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十七集

 

各位儒學同修,我們現在開始繼續研究孟子,請看各位的孟子讀本第九頁第六行開始。我把開始的這一段先念幾句,各位可以對照著看一下。敢問夫子之不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可得聞與。從這裏開始,這是接著上一次講公孫醜這一篇第二章的經文。第二章的經文從第八頁倒數第二行開始,這一章開始的時候是公孫醜問孟子。公孫醜是孟子的學生,他問孟子,他說老師要是在齊國做了卿相的時候,卿相的地位很高,就如同後來天子的宰相,它這是一個齊國、一個國,不是天子。那時候齊國是個大國,要做了卿相的話,能夠實行儒家這個道,可以做一番大事業,像過去管仲幫助齊桓公創造霸業,有這個因緣,他問孟子,老師你動心還是不動心呢。孟子告訴他,他說我四十不動心,我到四十歲就不動心了。

這一章大的主題就是講的不動心。後來講到不動心又舉出好幾位事實來比較,比如說北宮黝、孟施捨還有曾子,比較之下北宮黝他會養勇、養勇氣,他非常勇敢。孟施捨比他的勇敢又要更進一步,為什麼孟施捨更進一步,孟施捨是一切沒有畏懼的事情,比如說孟施捨他帶兵去作戰,不論對方兵力多寡,甚至於他也不管這一次的仗能夠打得勝打不勝,他一切不在乎,都是毫無畏懼的,所以他比北宮黝又進一步。北宮黝怎麼呢,北宮黝是人家刺激他的肌膚,他也不在乎,就是人家刺激他的眼睛,他也不會動一動眼睛去逃避,但是他比不上孟施捨。孟施捨跟曾子相比,那又比不上。曾子是一切講究配合道義的義,孟施捨又比不上曾子了。這樣一直分析,分析到剛才念的前面這幾句,他說孟施捨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曾子守約是守道義的義,守義與守氣當然又不能夠相提並論了。

現在我們就接著往下看經文了。敢問夫子之不動心,這是公孫醜問孟子的,他說請問孟子,請問他的老師不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可得聞與,意思就是說,孟子的不動心與告子的不動心兩者有什麼不同,下面就是孟子答復他的問題。答復他的問題,孟子先把告子講的幾句話,引證出來。孟子就舉出告子說了,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這四句話是告子說的,下面是孟子對於告子這幾句話做一個評論。他說,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孟子把它分開來講,告子是四句話,四句話是兩個意思。孟子他說告子講這個四句話兩個意思,一個意思可以採取的,一個意思不可以採取。先說可以採取的,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不得於心,根據漢儒趙岐的注解,就是說告子如果不得於他人的善心,比如說有個人對於告子心理不好,沒有善意,那就是告子瞭解這個人了、這個心不好,然後呢,勿求於氣,氣是什麼呢,辭氣,說的言語的語氣,我們一個人說話的語氣,有好的有不好的,罵人,這個語氣當然不好。跟人家說話,好像向人家道歉,說一些對方能夠聽得進去的言語,這種語氣是好的,把自己的話說給對方聽,這都是好的語氣,它這裏講不得於心,不得對方好的善意、善的心,然後別人就來告訴他,用很好的言語說給他聽,向他道歉、再用其他的言語說,叫告子認為他是好意的,告子也不聽他,不聽他後來的言辭,就是勿求於氣,這一點孟子說,這是可以的。為什麼呢,你眞正知道對方這個人心理是一個惡意,他後來再講的話,那是敷衍的,以心為主,這種待人可以的。

