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二十三集

 


各位儒學同修,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請各位看孟子的讀本第十一頁第八行開始。第八行這經文我先把這一章念一遍。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現在我們就請各位看經文。孟子說,子路,那是孔子的大弟子,人告之以有過,有人告訴子路,說他有什麼過失的時候,則喜,子路一聽到他就很歡喜。另外是禹,是夏朝開國的帝王,夏禹王他聞善言則拜,他一聽到人家說一句屬於善的這一方面的言語,所謂善言它是有勸人為善的、合乎道理的這些言語,他一聽之後就拜大舜有大焉就是堯舜的舜帝、虞舜,他是受到堯帝把天下禪讓給他,他後來也把天下讓給禹王,所以大舜是一個大聖人。大舜有大焉,所謂大焉是什麼呢,是偉大,孔子曾經在論語裏面讚歎舜帝,他說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巍巍乎,他用巍巍這樣的字來讚美舜,所以在這裏用大,大禹的大字來讚歎舜。

大舜他怎麼有大焉呢,大的意義表現就是他善與人同,所謂善與人同那就是自己做的善事,也勸人家為善,如同人家做的善事一樣。看見人家做的善事,也如同自己在那做一樣的。別人做的善事,他也願意成人之美,幫助人家完成善事,叫善與人同。說到善與人同,講到善與人同最重要的一個意義是在那裏,就是舍己從人,這句話很了不起。,這個就是現在我們學的左邊加一個手字邊捨棄的舍,在經典裏面就是用這個舍己就是捨棄自己的意見而順從他人的意見,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們一般人總是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見解比人家都好,不肯放棄自己的意見。大舜他能夠善與人同,就在於他能夠舍己從人,凡是人家有好的意見,他都能夠採納。

樂取於人以為善取於人凡是人家有什麼好的意見,他都願意採取,很樂意的採取人家好的意見。他從什麼時候這樣做起呢,自耕稼陶漁,他在年紀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農夫耕種,耕稼這是農夫耕作的事情。陶漁做那些陶器,是也做過漁人。這些事情都做過,在他做這些事情以至於後來做了帝王的時候,無非取於人者,他從開始耕稼到後來接受堯帝禪讓天下給他的時候,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樂意採取人家的意見,所以說無非取於人者,凡是有人貢獻好的意見給他,他都很樂意的來採用。這可以說是眞正的博采眾議,是民主的一種精神。我們現在在民主時代,民主是什麼呢,民主就是治理國家的時候,你要以民意為主。我們看看舜帝在那時候,實在以民意為主,他人的那些好的意見都採納過來。

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這就解釋與人為善,什麼叫做與人為善,就是取諸人取之於人,他從過去耕田、做陶器、做漁人以至後來治理天下,他治天下的那些政策、方法,他都是博采眾議,把人家那個好的意見都採納過來,所以是與人為善,這就是眞正說起來他是與人為善與人為善也就是善與人同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君子這裏指的一方面就是大舜,同時凡是一切治理天下的、治國的,以至於一般修道的人,都須與人為善。因為你必須與人為善,你才能成就任何好的事業。絕不可以像我們現在人,看見人家做事做不成,就看不起人家,看見人家做事成功了,自己就嫉妒人家,這是現代人、是一般人惡的習氣。大舜不是如此,我們學古代聖人,就必須與人為善。這一章就說到這裏。

下面一章,開始我念幾句,各位對照一下。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孟子說伯夷,伯夷是在殷紂王時代,在東北的一個小國家,他的父親是孤竹,那個小國叫孤竹。孤竹君有幾個兒子,他是長子。這是伯夷。他的事情在歷史記載的很多,他是因為兄弟互相讓國,然後跑到西南方來,這是一位大家讀歷史都知道的。孟子講伯夷這一位那時候說是個賢人,在孟子看起來不但是賢人,而且算是一個聖人。他說伯夷,他怎麼呢,非其君不事,所謂非其君就是伯夷認為那個君主不好,不足以替他辦事情就不事,這是非其君。這樣不夠資格做一個人君,就是非其君,伯夷就不去做他的臣子。非其友不友,伯夷要結交朋友,那一定要志同道合的,如果這個人跟伯夷不能夠志同道合,他就不友,不去跟他交朋友。不立於惡人之朝,伯夷他也不會在惡人之朝裏面做一個事情,連惡人之朝進去都不進去,當然不會到惡人之朝裏去做官。不與惡人言,那個惡人就拿政治來講,那些在位的人,不論是君是臣,凡是不是仁君,而是一種做的事情沒有利益天下人的,那些人可以說都是一個惡人,他就不會與惡人言語。假使說他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假使他要是在惡人朝廷裏面,或者是與惡人言語。

