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十集

 


各位研讀儒學同修,我們繼續研究孟子。請各位看孟子讀本第五頁第七行,最下面三個字開始,我先把這一章,前面講的是第三章,這個是梁惠王下篇的第四章。這一章文字比較長一點,也不完全先把它念一遍,就是先念幾句,我們看一看。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

先念這幾句,我們就先來看經文了。這個時候,孟子還是在齊國,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雪宮是齊國的一個離宮,離宮是什麼呢,古時候天子或者一個國君,他要到外面去做事情,或者是到外面尋訪,天子巡狩,諸侯到他的國家其他地方去視察等等,或者是畋獵,要做一個離宮,臨時住在那個宮裏面,叫離宮,也叫做行宮。這個就是離宮的一個名稱,這個宮就是在現在山東省臨淄縣東北一個地方,見孟子於雪宮,有注解說是孟子到齊國之後,齊宣王很尊重他,就請孟子住在這個雪宮裏面,住在他的離宮,這是很高級的一個招待。有人說不是,離宮是齊宣王自己準備臨時居住的。這個雪宮裏面設備很多,有花草樹木,有禽獸、養的動物園等等的,範圍很大,風景也很美。究竟兩者是那一種對呢,很難考了,知道有這兩種講法。

現在我們就看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在雪宮這裏齊宣王跟孟子見面,王曰齊宣王就對孟子說了,賢者亦有此樂乎,這個賢者是指的孟子,稱呼孟子。你呀賢者,你看這樣好的環境,亦有樂乎也感覺很歡樂嗎,孟子對曰孟子對曰就跟齊宣王講,他自己看到這樣好的環境當然很樂,但是想到別人,有人不得有一般人得不到看不到這樣的環境,不能到這裏面來遊覽,就是不得則非其上矣就是指責,說些不好聽的話,非其上上就指的在上位,指的君主,有人得不到這樣好的環境,不能到這邊來遊玩的話,他就是非其上了。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不得而非其上就是譭謗在上位的君主,這是不對的。然而呢,為民上為民眾上者就是在上位的人,就是為民的君主,做為民的君主、做為人君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有這樣好的環境,自己在這裏享受遊樂,而不開放讓一般人跟人君一起同樂的話,亦非也也不對。下面就是孟子說出他這個與民同樂的道理出來,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樂民之樂就是什麼呢,民之所樂的事情,比如說一般民眾看見雪宮這樣好,他是所樂,他旣是所樂的時候,君主也想到民眾這麼樂,那就讓他在一起樂吧,樂民之樂者,你能夠樂民之所樂,民亦樂其樂,民眾也樂你君主所樂,這是互動的。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憂民之憂民之憂是民眾所憂愁的事情,民眾心理所憂悶的事情,你君主也替民眾那樣憂愁,這是憂民之憂,你能夠這樣憂民之憂,你所得的回報,那些民亦憂其憂,民眾遇到你國君有什麼憂愁的時候,民眾也替你憂愁,也關心你。這就是要看你做人君的人,必須樂民之所樂憂民之所憂,把民眾憂樂的事情放在自己心上,如同自己。如果這樣的話,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講過之後,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這是什麼人呢,古時候,古時候有聖人在位的,有聖人之德的人,他是個聖人,而又做人君,有德有位的人,他是樂以天下之樂為樂,憂是以天下之憂為憂,樂也是樂的為天下人,憂也是為天下人來憂,果然如此,一切憂樂都與天下人民共同的,同樂同憂,果然如此能夠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如果還不能王者,不能王天下,未之有也,不會有的。那意思是說,能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必然是能夠王天下,如果說還不能夠王天下,孟子說我看沒有這回事情。

