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中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中庸第十六集

 


各位同修,我們繼續研究《中庸》,現在我們從這一段開始來研究,前面講到「君子胡不慥慥爾」,那就是把前面所講的忠怒之道,五倫用功夫各盡其分地,怎麼樣事父母,怎麼樣事君這些都講過了,「言顧行,言顧行」,下面接著就講,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我們現在就從這一段來研究,「素其位而行」,「位」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本位,前面講的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各有各的本位。你要守住本位,盡到本位應盡的本分,這就是修中庸之道。守住這個本位,每一天我們所辦的事情就要盡到我們自己應盡的責任。

就拿前面講的四種君子之道,那個就是講五倫,五倫就是敦倫盡分盡分就是盡到自己的本分,你盡到自己的本分就是敦倫了,是敦厚,是倫常,就把這五種人倫,在這上面盡到自己本分,每天都這樣在盡分上用功夫,你就是敦倫。倫是倫常,也叫倫理,它是有條理的。那麼這樣敦倫,在人與人的關係之中我們盡到本分,在五倫之中這麼做的話就是在修養中庸之道,修到極處,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是證到了「天命之謂性」,就得到自己本性了。

瞭解這個以後,我們看這一小段的經文,「君子素其位而行」,是平素的,我們學中庸之道在哪裡學呢?就是平素,日常地在家庭裡面、在社會上,跟一切人來往你就照這樣做。「素其位」你平素就按照你自己在什麼地位,你就按照你那個地位盡到你自己的本分,「而行」你就這樣去修行。「不願乎其外」,「外」是什麼呢?是你自身以外,你本人以外,就是他人。「不願乎其外」就是不要想著他人對待你怎樣。「願」是自己的願意,我們一般人總是這樣,我對待朋友這樣,朋友也應該怎麼樣地對我好啊。甚至於在家庭裡面,兄弟之間也要求對方對自己應該好一點,這叫「願乎其外」了。

你是一個君子,講究素其位而行,但求盡到自己本分,你自己在哪個位子就盡到哪個位子應盡的本分,叫「素其位而行」。比如說你在家庭裡面,你是父親的地位,你就盡到自己父慈子孝這個,慈愛的這個本分就好。你是兒女的地位,你就盡到孝順之道,你不必要求我盡到孝道,父母應該對我慈愛。在這個經裡面講「不願乎其外」,你不要要求父母對你怎麼樣好,你不必要求,父母是父母他應盡的本分,你儘管自己盡到孝道就好。那就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你在外面對待朋友,甚至於對普通人,你都是只管我們自己應該怎麼樣對待人,拿君子之道來待人。你不要想著人家應該怎麼樣對待你,怎麼樣回報你,你不必存著這個願望,這叫「不願乎其外」,「外」是你自己以外。

這個原則說了之後,下面就說了,「素富貴,行乎富貴」。這就是素其位而行,你在什麼地位,就照著那個地位那樣去做。「素富貴」你是富貴之人,你在一個富貴的地位。是什麼呢?有財富,你家裡財富很多。呢?是你的政治地位很高,或者不是政治地位,除了政治地位以外,你在事業上面,你是一個銀行的總經理,或是大財團裡面一個董事長,這是貴。「素富貴」你處在富人、貴人的地位的時候,你就「行乎富貴」。怎麼個「行乎富貴」呢?你有好多錢財,你家裡有好幾座銀行,或是你有好幾個大的公司,你的財富很多。你有這個財富,你怎麼做啊?你不能說你的財富愈多愈好,多了之後,準備交給自己的子孫,交給兒子,由兒子交給孫子,這個作法靠不住。應該怎麼作法呢?你就拿這些財富,你要看看,這個人類社會貧窮的人還是很多,你拿這個財富救濟那些貧窮之人。就拿現在的臺灣來講,讀書人上學吧!有錢的人,你的兒女上大學,學費沒有問題,你甚至於把他送到美國去留學也沒有問題。可是現在有一些窮人,他上中學的學費都繳不起,還是很多啊!你這麼多的財富,你不妨就拿出來救濟這些貧窮的人,你就是在這個富的地位,你就行富應有之道。孔子講:「富而好禮」,富而好禮是什麼呢?的本質就是禮讓,把自己多餘的要讓給別人。你在富有的地位,把自己的財物要推讓給別人、救濟別人,你就是富有的人,行乎富者應有之道。

貴呢?你在政治上,在孔子那個時候是春秋春秋那個時候,你或者是一國之君,或是在國君朝廷裡面,你是大臣、是卿大夫。無論是國君也好,大夫之家是個卿大夫也好,就是貴族的地位。在今日之下,你在政府裡面的首長,機關首長,你也是貴族地位。你在貴族的地位,你就應該行乎貴族的本分。

