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中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中庸第三十一集
各位同修,請翻開《中庸》的經本,在<中庸哀公問政>這一章裡面講到「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九經怎麼樣做的方法,上回講到「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今天接著下面講,下面文字我念一遍。
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廩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就先念到這裡為止。現在我們就按照剛才念的經文一絛一條的我們來看。
「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士」不是大臣了,是一般的臣子。就現在的國家的組織來講,他是普通的公務員,在古時候叫做群臣,群是群眾,就是很多的一般的臣子。對於一般的臣子,你怎麼樣地待他們呢?就是「忠信重祿」,「忠信」這兩個字,就是國家的君主要用一般的臣子,你要注重「忠信」,講究「忠信」之道。所謂「忠」是對君主,對辦事情都要講究忠,「信」是信實,這兩個字非常重要。我們讀歷史知道,在春秋時代,管仲做齊桓公的大臣,他在後來著的《管子》裡面就講,他說:「禮義廉恥」,講究禮、講究義,講廉、講恥,這個他說是「國之四維」。這是一個國家,你要把這個國家治得很好,必須要講「禮義廉恥」。他說,「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禮義廉恥」,這個四維不能夠張,「張」就是能夠開張的意思,就是大家都講求四維,如果大家都不講這個四維,就是四維不張了,這個時候國家就到滅亡的時候了。但是要知道,只講「禮義廉恥」是不夠的,管子他專講這個,所以他幫助齊桓公治理國家,只能夠成就一個霸業,不能成就王道。要講王道,必須要講「孝悌忠信」,講八德,「忠信」就是在八德之中,所以你要用國家一般的臣子,最要緊的就是要講究忠信這兩個字。
「忠信重祿」,根據鄭康成的注解,他說忠信是,「有忠信者」,「有忠信者」就是指的一般的臣,就是群臣,他有忠信這種品德的人。你對待他就是「重其祿也」,「重其祿也」就是給他的俸祿就要加重,這是表示對他要有一種鼓勵,鼓勵他是「忠信」。因此這一條就講「忠信重祿」,凡是一般的臣子,他有「忠信」這種品德的,對於君主,對於事情一切都講究「忠信」,那麼這個國家待他,對於他的俸祿,那就是現在所講的一般的薪水,你就要給他多一些的,加重他的報酬。這樣的話,「所以勸士也」,「勸」是一種勸勉的意思,也就是鼓勵的意思,鼓勵這些一般的臣子。
再下面一條,「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百姓」是一般的民眾。實際上我們中國的老百姓不只一百,所以講一百的時候,是根據《書經》裡面所講的,《書經》在<堯典>裡面講,從天子到大臣推廣起來有一百個姓,拿這一百個姓就代表所有的姓了,所以講百姓是根據,《尚書》裡面那裡說出來的。因此這裡我們瞭解百姓就是包含這個國家所有的老百姓。國君以外,在那個時候周天子,那個周天子的範圍更廣,天下了。天下的民眾就更多了。拿我們現在講,古時候有百家姓,現在有講萬姓,萬族的民眾。這裡講百姓是代表性的,所有民眾的意思。怎麼樣地勸勉一般的民眾呢?要「時使薄斂」,「使」就是在過去,國家有些事情需要一般民眾來辦事情的。比如說地方修補道路、維護橋樑,做那些水利的河川的疏浚、疏導的這些事情,這個都是要當地方的民眾來辦理地方的事情。你要辦理這些事情的時候,這叫「使」,使用民眾。使用民眾,你要注意到「時使」,要在什麼時候來使用他們呢?孟子曾經講過要「不違農時」,違就是違背,不要違背農時。什麼叫違背農時呢?在過去農業時代,我們中國古時候農作物就是春天耕種,夏天是耘草,秋天就是收成,所謂春耕、夏耘、秋收,到冬藏了。春夏秋這三個季節,這個時候都是農忙的時候。到了農作物秋天收成完了以後,到了冬天就是農閒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要叫老百姓做地方的這些事情,正是使用民眾的時候,這叫「時使」。