如果是下面講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不得於言就是說告子對於一個人,有個人罵了告子,說你這個人不好,不得他的好的言語,勿求於心,告子一聽在罵他,他對那個人就發脾氣了,一發脾氣之後,再也不去研究對方對他是善意還是惡意,不再研究了,孟子看了,這個不對,這樣的話待人不可以採取的。為什麼孟子認為這樣不得於言勿求於心,因為以心為主,言語,當然有些很正直的人、是個君子,言行一致的,可以從言語看得出行為。有的人不一定,他說的言語跟他心理不一定完全相同,有的他的心理是好的,對於你是好意,他說出反面的言語來。他說出反面的言語來,你一聽是不好聽,但是他的心理對於你還是有善意的。如果你一聽他的言語不好,你就不去分析、不去瞭解他的心理的話,那你就失了一個人了,所以孟子說這是不可。舉這幾句話來,孟子認為告子他跟人家說話,對於人家的心理有的瞭解有的不了解。瞭解的方法有的可以採取,有的不可以採取。

前面是公孫醜問孟子,孟子的不動心與告子的不動心,兩者有何差異,孟子就把告子這幾句話說出來,比如說不得於言勿求於心的話,不得於言勿求於心,聽到人家對他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他就發脾氣了,然後再也不去研究對方對他心理如何,這就動了心了。可見得告子不是完全不動心,人家拿一句話來激動一下,就把他的心動起來了,孟子舉出告子這四句話來,就讓公孫醜知道告子的不動心,他的程度就到這裏。說到這裏的時候,他先不講自己,再繼續講與不動心有關系的,有密切關係的兩個字,一是志一是氣,必得把志與氣這兩個字認清楚,才知道怎麼樣才能夠眞正不動心。

下面孟子就說了,夫志氣之帥也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孟子就告訴公孫醜說,你問告子的不動心,我已經說過了,告子的不動心,他的程度就是那樣,你現在要瞭解志氣這兩者的關係。夫志這個字是一個語助辭,它沒有實際的意思。就是志與氣氣之帥也是什麼呢,率領,換句話說,是可以率領的。體之充也,氣是就我們一個人來講,我們一個人身體各部份缺少不了這個氣,無論在身體那一部份都需要氣。氣在我們身體裏面充足的,充足從頭到身體四肢,都是有這個氣充滿在身體裏面,所以講體之充也。氣雖然是在我們身體裏面,充滿在各部份,但是它要有志來領導它,就是率領,來領導它。因此夫志至焉氣次焉是至要的,至焉就是最重要,次焉,是次要的。旣是是最重要的,是次要的,談到一個人要想不動心,就在志氣這兩個字上面用功夫。志氣這兩個用功夫,雖然講氣之帥體之充,而志又是最重要,氣又是次要。但是自己個人在用功的時候,必須持志,志要能夠保持,不能夠有一時一刻的在那裏鬆懈,一定要保持住,叫持志。

無暴其氣,氣不能暴,這個字按照漢儒的解釋當亂字講,氣在我們身體裏面各部份,在我們身體裏面要能使得它發生良性的作用,這個氣在身體裏面運轉很正常,不要發生阻礙。要運轉得很正常,那就不能亂。什麼叫亂,氣在身體裏面如果要亂的話,或者它聚集在身體那個部份,另外一個部份氣又不充足,這就亂了。聚在那一部份,聚集多了,那地方問題就出現了,發生毛病了。另外一個地方氣一不充足,那個毛病又出現了。所以氣體在我們身體裏面,要它正常的運行流轉,這就不能亂,這就必須經文裏講的無暴其氣無暴其氣就是不要使這個氣運轉得亂了,不要亂。無暴其氣也必須要持其志,不能持志的話,氣免不了就要暴出來了,這是孟子解釋給公孫醜聽的。

公孫醜一聽他又提出問題來,他說旣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公孫醜的意思,前面孟子所講的,志是至焉,志是重要的,氣是次要的,孟子後面又說持其志無暴其氣,志,一個人心理能夠保持住不要失掉,不要喪失這個志,又不能夠暴亂這個氣。他對於這句話,無暴其氣這句話,他不了解,所以他把這個問題又問孟子。