他就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就如同叫他穿上朝衣,戴上禮帽、上朝的帽子,朝衣朝冠要上朝,上朝朝廷是莊嚴的地方,他穿上朝衣朝冠,坐在塗炭那個地方,是一種泥土,有泥土的地方、污穢的地方。是木頭燒成一個黑炭,一是有泥巴又是黑炭,叫他坐在那個地方,穿上朝衣朝冠,坐在那個地方,感覺實在是不相稱,拿這個比喻,叫他立在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就像他穿上朝衣朝冠坐在塗炭那個場所,那樣叫他感覺難受。推惡惡之心惡惡之心是憎惡惡人的那種心理,推想、推測他伯夷他對惡人是很憎惡的,他憎惡惡人之心,或者他與鄉人立思與鄉人立這個字是語助辭,這個思沒有實際的意思,表示語氣的。

下面才是講的,他與鄉人立,與鄉下人、與一般普通人相處在一起,他看見鄉人冠不正,帽子戴得不正,帽子不正,古時候叫衣冠,衣服要穿得整齊,帽子也戴得很正,這是在禮節上必須如此。如果說是帽子戴得不正,就表示這個人不懂禮、失了禮。他與鄉人站在一起,看見鄉人帽子不正的話,望望然去之望望看一看、瞻望之後,看見這個人怎麼這樣的話,就離開他、不跟那個人在一起。所謂望望然,從字面上看,他瞻望、看看那個人,看那個人,為什麼去之呢,就是上面講推想他惡惡之心,感覺自己有種慚愧,我怎麼跟這種人站在一起呢,或者跟這個人說話呢,感覺很羞恥、很慚愧,所以就離開他、就去了。為什麼去呢,若將浼焉就是一種不清潔,好像被那個人污染了他。

是故諸侯雖有善其辭命而至者不受也。伯夷那樣對於自己潔身自好,雖有下面就說了,當時雖然有,諸侯就是各國的君主、國君,雖然有國君用很善的、很友善的言辭,辭命就是聘請他去做事情,就等於聘書是一樣的。用很友善的辭命而至來聘請他,不受也,他不接受的。不受也者,孟子解釋為什麼不受呢,是亦不屑就已是一個人很清潔的意思,不屑是不清潔,很汙的、很髒、很污濁,這個表示他看當時各國的君主,人格都是很污濁,所以都是不屑的。旣是把各國君主當做很不清潔、很污濁的那種人,他就不願意接受他的命辭。這是講到伯夷。

再講到柳下惠,柳下惠可是跟伯夷是相反的。下面我們看看孟子怎麼說柳下惠了。柳下惠不羞汙君不卑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柳下惠是什麼呢,當時是在魯國魯君的一個家族,古人的注解說柳下惠是魯國的公族大夫,他姓展,展就是展覽的那個展,名字叫禽,珍禽異獸那個禽,字季,他的字型大小叫孟仲季的季。他這一位孟子說了,柳下惠不羞汙君汙君就是前面講的不屑之君,不屑是不清潔的,人格不清潔,就是貪贓枉法的、品德不好的,那叫不屑之君。這個汙君就是不屑之君。他不羞汙君,他在汙君朝廷裏面去做官,侍奉汙君的話,他不認為是個羞恥的事情。不卑小官,做了小官,他也不感覺得很卑下。進不隱賢就是出來做事情。出來做事情也不會把他的賢才、賢能的才幹,才華用出來,不會隱藏起來。

必以其道,他用出來賢能的才學,必以其道,要實行他的道。遺佚而不怨遺佚就是他沒有出來做事情,別人不認識他,他處在民間,就是被遺棄在民間而不怨,他也沒什麼怨恨。阨窮而不憫阨窮是困窮,在困窮的時候,不憫是憂愁,他也不會的。故曰所以他說爾為爾我為我是當你,這兩句話就是說,就是柳下惠說的,你是你,我是我,這個意思就是說,汙君你是汙君,你汙你的,我是我,只要我不汙就是了。你是惡人,那是你,我不做惡人就是了,所以爾為爾我為我,這是柳下惠跟人家相處他的一種觀念。因此雖袒裼裸裎於我側,這就是柳下惠的意思,雖然袒裼袒裼把兩個胳臂露出來,裸裎上半身不穿衣服,裸體於我側,這樣的人在我旁邊。這樣的人在我旁邊,要是伯夷的話,那不得了,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他趕快就離開了,恐怕被這種人污染了他,他感覺得很慚愧,跟這種人在一起,伯夷一定很慚愧,趕快離開。

但是柳下惠不如此,這種人於我側,就在我的旁邊,就指的柳下惠,爾焉能浼我哉,你這樣的人,袒裼裸裎這些人,你們焉能何能,何能浼我哉,何能污染我呢。你不會污染我的,你也污染不到我。故由由然與之偕由由然按照漢儒趙岐的注解,由由然當浩浩然,浩浩是大,浩浩大,表示他心胸很廣大、很坦然,很廣大的意思。由由然與之偕,與這些人相處在一起,而不自失焉,雖然與這些人相處在一起,而自己不失其正行正道,自己心理是正直的,自己守持人格很正,不自失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是什麼意思呢,他在魯國曾經三次被國君把他貶低了職務,就等於現在某官做得不好,把他降級了,把他的職位調到降下來了,他曾經三次。有人曾經說你三次被國家把你貶低職務、就是降了級,也降了級,也降了職務,你還不要辭職,你還幹、還怎麼能做下去呢。結果他還沒有辭職,他只要有一個理由存在的話,他繼續做下去。他曾經說我辭職還有那麼多的老百姓在那受苦,我辭職不辦事,那些民眾怎麼辦。他有他的理由,所以不會辭職,所以在這裏講援而止之,他借著很多理由,他可以不要辭職。援而止之而止者,這是孟子講的,雖然三次降低他的職務,但是有一點理由能夠止之不要辭職的話,他就不辭職,他繼續做下去。

