一個認識,因為這個本性既是無處不在,沒有可離的,所以這裡講離的時候,就是我們自己沒有率性了。自己心理是好像起了一種迷昧不知的意思,就等於一個人睡眠了,自己不瞭解自己了。那麼古人講,不瞭解自己本性就拿個昏字來講,昏昏沉沉的那個昏字,也可以拿睡眠來比喻,睡眠對於自己這個身體什麼都不知道了,真我那都不知道了。那麼拿這個比喻我們一昏了,自己心思一昏沉了,就不認識我們這個本性了,這就是離了這個道。
瞭解這個以後,我們就看下面這個經文了。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這幾句話,下面的經文念過之後,我們就看了,「是故」就是把上面: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講過之後,這就是講結論了。「是故」,「是」就是指的上面,由於瞭解上面這個意思之故,瞭解這個道理以後,那麼因此「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君子就是學中庸之道的人,我們要學中庸之道,怎麼學法子呢?要戒慎,這個「戒慎」,「戒」是自己警戒自己;「慎」是謹慎。警戒,謹慎,指的是什麼呢?指的在「不睹」。「不睹」就是看不見,這個指誰看不見呢?就是別人看不見,這種狀況。一般人總是說,我們心裡想做什麼事情,或者說話,或者做的事情,身體有什麼行為,有很多人看見的時候,我們自己總是有所約束,不敢隨便。要是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比如說我們一個人在家裡的時候,沒有外面的人到我們家裡來,甚至家裡的人也不在我們身邊,我們一個人在自己一個房間裡面。這就是沒有人看見啊。一般人說,既是沒有任何人看見的時候,我有什麼行為,沒有關係啦,我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了。但是在這裡就講到,你要戒慎啊!愈是在這個地方,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你愈是要,為什麼呢?在這個地方,我們一般人最容易把自己的行為,最容易放蕩的時候,以為人家看不到了,我們就放縱自己,沒有什麼問題啦。可是在中庸的經文裡面講,你是不學道,那就不用談了。不學道的人,別說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他不在乎,就是有很多人看見的時候,他也不在乎,這是一般人,他做出那些不好的事情,明目張膽的他也照做不誤,那是不足道也。
那麼這個我們是講要學聖人了,學聖人那就是不能跟一般人那樣地說了。愈是在人所不睹的地方,「其所不睹」,「其」是指的你修道的人,指你修道的人在他人,「所」是指他人,你不為他人所看見的這個地方,你愈是要戒慎。戒是譥戒自己,慎要特別謹慎。
「恐懼乎其所不聞」,前面那兩句是講人所看不見的地方,這裡講什麼呢?是講「其所不聞」,「不聞」是什麼呢?你沒有在講話的時候,或者是你一個人在家裡,沒有任何人在你身邊,你單獨的在家裡,既是單獨在家裡,沒有人跟你說話。或者你跟家裡,或者是跟最知己的人在說話,你把房屋的門窗都關起來,用那個隔音設備,有隔音設備隔音得很完備的,你秘密的在談事情,你不怕外面人家聽得到,就沒人能聽得到的。所以這個「不聞」有這兩種情況,或者是你沒有說任何話,你一個人在那裡,沒有跟任何人談話;或者是跟最秘密的人在一起,秘密的計畫或是討論一椿事情,在一種隔音設備裡面,沒有外人聽得到,這都是「不聞」。你跟一個人在秘密談話,外面的人沒有聽到,固然是不聞了。就是你沒有跟任何人說話,你沒有任何言語發表出來,但是,你心裡起了這個念頭了,起了這個念頭的時候,一般人講叫「動機」,那個機是什麼呢?機就是我們的念頭在那裡微微這一動,微微一動這個念頭,想為著求自己的利益,求自己的利益,跟人家的利害有衝突的時候,想辦法阻礙人家的利益,謀求自己的利益。這個念頭一起來就是動機了,有了這個動機了。有了這個動機,一般人認為你言語都沒有說出來,那誰聽得見啊?