下面孟子就再跟他解釋,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孟子說你不了解持其志無暴其氣,就是你不了解志與氣這兩者的關係,你不了解,現在我說給你聽,志與氣這兩者它有連帶的關係,互相有影響。你問的意思是說,旣然持其志,由志來率領這個氣,氣這是不用說了,不必說無暴其氣,由於持其志,氣就自然的不亂了,那又何必要無暴其氣在氣上面再用功夫呢,這是公孫醜不了解的,所以孟子告訴他這兩者互有影響。怎麼互有影響呢,志壹這個字按照趙岐的注解,當然其他還有別人的注解,我們在這裏研究採取一種就可以了。如果要把古人所有的注解,都把他一一的列出來,這個時間不許可,我們只選一種,選一種趙岐注解的,志壹是一種閉塞了,發生障礙了,志要發生障礙,它就出動了這個氣。這個氣壹呢,如果這個氣要是閉塞了,發生障礙不通,氣要是不通的話,則動志也,動志又使志動了,這個動就是亂動,不正常的,就說明氣與志兩者有互動的,只要誰發生障礙不通的話,就連帶的對方也亂動了,這個動志動氣就是要瞭解一動志一動氣就是動心了,在這一章經要研究最重要的、孟子教人家修道最重要的功夫就是要不動心,不動心的話就是志與氣都要不能動,志氣一動的話就連帶的心也動了,孟子講的是這個意思。公孫醜不了解,所以孟子在這裏講志壹則動氣氣壹也是則動志

下面再說了,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前面講這個理論,現在就這兩句話裏面舉出例子,舉出一個事實的例子來說,今夫蹶者趨者是一個人在走路,走路走著不小心跌倒了,跌倒了就是蹶者蹶者趨者,一跌倒了之後,這是氣也,比如說我們好好的一個人,你走路的話不會跌倒,他跌倒了之後,就是氣在那發生閉塞了,是氣也,這是很明顯的。但是你要再研究,氣發生了閉塞,氣體不充足、不通,所以它才叫一個人跌倒了,氣發生障礙的時候,從這個人跌倒的這個狀況來講,實際上氣與志一體的,氣在動志也在動了,實際上你看見一個人跌倒,他是志與氣兩者都發生問題了。兩者發生問題,使得身體跌倒下來的話,這個時候毫無疑問的而反動其心,他心理就動了,你不能說一個人你想跌倒的話,他心理還是無動於衷的,這個一般人辦不到。一般人一跌倒的時候,他心理總是一種哎呀這是怎麼一回事,心理來一陣恐懼,心理一恐懼,這就動了心了。

這一段孟子把公孫醜所提的為什麼志至焉氣次焉,又說持其志無暴其氣,孟子就在這裏把這個志與氣互動的關係說出來,不但志與氣的互動關係,志與氣這兩者一發生毛病的時候,在那裏一亂動的時候,連帶的心也動起來,這就是告訴我們,你要用功夫,自己學習不動心,就注意這些狀況。這樣一解釋,公孫醜當然知道了,他就再問孟子,敢問夫子惡乎長ㄔㄤˊ也可以,讀ㄓㄤˇ也可以,在這裏我們讀ㄔㄤˊ,長是什麼呢,長處。公孫醜問夫子、問孟子惡乎長,孟子的志氣這個志它的特長、長處在那裏,下面是孟子說的,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兩句話在這一章經裏面,這是關於教人家修養怎麼樣不動心,這兩句話很重要。孟子就告訴公孫醜說,你問我持志有什麼長處,怎麼樣的一個特長,我可以告訴你,我知言,所謂知言是什麼呢,我聽了人家講什麼言語、講什麼話,從他言語裏面,我就知道他的心理,不管他言語他說的是正面的言語、反面的言語、是好的言語、是不好的言語,我都知道。知道什麼呢,知言從他的言語裏面知道他的心理。