說過之後,他下面舉出古人這個例子。古人是誰呢,就是齊景公。齊景公是在春秋時候,現在是戰國時代了,在春秋時候還是齊國,那是齊景公昔者齊景公問於晏子曰,晏子在那個時候是齊國的一個很有智慧的,是一個賢能的臣子,是齊景公的一個臣子。齊景公就問於晏子,就問晏子說吾欲觀於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於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這是齊景公對晏子說的,說他的希望。他說他希望,我欲,就是齊景公自己稱呼,我想觀於是遊覽,我可以去遊覽去看看,就等於現在觀光是一樣的。

我去觀什麼呢,兩個地方轉附朝儛轉附就是現在山東的一個芝罘,芝罘山,就在現在山東的福山縣,福就是有福報的那個福,福山縣東北的芝罘,芝罘一個小島嶼,芝罘為什麼叫轉附呢,芝罘轉附這兩個一音之轉,在古時候說話語音不像我們現在說話,一個字拼音拼得很細膩,古人說話那個語音往往很相近,比如說轉附芝罘,芝罘轉附這個音差不多,所以在製造文字上面有假借,假借有同音假借,同一個音、發音也可以假借,所以這個轉附就是芝罘山,朝儛這個儛人字邊一個舞字,就跟沒有人字邊舞蹈的舞字是一個字,跟那個字相同的。這也是在齊國那個時候一個山的名稱,當時叫做成山,成就是成功那個成,做事有成就的那個成,在現在山東省的榮成縣,榮是光榮,成就是成就,榮成縣東北靠海邊的一個山,那個山沉到海邊的一個山。

齊景公說我想出去遊覽,遊覽什麼地方呢,兩個山,一個是轉附山一個是朝儛山,這朝儛有人讀ㄔㄠˊ儛,實際上經過古人考據,讀ㄓㄠㄓㄠ儛,從這兩座山然後遵海而南是當循字講,循字雙人邊加個矛盾的盾,當沿著,沿著海邊往南邊走,走到什麼呢,放於琅邪當至字講,循海邊走,往南面走到琅邪琅邪就是現在山東省的諸城縣的東南方,那個地方,這一帶風景都很好。他說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我是怎麼樣的,是修治,修治就是自己修養,想出很多辦事的辦法出來,這都是修。我怎麼樣修治而可以比於,可以跟先王那樣出去遊覽,跟他相比。先王出去遊覽的話,一出去盛況可以說是在齊景公看起來是非常仰慕的,所以他希望能夠比於先王那種遊觀,就是遊覽的意思。

但是要自己怎麼樣修呢,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就是稱讚齊景公。認為齊景公這一問問得很善,問得非常好。然後就講了,天子適諸侯曰巡狩,晏子在那個時候,可以說是不論辦內政辦外交,在春秋時代是一個第一手的政治家,他的才能不得了,他一聽到齊景公說出來想遊、想觀這些地方,晏子不同意,可是臣子對君主不能夠直接講,說我不贊成你這個想法,你要出去遊覽我不贊成,不可以這麼說,你看晏子他怎麼說,婉轉的來諫勸,臣子勸告君主叫諫,言字邊那個諫,勸告。他首先就說了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天子要到諸侯國,那時候就拿周朝來講吧,周朝,他是天子,他封的天下各國諸侯,都是屬於天子的,所以他要到各國去看的話,就是巡狩,就是適諸侯就是到,到那個諸侯國,到那個國家去,這個名稱是什麼呢,叫做巡狩巡狩就等於說去視察。巡狩者巡所守也巡所守所守就指的國君,國君是為天子守著那個國家,那國家是屬於天子的,諸侯替天子守在那裏,他去守,天子到那裏去看一看,去視察。諸侯呢離開自己的國家,朝於天子,去朝見天子,這個叫什麼,叫述職述職是什麼意思呢,述職者述所職也。諸侯是這一國的國君,他那個國君的職位是天子給他的,天子任用他做一個職位,他去朝見天子就是向天子是報告,報告他的職務,現在辦到什麼程度,他的職務、治國的情況,叫述職

