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中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中庸第三十九集
各位同修好,我們現在繼續研究《中庸》。上回講到「誠」這個字,講到後面,「故時措之宜也」,今天接著下面就說了。我把經文先念一遍。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就從這裡開始。前面講到「誠」,我們學《中庸》就是學把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天命之謂性』把它開發出來,這就成就聖人了。成就聖人,前面孔子答覆魯哀公怎麼樣治國的時候。講到後來,孔子特別告訴魯哀公,辦一切的事情,這個「誠」非常重要,「誠」就是從自性裡面,就是「天命之謂性」裡面發展出來的。因此,從孔子告訴魯哀公那一篇之後,接著下面好幾章就是講這個「誠」字的重要性。前面講,「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我們人就要學這個誠。「誠者天之道也」,就是說明『本性』就是「誠」。我們學聖人的話就要學「誠」。講到上回,我們學「誠」除了自己學以外,還要勸告他人一起學「誠」。學好了以後,做任何事情,辦政治也好,教學也好,以及各種事情,「故時措之宜也」。怎麼樣做都是適當的,無往而不宜,就講到這裡止。
今天接著說,「故至誠無息」,我們學「誠」怎麼個學法子呢?就拿聖人來講,聖人他已經是學這個「誠」,學成功了。學成功,學到「至誠」的地步了,「至誠」是「誠」完全成就了,至高無上的這個「誠」,到了至誠,怎麼樣呢?「無息」,「息」是休息,至誠是沒有休息,聖人誠已經學成功了,這個誠就是「至誠無息」的。我們現在學聖人,要把自己,學成就一個聖人的話,我們也學這個「至誠」。學「至誠」怎麼學法呢?要學「無息」,「無息」就是沒有休息的時候。這個沒有休息的時候,跟誰學呢?跟聖人學。聖人在這裡講中庸之道,前面也講到了,「誠者,天之道也」,拿這個天做比喻,天地就是「誠」的。天地怎麼「誠」呢?我們就拿這個天來講,把天地合起來說,就拿這個,大的情況我們很難瞭解。就說我們一般人容易明瞭的,那就是春夏秋冬這個四時來說,天地的春夏秋冬,春天去了,夏天來了,夏天去,秋天來,秋去、冬來,冬,到了後面,春天又來了。所以春夏秋冬這個四時,來回地這樣運轉,它沒有一個休息的時候。這就拿我們中國過去用的農民曆,農民曆計算得非常準確。比如說到夏至的時候,夏至這一天,地裡面那個陰氣就往外發。從這一天開始,這個日子就是逐漸逐漸地,一天比一天短一部分。到了冬至這一天,冬至這個天氣很寒冷,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地下一股陽氣往外發了。從冬至開始那一天,那個日子也是一天一天地長起來了。這個在農民曆計算得非常準確,這就證明了,天的春夏秋冬的運轉一點都不錯誤的,而且是沒有休息的時候。
所以在《周易》裡面就講,《周易》孔子解釋乾卦,《象傳》裡面就講「天行健」,天,「行」就是運行,天的運行是什麼呢?天怎麼樣運行我們不好懂,就拿陰陽二氣來講,就是講這個氣候,有氣候才有春夏秋冬這個氣象在轉變。所以它這個「健」是什麼呢?天的這一股健,它就是這種運轉的行動,這個氣候,天氣是永久不停止。孔子就說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就是我們學聖人的人,學天道,那就要像天這樣學。天既是那樣沒有休息,我們也要不要休息。不要休息,天是自然的,我們也學著,我們人自己要自強,自己要堅強起來,這才能學『天道』,才能學得好。所以這一句就是講到「至誠」,就是讓我們瞭解,學誠就要從「至誠無息」,從「無息」上面開始學。
