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中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中庸第四十集
各位同修,我們繼續看《中庸》經文,在上一節講到,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聖人的德,它跟天地都能相配。那就是說,既是這樣跟德相配的時候,那是聖人的境界了,我們學《中庸》的人就是要學聖人,學聖人我們必得要這樣學。雖然還沒有到這個境界,我們說話也好,求學也好,辦事也好,都要從這個方向去學習的,這個我們才能學得好。一說話、一辦事情,就想到「高明配天」。一與人家來往,跟人家接觸,跟人家有所辯論的事情的這個時候,有所爭執的時候,我們就要想到,「博厚配地」,就要想到我們學聖人,我們的德就必須要像大地這樣的能夠容納一切人、物。這樣學,這個路才能走得正確。
下面呢?悠久無疆,「無疆」是沒有界限的,無止盡地,你一直一直照這樣走去,學天的那樣高明,能夠覆蓋萬物,學大地的這樣博厚,能夠承載萬物。什麼時候這樣學呢?「悠久」,悠久是永久的,長期的這麼做。「無疆」這兩個字,「疆」這個字,孔穎達的疏,他的解釋當「窮」字講,無疆是無窮的。無窮的時候,這是一個意義,但是也可以擴展地講,我們學博厚、學高明,博厚、高明講這個地,雖然在經裡面,只是指著我們這個大地。在講那個天的時候,只是指我們這個大地上一片天空來講的。實際上就中庸之道講的,「天命之謂性」這個天地,那這個大地何止我們現在這個地球啊!這個地球以外的太虛空裡面那個星球太多太多了,無窮無盡的啊!這個空間無限的啊!可以說虛空有多大,那個天就有多大,虛空裡星球有多少,地就有多少。
在今日之下,我們就是心量要放開啊!學聖人的博厚、高明的這個德,我們就要這樣學。為什麼要這樣學呢?《中庸》的「天命之謂性,這個性有多大啊?性,太虛空裡面,我們所了解的太虛空,在《中庸》所講的這個性裡面,不過是一粒微塵而已。現在的科學研究這個太空,他只能就太空裡面這些星球來研究,究竟這個太空,他現在沒有辦法用一個科學儀器的測量,測量這個太空的空間有多大,他還沒有這個辦法的。我們現在根據《中庸》講這個天性來講,這個天性無限的。就我們所了解的,覆蓋在我們這個地球,以及我們所可以發現的,科學家所發現的太空裡面這些星球。除了這個範圍之內的天空以外,還有天空,那多得很啊!為什麼多得很呢?這些個空,哪裡有空,哪裡就是有我們的天性,我們的天性就那麼大得無邊的。必須我們心量這樣放寬了,放開來,注意無疆,這個「疆」字,孔穎達只是講無窮,窮是窮盡的,無窮,這個疆是疆界啊,有界限的啊,沒有界限的。沒有界限的時候,那這個空間,我們要學這個博厚、學高明,心裡沒有任何界限,這樣才能夠領會到我們這個天性。假使我們學博厚、學高明,心裡還有個界限,那我們就領會不到。領會也就是悟的意思,那就悟不到啊,所以這裡講「悠久無疆」,就把前面那個「博厚配地,高明配天」,讓我們了解這是無限的。
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這是結束這些話,「如此」,就是把前面講的要「悠久無疆」,接著上面講,果然能夠這樣,你學博厚、學高明,悠久無疆地這樣學的話,能夠這樣學。不見的「見」,讀「現」字。「不見」是看不到,看不到就我們能見的人來講是看不到,就所見的那個物件來講叫「見」——出現了。所以就聖人之德來講,也就是就我們學聖人之德,學聖人至誠的那個道德來講。我們那個道德,果然這樣悠久無疆地學的話,雖然那個道德還沒有發現。「見」是出現了,出現,怎麼出現呢?人家看得到,你才出現啊,人家沒有看到,你怎麼出現呢?你必須要出現之後,人家才看啊。所以你現在還沒有出現,還沒有出現,就表示人家還看不到的意思。
在這裡講,雖然還沒有出現,比如說你在修養中庸之道,學聖人你是修道的人了。修道的人,前面我也說了比喻了,我們就從學中和,學致中和來學,致中和你學,學到了一個時候,你自己心裡明白,人家還沒有看得出來。雖然沒有看出來的時候,你自己這個德沒有出現,沒有出現,可是「而章」了,這個「章」,就是當明顯的顯字講,彰顯,雖然這個境界還沒有出現,事實上你有彰顯出來了。這個怎麼講法子呢?就拿「高明配天」來講,天,這個天顯出天的道德,拿這個光明來講,本來天有天光,天光,不過我們一般人看不出來、看不到。我們必得要看太陽的陽光,我們才看明了,才看得明白了。就我們現在一個普通人的這種境界來說,我們以這個日光代表天光了,這是不得已的辦法,本來是天光,它有真正的光的話,那比日光光明得多啊。
