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中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中庸第四十二集
各位同修,我們繼續看《中庸》,前面講「聖人之道」,學「聖人之道」,推行「聖人之道」,要從哪裡學?從哪裡實行呢?從禮上面來開始學。「禮」是辦政治、求學,這是一個最好的實行的方法,所以鄭康成注解講這一段的意思,學聖人,一方面自己學,一方面就要辦政治。所以他說「為政在人」,就是剛才講的「待其人然後行」。「待其人然後行」就是你辦政治要由人來辦。由人來辦,他用什麼方法來辦呢?「政由禮也」,辦政治要從禮上面來辦啊,用禮來辦政治啊,等於現代講,我們現在各國都是用「法」治,用法律訂出來各種制度,來治理國家。在古時候這個禮就跟現在的法是一個用意的,不過禮比法要更深入,法是用一些條文規定人一定要這麼做,有哪一些是禁止的不可以做。這個禮是教人家從內心裡面教育人家,出於自願的這麼做,所以它這個比講「法」要深入。
既是學聖人辦政治,都要從禮上面開始做,那就是後面有這一句話,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根據孔穎達的解釋,他說這兩句,「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這是古人說的兩句成語,現在引用來做一個印證。印證前面講的「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從禮上面開始學「至誠之道」。就這兩句話,「苟」是當「誠」字講,誠然,誠然是不「至德」,「德」你修養這個「德」,必得要修到,「至」是到了極處了,「至德」是把這個「德」完全學到家了,這叫「至德」。假使你這個「德」沒有完全學到究道處的時候,「至道不凝焉」。「至道」也就是這個「道」也完全學成就了。「不凝焉」呢?「凝」是當凝聚講,也是當做完全講,你這個「至德」沒有成就,「至道」也不會完成的。這是古人的兩句成語,所以引用成語,就拿「故曰」這個字,這是印證前面這個話。
再下來,再下來的時候就是,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這是這幾句話,接著前面講學禮,你辦政治也好,學至誠之道、「聖人之道」也好,要從禮上面學。那麼禮上面學,這個後面就講了,「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這就根據前面來講,你學禮要學到「至德」,至德要學成了,「至道」才能成就。「凝」是凝聚,也當完成講,到德完全學到了,這個『至道』才能成就啊。那麼怎麼學「至德」,完成「至道」呢?接著這講,「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這兩句話我們先看這個,「德性」在這裡講就是天然而有的,這個「德」,天然而有這個「德」叫做「性德」,也就是《大學》裡面所講的「明明德」那個『明德』。「尊德性而道問學」,「道」是指的《中庸》前面講『率性之謂道』。『天命之謂性』那個性是「性德」,「率性之謂道」的話,那就要一切都要順乎自己的『性德』。把這個「德性」明了之後,就這兩句話,我們就看看了。「君子尊德性」,「君子」是求道的人,也就是學中庸之道的人。那你學中庸之道必須要「尊德性」,「性」就是指的「天命之謂性」,也就是我們人人,本有的這個「性」,簡單地說就是『本性』。我們就必得要尊重這個「德性」,尊重本有這個『性德』。而「道」就是順乎本性的這個,「率性之謂道」。「問學」,「問學」就是學問,為什麼叫學問呢?學問你要從問來的。你讀書也好,聽老師講解也好,都是叫學問,不知道,要問,這叫「問學」。「而道問學」,前面那一句,君子要「尊德性」,「尊德性」是,怎麼樣「尊德性」呢?這個「德性」,你在求學的時候,學問的根本就在這個「德性」。分開來講,「徳」是『明德』、「性」是『本性』,合起來講它就是「性德」。再明確地講,講得比較明顯的話,這個「德性」的「性」指的『本性』。「德」由『本性』起的作用,那是『明德』,「德」就是由『本性』起的作用,這叫「德」了。這個「德」它沒有變化,沒有變壞了叫沒有變化了,那這就是『明德』。