孟子說,你說我有什麼特長,我先告訴你,我能知言。再呢,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個字我很會,我很會養我自己的浩然之氣,意思就是說我很會養氣,養這個氣是,這個氣不是普通的氣,是浩然之氣,這個浩然之氣就是前面講的氣體之充也,在我身體之內,充滿一身的,從我們自己本身,再充滿身體以外的,都是由這個氣充遍世間,這一種浩然之氣,浩然、浩大的這個大氣要養,養不是人人會養的,孟子說他自己,我善於、我善養、我會,我會養這個浩然之氣。這麼一說,公孫醜又問了,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問孟子浩然之氣,公孫醜的意思是這個我還聽不懂,請老師講解一下,這意思是如何。下面孟子說,這個是孟子說的,難言也難言就是你問這個什麼叫做浩然之氣,所謂難言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說得明白的,不那麼簡單,這叫難言。雖是難言,你旣然問了,我也不能不扼要的解釋。所以下面就說了,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你問什麼是浩然之氣,其為氣也指的就是浩然之氣,浩然之氣它的這個氣是怎麼狀況呢,什麼樣子呢,至大至剛是到了極處了,它是最大了,也最這個字,就一個人修養來講,是個剛直的人,一個人有沒有智慧,就是陽剛,陽剛的話表示這個人有智慧,所以至大至剛。這個至大至剛怎麼樣培養,前面孟子講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善養,怎麼樣才能養這個至大至剛的氣呢,以直養,注意這個直養,養要直。這直我們一般人都是沒有這個直,這個直是什麼呢,儒家,孔子的孫子寫這個中庸,中庸一開始講,天命之謂性,天命之謂性這個性是本有的,天然而有的就是本有的,我們人人本有這個性。這個性可以說我們學儒、學為聖人、學做一個聖人,聖人是什麼呢,聖人是一絲一毫的私心都沒有,他從開始學聖人不能夠有私心,完全是為天下人辦事情,為天下人來謀求福利。

聖人學成功了,像孔子他聖人學成,已經成為聖人了,自己不在那裏享受,他還是回過頭來替天下人辦事情,辦的什麼事情,就是教人人學做聖人,學做聖人,我們人在世間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可以自己安身立命,一切可以自己作主。這是聖人。基於這個理論,學做聖人在開始學的時候,就要注意直字。直是直心,這個直心從自己的本性,就是天命之謂性的性,從本性裏發出來這個作用,它一絲一毫沒有改變,怎麼樣改變呢,我們普通人、一般人講思想,或者講念頭,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都是為自己。我做任何事情,起心動念做任何事情,都是為自己。為自己這一個念頭,就把直把它污染了。這個直就是不直了。所以一污染、一加上自私心的話,這個直就變成彎彎曲曲的,心理就是不那麼直爽了。

所以在這裏孟子講,以直養而無害,這個氣我們必得用這個從自己本性出來的那個作用、那個念頭,一絲一毫的私心都沒有的那種純粹從理性裏面出來這個作用,這就是直。用這個直心來養這個氣,養這個氣要注意,不要使這個氣受了害,不要害這個氣,以直養而無害。這個是用直心養這個氣,不要使這個氣變壞了。氣怎麼變壞呢,喜怒哀樂這個氣就變了,氣是正常的,叫中和之氣,中庸裏面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我們普通人都會發出來的,一發出來就中了節,馬上自己就能夠把它控制住,不讓它繼續發下去,叫做中和。把這個氣養在中和這種境界上面,這就是使氣養而無害

必得拿這個直心在養,你這樣養出來浩然之氣,它是怎麼樣呢,則塞於天地之間,那個就有浩氣了。不但這個氣是在我們自己身體上正常的在那裏流轉,我們這個氣在身體正常的流轉,我們身體是很健康的。充塞在天地之間,我們人在天地之間有這個浩然之氣,一切環境都配合浩然之氣,我們就可以改變宇宙一切環境,因為我所養的浩然之氣,可以把一切不好的環境,都變成美好的環境,則塞乎天地之間。這個是孟子講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個浩然之氣是用直心培養的,不讓它發生變化。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十七集发布于2024-05-13 16:18:28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