除了這個天子出去叫做巡狩,諸侯出去朝見天子叫做述職無非事者,無非是有事情,沒有說是,天子無故的、沒有什麼事情就出去,沒有,沒有這回事情。諸侯沒有任何事情,就隨便出去遊覽,沒有的,這是無非事者,非事出遊是沒有的。不要無事出遊,就拿國君來講,天子也是如此,他有應該做的事情。他在朝廷裏要辦公,不在朝廷裏面,要到外面去,怎麼辦呢,春省耕而補不足,春天,你君主要出去,是省察,省察你國內農民他耕的田,而補不足,你看看農民耕田用的那些農具,比如用犂、用那些農具有不足的,你這個君主以政府的力量來補足他,補不足秋省斂到秋天的時候農作物都成熟了,農民在收穫了,在這個收穫的時候,叫做就是把農作物收起來,收穫起來。這個時候你君主也要出去省察,省察去看看。而助不給也是當足字講。如果你看秋收的時候,看見農民收成不夠,收成不好,他這一年糧食就缺乏,就不足,就不給不給就是不足了。比如說這一家人、農民他這一年收成不夠,他這一年生活就吃不飽,你看清楚之後,你就要把國家的糧倉開放,拿出來補助這些不足的農民,君主平時就要做這些事情,在春秋兩季就要做這些事情,除了這些事情,你出去遊覽,古來沒有這回事情。

君主出去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講完這個之後,他舉出夏諺曰夏諺是夏朝,這是春秋時代還是周,晏子這還是春秋時代還是周朝,周朝以前是殷朝,殷朝以前是夏朝,夏朝流傳下來一個民間的俗語,叫做諺語。從夏朝流傳一個諺語說了,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這是那時候一個諺語,這諺語意思就是說,吾王一般人都把這個王稱呼我、是我的王。我的王不出來遊,他一出來遊,他體驗我們民間工作得很辛苦,他還想辦法叫我們有休息的時候。如果他不出來遊覽的話,不知道我們工作辛苦,吾何以休,我得不到休息。吾王不豫也當遊字講,吾王要是不歡歡喜喜出來遊覽的話,吾何以助,我有不足的地方,王也不知道來給我補助。這個意思就是說,那些民眾還希望王出來遊,王出來遊的時候,一出來對於民眾就有好處,或者是有休息,或者是有所補助。這就說明這個王、那時候是夏王,夏朝的君主,因為這樣出來對於民眾就有這些好處,所以民眾都希望王出來遊覽。

這個一遊一豫為諸侯度。天子這個王,古時候王是天子,三代夏商周三代,天子都稱王,到春秋時候國君也稱王了,首先那個楚國,楚國依仗他的南方地方那麼廣大,人也多,他就首先稱王,然後其他各國君主也是都稱王了。這是後來周天子勢力衰微,天子力量不足以來統治、統理各國諸侯的時候,所以各國諸侯就相繼稱王。這個時候在夏諺指的那個王還是天子,天子這個王一遊一豫為諸侯度,就作為各國諸侯效法的一個法度,這是夏朝的一個諺語。今也不然,晏子就說了,現在不是這樣了,師行而糧食師行指的那些諸侯,大國的諸侯都稱王了,他一出動或者帶著軍隊,或者自己出來遊覽,就算是興師,興師就是帶著軍隊,出來之後而糧食糧食就是帶著一些,一出動、一行軍的時候,行師就是行軍,一行軍的時候,軍隊就帶著很多很多糧食,包括很多乾糧。你這乾糧從那出來的呀,都是從民間出來的。