我們學中庸之道,也就是要學成聖人的人,必得要尊重自己本有這個「性」與『明德』,這是求學的根本,你求學這個根本,要尊重這個『德性』。這個『德性』怎麼尊重呢?那就是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說話也好、跟人家來往,辦理任何事情也好,必須講這個「道」。「道」就是『率性』的意思,一切順乎自己的『本性』,順乎由本性起來的『明德』,不要把這個『明德』變成昏德了,保持『明德』,這就是「道」。你要用這個「道」的時候,那就是一切要『率性』,你怎麼能夠辦得到呢?要「問學」,「問學」就是要求學,要講究學問。講究學問,這要有程序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辦之,最後是篤行之,這是講究學術學問,也就是求學要懂得這個程序,你這個學問才有用。這個「而道問學」,用這樣經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辦、篤行之後,你就明了怎麼樣『率性』了。
講『率性』,不從學問廣泛地來了解的話,我們怎麼樣『率性』啊?什麼是『率性』?什麼是違背「性」啊?我們不了解啊!我們必須根據經典,儒家這個經典經過孔子整理之後有《五經》,《五經》裡面所講的這些學術就是教我們明了,你怎麼樣地學才是順乎自己『本性』。如果不是這樣,隨著社會上一般人的那種行為、那種思想,你跟他們學,那就是同流合污,那就違背了『率性』。在《五經》裡面處處都是告訴我們學的人,哪裡是與「道」相違背,哪裡是合乎「道」,這個就是我們要研究經了。研究經這裡講就是問學了,我們自己看,看不懂,那就要問老師、問同學,這叫「問學」。學問之道就是研究。把這些學問一天一天在學習、學習,前面講學習這個程序,從博學、審問、慎思、明辦到篤行,篤行就是實行。前面那個四者:博學、審問、慎思、明辦,那是教我們「知」,「知」是了解,對於這個道理徹底地了解,了解哪些是合乎「道」,哪些是不合乎「道」,這是「知」的這一方面。在「知」的這一方面,你要『真知』,那就同時候要實行了,一邊求「知」一邊去實行,實行就是用你的行為來練習,印證你在研究的這個「知」,那麼這樣的話,這就是真學問啊。有了真學問的話,那這個道才是真正地往『率性』上面走。
這兩句就是告訴我們,「君子」就是指的我們求道的人,我們求道的人一開始求學就要把握這個根本,懂得這個『明德』,懂得這個『本性』,是我們人人本來就有的。我們要學聖人,求一切學問,必須要以這個『明明德』,把自己『本性』完全開發出來,以這個是最終的目標,這叫「尊德性」,尊重這個目標。這個目標訂住了以後,要講究「道」了,「道」就是『率性』,我們一切的學問,照這個學問來用功夫的時候,就要順乎我們自己的本性,我們在世間辦事情,辦理政治、辦理教育都要順乎這個『本性』。辦政治有辦政治的為政之道,辦教育也有教育它的道理。這個為政之道、教育之道都是要「尊德性」。這個是要講究「問學」的,這個「問學」在這裡說,就是要研讀我們中國聖人整理的經書有《五經》。
因此,在今天來講,我們講教育,你是個教育家,你要懂得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根本,就是教人家發掘人人本有的『本性』跟這個『明德』。這個目標訂住了,你的教育的主體在哪裡呢?主體就是學習的人,這個學習的人,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上大學的大學生,以至於是進了研究所的研究生,都是學生,這些學生是你教育的主體,你的教育,一切的設施、課程,都要為學生來設想。設想什麼呢?你要把這些學生教育成為一個,最終的目的是教他成就聖人。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聖人,但是方向要訂住了,指出一條明白的大道,讓人人、每個學生都向這個大道上去求學。這個目的定了以後,你這個教育的政策很明確的,最低限度,把這個學生教他學習一個很好的做人的人格,學人格。人有人的一個風格,千萬不可以學生他愛怎麼就放任學生,讓他自動的向哪個性向發展,就任意地讓他自動地亂發展了。這樣的教育,教不出一個人才出來。所以不管是哪一個階段的學校的學生,你要叫他學一個人格,這是共同的一個學科。至於其它學的各門課程,那是因人而異,他願意學什麼,他的性向如何,學科學也好、學文也好、學理也好。但是不論學理科、文科,共同地就要教他們學好的人格,這個是『教育之道』。所以在這裡講「尊德性而道問學」,不論在古時候、在現在,你無論是中國、是外國,是哪一個國家,他要是真心要辦教育,真心為了學生好處,讓他成就一個賢能的人才,那就必得教他們能夠「尊德性而道問學」。從建立完美的人格開始,一步一步地向學聖人這個大道上,往那個方向去求,去求學。所以這兩句話是講教育的原理原則。不論是在過去、是在今天,都要把握這個原理原則。