孔子教人家學道,孔子的教育,它就是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系統。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利益他人,教育就是要教一切人都要利益他人,利益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在學道上面,道業能夠成就。你學道的人處處要自私自利,遇到有名、有利,一切就不管了,要跟人家爭奪了,這個修道就不能學了。

學道的人,遇到名、遇到利,利是一切的權力,一切的利益,處處讓,讓給別人,自己有的也分給別人。分給別人、推讓給別人,人家得到好處了,是利人了,利了人的話,你自己什麼呢?你的權利也給人了,名譽也給人了,名聲也給人了,你自己得的什麼呢?你自己得的是在道上面進步了,你講這個忠恕之道恕道你學到了。所以就是這麼個學法子,因此在「素富貴」要「行乎富貴」。人家沒有財富,沒有政治地位,沒有政治地位他就沒有公權力,想做好事沒辦法做。有公權力,你制定一個好的政策,那就是《論語》裡面講,「惠而不費」。你用政策來利益那些一般人民,你就是在這個貴,這個政治地位上面來利益很多人。你有財富,你拿財富來救濟人,你這個都是叫做「素富貴,行乎富貴」。

那麼,「素貧賤,行乎貧賤」呢?既沒有財富,這是貧窮。「賤」是什麼呢?「賤」這個不是指人格不好,這是講自己沒有政治地位的人。在古代來講,他既不是一個卿大夫,也不是國君,當然更不是天子,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任何政治的地位,就是賤了,就是不在位的,沒有位的這個人。那麼你怎麼樣做呢?你不像那個有富貴的人,你拿這些政策,好的政策來利益人家,那你怎麼樣呢?你在貧賤的地位,你還是可以做,「行乎貧賤」。怎麼個「行乎貧賤」法啊?我們一般人都有這麼一個普通的話、俗話,俗話是什麼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錢財的當然出錢財,出財富,有力量的我就出力量,我沒有錢財我有力量。你有什麼力量呢?或者你有身體,有體力出體力,拿現在好懂的話,我到處做做義工,我也可以幫助人家,做一些好事情。或者你沒有體力,你是個讀書人,大概一般讀書人,在古時候講,古時候一般讀書人,他都不注重營利事業,他不會的,他沒有什麼財產。但是沒有財產,他讀書,自己有學問、有智慧,他可以用他的言語勸勸人家往好處去走,這個可以辦得到的。拿現在好懂的話說,你用言語,你寫文章也好,你發表演講也好,你這個等於是做了社會教育。你拿這個社會教育,教人家學好、學道,你這就是利他了,利益他人了。那麼「素貧賤,行乎貧賤」,你用你的體力,用你的言語、文章,為社會大眾來服務,這是一種積極的講法。

再說到貧賤,守住貧賤。孔子曾經講,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我們一個讀書人,學道的人,可以稱為一個君子了。「窮」,固窮,守住自己的人格不要變,無論怎麼樣的貧窮,自己的人格要守住,這就是,「素貧賤,行乎貧賤」。守住這個人格,繼續的要求學、修道,這是行乎貧賤,在貧賤的地位,就要按照這個地位來行。那就是說我們一個君子,學道的人,不管環境如何,富貴的環境,我就行乎富貴,貧賤的環境,我就按照貧賤的環境來學道、來行道。

再說呢?「素夷狄,行乎夷狄」,夷狄在那個時候,中國以外的外族,是夷狄。夷狄是在中國以外的那些異族人,他們那個時候,大概說是沒有受過禮教,禮樂的教育,大概與中國的文化不相同。他沒有受過中國文化的薰陶,他有他們的風俗習慣。你到了異族,夷狄那個,到了外族他們那個地區。那麼怎麼樣呢?「行乎夷狄」啊!夷狄有夷狄的風俗習慣,你到他那裡是入境隨俗,你隨著他的風俗習慣。

雖然隨著他的風俗習慣是不錯,但是你要知道,你是受過中華文化的薰陶,就孔子那個時候說,中華文化是什麼呢?從伏羲氏,神農、黃帝、唐堯、虞舜,以至於夏、商、周三代,到了孔子,這些帝王都是聖人,他們這些一方面是治國平天下,一方面拿教育,那個王道的教育來教育一般人。你是中國人,你都是接受先王的王道的教育,你就是到了夷狄了,你要守住你所受過的王道的教育,不要改變,王道的教育是什麼呢?就是前面講的五倫的道統。五倫的道統就是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講信用。你就是到夷狄,他們的風俗習慣雖然不同,你照著這樣去對待一切人,夷狄他一樣歡迎你。