那就是不聞。可是要知道雖然你沒有用言語說出來,只要有這個動機的話,這個念頭一出現,就等於言語發出來了。這個怎麼說呢?現在這個我們用的電腦這一類的,或者是用那個機器人,電視現在還沒到那個程度,還是用那個遙控。再進一步的話,什麼呢?你要開這個電視,或者是指揮那個機器人,你不要用言語,你念頭一動就等於就下達命令了,外面那個境界就在那裡跟著動了。這個是現在的科學研究才瞭解,古代聖人這個道理早就說出來啊。在這裡就講這個動機,你心裡這個念頭一動的時候就等於言語就出現了,外面就有所聞了。你明瞭這個道理的時候,你就要恐懼。恐懼什麼呢?恐懼其所不聞。愈是一個人在房間裡面,你沒有同任何人說話,你也沒有言語說出來,但是你心裡,起了一個念頭的時候,這個念頭是自己私人的利益,換句話說,損人利己的這個念頭,只要這個念頭一起,你就要恐懼啦。一般人講,我只是想一想,那有什麼恐懼呢?就拿國家的法律來講,法律犯罪的話,有已遂罪、未遂罪。已遂,這個犯罪,比如說搶人家的東西,東西搶到手了是已遂了。未遂的時候,想搶還沒有拿到手,可是你有了搶劫的行為了,那是未遂。雖然是未遂,你有了行為了,還是有罪的。假如說,你心裡只是想,我想到哪個銀行裡面去搶,我想到哪一個地方搶一個東西,或者是我偷人家的東西,只是在想,沒有行為表現出來,那國家法律不管啊,你不但已遂,未遂還沒有形成,還沒有行為,那不算是犯罪。但是在這裡,你既然是修道了,修道是什麼呢?修道是修的心。你這種犯罪的心理一起來的時候,自己知道。自己一知道之後,雖然國家的法律不管你,可是你自己的心,前面講「率性之謂道」,你起了這個搶劫人家的心,這個動機,你就是不能率性了。也就是上面這兩句話,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你有這個動機出現,你就離開這個道了。
本來這個道是無處不在,哪裡都是自己本性,一起了這個罪惡的念頭出現,你就是離開道了。一離開道,你是要學中庸之道的人,學中庸之道的人,你是要成就聖人。成就聖人,聖人有什麼好處啊?聖人是完全把「天命之謂性」的這個本性完全開發出來。本性完全開發出來有什麼好處呢?剛才我說了,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假東西。為什麼是假東西呢?它有死亡的時候,它不是真我。那個本性是沒有死亡的時候,它才是真我。那麼把「天命之謂性」這個性,完全開發出來,我們用率性之謂道,時時刻刻都順乎本性的話,我們就是修道。我們就能夠把我們的本性開發出來。本性開發出來,本性既是沒有生死,那我們一般人,人在世間最痛苦的是什麼呢?就是有生死的問題。你說一個人在世間苦惱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但是任何苦惱的事情,也比不上一個生死這種事情痛苦。那麼你把這個本性完全開發出來就是成為聖人了,那個生死問題沒有了,這就是修中庸之道一個最高的境界,它最後的目的就在此。我們把握了這個目的,然後再看這個「恐懼乎其所不聞」,就是我們一個犯罪的念頭起來的時候,自己恐懼。為什麼恐懼呢?我們不能率性了,我們自己離開道了。
這是這兩句,下面呢?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個字是「見」字,看見沒有看見的見字,在這裡讀現字,現是出現了。下面是顯字,兩個字合起來講意思是一樣,顯現出來的。這個莫見乎隱,莫顯乎微,「隱」是什麼呢?隱是最隱密的地方。我們先把這個經文的文字先看明白,就是最隱密的地方,也就是最讓人看見,最顯現的地方,也就是顯現出來,最容易出現的。這個見就是被人家發現,你認為最隱密了,但是就是認為最隱密的話,也最為人所發現。「莫見乎隱」,「莫」就是沒有比這個隱密地方容易發現。下面這一句「莫顯乎微」,「微」是最微細的地方,微細到什麼程度呢?細到一粒微塵那麼細,微細到那種程度,實際上說起來,那就是最顯明的地方,最明顯的。所以說是,「故君子慎其獨也」,你瞭解這個最隱密的地方,最容易發現;最微細的地方也最容易明顯,也是最明顯的地方。是故君子要慎其獨,所以君子——學中庸之道的人,要慎獨,慎是謹慎,謹慎什麼呢?謹慎自己單獨的這個時候,單獨的這一個地方,這個叫做慎獨,一般講慎獨。