下面接著解釋,為什麼要「無息」?所以接著說:「不息則久」,「不息」就像那個天一樣的,天行健,永久地不休息,這叫「不息」。「不息」則能久,久是長久。就這個天的行為,就是天的運行,運轉的那種行為,它沒有休息,沒有休息才能久,久是長久的。假如說我們做一樁事情,做了之後又停止了,這就不算是長久。長久就是一直做下去,不要停止,這叫不息,不息才能夠長久。為什麼要長久呢?你做什麼事情,不是一做就成功的,必得要有恒心,一直往下做去,做久了以後,效果才出現的,所以說「久則徵」。「徵」是什麼呢?據鄭康成的注解,「徵」是當效驗講。效是有效果了,有效果怎麼看出來呢?有驗證的,這個「驗」字等於說是有成果來驗收,那個驗字。「徵」就是有這個效果表現出來了,就有現象了,那就是一種徵候了。所謂徵候,那個事情就能夠有成就了。
比如說,我們拿煮飯來講,煮飯的時候,你把生米洗好了以後,放了水,在鍋裡去煮。古時候是用柴火,在鍋下面用火來燒煮,現在是用電力了,用電也是一樣的,你不能說這個米和水放電鍋裡面,一放下去就能夠煮熟了,這個辦不到的事情,必需有一定的時間,讓它那個鍋裡頭的水,煮開了,煮開了以後,那個水的熱的溫度讓那個米慢慢地溶化,慢慢地由生的轉成熟。假使說,放在電鍋裡煮飯的米,放下去煮個幾分鐘,然後又拿出來,拿出來就是休息了。休息一個時候然後再放回去,又煮個幾分鐘,又煮幾分鐘,還沒有煮好,又拿出來。你這樣的話,別說是煮一餐飯,古時候煮飯不過大概是十幾分鐘就煮好了。假使你這個煮法,兩三分鐘休息一次,拿出來一趟;然後再煮個兩三分鐘,又拿出來,你煮一天也煮不好。所以這個「久」就是要不息,你要一直把那個米煮熟了,煮成飯,煮成飯叫做「徵」,怎麼個「徵」法子呢?你不要把飯鍋揭開來看一看,煮好了一定的時間,你可以聞到那個變成熟的以後那個氣味,你就可以聞得出來,米煮成飯那個飯一種香味,可以聞得出來,這叫「徵」。煮飯是如此,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那麼「久則徵」了以後呢?「徵則悠遠」,因為你得了這個效驗之後,那你有信心了,就知道原來所下的功夫正確的。就跟一個人走路一樣的,你一直走過來,一路走過來,你看的這個路是方向正確了。你看見路邊的指標也是正確的,你這個時候就是有信心,一直往前面走,那麼這就是「悠遠」。我們學做聖人的話,這個就不像煮飯那麼簡單,煮飯是拿來做個比喻而已。我們這是要走長遠的路,走長遠的路的時候,你在前面用的功夫,這個功夫不要間斷,不間斷這個效驗就出來了,有效驗出來的時候,你這個路就一直可以走下去。這個我再可以舉一個事情做比較來參考。
就是說我們學道,你無論是學儒家的學問也好,你學其它的宗教也好,尤其是學佛的,學佛法。學佛法跟我們學儒家的學術是一致的,都是要成就聖人,也就是說都要解決我們人的生死問題。要想解決生死問題,要成就聖人,就在我們開始用功夫修的時候,修的這個功夫用得對或是不對,自己可以來省察自己。怎麼省察自己呢?一開始用功夫來學的時候,我們心裡就感覺得很快樂,心裡是怎麼樣呢?時常是心安理得,對待一切人都是一種用很和氣地待人,這個就是一個效驗出來了,就是一個修道人的一個徵候。假使說,我們講在修道,我們一遇到事情,心裡起了煩惱了,不是為這種事情煩惱,就是為那種事情煩惱,或者聽見人家說一句話,對於我們不利的時候,或者是人家毀謗我們的時候,我們一聽就覺得心裡就是不快樂了,很煩了,這個就是我們功夫還用得不好,這個趕快自己來調整。