我們就講日光了,我們在地球上的人,太陽出來的時候,那當然說是光明了。太陽還沒有出來,沒有出來的時候,比如說很早,很早起來的時候,太陽還沒有出來,那也慢慢地,天已經慢慢明了。天剛剛明的時候,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這個時候跟夜間的黑暗是不同的。黑暗的時候一點光線沒有,到了天明的時候,那個黑暗沒有了,那個天已經發明了。在這個時候,太陽還沒有出來,可是它這個明也見到了,這個叫做「章」。沒有見到太陽,那個天已經發明了,已經不是夜間了,這叫「章」。等到太陽出來的時候,那就是大放光明了,那就更明了。在這裡講「不見而章」,就是說我們修中庸之道,學這個至誠的時候,那個境界還沒有到那個時候,這個至誠之德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但是已經發明了,已經明顯地已經發光了,是這個意思。那麼能夠「不見而章」的時候,那就是很不錯了。
再進一步的時候,「不動而變」,「不動」,天地,就大地來講,它能夠承載萬物。我們現在知道大地是在運轉、是在動,但是我們在大地上的人,我們不感覺到地在動。如果感覺地在動,那就是地震,那不得了。它為什麼給我們感受是不動呢?它很平穩地在那裡運動,就好像是不動的。那麼大地這個「不動而變」,就是自然在那裡,平平穩穩地在那裡運行,可是在大地上的萬物生長得很正常,萬物是各遂其生,各得其所。所以說是「不動而變」,這個就是指天地來講。天,我們看這個天空有沒有動,天也沒有動。大地,我們看雖然它在慢慢轉動,實際上也很平平穩穩在那裡,也好像不動。就是這樣不動的時候,我們在天地之間,天有春夏秋冬四時,這個時候,實際上我們了解。為什麼講氣候呢?氣候講氣象這個候,五天就是一個候啊,五日就是一候,五日一候,五天這個氣候就是一個轉變的。雖然五天,這個氣象就是一個轉變,這個候包括天與地陰陽這兩種氣候在那裡轉變。它轉變是那樣不斷的轉變,但是我們人的感受好像沒有什麼變化。天也沒有在動,地也沒有在動,就是那樣給我們人沒有感受的在那裡動,就在不動之中而變,「變」是什麼呢?變是變化,我們在大地之上,在天空之下,就是天地之間。人類以及萬物順著四時,我們的生理、心理在那裡變化,這就是「不動而變」。
「無為而成」,「無為」這兩個字就是講了。前面講不動,還只是我們在感覺方面的不動,實際上還是在動的,就大地來講還在動的。天的氣候來講,不是講太虛空,是講空中那個陰陽二氣來講的話,它還是在動的。雖然是動,我們人感覺得不動。不動還不是真實地講不動,在這裡講的「無為而成」,那就是真正的不動了。「無為」是什麼呢?為就是行為,行,就是行動,有行動有作為的,這叫有為。這裡講「無為」,「無為」什麼呢?沒有一切的行為,這個怎麼說呢?還是拿這個天地來比較、來比喻。凡是有為的話,就拿我們人來說,言語說是有為的,我們身體在那裡運動,也是有為的,用手來做事情,那都是有為的。
我們看那個天空,天空有沒有說話?大地,有沒有長手腳,都沒有啊!都沒有就是說,天地也沒有言語,也沒有四肢在那裡運動,這就沒有一切的行為,這叫無為!在這裡講,就在這些無為之中「而成」,「而成」是什麼呢?天,再拿孔子在《易經》裡面講,「天行健」,天行健這個「行」字就是指的那個氣,這個天的氣象來講的。雖是無為,它借著這個氣象來展現春夏秋冬四時的不同。雖是用氣象展現四時的不同,就天來講,那個天它還是無為的。地球,它承載我們人類、萬物等等,它沒有說一句話,沒有用手腳來替我們服務。但是一切事情,一切都是由大地,配合這個天氣來成就,這叫「無為而成」。為什麼無為才能夠成呢?「無為」對「有為」講的,凡是有為的,都是有限度的,必得無為才是無限度的。拿這個來解釋聖人的道德,聖人的道德跟我們一般人所講的道德不同。我們一般人所講的道德,做一些善事情,還希望對方用一種來報答我們。這個古人講「為德不純」,你做這些善事,講這個道德不純粹。聖人這個德呢?他做出來一切有利於人的事情,既是平等,而又不希望自己將來得了一個好的,回收的一種福報,聖人沒有這個意思,他就儘量地付出,不要回收的,儘量有利於人的事情,他永久地去做,大公無私的去做,這個德叫無為。這種無為是本性裡面出來的,本性才是無為。由本性出來的德,他這個事情做出來,才是像天地那樣是沒有任何的界限。並不說,我替我們國家的人民來做的,別的國家的人我就不管他,聖人的德不是如此,所以這是無為而成。必得學無為法,這個成才是真正的能夠成,這是上面這一大段,解釋到這裡為止。
