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八十六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我們繼續研讀前面講的那一章孟子,孟子在這一章經裏面講,前面就開始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然後他主張舍魚而取熊掌。講到後來,生與不合乎正義的事情兩者相比,兩者相比的時候,生,如果知道這個道理的話,根據上面一分析的時候,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雖然生存,生命是人人所好、所欲,但是遇到正義的時候,寧願取義而放棄生存,非正義也是人人所惡的,死也是人人所惡的,遇到患難的時候,很大患難的時候,要放棄非義才可以免於死,在這種情況之下,明了道理的人也不怕死,而不辟患難而取這個正義,因此後面比喻說,如果認為是反過來講,非義是沒有死亡那樣可惡的話,大家都是辟那個患難,正義、所欲的比不上維持生命的話,為什麼不維持生命而要取那個義呢,這樣反覆的推敲比喻之後,下面就說,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明了這個道理,取義重要,生死比不上義與非義,這兩者不能比。由此則可以下一個結論說,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遇到有正義的時候,而與這個生命相抵觸的時候,可以用那些不正當的,放棄這個正義而求得生存,這些方法不用,遇到可以辟患難而可以不死的話,這也不辟,不用種種的方法來辟這個患難。是故,這樣說起來的時候,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明了這個道理的時候,成仁取義重要,維持生命比不上那個義重要,義是道義。因此前面所講的所欲有甚於生者,這個義是比生命更重要。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義的事情比這個死亡更重要,也就是說非義跟死亡相比,明了道理的人不要非義。不要非義就要取義了。取義在這種情況之下那就捨棄生命去死,去死亡,但是死亡比不上非義那樣可惡,寧願不要非義,所以在這裏講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難有所不辟,這種所欲、所惡,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不獨獨賢人有這個心,人皆有之,任何人都有這個心理,任何人這個心理是什麼呢?賢者能勿喪耳,一個明道理的賢者,他能夠勿喪就是喪失,能夠辨別是非,正義與非正義,寧願取義這個心,賢者有這個心,不喪,一般人他講究所欲,講究所惡,跟賢者不同的,一般人藉由這個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賢者是也有之,賢者有之是什麼?他與一般人不同的在哪裏呢?賢者有所不辟,遇到患難的時候,他不要辟患難,遇到可以維持生命,他不辟,不必用種種方法來維持生命,他所取的是個義,這個心,他不喪失這個心,為什麼不喪失這個心呢?捨生取義這是本有的心,本心,這個本心普通人禁不起環境在那裏衝擊,遇到環境一衝擊的時候,他就容易喪失了,喪失這種取義,捨生取義的這種本心,賢者勿喪耳,他不會喪失的,下面再用別的比喻,比喻講捨生取義,這個義是本心,用下面這些比喻來證明,這是人人本有的——孟子所講的良知良能。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又假設一樁事情,一簞食,食就是吃的東西、食物,用,用是用竹子編的盛飯的那個器具,叫一簞食一豆羹,羹是羹湯這一類的,呢,盛羹的那種器,它就不像簞,簞就是比如說盛了飯他可以用來盛,那個它是流質的,它是用,用這個來盛。這個一簞食、一豆羹,能夠得到這一種食物就可以活下去,則生,就能夠生存,弗得則死,得不到這個一簞食、一豆羹就會餓死。嘑爾而與之,假使說有這個善心的人士,嘑爾,嘑爾就是大聲的呵斥,沒有禮貌的那種聲音,就是叫這個飢餓的人來吃,給那個人,這個行道之人走在路上,行路的人,行路的人雖然飢餓,看見這個人用這個食物不禮貌的叫他來,送給他,他也不接受,弗受就是不接受再說蹴爾而與之,蹴爾那就是更不好了,把這個食物放在地上,一腳蹴起來給那個人,那個人就算是乞丐,他是個乞丐,乞丐不同於行路的人,乞丐的人是一無所有,不屑也,不屑就是不願意接受,這是講飲食來講的。