怎麼個調整法子呢?就看看我們學的這個方法對不對,是不是我們學的這個中間我們懈怠了,是不是有時候我們雖然是在學,學的時候有時候就懈怠下來,把我們的心思又跟一般人的心思是一樣的。為什麼呢?我們學道人的心思,在《中庸》前面講過要「致中和」,「中」就是把一切的喜怒哀樂這些事情,不要讓它發出來,這叫『中』。那麼我們一般人做不到,遇到喜怒哀樂的時候,我們就發了,可是發出來的時候要有功夫把它控制,不讓它繼續發,有一個『節制』,有一個『節』!節就是把它控制住了,這叫做「和」。假使說我們在家裡也好,在社會上也好,我們跟人家來往,動不動自己有喜怒哀樂,自己控制不住了,這就談不上一個『和』,那麼我們這個「久則徵」這就談不上了。所以就是在這些方面,自己時時刻刻檢查自己。檢查我們自己的時候,確實做到了,能夠做到「中和」了,「中」雖然是一時候還沒有到那種境界。但是無論如何要做到和氣,待人,以及我們自己存在心裡面一定要和氣,跟人家相處都要和諧,這一定要做到的。由勉強而做到自然,這就是「徵」,這種徵候就出現了。徵候出現就能夠久遠,「悠遠」,「悠」就當久字講,長字講,就能長遠。這個路就是一直可以往下走,一定能夠走到成就聖人那個最終的境界。這是說比喻的話。
下面接著講「悠遠則博厚」,「悠遠」,這就是長久了,你用功夫學這個「誠」,學至誠,有前面這些徵候都出現,自己信心有了,就覺得這個路可以一直走下去。長遠的路一直往下走的話,就是「博厚」!「博」,你愈走的時候,你具備的能力也就是愈博愈厚。「博」是很廣大的意思,「厚」是深厚的意思,既廣大又深厚。比如說我們求學吧!前面是講學聖人、學誠,學誠也是求學。
我們再拿淺一點的例子來講,我們就拿讀書來講,讀書是求學術,求這個學術,你今天讀這一本書讀完了,這一本書的道理明白了;接著你再讀另外一本書,也讀完了,這樣日久天長,讀得愈多,你的知識愈是豐富。知識愈豐富的話,就能幫助你領悟那個真理啊。真理固然要靠我們聰明才智,可是學術、知識也很重要,多方面的知識供我們參考,我們學這個真理容易開悟。那麼這樣我們修道的話,不求學是不行的,學術是很重要。學術這樣長久地學下來,就是非常豐富。豐富之後,你除了修道的功夫用得很正確,在世間辦事的時候,也一定辦得好,所以這樣叫「博厚」。
博厚,再進一步「則高明」。「高明」,「高」是形容這個是很高的,很高尚的。「明」是很光明。如果說你能夠日久天長地這樣求學、修道,這就是整體地來講,你就是學這個「誠」。學誠,前面講已經有了徵候,效驗已經顯現出來了。繼續往前面求學,學到後來,愈到後來愈博厚,博厚到這個時候就是「高明」了。「高」就是拿一個物體的高度來做比喻;「明」就是拿一個光明,照得很清楚來做比喻。這個比喻是什麼呢?我們學中庸之道,這個當中包含一般的學術,以及悟自己的本性,這個整體地來學。學的時候,你一天一天學得非常豐富了,也開了智慧了。怎麼開智慧呢?你把道理明白了,就開智慧啊!明白道理,你就把世間一切的知識,無論是科學的、哲學的,藝術的,都能夠把它結合到道上面去,拿這個道來運用這一切的學術,這個學術,由道來運用的話,它就變成有道的學問了。這是跟一般人只求學術而不能夠跟道結合在一起的話,那是大不相同的。