古人講這個慎獨,一般學中庸之道的人,古時候儒家那些老儒,學什麼呢?自己在外面散步,比如說在月下散步,月亮照著自己的身體,身體有一個影子,月亮一照的話,身體有個影子,那個影子投射在地上,這個時候,這個影子是自己身上的,由於這個月光一照,照射出來的。人家講修養的時候,這是沒有人看見的地方,這是最隱密的地方,也就是最微的地方。可是他要起了一個念頭,如果要起了一個念頭,自己要求自己的利益,要損害別人的話。那些學中庸之道的人也許還不至於到損人利己的那種程度,就是不到那種程度,他想著書立說,寫這一本書出來,這一本書寫出來,自己有了名聲了,這就蒙上好名的這個念頭起來了。古人真正講修道,利益固然不要跟人家起衝突,不要求自己私人不正當的利益,就是這個名也不能要啊!起了一念求名的這個念頭的話,這個時候,你在月下散步的時候,沒有任何人知道,只有你自己的念頭起來,你就感覺慚愧,誰在那慚愧,你對誰慚愧?你對你這個影子就慚愧。古人就講「獨行不愧影」,一個人在那裡散步、在行路,起了這一念好名之心,都不許可。連這個求名、好名的心都不起來的話,他才對他的這個影子都感覺不愧,求其不愧於影子。
還有一個,一個人睡覺,睡覺要蓋棉被、蓋被子,冬天要蓋棉被,夏天總得也蓋一個薄一點,蓋一個被子,這時任何人不知道,一個人在那裡睡眠。一個人在那裡睡眠的話,你是修中庸之道的人,你這個「率性之謂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你心裡是一直在這個道上面。起了任何思想都不要離開這個道。一離開這個道,起了一個邪的念頭,例如說,我們白天看電視,看網路上,教那些教人家殺人的時候,那個偷盜的事情,男女這種犯禮的這些事情,就佛家講的犯了淫欲、邪淫這一類的,外面看的那些事情,你在睡眠,只要起了這一個念頭,動動這個念頭,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知道,沒有任何人知道啊,你蓋的這個被子,那個被子知道。你這個時候你在睡眠的時候,你這種邪念,就不正當的念頭,就不容許你起來。不起這一點點邪念的話,你就對於你所蓋的這個被子,對它無愧。這個被子,古字叫做衾,衾是上面一個今字,今天、明天今天那個今字,下面那個衣服的衣字,古人講「獨寢不愧衾」,一個人睡眠,蓋的衾、蓋的被子,你都要對它沒有愧,無愧,沒有愧心。這就是說君子要慎獨,這幾個慎獨,為什麼要慎獨呢?就是講上面那兩句話,「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最隱密的地方、最微細的地方莫過於你一個人睡眠,你一個人在月下散步,誰知道啊?誰看見你啊?就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心裡要知道,一般人認為是最隱密也就是最容易發現的,一般人認為最微細的地方也就是最明顯的地方,為什麼呢?修道的人,不必待他人來發現,不必待他人來看見你,你自己知道,自己約束自己。你自己起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起來的時候,不學道的人他不知道,修道的人就在這個上面下功夫了,《大學》講「格物致知」,「格物」那個物是什麼呢?「物」就是指的自己的念頭,「格物」那個物來了,「格」當來字講,或是當至字講,那個物就是念頭出來了。念頭出來的時候,「致知」,你馬上就知道,知道這是什麼念頭,知道這個念頭要違背率性的話,或者這是不好的念頭,趕快就把這個念頭打消掉。這種念頭,在你這個修道的人來講,雖然人所不睹的地方,人所不聞的地方,你認為是最容易發現的,也是最容易明顯的。最容易發現、最容易明顯的,就你自己講的。修道的人不必問別人,等到問別人,那不是修道。問別人的話,那是為別人而修的。為什麼我為別人修啊?深怕別人說,他還是個修道的人,他還做這種事情。你怕別人這樣說你不是修道的人,你做出來給人家看。在有人的地方,人所看見的地方,人所聽到的地方,你不敢說,不敢有什麼行為表現出來,那樣的話,那就不是慎獨,那你一切是做表面的功夫,假裝地在修道,裝出那個是裝模作樣的,讓人家來看,裝個是修道的人,無非是叫人家說你是個修道人,你是得了一個好的名聲而已,還是求名的一個人。這不是真實的修道,真實的修道就是自己來控制自己的念頭。自己任何念頭起來的時候,你自己要知道它。