而一般民眾呢饑者弗食當不字講,民眾受了饑餓而不得食,吃不飽。勞者弗息,大國的諸侯、稱王的諸侯一出動這個師,也不顧民眾,民眾在勞苦,你也不管他,所以勞者弗息,得不到休息。睊睊胥讒民乃作慝。不但如此,這個在位的人、指大國的國君睊睊睊睊是互相用不善意的、惡意的眼光互相看對方,你看他有惡意,他也有惡意的來看你,是相互講,睊睊,這個字是譭謗,彼此用不善的眼光互相看,而且互相發出惡言出來指責對方的不好。你在上位的人如此,民乃作慝一般民眾跟著你學,是做那些惡事情,民眾就跟著做惡事情,犯法也好,做這些罪惡時候,他都跟著學。

方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為諸侯憂方命方當違背,違背先王之命,先王之命就是代表天命,方命違背天命,虐待天下民眾,而你自己飲食若流,你自己飲食沒有節制像流水那樣,沒有節制的飲食,流連荒亡為諸侯憂,這個諸侯那是小國的君主,大國的諸侯行霸道,這樣窮奢極侈,一到那個地方,那些小國諸侯就要供給你一切所需,這些小國諸侯就是很憂愁。什麼叫做流連荒亡呢,下面解釋了。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你坐了船從上往下流,流到那裏,流連忘返,你忘記回來,這叫從流從下流乘著船,那個不好,那個船逆水行舟,你需要人民的力量在岸上用繩子把你的船往上拉,而你坐在船上面忘記回來,這叫

從獸無厭謂之荒,就是畋獵,出去打獵的時候,貪得無厭,這叫樂酒無厭謂之亡,好酒,通宵達旦飲酒作樂,這叫是亡了國。先王無流連之樂先王有道德的君主天子沒有流連之樂,也沒有荒亡之行,那種行為。惟君所行也,上面講先王是那樣,出來遊的時候,一定對於民眾有好處,所以民眾希望他出來遊。後面那些大國諸侯出來遊覽,一出來就是為小國諸侯帶來很多憂苦,流連忘返,君王你所行的你看看,你要效法先王,不要效法現在那些橫行霸道的大國諸侯。景公說,景公一聽很喜悅,這個當歡喜的喜悅的悅字。大戒於國,大大的告戒他的國家,國內所有的民眾,包括他朝廷的臣子,就把這些話、這個意思向他國內盛大的戒備。

出舍於郊出舍於郊他也到郊外去看看,郊外看看就是要看看民間有什麼疾苦,於是始興發補不足,看到民間之後,民間有糧食不足的時候,他就實行有恩惠於民的惠政,實施政策對於民眾都有好處,都有恩惠的。發補不足,遇到民間有糧食不足的時候,國家糧倉裏面把它打開來發給民眾,補給他不足。

召太師曰,召太師樂官之長管音樂的人,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你替我作一個君臣互相都歡喜的這種音樂,蓋征招角招是也征招招就是舜王的音樂,舜王就是韶樂,韶樂是最美好的、最善的,盡善盡美的樂。這個韶樂合乎宮商角征羽征與角這兩種音,配合這兩種音作出韶樂出來。這兩種音是什麼呢,這個是代表民間,是代表事情,它就純粹表現注重民間的事情,作這一首音樂。其詩曰,這個是這個音樂的樂詞,音樂的樂詞、歌詞就是詩,那個曲子就是作成旋律、樂譜。樂詞就是詩,裏面有一句話,畜君何尤畜君這個字是什麼呢,當好字講,愛好,愛好這個君主,何尤是過失,你只要愛好這個君主,沒有一切過失,都有很多好處,所以下面解釋,畜君者什麼呢,畜君者好君也,由這一首音樂演奏出來、唱出來,跟一般民眾同樂,同樂的話就是一般民眾都來愛護國君,叫好君,這是孟子把齊景公問晏子,晏子答復齊景公要一切與民同樂,不要無事出去遊覽,你要關心民間的一些事務,關心民間疾苦。這個事情舉出來建議齊宣王,孟子可以說這是對齊宣王很大的一個教化。今天這章講完了,到此為止。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十集发布于2024-05-13 16: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