為什麼呢?五倫之道,這是從人的本性裡面發出來的,你按照本性這樣做的時候,夷狄雖然不明了這個道理,你以真誠的心來對待他,自然他會感動,他覺得你這個人非常好,他很歡喜地跟你相處。他長期地很歡喜跟你相處,你慢慢地就能感化他,這個不但是對於夷狄夷狄是人類。不但對於夷狄——人類能夠感化,對於非人類那些動物——鳥獸你都能夠感化。在《列子》,古時候有一本書——《列子》裡面講的,那個小兒童到水邊,遊玩的時候,水邊那個鷗啊,鷗鳥,那個鷗鳥見到兒童在裡,牠也不害怕,天天跟那個兒童玩,兒童也跟那個鷗鳥在一起玩。有一天,這個兒童的父親叫那個兒童,你明天到海邊,到那個水邊,你帶幾隻鷗鳥回來給我玩一玩,我把牠放在籠子裡面,我每天都可以欣賞,那個小孩子說,這個沒有問題,我明天帶幾隻回來就好了。到了第二天,一到那個水邊,還沒有到的時候,那個鷗鳥趕快通通都飛走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兒童一但心裡有這個意思,要想把鷗鳥捉回來,帶回家關在籠子裡面,那個鳥就知道了。原來沒有這個心思,那個真誠心,兒童有天真的那個心,那個鳥不害怕他。所以說我們用真誠心,可以感動一切人,不但對於人,對於一切的動物都會感化的。這是中國文化,講究先王之道就是這樣,他就拿我們每一個人的理性,「中庸天命之謂性」,根據這個理性來待人的話,你就是到夷狄,長期的在夷狄,你就能夠感化夷狄。這個跟我們現在不相同,我們現在是學外來的文化,外來的文化講人權,人權實際上說實在不好,人權就是叫人家講到,開始講的是不錯,是維護個人的權利,這還是無可厚非的。可是西洋的文化,它有它的流弊,流弊是什麼呢?講到極處,個人維護自己的權利,講到最後就是自私自利到極處,只有自己沒有他人,這就是有反效果了。它跟中國文化絕不是一樣的,中國文化是處處要恕道,要關懷別人,放棄自己私人的利益,要讓給別人,這個沒有流弊的。所以有這種文化才能真正感化人家,才能夠維持家庭裡的和睦,家庭裡沒有問題。在社會上,這個社會的風氣很淳厚,人與人之間是和諧相處。絕對不會你爭我奪,爭奪到了最尖銳化的時候就是殺害了,互相殺害了。

你講講這個中庸之道,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拿這個中國王道的文化,王道的敎育,拿自己所修行的功夫來感化一切,就可以把現在社會會上這種搶劫,互相殺害的風氣,可以改,不是不能改。問題是我們懂不懂這個道理,接受不接受這個道理。你接受這個道理,我可以保證,你不怕臺灣現在這個社會這麼亂,你只要在上位的人能夠這樣做的話,你不必在政治上互相爭奪,互相爭取。你就是沒有政治地位,你有學術地位,你有大眾傳播地位,你可以把王道的敎育來進行社會教育。那麼這個社會風氣、政治風氣馬上可以改,問題就是你肯不肯這樣做。

那麼再說「素患難,行乎患難」,患難的時候,一個人我們在人世間,什麼時候有患難自己不知道啊。天災人禍那麼多,這還不算。我們在社會上做事情,處處跟別人都有利害衝突的,就算平常你不想害人,你做事情當中,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是聖人,也不是賢人,難免就有疏忽的地方,得罪了別人。或者我們做正人君子所做的事情,妨礙人家,斷了人家的利益了,妨礙人家的利益了,遭人家的怨恨了,因此人家來陷害,免不了。我們處在今日這個社會環境,免不了遭遇人家的陷害,這就是患難了。遭遇人家的陷害,普通人總是心裡不平。我們要是個君子的時候,心裡不要不平,在患難之中,我們不要怨恨人家,我們要檢討自己,反省自己,我們是不是過去得罪了人家?我們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妨礙人家?這個自己反省之後,不必怨恨別人。「行乎患難」,就在患難之中,甚至於遭人陷害,被人家陷害之後,遭遇到監獄之災,被關到監獄裡面去了,或者被人家告狀了,這個都不要怨恨。照樣地,不要忘記修養自己的道,果然這麼做的時候,你應該有這個信心,雖然人家陷害你,來誣告你,你自己反省自己,於心無愧,實在沒有犯法,也沒有任何過失,自己還是不要放棄自己在修道,一心在道上面來修行,你這個境界,不會很久就可以轉變過來。就是不轉變過來,你要懂得儒家講的天命天命這個命,你要認命啊。認命就是說,我們這一生對不起人,沒有這個事情。你過去世也免不了對人家有不對的地方,現在是結了果,你應該接受這個事實。接受這個事實,心裡還是很坦然的,你就是「素患難,行乎患難」。