那麼下面就講,聖人無為的這樣的至誠之德,所做的那些事情,這些事情都是為天下人來做的。做的太多太多了,他的道德也是無窮無盡的,下面講,他這個博厚、高明、悠久、無疆,都是學天地,配合於天地,那麼這就是天地這種道德。所以說「天地之道,可壹言而盡也」,聖人的這個至誠之德,就是天地之道。我們學聖人的至誠心的話,也就是要學天地之道,天地之道可以用一句話,「壹言」就是一句話,用一句話而盡。這個「盡」就是把道理就說得很完全了,這個怎麼呢?「其為物不貳」,「不貳」就是專一的。「物」就是事物,做一切事情、修這個誠,都是專一不貳,專一不貳才是一心,是「其為物不貳」。「其為物不貳」,就是做任何事情就專心地在那裡做。普通人你求學就是專心求學;做任何事情就專心做哪一樁事情;辦理政治你就專心辦政治。你的心是一心,就是為一般老百姓辦事,這就是專一不貳啊!
「則其生物不測」,「不測」是不可以測量的。「生物」是什麼呢?有聖人之德,對於天下人以及天下的萬物,都能讓它受到聖人的教化,都能讓它學好,讓它生存發展,辦政治就辦得天下太平。有這種能力「生物」時,萬事萬物都能各遂其生,各得其所。這個怎麼呢?為什麼能夠這樣做呢?「不測」,你測量不到,天地之道就是這樣,叫人家不測的。天地之道是叫人家莫測,就是莫測高深啊!就是指的前面博厚、高明來講的。聖人之德也是,在位的聖人辦的政治,就是堯舜的時候,那個時候堯帝到外面來看,有個老人擊壤而歌,那個老人一邊擊著壤一邊在唱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太陽出來了,我就出來工作,太陽下山了,暮了,我就是休息,我的生活所需呢?「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我自己要喝水,我自己開了井,我來喝水,我吃的糧食,我自己種田吃的。「帝利何有於我哉!」那個皇帝天子他,我是自食其力的,這就是那個時候的天子堯帝,堯舜之帝就跟天一樣的。就叫那個老人,那些下面的民眾莫測。其實你這個鑿井而飲,這是大地,日出日落還是天的能力,你耕田要有氣候在那裡,這些都是天地的莫測高深啊。所以我們有聖人之德,利益萬物,萬物都不知道啊,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你想也想像不到,說也說不出來。
天地之道就是一句話,怎麼呢?「其生物不測」,它能夠生養萬物、培養萬物、教育萬物,而叫萬物就是不可思議,這一句話就說盡了。所以後面就是稱讚,『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我們人學聖人之德,就要學天地,天地之道就是這樣博厚,這樣高明、這樣悠久,就是這樣學法子。學到成功了,這種道德就顯現出來了。下面就講這個事實來做證據,這就比較容易了解了。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就講這個天吧,「今」就是子思作《中庸》的時候講,「夫」是語助詞。就拿現在講,講這個天,天什麼呢?「昭昭之多」,昭昭,鄭康成的注解,昭昭叫「耿耿」,耿耿是什麼呢?耿耿是明亮得很小,小小的明亮,昭昭之明,昭昭之明是看的明亮不多。「及其無窮也」,可是你要找那個昭昭之明,你要找天的明亮,它有沒有限度呢?無窮的。那就是我們人看見天,廣大的天我們看不到,一般人講,我們叫「坐井觀天」。我們在大地上看見那個天空,還是等於坐井觀天一樣啊!所看的天是昭昭之明那麼多,那個明的昭昭的那麼多。可是你要心裡一想,喔,這個天大明啊!無窮之明,怎麼樣呢?「日月星辰」,太虛空裡除了日月之外,還有那個星辰,太多太多了。「系焉」,都是由天空在那裡維繫住啊,沒有天空,這個日月星辰放在哪裡去啊?「萬物覆焉」,大地上的萬物,天空上的那些日月星辰上面都有萬物,都要由這個天空來覆蓋它,來保護它,這是講天。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
