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中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中庸第三十二集
各位同修,繼續研究《中庸》,〈哀公問政〉這一章裡面有「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九經這一章裡面有五小段,五小段前面,方法已經說過去了。下面這一句話: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這幾句這算是第四段了,第四段講究辦事情的一個原動的力量,簡單說就是原動力。前面講治國家、平天下有九經,是九種的方法,剛才說過去了。九種的方法就像那個機器一樣,你要有一個發動的,一種動力在那裡。動力是什麼呢?這就是說,「所以行之者一也」,你治理國家與平天下的九經,行九經就是這個「一」。「一」在古注裡面不只一種講法,在這裡採取的一種講法就是當「誠」字講。誠就是《大學》裡面所講的「誠意正心」的那個「誠」,誠意的「誠」,誠意的「誠」,在《中庸》裡面講就是當真字講,真實啊。真實也就是指我們每個人那種真心,我們人人都有的這個真心,也就是「天命之謂性」的那個『本性』。這個『本性』在平時是不動的,是靜態的,要做事情的時候,那就是要起作用的時候,根據『本性』發起做事情的一個發動的動力的時候,這就是「誠」。這個誠是從『本性』起來的,所以他為做一切事情的一個原動的力量,所以這個叫原動力。
這句話就是說你治國、平天下這九種方法都要以這個「誠」,來發動的,缺少了誠心的這個「誠」字的話,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別說這個九經,一經也不行。因此這個「誠」,我們要瞭解一個大概的情形,我們真正由誠心發出來的一個辦事情,你對待人也好,那就是什麼呢?誠誠實實地,內外如一,你口裡說的話,跟你很誠實的那個心一致的。不是口裡說的話,心裡想的又是另外一回事情,那個就不是「誠」了,那是虛假的。如果不是內外如一,口裡說是我怎麼樣地關心人家,怎麼樣愛護民眾,這個就是說政治人物,口頭上講愛民,關心一切民間的痛苦,實際上心裡要是想的不是這回事情,心裡只想到我怎麼樣地繼續來享有政治的權力,繼續來當大官,這就內外不一致了。
如果這樣內外不一致的話,我們口裡天天在講愛護民眾,愛護民眾叫做仁心、仁政,那個都是假的,假仁假義。這個假仁假義,不要以為這個說出來人家不知道,實際上人家看得很清楚,瞞不過人家。所以要做任何事情,前面包括你怎麼樣地對待大臣、對待群臣、百工,以至於老百姓、外國人等等,缺少了這個誠心,那一切都是假的,讓人家一看穿了的話,這就是一文不值。所以「誠」字非常重要,這個「誠」字不僅僅是用在天子、諸侯上面,我們任何人辦政治不管在什麼地位,都要講這個「誠」。今日之下,做個縣市長,甚至於做一個鄉鎮長,都要有這個「誠」。
再說,我們不從事政治,普通的一個民眾,普通民眾的話,我們做事情、求學,我們想學聖人、學道,缺少這個「誠」字,那什麼也不能成就。「所以行之者一也」,這就是指這個「誠」字。這兩句就是天下國家九經的第四小段,講原動力,它是非常重要。
但是講這個「誠」是不錯,實際上用的時候,有些還要懂得這些,「誠」是一個基礎。你實際上在做事情的時候,你還要明瞭,做事情的那些程式。所謂程式,你辦任何事情有一定的步驟的,你第一步怎麼個走法,第二步怎麼個走法,這就講辦事的程式。這個程式跟前面講方法不一樣,前面講方法是講重要的那種原則。這裡後面講的,是講做事有一定的一個程式,下面經文就是講這個了。
我們先把這個經文念一遍。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就念到這裡。這就是講這個「定」啊,「豫」是什麼呢?「豫」是講預備,凡事情,凡事情就指的前面九經那些重要的方法。你實施那個重要的方法要「豫」,「豫」就是要預備。比如說『送往迎來』,送人家要厚,來,要薄,說這個原則是這樣的,你真正地你怎麼樣接待人家,怎麼樣歡送人家,這些個禮貌、這些事情都有一定的步驟的,不能亂。這些一定的步驟,在事前都要想好了,都要預備好這叫「豫」。