再講「薄斂」,「薄」是比較輕微一點,不要太重,「斂」是什麼呢?「斂」是要向老百姓徵收賦稅的。在古時候,大概就是用糧食繳給國家,到後來就是用貨幣代替了。這個都叫做「斂」。「斂」是由國家收取農民的田糧、賦稅的意思。國家要向老百姓收賦稅的時候,你要看到老百姓他的財力,他的農作物的收成好不好,你要體諒百姓生活的實際狀況。一個國君能夠體諒民間的困苦的時候,你在收農民的賦稅的時候,不要太重,要「薄」,「薄斂」要收得輕微一點,減輕農民的負擔,叫做「薄斂」。
這樣的時候,你叫民眾工作,要顧慮到他的農忙的時期不要他去做,要在閒的時候,這叫「時使」。你向他們收取田賦的時候,要儘量地減輕他的負擔。那麼這樣「所以勸百姓也」,「勸百姓」要使得這些老百姓能夠對於你這個國君就自自然然地擁護你,他的心就是歸向於你,這就能夠收到勸勉百姓的效果。
再下面講,日省月試,既廩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這個「日省月試」下面一句,這個字本來是「既」字,「既」字在這裡根據鄭玄的注解,「既」就是那個「餼」字,「餼」是什麼呢?就是《論語》裡面所講的,「餼羊」,孔子講,「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那個『餼羊』的『餼』,就是食字邊,一個空氣的氣字,那麼讀xì。這兩個字,「餼廩」這兩個字,根據鄭康成的注解,叫做「稍食」。「稍食」是什麼呢?「稍」就是當『少』字講,稍這個左邊,田裡種禾苗的那個禾,禾字邊,右邊一個智愚賢不肖的肖字,這兩個合起來叫做稍。「稍食」,「稍食」的意思,就是在《周禮》裡面講,所謂「稍食」就等於我們現在國家發給公務員的薪俸,按月發薪水的意思是一樣的。所謂這個稍食呢?食就是古時候那個薪俸就按照,你拿多少薪俸,你應該一個月得了多少糧食,以這個做計算的一個標準。這個「稍食」就是一個月的薪俸的意思,按月發放薪俸的意思,這叫月俸錢,我們現在就是拿貨幣來做代表,古時候糧食做代表,所以叫「稍食」。「稍食」,為什麼月俸叫稍食呢?稍當少字講,這一個月的糧食不會太多的,叫「稍食」。
這個「稍食」要看上面這一句「日省月試」,他在國家做事情,這個比那個群臣又要次一等的,這是替國家做那些工作的事,就是「百工」。這個「百工」,你每一天看他工作的工作量有多少,叫「日省」,省就是省察,每一天看他做了多少事情。「月試」就是一個月,到一個月的時候,就看他這一個月當中所工作的份量多少,他努力不努力,這叫「日省月試」。經過「日省月試」這種考核的結果,就訂出他這個月,你該給他多少薪俸,這叫「既廩」。
「稱事」是什麼呢?「稱」就是相符的意思,符合的意思,事情就是經過你「日省月試」,他所做的事情,你給的他這一個月的薪俸正好合乎他所做的事情,那麼這樣是很合理的。他多做,所得的薪俸就多,做得不夠多的話,就按照他工作的成績多少,給他多少這一個月的薪俸,這叫做「既廩稱事」。這是「所以勸百工也」,這是一般的工人替公家來做這些,拿現在來講一般技術人員,各種技士,技工這些技術人員,你都要按照他的工作成績來計算他這一個月所得,這是很合理的。這是勸誘他的,勸勉百工的這些方法。
再下面就是,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送往迎來」這是對待外國人,所以下面講「柔遠人」,「柔」就是『懷柔』的意義,「遠人」就是國外的,從外國來的那些人。在孔夫子那時候,比如說那是周天子的天下,魯國以外的人,像齊國也好、晉國也好,這些都是外國人。就齊國人來講,魯國人到他的國家去,其他的國家到他的國家來,這都是外國人。拿我們現在的時代來講,我們中國以外的外國人,其他的那些各國的到我們中國來,這都是「遠人」了。對於國外人來,國外人來有兩種,一個是臨時地到我們國家來,或者是來觀光,這是一種,或者是到我們中國來辦事情;另外一種,他就住在我們國家,是做一個僑民,比如說我們現在來講,我們中國華人到外國去,叫華僑,是美國人或是法國人、英國人到我們中國來,那算是外國是美僑、法僑、英僑,是這一類的,他是僑民,這都是「遠人」。