果然這麼做的時候,「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無入」就是無往,「入」就是到哪裡。你無論到哪裡,這就是把前面總結起來,就是說你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以至於「素患難,行乎患難」。在富貴的時候,你也自得;在貧賤的時候,你也自得;在夷狄的時候,到夷狄那個環境的時候,你也自得;就是在患難的時候,你也自得。你看歷史也好,看古人那些小說也好,往往有鄰居他家裡養的家畜,那個羊被人家偷去了,他說:你偷他的。普通人要辯白了,我哪裡偷了你的羊子呢?這個人很有修養,他絲毫不辯白。他说,你說我偷:好、好,我就賠,我賠你吧,要賠他。結果沒有好久,羊子不是別人偷的,他那個羊在外面走失掉了,有好心的人把牠帶回來了。你看看失了羊的這個人很羞愧了,對於被誣告的人來講,他是受陷害了。受陷害這個事情又明白了,明白了,他也沒有什麼高興的時候,就是這個「素患難,行乎患難」,不管別人對待他怎麼樣,他自己保持平素修道的心,不要變化,這就是「無入而不自得」。處處是自得。

後面這有一段鄭康成的注解,鄭康成的注解說,君子「思不出其位」,這是照應上面的「不願乎其外」,「思不出其位」是根據《論語》講的話,《論語》是根據《周易》裡面講的話。就是你在哪一個位子就是照哪個位子來修持的。「不出其位」,這就是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自得呢?自得是「謂所鄉不失其道」,這個鄉是讀向,古時候這個鄉字跟向是同一個字,鄉是方向,向著哪裡。「所鄉」就是無入的意思,「無入而不自得」的意思,你所向的時候,你無論到哪一個環境,或者是無論你在哪一個地位。「不失其道」,不要放棄你所修的這個道。君子學道,一方面自己在自修,就在自修的時候又要教化他人。就是自修而後又同時教化他人,你這就是不失其道,就是修道、行道,同時候的。

自得是什麼呢?我們一個人,自修方面,心裡時時在道上面。自己心裡時時有道的時候,在富貴的時候,你也不怕人家來怎麼樣,又怕人家來搶你,怕人家陷害你;你在政治上有地位的人,你也不怕人家來把你的地位搶去了。在貧賤的時候,你也自得其樂,像孔子的大弟子顏回一樣,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那樣貧困的生活,他還不改其樂呢?不改其樂就是自得自得其樂,對於自修方面來講。利他方面,教化他人,你在富貴的地位,你做的事情對別人都有好處,別人得了好處,你自己覺得我今天又做一椿好事情了,心裡也是得到樂,得到樂趣了,你就是自得了。

就是在患難之中,在患難之中一想到我對不起人,人家來陷害我,這是應該的,一檢討論之下我自己,這個沒有什麼好怨恨的。就是自己沒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一想到我這一生沒有對不起人,我過去世也許有對不起人家,我陷害過人家,想到這裡的時候,還是自己心裡很坦然。一個人心裡沒有怨恨,沒有怨天尤人的心理,他就能夠自得其樂,也是自得。

我們學《中庸》,講究修養,果然照上面所講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不願乎其外」非常重要,就是不管外在的人事,一切的環境,怎麼樣的好也是好,不好也是好,完全要自己,就是鄭康成所講的「不失其道」。自己隨時都要保持自己這個不要失掉,無論處在哪個環境都要自己保持這個道。不但自己保持這個道,處處還拿這個道來教化他人,你就是在「素患難,行乎患難」這個地位,你這樣做的話,對別人來說,人家看了,真正是一個好學的人,他也跟著你學。

文天祥,他在那個患難之中,對於後代的人,他那個行乎患難,對於後代的人就是最好的一個教化,我們還沒有遭遇到文天祥的那種患難。普通人,人家對於我們一個毁謗,對於我們的利益、權力,一個陷害,那是微不足道的,我們一笑了之,心裡很平靜,這就是自得。

以上都做到了,那就是「無入而不自得」,你就是個有道之人,你有道之人對於自己好處,對於社會人群也沒有不好的地方,處處對人都有好。

說到這裡,就是休息了。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庸第十六集发布于2024-05-13 16:36:42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