孔子在《易經》繫辭傳裡講,他很讚歎顏回,他說,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孔子是這麼說的,孔子說,「顏氏之子」,「顏氏之子」就是顏回啦。顏回「其殆庶幾乎」,「其」就是指的顏回,他差不多「庶幾」,「幾」是動幾,動幾是這個幾一動就知道,這是聖人的境界。庶幾的時候,他差不多,起來的時候,聖人知幾,顏子庶幾。聖人知幾怎麼知幾呢?這個幾這個念頭微微——要動沒動的時候,他就知道。那個動幾不好,在它要動、未動的時候,就讓它不要動,聖人有這個功夫。賢人呢,庶幾,這個幾一動起來的時候,他也知道。有不善的動幾,知道這是不善。一知道這個動幾不善的話,就不再起來了。這是顏子的功夫,他距離聖人,距離孔子還是有一段距離。孔子是知幾,知幾,既然知道什麼是善的、什麼是不善的,聖人已經到純善的地步。他可以不起一切不善的念頭,可以不起來的,這是聖人的境界。顏子庶幾,他免不了有一些不善的會起來,起來,一起來他馬上知道,可以把它止住。
我們學中庸之道,距孔子那個境界那當然早得很,孔子是聖人,我們現在還遠得很。就是距離顏子的地位也是很遠,雖是很遠,我們要知道,用功夫的這個方法,就是要慎獨。慎獨的方法,怎麼個慎獨呢?那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念頭,我們修道的人這個念頭出現是純粹利益他人的,還是有一部分利益自己的,這個當然知道。知道這個以後,我們是純粹利益他人的話,這就是合乎率性之道,合乎自己的理性。如果說是純粹利益自己,求自己好的名聲,求自己一切的權力,要求得滿足自己的欲望,這個就是不善的念頭。就是這個利益不講,只想求得自己一個名,這也不對,這個都不是純粹的善了。像這種情況,我們在修養這個慎獨的時候,就在這個上面下手、用功。
講到這個時候,我學人的老師——雪廬老人過去就講到一椿事情,他說:我們修道的人要知道天人合一,所謂天人合一,天就是自然界的一切的境界;人就是我們自己,我們人。我們人和自然界合一的。再好懂的話,我們的心靈跟物質也是融為一體的。既是一體的,他老人家說了一個比喻,比如說,我們起了這一個念頭的話,天下的,不但一切的人、一切的動物,一切無情的自然界都懂了,都知道了。又如同我們在海邊,起了一個念頭,用手在這個海水拍一拍,整個大海水都在動起來了。那個時候我們聽,我學人在聽雪公講這個比喻,我覺得有這回事情嗎?可是現在你要知道,現在通訊的科技發展到這個程度,整個虛空的時候,一上網路的時候,普天之下任何人,你打開網路你都知道。那我們這個意念一出現的時候,那天下無論是人、是自然界,無所不知啊!修道的人,你瞭解這個道理的時候,歸結到這裡你就知道了,君子為什麼要慎獨,慎獨從哪裡開始謹慎?你要明瞭,你這個念頭一起來的時候,說是人家不知道,誰不知道啊?聖人知道,還有那個鬼神知道。過去漢儒楊子,揚雄他講,「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在最隱密的地方,最微細的地方,認為自己很高明了,沒有任何人知道,但是鬼神看得清清楚楚地。除了鬼神以外,聖人都知道。聖人那種境界,他的本性完全開發出來了,本性無處不在。我們的心理就在聖人的那個本性之中,聖人的本性也在我們本性之中,一樣的。所以我們起了迷惑顛倒我們不知道,聖人知道。瞭解這個道理,我們要戒慎恐懼,要慎獨,每起一個念頭,不對的,這個念頭不好,趕快就把它,打消掉。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庸第三集发布于2024-05-13 16: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