「凡事豫則立」,「立」就是成立,事情就辦得好。這個豫是講什麼呢?對於賢人以下講的,包括我們普通人講的。如果是聖人那就不是這樣,聖人他做任何事情不必「豫」,無論做什麼事情,辦得非常周到,辦得恰到好處,他事先不必想。比如在《論語》裡面記載,孔子自己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到七十歲,那個聖人的境界到了登峰造極了。「從心所欲」,心裡想著辦什麼事情就辦什麼事情,自己的言語行為一切的一切,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是「不逾矩」。「矩」就是指的禮數、規矩。所謂不逾矩他就自自然然地合乎那個法度,自然合乎那個規矩的,這個聖人不必事先這些預備。
我們普通人不是如此,就算是賢人也要預備,因此「凡事」,「凡事」就是一切的事情都要預備這個事情才成就,成就叫就「立」,反過來講呢?「不豫」,我們想到就做,我們學孔子,從心所欲吧,想到哪裡就做到哪裡,事情毫無計畫,這叫「不豫」。「不豫」,可以肯定的一句話說「則廢」,你這個事情一開始一辦就不成功的,「廢」就是失敗,一辦就失敗了,這兩句話是總說的一個原則。
下面就分開來講,分開來講,一個我們在世間辦大事、辦小事,都要用言語,就是求學、修道都要用言語。因此說「言前定則不跲」,「跲」這個字有三種讀音:一種讀夾,讀夾,一種讀吉,再就是讀結。這個古人注解,就有這三種注音的法子,我們選讀一種就好,讀這個不跲的「結」字就可以了。
「言前定則不跲」,「跲」這個字的意思是什麼呢?你看左邊是個足字邊,右邊是個合字,用文言文的注解叫做「顛仆」,顛仆就是跌倒了。事情,你說什麼事情要用言語,我們說話的時候,你不能說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想到哪裡說到哪裡。想到哪裡,古人有一句通俗的話叫做「信口開河」,信口就是隨著自己的口,一張開口就像河流裡面的流水一樣地,流著不斷,淊淊不絕地說下去。你這些話淊淊不絕地說下去,說了多少錯誤的話,自己還不知道,要想辦事情那樣說話,那是失敗的。
所以在這裡講「言」,我們要辦一樁事情,先用言語來跟人家交換意見。政府裡面要實行一種政策,你這個政策對於民眾有非常的好處,你在政策宣導的時候,你這個宣導的言語也要想好了,該怎麼說,應該先說哪些事情,後說哪些事情,不能顛倒了。這個都要經過事前把它想定了,這叫「言前定則不跲」。想定了這個言語再跟一般民眾去溝通,去宣導你這個政策,才不致於遭遇民眾的反抗,那叫「不跲」,你這個事情,你的話說出去就不會失敗的。否則的話,你的話沒有經過事先想好,人家聽你講幾句話,就把你的話打斷了,他不繼續聽下去了。或者你事先沒有想好,說著說著不知說到哪裡,說不下去了,這就叫做「跲」。「跲」就是走路跌倒了,你言語事前沒想好,說著說不下去,或者遭遇人家的反抗的時候,你這個都叫做,說比喻的話,就像跌倒是一樣的。所以必得要有前定了,定了之後才不「跲」啊,言語就有這麼重要。
所以孔子教學生有四科,四科第一科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語,可見得言語這一科非常重要。這個言語當中包括說話有很多善巧方便。所謂善巧方便,你的話說出來讓人家很能聽得進去。方便,所謂方便的話,你在開始說的時候,雖然沒有直接就指到那一樁事情上去,你先繞一個圈子來講,但是講到後來一點破了,就是指的那個事情。經過你前面這個言語善巧方便,人家願意聽,聽了之後你再點到正題上面,人家就是很願意接受了,這就是言語上的善巧方便。這就是講「凡事豫則立」這個「豫」,言語這一科就是這麼重要的。
這個善巧方便跟『巧言令色』是不同的,《論語》裡面講的『巧言令色』,它跟這裡所講的「言前定」的善巧方便的言語,不同處在哪裡啊?這裡善巧方便的言語,孔子的一句話很重要,孔子在《周易繫辭傳》裡面就講「修辭立其誠」,言語要講修辭,辭就是言辭。你修辭就是這裡講的「言前定」,「言前定」這個修辭最重要的是「立其誠」,「誠」字,這個「誠」字就是前面講,「所以行之者一也」,就是這個「誠」。有了這個「誠」在那裡,你的言語善巧方便,那就是歸於正道上面去了,不是邪道了。