下面講「致廣大而盡精微」,就根據這兩句話,一個是「尊德性」,一個是「道問學」,說出下面這幾條來。首先看這個「致廣大而盡精微」。要教學生,包括我們自己,我們還沒到聖人這個地位的時候,我們一邊教人,一邊自己也要學。自己與他人一同在學,學是怎麼個學法子呢?就是學問,「問學」就是學問。在求學問的時候,要「致廣大而盡精微」,「廣大」,你的學問一定要從廣大處來學。也就是說我們把這個心量要放開,哪一門學問你都要學,大得無窮無盡的。一般講學術學無止盡,那就是廣大方面來講的。廣大的學問,就學的範圍來講,只講廣大那不夠,那就是說我們儘量地學,廣泛地來學,哪一門學問都要學。結果學呢?都學得不夠精萃,那也不行。所以下面講「而盡精微」,「精」是很精萃啊,「微」是微細啊,精萃到最微細。就拿現在研究物質的學術來講,研究物質學術,就拿物理學家來講吧,他研究這個物質,從粗淺的那些分子研究,一直一直研究,從粗淺研究到微細,微細到最後,到什麼中子、質子,那個夸克這一類的,名稱多啦,還沒有到最後。這個都是到精微,必得研究到最後,精微微到什麼地方啊?進入到心法。從物質超越到心靈的領域。<尚書·大禹謨>裡面講,「道心惟微」,學道的人講到心法,就是要到惟微,就是要講到精微的那個境界。「道心惟微」,從物質精微,超越物質的界限到了心靈的領域了,那就是道心了。「致廣大而盡精微」,這個「盡」字,「盡精微」就是指的,物質的精微到盡處了,這就超越了,超越到心靈的領域了,這是講做學問的。
「致廣大」,「致」就是用功夫,你求學研究學問,你用的是什麼功夫呢?學術的範圍你要認定了,認定那個範圍是廣大得很,任何一個學問都在你所求的這個學問範圍之內。哪一種學問,求到深入的都要盡精微,一個是廣闊的範圍來講,一個就深度來講,研究學問必須如此,這個是講道問學這一條的。
「極高明而道中庸」,「高明」,「高明」前面就是,用天來比喻,「高」沒有界限的、無止盡的。「明」也是如此,一片大光明啊,這是「高明」啊。「高明」加一個「極」字,「極」是什麼呢?極就是到了極限了。「高明」到了極限了,這個不僅僅是虛空,不僅是天,天還是有極限的。比如說我們現在科學雖然還沒有探測到這個太虛空有個界限,他還沒有探測出來。但是就我們中國文化,這個道理上面來講,我們所寄存在這個太虛空的話,這個太虛空還是有界限的。太虛空以外還有太虛空,不只一個太虛空。太虛空就是冥頑不靈的虛空,冥頑不靈的虛空,所以有界限的,就是我們存在這個太虛空之中的人物,是有這個太虛空,在另外一個太虛空的人物,又有不同的,所以同樣這個太虛空,有不同啊。這裡講「極」,「極」把所有的太虛空都超越了。「極高明」,超越了所有的虛空,把這個冥頑不靈的虛空超越了,那個「高明」就不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有個太陽在照著很明,那不是如此啊。『本性』裡的「高明」啦,至高無上的那個『本性』發出來的光明,那才是「極高明」。
這一條指的就是「尊德性」,「德」、『明德』、『本性』,才是那樣「高明」。那樣的「高明」,你要想「極」,超越虛空這個界限,見到自己『本性』裡面那個性天,那個『明德』。那你怎麼用功夫呢?「道中庸」,要講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我們開始學的時候,你用功夫要用得恰到好處,不能「過分」,也不能「不及」,就是講中庸之道。必須用中庸之道,用『中道』。你有所偏的話,對於「尊德性」,這個「德性」你就求不到。這一條是就「尊德性」來講的。