對於這些「遠人」,你怎麼樣待他們呢?「送往迎來」,所謂「送往迎來」,他臨時地到我們這個國家來的時候,我們知道他到我們國家來,他是外來的人,對於我們國家一切的情況都是陌生的,那麼我們對他們要很周到地照顧他們。來的時候,我們怎麼樣歡迎他,他們要回他們的國家去,我們要歡送他,就是送往迎來啊。怎麼樣送往迎來呢?這個國家有一個對待外國人的來往,有一個講究「柔遠人」的一套辦法。這在古時候講,國家制定的有一定的禮貌,對待外國人應該要盡到我們地主應盡的禮貌。他來的時候,我們要給他很周到的安排,回去的時候,我們也幫忙他,一些旅途上的事情都要讓他,到我們這個國家來就好像賓至如歸的這麼一個感受。至於說,他要長期定居在我們國家,做一個僑民的話,那麼我們對於外國住在我們國家的僑民,我們要拿善意對待他。這些事情,怎麼對待他呢?除了他回國我們要用禮,一定的禮來送他,回來的時候,我們又怎麼樣地歡迎他。
除此以外「嘉善而矜不能」,他有好處,做人品性好,我們要嘉,所謂嘉是對他要嘉勉他。所謂這個「善」它包含很多,他的做人的品德,他的工作的能力,一切一切,這都用個「善」字做代表了,凡是他這一切的,他有他的好處,我們就稱讚他、獎勵他。至於這個「不能」,比如說外國人到我們國家來,他言語上也許跟我們中國人的說話有點不相同的,或者是他說的話,我們也不完全懂,這個我們總要想辦法幫助他,彼此在溝通方面能夠暢通。還有其他各方面,對於我們國家的一切事情,他不瞭解,這都是他不能的地方,或者是在生活、工作很多地方不能夠適應的時候,我們都要很熱心地來幫助他。這個「矜」的意思,「矜」就是『同情』的意思,我們同情他、協助他。協助他什麼呢?他凡是不能的,能力不夠的,我們都要關心他、協助他。能夠這樣就是「所以柔遠人也」。我們對於外國人來的,我們用這樣地來對待他,就能收到「柔遠人」的效果。用這個方法就是奬勸外僑的意思,外國僑民到我們這裡來,不管是暫時的、是久居的,用這個方法待他就是獎勸於他的。這樣獎勸於他,你想想看,他們回到他們自己的國家之後,他自自然然地就向他們國家的,一般人就講了,我們到中國去,中國人對我們這樣友善,那是一個很好的國家,這無形之中,就建立良好的國與國之間的友好的關係,這就做了國民外交最好的一種方法。
除這個,下面就是說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候也。「懷諸候」,這要講究平時了。你天子治理天下,諸侯治理國家,都要在平時講究治國平天下這種道理。要想治國平天下,不是臨時能夠做得到。就在平時就要這樣努地去做。平時怎樣做呢?「繼絕世」,所謂「繼絕世」,哪一個國家要滅絕了,滅絕的時候,你要能夠讓它再繼續下去,不要滅絕了。這個為什麼呢?中國自古以來講八德,八德第一個講孝道。所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第一個講孝,孝道。講孝道,不但自己對於自己的父母、祖宗要盡孝。你是天子,就要教天下人都要盡孝道,你是一國的國君,你也要教全國的民眾都要學著盡孝道,這個很重要。教化民眾盡孝,你怎麼個教法子啊?你要拿實際的事實表現出來。事實怎麼表現呢?你是個天子,比如說周家,周家得了天下的時候,他首先要建立太廟,建立太廟祀他的始祖。你天子建立太廟是盡孝道,報答你的祖先這個根本。你自己建太廟,建了之後,子子孫孫來祭祀祖宗,你自己這麼做是不錯啊。可是你要想到天下人,以及前代的那些帝王,你要幫助他,這個孝道不能滅絕了。比如說,夏朝,這講三代,夏朝亡了的時候,夏朝怎麼亡的啊?夏朝是亡給那個夏桀王,夏桀王是夏朝的亡國之君,夏桀王是被成湯王滅了的。可是成湯王滅了夏朝,他就把夏朝還建立一個國家,建了杞國,杞就是我們一般講『杞人憂天』的那個杞,木字邊一個己字,建立一個杞國,就是讓杞國的世世代代來繼續夏朝的香煙,永久祭祀夏朝的祖宗。到了成湯王,是殷商的開國之君,成湯王後來,殷朝的末代皇帝,就是末代的天子是殷紂王,他是亡國之君,周武王把殷紂王滅掉了,可是周武王滅掉殷朝以後,他也把殷朝建立一個國家,就是宋國,讓宋國也是子子孫孫來祭祀殷朝歷代的祖宗,這就是「繼絕世」。