我們拿人來做比較、辨別,孔子那個時候,孔門弟子,言語這一科就是宰我、子貢,他們的言語就是在「誠」字這個基礎上建立的。他的言語是善巧方便的,可以引導人向正道上去走。後來有蘇秦、張儀,那是後來的,他的言語,這兩個人的言語也不得了。可是他自私自利,他們可以說是歸入到「巧言」,他沒有一個從本性發生出來的誠心。這樣辨別,我們這樣曉得在這裡「言前定則不跲」,他的基礎是在「誠」這一方面的。
再要講「事前定則不困」,「事」就是實際上辦的這些事情了。辦的一切的事情,你總得要把事情想一想,這樁事情開始的第一步怎麼辦?第二步又怎麼辦?先要安排好了。現在你無論個人做事情,你替國家辦事情,你都要先做一個辦事的計畫。計畫做好了以後,每一個計畫開始也有一定的步驟的,這樣在正式開始實施這個計畫的時候,這就「不困」。「困」這個字你看看,外面一個圍框,四方圍起來的,裡面是一個木字,這個木被四方都把它圍起來了,使得它在裡面伸展不出來,感覺得很困擾。因此引申的意思就是困難的意思。遇到困難,你的事情就沒辦法繼續往前辦了。你事先把這個事情一步一步都想好了,遇到任何問題出現了,你都有解決的辦法,這都是事先想好啊,然後你才沒有困難,就是有困難發生的時候,你都可以應付,有辦法來應付,這是「事前定則不困」。
「行前定則不疚」,「疚」是什麼呢?疚是當「病」字講。「行」是執行了,就在執行的時候,你也要有執行的程序的。比如說,你要辦一個旅遊,在國內旅遊也好,到國外去旅遊也好,當然前面那個旅遊的計畫做好了,或者你帶一個旅行團,這裡面都做好了。正式的要出發的時候這叫行。出發的時候你帶這個旅行團,旅行團裡面有多少團員,要使用什麼交通工具,團員之中每個人他們各種所需的,在旅途上可能會發生什麼狀況,這個都是要想好,都是叫執行的時候。所以在執行之前,你也要想好,就是「行前定則不疚」。「疚」是什麼呢?就是當疾病、當病字來講,病就是說你事先執行有執行的次序的,全部都想好,在執行的時候就不會發生任何毛病了。任何一種狀況就不會發生了,就算是發生,有了這個病也能夠針對這個事先就想好,馬上就把它能夠治好。那麼這樣就是不病,就不會發生這些病的,這是比喻的話啦。你這樣執行的事情都一切想好,到後來就不會有後悔的事情。所謂後悔,是事情辦錯了才有後悔,你一切都安排好了,你沒有錯誤,那就不會有後悔了。
最後這一句,「道前定則不窮」,「道」在這裡講,無論我們在世間,辦事情、求學、修道,都有它的道理,這個道就是當道理講。辦任何事情都有辦事之道的。「道前定」,你在辦任何事情必須要懂得辦事之道。辦事之道先講淺的來講,你替國家辦事情,前面講天下國家有九經,九經分開來講,在政府各部門的話,你無論是「柔遠人」,或是「敬大臣」、「體群臣」等等。無論是外交、內政,或者是辦教育,這都是事情啊,每一椿事情有它的道理。就拿辦教育來講,辦教育有教育之道。學教育的人來講,有教育哲學;辦政治有政治哲學,這個現在講哲學,在過去都是講,辦教育有辦教育之道。就是現在講辦選舉,你競選,競選有競選之道。這些道的時候,要「前定」,事前都要把它想好了,「定」就是一切都把它想得非常周到。到時候你執行起來才「不窮」,「窮」是什麼呢?「窮」辦一椿事情,辦到不知道怎麼辦好了、困窮了。我們就拿教育來講,你這個教育,懂得教育之道,古時候無論做天子、做諸侯,除了政治,再一個重要的就是教育。教育之道是什麼呢?就是教一個人學『做人之道』。『做人之道』最基本的要養成他不要害人,不要損人利己,要學一個君子。人學了一個正人君子,再引導他學聖人,希望他成為賢人,由賢人再成為聖人,就是希聖希賢,這是教育之道。你國家辦教育的話,最終的目的就是教人家學希聖希賢,你才是有道的教育。