「溫故而知新」,「溫」在這裡講,鄭康成的注解,溫當「燖溫」的「溫」來講。「燖溫」,各位自己可以看這個注解,火字邊,加一個尋求的尋,「燖溫」意思是什麼呢?比如說一個吃的東西,煮的飯也好,做的菜也好,煮現成的冷了,你再把它溫一下,用火再把它在鍋裡面,放在鍋裡下面用火再把它溫一下子,這叫「溫」。「溫故」,就拿溫熱的食物做個比喻,「故」就是我們所學的,所求的學問,我們已經學的來溫習溫習。「知新」呢?沒有學的,我們一天一天還要來求取新的學問,新的知識。
只溫故而不知新,你只知道古時候的事情,現在的事情不知道,那怎麼行呢?我們有很多『學道』的人講,我們現在只管我們自己在家裡修行好了,關起門在家裡用功夫好了,報紙也不要看了,外面一切事情我們也不管了。這個你一天不看報紙,一天不看電視的新聞報導,你明天跟人家說話,人家說話你聽不懂。因為今天所發生的事情,你今天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了解,明天人家跟你說話,你就聽不懂了。所以新的事情,新的學術,你隨時要知道啊。
「故」,古人的、古代的歷史,你要懂得;中國聖人的這些經書,你要研讀。你不讀經書,真學問沒有。不讀歷史,古人那些事情,那些經驗閱歷,我們一個人的經驗閱歷太少啊,你不讀歷史,你哪來的那些經驗?你要讀,這個都是溫故啊。「溫故而知新」,古代的事情,聖人所講的道理,現在的事情,你教育、辦政治,這就好辦了,你拿聖人之道,來替天下人辦事,你了解現在天下人的心裡,他們所需求的是什麼?現在學生的心理,你都明了,然後你才怎麼樣地施教,怎麼樣推行政治,你才能夠行得通。這個「溫故而知新」是求學問這一方面的,「而道問學」這一條。
「敦厚以崇禮」,學道的人,學中庸之道,也就是要學聖人,從哪兒開始學啊?「敦厚」!印光祖師,他老人家在學佛之前學儒家的,把儒家的《五經》都是讀通了。儒家學聖人之道從哪裡開始學呢?從五倫開始學。所以印光祖師由儒而入佛的,儒家經典讀通了然後學佛,佛法也貫通了。所以他這位祖師經常勉勵學的人要「敦倫盡分」。「敦倫」就是「敦厚」,敦厚人倫。這裡講的「敦厚」這兩個字,我們做人之道就要學「敦厚」,對待一切人都要「敦厚」。一切的人,包括自己家裡的父母、夫婦、兄弟,外面的君臣、朋友,這個是把它包括盡了,其它一切人都包含在內,我們對他要「敦厚」。「以崇禮」,「崇禮」是,「敦厚」是按照禮來講的。有了這個禮,這個厚怎麼厚法子?對於父母怎麼樣盡孝道?對於家裡的兄弟怎麼互相對待?夫妻互相怎麼樣對待對方?各有各的本分。在個人盡到自己本分這上面做得愈多愈厚,這個「敦厚」就是按照五倫各盡其分來講的,各盡其分這就是崇禮。禮規定你是什麼身分,待你的對方的人,怎麼樣盡到自己本分來待他,這就按照禮來學習,這叫「崇禮」。「崇禮」的時候,這一條就是「尊德性」。
因為我們這裡是講《中庸》,《中庸》就是《禮記》當中的一篇。《禮記》當中一篇講這個禮,在《禮記》,另外有一篇<禮運>裡面就是講這個五倫,五倫十義。十義就是五個對待的關係,比如說夫妻是一個,丈夫有丈夫的應盡之義,妻子有妻子應盡之義,這個整個起來五種倫,倫常,就是十種人十種身分,各人有各人應盡之義,五倫之義。這個五倫十義,敦厚到最高的境界,就是「尊德性」。他就是從五倫修行的功夫,就能成就聖人。
拿古代聖人來講,堯舜,舜帝就是從盡到孝道來成就聖人。每一位聖人可以說都是從五倫上面成就的,這是中國文化它的好處就是開始學的時候,我們在講五倫的時候,你無論在什麼身分,開始學的時候,人人都可以學。學到最高的境界,到了圓滿的時候,都是「尊德性」,就能成就聖人了。
最後這四條就是針對前面,「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一個是「致廣大而盡精微」,這個「溫故而知新」,這兩條是講「而道問學」來講的。「而道問學」怎麼呢?就是這兩條,按照這兩條來去實行。那麼再講「極高明而道中庸」,這個「敦厚以崇禮」,這兩條就是指的「尊德性」。按照這四條,一個是指做學問,一個是訂住遠大的、最終的一個目標——要成就聖人。這個四條就是實行之道,按照這個實行之道的時候,學問是真學問,「尊德性」,最後一定能夠成就,
學到這裡。講到這裡,我們就是時間到了,那就休息。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庸第四十二集发布于2024-05-13 16: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