這個「舉廢國」,「舉廢國」是就諸侯各國來講的,就在孔子那個時候來講,比如說周天子以內的那些國家、那些諸候的國家。那些諸侯的國家,如果有哪個小國被大國滅了,這個小國被外國的大國滅掉了。其他有正義的大國總得要想辦法把這個小國讓它建立一個後代,不要讓它永久廢除了。「舉」是把它舉出來,如果說有一個小國家被別的國家滅亡,滅亡或者這個時間已經很久了,甚至於他的後代也不知道在哪裡去找了。你這個國家是有道之君,你講究孝道,你總得要想辦法把這個廢除已久的這個小國,你要找到他的後代,把他的後代找到以後,把他舉出來,讓他繼續這個小國家的後代,讓他繼續來祭祀他的祖宗,這個就是「慎終追遠」的意思。
我們講孝道,跟孔夫子學這個孝道,孔夫子講的孝道,就是歷史前代的,歷代的那些王者所講的。那麼就是除了對自己的父母「要慎終」,父母以上的歷代的祖宗都要一直追溯到始祖。就拿我們現在來講,我們這個百家姓上趙錢孫李等等,實際上有很多,不只一百家,不論多少這個姓,都出不了古代三皇五帝的那些家族。那麼這樣「慎終追遠」,一直追遠追到最初的時候就是三皇五帝,這是共同的一個祖先。因此我們現在一提到我們中國就是『炎黃子孫』,都是同一個祖宗。那麼這樣講起來,就是愈講愈感覺得很親切的關係。這樣的話,「繼絕世,舉廢國」,重要的意義就是要後代的子孫能夠一直繼續祭祀他的祖先。
還有「治亂持危」,所謂,「治亂持危」,看見其他的國家有了內亂了。有了內亂了的時候,就要幫助他把這個亂能夠平定下來。這在春秋時代很多的,齊桓公,晉文公那個時候創的霸業,一方面是對付外族,所謂「尊王攘夷」,尊重、尊奉周天子為王;「攘夷」對於,外國那些夷狄共同的防範,不讓他們侵犯到中國的境內來,這是他們共同的霸業。對於周天子所治的這個內裡,各國諸侯之間,他們如果發現哪個國家有內亂的時候,總是要幫助他平定內亂。例如說孔子那個時候『陳恆弒齊君』,在齊國發生臣子來殺君主了,孔子就請魯國的君主要出兵,出兵什麼呢?就討伐齊國的內亂。舉這一個例子,可想在當時候,真正一個國家的君主,是有道的時候,他都要幫助其他的國家平定內亂,這叫「治亂」。
「持危」呢?看見這個國家,其他的國家有危險了,國內有種種的危機出現了,所謂持危是什麼呢?危有危險,還沒有到『臣弒其君』的程度,眼看好像快要亂了,有危險要出現了,這要「持」啊,「持」就是把它扶持起來,不讓它危下去。「治亂持危」,這就是對待其他的國家,這是講究國際上的一種正義感。這種的作法,拿我們現在國際的現況,也還是需要用這種道理。
「朝聘以時」,平時就要講究敦睦邦交,就是就周天子來講,他也要各國的諸侯,有一定的時候來朝見天子。諸侯與諸侯之間也有互相來往,那麼這叫做「朝聘」。「朝聘以時」就是講究適當的時候互相來朝聘的。今天你去拜訪他的國家,他的國家然後又來報聘於你,來拜訪你。諸侯對於周天子,那當然不必說了,也是定時候要朝見天子的,這是平時交往之道,這叫「朝聘以時」。
在「朝聘以時」,要注重什麼呢?「厚往而薄來」,「厚往」就是送他的時候要得很厚。就拿天子來講,諸侯來朝見天子的時候,天子怎麼樣招待諸侯呢?要很重地招待他,以重禮來招待他,不能太薄了。
「而薄來」呢?諸侯要有什麼進貢天子的時候,天子就交待諸侯,你不要帶很重要的禮物來,帶一個很輕微的就好,表示一個禮就可以了。天子與諸侯是這樣的,諸侯與諸侯之間也是如此,人家帶這個禮物來,不管是怎麼樣地很輕微的,你回報他的時候,要加上很重的,很厚的來回報於他。這樣地「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候也」,這樣就是能夠,「懷」是什麼呢?也就是懷念,彼此懷念,所謂懷就是彼此把對方放在自己心裡面,就是講究邦交,講究睦鄰之道,不是專門注意形式,真正發自於內心那種很深厚的交情,這個交情是存在心裡面,這叫「懷諸候」。你時時刻刻心裡有這個老朋友,這個諸侯是在你心裡是很好的一個朋友。你這樣地懷念諸侯,其他的他也相對地來懷你。這樣你想想看,天子你可以得到天下的諸侯來懷念你。諸侯與諸侯之間,你也可以得到所有的諸侯對於你也是誠心相待,這天下怎麼不會太平呢?這樣互相來往,平時這樣「厚往薄來」,那一定是天下就跟一家人是一樣,這叫懷諸候。
說到這裡,休息幾分鐘。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庸第三十一集发布于2024-05-13 16: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