根據這個有道的教育,你制訂教育政策,你這個教育政策訂下來,主體是誰呢?主體是受教育的那些學生,不在學校的,是一般國民,那是社會教育,以他們為主。你的這個主體定了,你的教育之道就教學生,教他們將來成為正人君子,成為賢人、成為聖人。對於一般國民也朝著這個目標來實施你的社會教育,你懂得這個『道』了,你的教育政策,遇到教育政策實施的時候,有了需要修正的時候,你就是教育改革,你這樣的教育改革,你才是真正能夠改。改就是把不符合學習的人需要的,你把它改掉,讓他符合教育之道,你這才能真正有效果。
這樣的教育之道定出來以後,「則不窮」,你所教的這些在校的學生,社會一般的國民,你都能夠把他教得好。他雖然現在還沒有到賢人地位,當然還沒有到聖人地位。最低限度他都能夠是一個正人君子,都能懂得禮,禮尚往來啊,人人是怎麼樣厚道待人,絕對不會一舉心動念的時候,就要想把人家的錢財貪求過來,處處為自己設想。想到最尖銳化的時候,在上層階級用他那種所得的知識,所謂智慧型的犯罪,智慧型的犯罪害人更不得了,害人更多、更深。等而下之,沒什麼學問、沒什麼知識,他不懂做人之道,他去搶人家,去做那些殺人綁票的事情。這都是教育沒有基於教育之道來教學生、來教國民,才有這些犯罪的事情。把握這個教育之道去教人的話,國家自然太平了,國泰民安。那麼你這個道「不窮」,你就一直一直發展下去,教育是這樣,其他的一切事情無一不是如此。所以這個『道』在最後來講的。
我們現在不是辦政治,我們普通人在這個世間,我們怎麼在世間能夠生存下去。在世間生存下去也要懂得『做人之道』,所以過去無論是家庭、學校,教的都是教人這些『做人之道』。這個『做人之道』你一天也不能夠放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中庸》前面就講到了。我們這個『做人之道』,你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放棄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要三百六十四天都守住這個做人之道,有一天不守住做人之道,去偷人家一點東西,好了,你這就是離開這個道了。你這一天偷人家一點東西,或者嚴重的,跟人家發生打架的事情,犯其他更嚴重的罪惡的事情,那你把一年三百六十四天的『做人之道』全部把它毀掉了。
現在我們不是看到很多發生殺人的事情,殺人犯,他發現了,或者也有自殺的人,他的朋友甚至於他的家人都說,這個人平常很好啊,待人也很好啊,為什麼犯罪呢?這就是說明瞭,一個人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守住這個道,不能有一時一刻違背這個道,有一時一刻違背這個道,你把前面所講的這個道全部毀掉了。我們就拿我們自己修道的人來講,平常講究自己有修養,待人接物又非常和氣,很好啊。可是假使我們跟人家發生有利害關係,人家來有不利於我的這種言語或者是種種的事實,我們一下就發脾氣了,跟人家吵起來了,甚至罵人了。你想想看,我們平時講待人要溫和,不要發脾氣,這樣你一年之中有三百六十四天都是和和氣氣的,跟人家很友善,只要有一次跟人家爭吵、罵人,你這個修養一下就給人家看穿了,你前面的修養整個就毀掉了。
因此在這裡講,我們講修養之道,不能有一時一刻自己疏忽,而違背這個道。這個道在這裡講是『善道』,他們有一些這個,我們台灣不是講有黑道人物嗎?黑道他是屬於惡道,他也講道,那個惡道是不能講的,別說平常要講了,反過來講,一天也不能夠有那個『惡道』。我們講的道是『善道』,『善道』,我們學了這個道就擇善固執,不能放棄。這樣的擇善固執,守住這個道,這個道守住,為什麼守住呢?事先就想好了,擇好了,選擇好了這個道。比如說我們學的現在講的這個《中庸》,《中庸》就是中華文化,就是『先王之道』,在《中庸》講就是中庸之道,學中庸之道,我們就是擇乎中庸,選擇了中庸之道,我們就一直守下去,一直學下去。這個學下去,這個道就無窮無盡了,一直守下去,我們這個中庸之道,一定就成就的,就能成為聖人的,這就是「道前定則不窮」。
說到這裡就是休息了。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庸第三十二集发布于2024-05-13 16: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