就拿大地來講,我們看這個地球這麼廣大。可是,你分析分析這個大地,不過是「一撮土之多」。「一撮土」就是你手裡捉的一把土。大地再大,你分析分析它的成分,不過一把土一把土在那裡把它聚合而成的啊。這還是方便講法,講到最微細的地方,整個大地是微塵,是微塵聚合的。佛法、佛學裡面講有個名詞叫「微塵聚」,整個大地就像,一粒一粒微塵那麼渺小,那個塵土聚合起來的。所以在這裡講「一撮土」,還是就多的這一方面來講的。就是就一撮土之多來講吧,那很少了,可是聚集為大地的時候呢?就是廣厚,「及其廣厚」,成就大地,由一撮土一撮土把它聚成為大地的時候,那麼它既廣大而又深厚。以這樣廣大深厚的時候,它能夠承載「華嶽」,這個「華」兩種讀音,一個讀「化」,讀去聲,也有讀平聲的,在這裡我們就從多數的注解講,讀「化」,「華嶽」,「華」是華山,「嶽」呢?華山是五嶽之中的一座山,就中國來講有五嶽,以華岳做代表,代表五嶽。除五嶽之外,大地上還有很多山,那不必多說了。華嶽那麼多,它承載也不感覺很沉重。
「振河海而不泄」,「振」是當收字講,當納字講,古人注解當收字講,我們現在換一個字講,當容納的「納」字來講,它容納的這個長江、黃河,以至於大海,「而不泄」。「泄」就是把它外泄出去了,漫了。你大海它也不會漫,滿不了。「萬物載焉」,萬物都由這個大地來承載,你研究它都是一撮土一撮土聚集起來的。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那麼再拿這個山來講,任何一座大山,它就是一卷石一卷石。手裡撿起來一塊小石頭,那就是一卷石。山再高,你分析分析,也不過是一塊石頭一塊石頭,把它聚合起來的。那麼到了廣大的時候,那個山上有草木在山上生,山上有很多禽獸居在山裡面,還有很多寶藏,也由這個山「興焉」。寶藏,山裡面都有很多寶、礦物藏在那裡面。
這個以外,還有水。今夫水,一勺之多,「一勺」是一個勺子,一勺子那麼多的水。這個水,大海也好,江河也好,你分析它原來的成分,也不過是一勺水一勺水。及其不測,「不測」就是像大海海洋這樣的,你也沒有辦法測度它有多麼廣大,多麼深厚。可是結果怎麼樣啊?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在這個河裡面,海裡面,那些水族動物,那些黿鼉蛟龍,這都是水裡的,都在那裡面,河海裡面生存。除此以外,「貨財殖焉」,「殖焉」-在那裡繁殖啊。現在大家知道,海洋裡面那個財物是無窮的。
講這些做什麼呢?就是前面舉出來,聖人到了至誠的時候,他的至誠之德,可以配合天地那樣博厚高明。這個天地,在這裡舉出這些事實來,天地這個山川、海洋,它不是本來就是這樣,你分析這個天是昭昭之多;地,一撮土之多;山是一卷石之多;海洋這個水是一勺之多。那就是教我們,這是說比喻的,教我們學聖人的這個至誠之德,逐漸逐漸地從小到大,從淺近的功夫學到最深、至高無上的那個德。比如說我們學中庸之道,開始前面那一大段很重要,那一段裡面講,教我們「致中和」。致中和,然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我們學中庸之道,從這個事實證據來講,從一卷石之多、昭昭之多、一勺之多,一點一點開始學,也就是說我們要從跟一切人來往,我們要學「致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我們對待一切人,我們心裡要和平的。拿和平地對待一切人,拿和平地辦理一切事情,這就是從一勺之多,一撮土之多,昭昭之多,來學天地。我們儒家的學術好處在哪裡呢?不叫我們為難,我們一般人說學聖人,哎呦,那個聖人高高在上,那個聖人是無所不能了,什麼事都能辦,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學得到啊,一般人都有這個感受啊!那麼這樣一想的話,就不敢學了。認為聖人始終是聖人,孔夫子是孔夫子,我們怎麼能夠學得到啊。
這裡告訴我們,你就一步一步,一點一滴地去學。學到成功了,孔子,我們人人都可以學到孔子,我們人人都能學到堯舜。下手的功夫就是這裡說的比喻:一卷石、一卷石地學。實際上,我們就是學這個致中和,學中和之道。那麼我們學得對不對,就是我們自己在日用尋常之中,在工作上、在生活上跟家人相處,跟這個社會一般人相處,時時刻刻自己反省自己。我是不是在這個中和之道上面有沒有功夫。假使說,我們跟人家說話也好,辦事情也好,遇到不對的事情,我們就發脾氣了,這個當下就要自己來改善了,來反省,這就是修中庸之道,從這裡開始學。果然從這裡開始學,我們就是逐漸逐漸地走上天地之道。
今天就講到這裡為止。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庸第四十集发布于2024-05-13 16: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