這裡講「博厚則高明」,就是你那樣日久天長地來求學修道,你無論說話、無論辦事,就比一般人不同。你的看法就比人家高明,你辦事情的時候,辦任何事情,人家不一定就辦成功的,你一辦就能成功,而且非常容易。為什麼呢?這就是你比人家高明,所謂「高明」,你看事情比人家要高,你對於任何一個問題,你都有能力把它解決。一般人往往遇到一有事情,那個事情發生問題了,他很難解決的。為什麼難解決呢?沒有這個「明」啊!明是什麼呢?這個明是從自己心裡開發智慧之後,它才「明」。這個為什麼,一般人不能夠明呢?他沒有學過道,學道為什麼能夠明呢?學道,就是一切事情不要為自己的私心,要為大眾來辦事情,要為大眾的利益來辦事情。沒有自私自利的這個觀念的話,你心裡的智慧就能發得出來。一般人為了自私自利,這種辦事情,他沒有智慧,雖有智慧,這個智我們人人本有的,本性上都有智。但是有一句俗話講,這個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說「利令智昏」,利就是私人的利益,有私人的利益的時候,放在心裡面,就使得我們自己本有的智慧不明了,變成昏智了。那個昏的智慧,那是什麼智慧呢?就是一般人那些小的聰明。那個小聰明他用出來,專門來損人利己,那種小聰明。你要是用那種小聰明來辦事情,處處是障礙,他辦不成功的。因此我們修道的人,不是為自私自利,我們不會『利令智昏』的,所以我們的智慧是明的,明智。有了明智的話,我們看事情看得明白,做事情能夠成功,你辦政治也是辦得很好。你就是說話的話,你說任何一句話,對人家都是有利的,也就是對任何人都有好處的。所以古人講,真正是一個修道的人,修到有了成就的時候,成為聖人那更不必說,就是成就到了賢人的地位,他就能「一言而為天下法」了。說一句話,就能作天下人一個法則的,讓天下人來效法他。所以中國過去的讀書人都知道,就是要想自己將來能夠說一句話,這一句話就讓天下人來效法你這一句話,所以「一言而為天下法」,這就是古人講的,立德、立功、立言。這就是立言,在言語上,能夠成為不朽之言,讓人家照你這個話來求學,就學你這一句話,這就是說話高明的地方。決不可以像我們現在,你今天說一句話,到明天自己把這個話就推翻掉了,昨天說的話,到今天就不算數了,自己不認帳了。今天說的話,說的很聳動的,到明天,自己就否定自己的話了。這種話怎麼能夠叫人家把你這個話當做法則呢?所以我們就這個言語來講,自己要出自內心,這個內心就是真誠的心,出於誠心的這個言語。
現在我們還沒有到這種境界的時候,我們說話,不能夠叫天下人把我們這個話當法則,但是我們可以把聖人的話說出來。我們跟人家講話,把聖人的話介紹出來,這個我們就有好處。我們學中庸之道的人,人人都可以這麼做的。果然我們這麼做我們也就是高明了。我們說話,依照聖人的話說出來,我們的言語就高明;我們辦事情照著聖人所講的辦事的,那種動機、那種方法,我們辦事也比一般人高明。所以這個高明,是由前面一步一步地學誠,有了徵,然後悠遠,悠遠博厚,到了博厚,這時候顯出高明。這個「高明」是什麼呢?我們一般人還做不到的,「高明」是拿天地來比。因此下面就是講到了,博厚,什麼叫做博厚?博厚,博到什麼程度?厚又厚到什麼程度?這就是下面繼續就說了。
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這是講博厚、高明、悠久,這個三者它的作用。作用什麼呢?「博厚,所以載物」,「載」就好像一個車輛,那上面載的人、載的東西。這個「物」包含萬物,任何東西都可以,「載」是承載。「博厚所以載物」,為什麼要講「博厚」呢?博厚,我們求學修道,你的學術、你這個道,求來了以後,修成就了以後,目的在什麼呢?效果就是載物啊!用來可以「載物」的。載物為什麼要博厚呢?到了博厚這種境界。就是任何一個事情,任何東西加我們身上,我們都可以來接受,都能承載。