是亦不屑去已是亦不屑去已就是他,雖然這個國君人格不好品德不好,是一個污染的、不清潔的國君,他也不在乎這一點。為什麼不在乎呢,他前面講爾為爾我為我,你國君污染是你污染你自己,我在做事情,我做我的事情,我把事情做好了,對於一般老百姓有好處,我就可以了,是亦不屑去已。所以他不辭職,繼續做事情。這是他的一種想法。下面就是孟子對於伯夷跟柳下惠這兩位作風、為人加以評論。

孟子說了伯夷隘是狹隘,他潔身自好保守得太厲害了,太狹隘了。柳下惠正好相反不恭,所謂不恭的時候,他又太寬了,待人接物辦事情又太寬了,寬得有一點像不計較當時一般人對他的看法如何,他都一切不在乎,有一點點玩世不恭那種態度。所以孟子說柳下惠不恭不恭就是不在乎別人對他怎麼樣的看法,他就是爾為爾我為我,這是柳下惠的一種作風。孟子就說了,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君子包括讀書人、學道的人、在政治上辦政治的人,這是可以稱君子,不由也不由什麼呢,是當採取講,君子不取。君子你要是在政治上是在位的人,你是國君,或者你是國君的大臣,你要用人的話,對於這兩種人這種作風你都不採取。修道,一個修道人待人接物、做事情,這兩種做法都不採取。在政治上你除了用人,自己的作法也不採取這兩者。不採取這兩者的作法,那怎麼呢,中道。旣不能夠像伯夷那樣隘,也不能夠像柳下惠那樣不恭,要保持一個中道。這是孟子拿伯夷跟柳下惠這兩位出來做事情,以及跟一般人相處,拿這兩個人做一個事實的範例,讓我們求學的人,我們將來自己出來做事情,我們待人接物,我們學道都不要像這兩位有所偏,採取一個中道。簡單的把經文說到這裏。講到中道,我們學孟子的話,就這一章我們自己在研究的時候,值得我們自己就萬事萬物、就一切的待人接物,我們隨時從這一章孟子所評論的這個中道、這個原則,我們隨時在那裏研究,我們自己從行為上面去研究,研究一分,我們就把握中道把握住一分。果然做事情把握中道,我們在世間做事情,就沒有任何障礙,我們修道也會很穩妥的往前修行下去,也是沒有障礙。

公孫丑有上下兩篇,上篇已經講完了,下面就是公孫丑下篇。下篇各位看看。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現在我們就看了,這一章開始就講治國要有些條件,這裏孟子提出三個條件,治國條件很多,方法也很多,在這裏講三種,一個是天時一個是地利一個是人和。你要把國家治理好,這國家就是指的孟子當時戰國時代各國的國家。天時是什麼呢,古時候治國他都有觀察天時,觀察天上的五行、氣象,這些種種的都要觀察的。地利是這個國家,地理的他有種種的好的優越的條件。人和是這個國家之內,從君主朝廷的臣子到全國的老百姓,都是和和氣氣的,一團和氣,這是人和。這三種條件,孟子就說了天時比不上地利,所以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又比不上人和。

先把這三者的條件比較之後,人和最重要,然後他就解釋這個道理了。三裏之城七裏之郭三裏之城,那個不算是大國,是個小國家。小國家它的城三裏,範圍這麼大一個城牆,城牆是保護這個國家的首都。七裏之郭是城牆外面的外城,你這個國家不大,城牆只有三裏,外城也只有七裏,就是周圍,周圍七裏。環而攻之,外邊的外國人,外國出兵來把你這個三裏之城七裏之郭,把你圍起來,環而攻之是把你的城周圍把它圍起來以後,來攻擊你的城,攻之而不勝,但是你的城攻不破,沒有把你的城攻下來。為什麼呢,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外國人他帶著軍隊,帶的那麼多,把你這個城周圍都把它圍困起來,他這個不簡單,他必然是有天時的,得到天時。

得了天時以後,而不能把你的城攻下來,可見得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足見是他天時雖然得到了,但是比不上你這個地利,你這個地利是三裏之城七裏之郭,你這個城牆很堅固,攻不下來。天時不如地利。下面再分析了,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再假設你城牆也築得很高,城牆外面有護城河,那叫,護城河是建築得很深。兵革訓練的國防武器也很堅利,米粟糧食也很多。委而去之,一旦有外國人來攻擊你,當棄、放棄了,放棄而逃走了。為什麼呢,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你這個城牆裏面的兵革米粟,都是地利。但是一遇到戰爭的時候,你就是城也拋棄掉了、不要了而逃走了。是地利不如人和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二十三集发布于2024-05-13 1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