再下面講,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前面講到一簞食、一豆羹你沒有禮貌的送給人家,言語上沒有禮貌,行路的人也不接受。再用食物放在地上,蹴尔来给那些乞丐,乞丐也不要,也不接受。既然这样的时候,孟子就说了,萬鍾,萬鍾就是就俸禄来讲,用萬鍾的俸禄,假使你遇到国君送给你萬鍾的俸禄,或者不是国君,或者其他的大财主,他家裏很多财产,用萬鍾的财物来送给你,則不辯禮義而受之,你不辨别这个萬鍾的俸禄,我受得合禮不合禮呢?合乎正義 不合乎正義呢?不加以辨別。禮義這兩個字,是講究應該不應該,講得更圓滿,在禮上面講:无功不受祿,自己沒有付出功勞,這個俸祿來了不能接受,所以遇到萬鍾俸禄來的話,不從禮義來辨別受之。那麼這樣受,為什麼這樣說呢?假使這樣不辯禮義,就隨便受下,接受下來,接受下來要這個萬鍾的俸禄,於我何加焉?我接受了這個萬鍾的俸禄,我一個人吃得了吃不了呢?這個萬鍾俸禄一個人和吃不了這麼多,以萬鍾俸禄是代表,那個俸祿,古時候俸祿是拿糧食來作代表的,在今日之下就用貨幣,用貨幣來代表,萬鍾俸禄,在今日之下,比如說送給你幾億、幾十億、幾百億的財物給你,要問,我受了這麼多的財物,我沒有辨別這個財物來得是合乎正義不合乎正義,合乎禮或是不合乎禮,我就把它收下來了。收下來之後,我這個幾十億、幾百億的這個財產,我用得完,我自己享受,享受完享受不完呢?享受不完的!那享受不完的,孟子就講可以拿來為宮室之美,造了很美好的宮室,造房屋,造房屋那可以消費了,作一棟豪華的房屋,豪華的房屋裏面的裝潢,那種經費就沒辦法估計了,這是一種,宮室之美就是豪華的、華麗的那種宮室。

妻妾之奉,有這麼多的錢財,自己用不完那麼多,除了作這個豪華的房屋以外,還有供給妻妾之用。這還用不完,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我所認識的那些貧窮的人,窮乏是貧窮沒有財產的人,他們得到我的幫助、救濟,得我與就是他從我這裏得到救濟,,這個字就把上面得到這個萬鍾俸祿之後,除了自己享受不盡,多餘的要造房屋,給妻妾來用,再把自己所認識的貧窮的人讓他得到救濟,是不是這樣呢?這個對不對呢?

最後孟子就作結論了,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分成三部分來講,這個讀嚮,就是原來、嚮來,就是前面所講的,前面所講的一個明道理的一個人寧願身死而不接受,什麼呢?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我遇到不合禮,雖然是餓死了也不願意接受,守這個禮那個標準定了,前面講的,寧願身死而不接受非禮、非義的那些食物。而現在好了,有了萬鍾俸祿來了,萬鍾俸祿來了,你為了造這個宮室之美為之,這一句話,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這個為字讀兩種音,今為是讀去聲,為了要造宮室之美為之,為之你接受了。鄉為身死而不受,原來為了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這一比較之下,孟子一看,好了,原來是一簞食、一豆羹,餓死了,而非禮也不接受,現在好了,遇到萬鍾的俸祿,為了這個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救濟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這種前後矛盾的心理,前後自相違背的這種作人之道,這是談不上作人之道,就是你前後相違背的,不可以已乎不可以已乎當如止字講。這三者,這個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這三者你不作不可以嗎,有一個房屋居住就好,不必造那個華美的、豪華的住宅。