「高明所以覆物也」,「覆」是覆蓋,覆這個字是一個比喻的話,一個東西把它覆蓋起來,幹什麼?就是保護它的意思。高明所以用來覆萬物,那就是保護萬物的。萬物就在高明之下得到保護,就像一個傘一樣,一個保護傘,使它不受外來的那種侵害。
「悠久」是什麼呢?「所以成物也」,「悠久」就是長久不斷地這樣去用功夫,不斷地去學習。這個什麼呢?所以「成物」。「成」是成就。無論是哪一樁事情,學任何一個,你要明瞭任何道理,都不是短時候能夠成就的。一定要長期在那裡用功夫,長期地在那裡學習,這樣才能夠成物。
博厚、高明。博厚,高明,一個是載物,一個是覆物,這個我們普通人能夠辦得到的嗎?下面就講,講什麼呢?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講到「博厚」,前面講學到「至誠無息」,那是聖人了。聖人學到至誠,他這個博厚、高明已經是到了極處了,學成功了。學成功,聖人博厚的這種至誠之德,這種道德,他拿什麼東西跟它相比呢?只有那個大地來配合,來相比,所以「博厚配地」啊!比如說這個大地,我們都在這個地球上面,這個地球它多麼廣大呢?它這個地球有多厚啊?這一種博與厚,它能夠載物。這種載物的時候,比喻的是比喻聖人的道德。聖人當然不像大地這麼博厚,可是聖人的德可以跟這個大地來相比的,這叫配。「配」就是聖人這個德跟大地能夠平等的,可以相配。大地是怎麼呢?為什麼聖人的德跟大地能夠相配呢?大地這個德,我們人是在這個大地上面,其它的動物,好的動物在這個大地上,我們人看那些毒蛇猛獸,這個大地也承載牠。任何一個動物、植物、礦物,不管是好是壞,它是一律平等地來承載它,這就是大地的德。它都能夠負荷,都能夠承載,它絲毫不感覺到我承載不動了,沒有。
拿這個來比喻聖人,聖人他可以載物,聖人的德可以容納一切的人、物。古時候的讀書人都知道有一句俗話,「宰相肚裡好撐船」,做了國家的宰相的時候,古時候大皇帝都要用宰相。宰相他的肚量,這個肚量不是說我們生理上的肚子裡面,一個人生理上肚子只有這麼大。它是講肚量,他做了宰相的肚量可以,說個比喻,人家撐了那個,用那個大船開到你的肚子裡面,你都能夠讓它在你的肚子裡面通過,再大的船、再多的船,你都可以讓它從你這裡經過,你都可以容納它,這是說比喻。這個講到聖人,聖人是無所不容的,聖人這個德,他的容忍,能夠對於一切人都能夠容納的時候,你讚美他也好,你毀謗他也好,你跟他的意見,是相反的,一切的一切他都能夠容納啊!他就像大地一樣。他一切都是平等地接受,這就是聖人之德。
那麼講到佛家,佛家大家知道,有一尊菩薩叫地藏菩薩,為什麼叫地藏菩薩呢?地藏菩薩他也是,他能承載一切一切的,這些世間哪一類的眾生,不但人道眾生,六道的眾生他都能夠承載啊!他承載六道眾生,就是教化六道眾生啊!聖人承載萬物,也就是教化萬物。所以聖人的德在這裡「博厚配地」,他的德能夠跟這個大地相配。講到極處,連這個大地還比不上聖人的,大地有時候還有缺陷的時候。比如說這個大地還有地震的時候,聖人沒有這個樣子,聖人是一切完美無缺啊!所以這要瞭解這個意思。
「高明配天」,聖人之德,聖人之德這個高明,「高」是至高無上的,「明」是大放光明,都是從自己《中庸》天命之謂性裡開發出來的,他可以配天。天的高明可以覆蓋萬物,這是聖人之德。
休息幾分鐘繼續。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庸第三十九集发布于2024-05-13 16: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