妻妾之奉,現在是一夫一妻制,在古時候可以有妻有妾的,就是有妻有妾的話,自己與妻妾生活過得去就好,何必拿這麼多錢讓她享受呢?不作也可以。至於說你所認識的貧窮的人,你自己這個財物來得正當的、合乎禮義,來的正當,有多餘的可以救濟他們,你這個財物來得非義的,你拿這個財物來救濟他,這一想,你這財物來得不義,你自己將來你怎麼償還這個非義之財?你負了債,那你拿這個財物來救濟窮困,救濟窮困雖然好,跟得到非義這個比起來,寧願不要拿那個非義之財來救濟貧困,所以這三樁事情你可以不作,可以止。可以止而不止,而要繼續,繼續受這個萬鍾俸祿,此之謂失其本心,失其本心,本心就是本有的,禮義、禮講到本質上就是無功不受祿,這是本質上不能接受任何非禮的這些財物,是講究合乎道義不合乎道義,能夠有這個心,就是良知良能,這三樁事情都是非義的,非義的可以不作而不能不作,這叫本心,這在今日之下,我們看看,我們學道的人當然知道,知道這個房屋不必講求那麼華美,有錢財就可以作,沒有錢財有個房屋居住就好了,這個一般也知道,也可以作得到。至於妻妾之奉的話,今日之下,有一個妻子,國家法律也不准許養妾,夫妻生活能夠維持過去就好,這也可以辦得到。至於第三種,有一些人就想了,我的親戚朋友,尤其貧窮的人或者社會上那些貧困的人,我要發心來救濟他們,自己要從事很多救濟,慈善救濟的事業,我為了要從事慈善救濟的事業的時候,這個財源哪來呢?那只要有財源就好,那就不問這個財源從哪來的,這就要不得,這個一般人在今日之下,我們學道的人往往犯了這個毛病,我們自己不知道,往往以為看到某人作的那些慈善救濟事業,作得轟轟烈烈的,那多好,我們就想跟他學,這就不對了。要看孟子這一章經,你看看,這樣作就失其本心,無論如何這個本心不要喪失掉。

下面這一章,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這一章就緊接上面那一章,有關係,孟子說,,這個很重要,孔夫子的教育,在論語裏面記載,道德仁義,道德都是在脩道的人,求學的人內心很難明了,容易好學的話,就是,所以孔子教學生,講道、講德要到學生能夠接受的程度才講,對於一般的學生,孔子就教他學學好了,道德就能夠學得好,所以孟子在這裏面,孟子這一部書就是跟孔夫子的教育是一貫的這個道理,所以孟子前面梁惠王篇,梁惠王就是說你老人家到我的國家來,對我的國家帶來什麼利益呢?孟子一開頭就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所以孟子這一部書特別發揮,詳細的來闡述的就是仁義,因此在這裏講,人心也。仁是在人人的心裏面,人路也,義是人所走的道路。舍其路而弗由,如果一個人他要到哪裏去,他到哪裏都應該按道路上去走,舍其路而就是從自己家門前要到那個目的地,當從字講,從這個路上一路走上去,而如果是捨棄這個道路,而不按照這個道路到那個目的地,這想想看,這能夠辦得到嗎?這說比喻的話。下面就講,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仁,仁即是人心,人心要把這個心放逸出去,就是放出去,散出去,而不知求,這個心放出去到處亂跑,而不知道把它求,求就是把這個心收回來,哀哉,這是很悲哀的事情。這個意思就是說,舍道路而不由道路去行路的話,是猶如不去行這個義,放其心而不知求回來,而不知道把這個心收回來,是不知道仁,不知道實行仁義,不知道學習仁義,就如同不按照道路去走,心放出去不知道收回來,這是很悲哀的事情。後面就講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一般人他家裏養的雞犬,雞犬放到外面去了,則知求之,都知道把這個雞,雞犬到外面去,白天到外面去到處跑,到了天快要晚的時候,到晚間都知道一般人都知道要把這個雞把它收回來,鄉下人養雞,他知道,雞白天到外面到處找東西吃,到外面,散放在外面,到了傍晚的時候,他就用他特別的口音喚,把這個雞喚回來,召喚回來。犬比較聰明,犬出去以後,過些時候它自己就回來了,主人有時候,到時候也叫那個狗回來,所以人有雞犬放出去,都知道喚它們回來,把它叫回來,但是有放心而不知求,這個是本心,放出去而不知道收回來,這是一般人的毛病,一般人的毛病,只是一般人他不求學、不讀書,讀書,古時候讀書都是讀的聖賢書,這個不讀書的人放心而不知求,這是一般人,你不能怪他,孟子在這裏講,就是教一般讀書人,為什麼呢,中國古時候一般民眾分類,分成士農工商,士人就是讀書人,讀書人就是書讀好了,一方面自己學道,一方面自己將來要行道,學道行道,就拿行道來講,在哪去行呢?要從事政治,從事政治實施仁政,就是自己,你學道的人要作功德,要有功德,道才學得成。從事政治實行仁政就是功德,才能幫助你學道,同時從事政治,古時候政治一方面是行政,一方面就是辦教育,辦教育就是拿聖賢之道來教育天下人,所以古時候讀書人,將來就是準備從事政治,從事教育,以這個仁政,以這個聖賢的教育,一方面作為自己脩道的功德,一方面在行道,脩道與行道同時候要來實行的,所以孟子在這裏講學問之道無他,特別對於讀書人來講的,讀書人你求學,要學問,學問之道,求學要懂得求學這個道理,求學的道理在什麼呢?無他,沒有別的事情,求其放心而已矣,最重要的把自己放出去的那個心——散亂的心,把它收回來。就是收回來,收回來,放在外面的心,來用在這個道上面去。求其放心而已矣,這一句話特别重要,普通人他不是學道的人,那不必說,既是士人,求學,求的真學問,脩道就是要成為聖人,成聖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前一章的本心。本心,這個心是自己本有的,這個本心在這裏講是義,是正義,是道義。講到最深的時候,合乎正義的這個心從哪出來的,從仁出來的,仁從德出來的,德是從道,就是從本性出來。一放心,我們這個心就到處,到處怎麼呢?到處攀緣,就是俗話講的到處巴結人家,巴結人家就是攀緣,到處講究作好人際關係,把這種心,到處巴結人家這個心,那叫放心,把那個心收回來,必須收回來這個心,用在自己學道,同時又來教化他人,教人家脩道,這才是一個讀書人,一個正當的所走的這個路,所守住的這個心,這就與前面講的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我們今日之下,不像過去了,過去是士農工商分得很清清楚楚的,今日之下,無論作哪個行業都要讀書,現在人人都是士人,你是學文學的,文學之中又有中文,有外文。你學哲學的、學美術的,學科學的,科學的有自然科學,有社會科學。無論學哪種學問,你都要讀書,讀書出來從事各行各業,都是要在世間從事有一定的事業,在這裏講,既然都是讀書人了,你都要照孟子所講求其放心,把那些到處攀緣的心,到處講人際關係的那種心,好好的收回來求學脩道,那為什麼呢?在今日之下,在各級學校裏求的那些學,各級學校裏求的學雖然都是現代的那些學術,但是那些學術,照我們中國傳統的教育來講,應該都要學聖賢的這個,聖賢教育為根本,你學法律也好,學醫師也好,學美術、學文學,無論哪種學問,你要想從淺處講,要學一個健全的人格,必須像孟子所講求其放心,你要想脩道,脩道是解決我們人人所面臨的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生死問題,我們到人世間來,在人世間所受的有苦有樂,大部分苦的太多,我們這一生所受的痛苦再多,比不上生死這個苦惱這麼嚴重,這一般人不了解,既然我們是讀書人,要了解這個問題的嚴重,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學聖、學賢,因此我們無論在學校裏面,在社會上研究任何學問,求哪種學問,既然我們都是生為中國人,我們得天獨厚,有了聖賢教育在這裏,我們為什麼不學呢?學了之後,不但不妨礙我們世間求這個學問,而且就可以作那些學問的根本,人家求那些學問,遇到哪些問題不能夠突破,我們有了這個學問根本教育這個心,放心收回來,我們遇見世間那些學術,我們可以超越,可以突破,可以有更好的發明,那我們為什麼不照孟子所講的求其放心呢?求其放心是今日之下,我們無論讀哪一門學問的人,無論在社會上從事哪一種行業的人,我們都要應該照孟子所講求其放心,好好把心收回來,我們要希聖希賢,最嚴重的問題,最必須的問題,要解決我們人的生死問題,今天講到這裏為止。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八十六集发布于2024-05-13 16: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