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三十六集

各位同修我們繼續研讀孟子,在上一節的時候講孟子那一章,就是墨者學墨子那一個學者夷之來求見孟子,第一次孟子沒有見到他,第二次又來求見,求見的時候,孟子就把儒家的這個學說講給他的學生、就是徐子聽,徐子呢就把孟子的話轉告了夷子,夷子就舉出古人的、所謂古人就是書經裏面記載的若保赤子。若保赤子夷子的解讀,夷子對於這一句經他的解釋是愛無差等,就是辦政治對於天下人就像愛護自己的小孩子那樣平等的來保護天下人,愛護天下人。這叫沒有等級的、沒有差等的。但是在實施的時候,由親來開始。這是夷子舉出書經裏的一句話,來印證、配合他講的愛無差等的一種學說。徐子呢就是徐辟,就把夷子所講的這個意思來報告了孟子。

孟子我們看他怎麼說了,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這還是孟子跟他的學生徐辟講的,他說夷子啊,那個是個語助辭,沒有實際的意思的,就是夷子,夷子就是夷之,他是學墨子的這個學者。夷子他信仰、他相信,以為認為人之親其兄之子,一個人親近他、親愛他的哥哥的兒子,為若為若就是如同親愛他的鄰居的小孩子,是不是這樣呢,夷子他是相信這個道理嗎。這兩句話就是孟子替夷子那個學說講出來這兩句話,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對待他哥哥的兒子,與對待他鄰居的赤子同等的,沒有分別,換句話說愛護他哥哥的兒子、就是自己的侄兒,如同愛護鄰居的小孩子。說過之後,這是根據夷子墨家之學說他的思想。然後就說彼有取爾也,他有所取的,取這有取的意義的,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夷子舉出尚書裏面、就是書經裏面若保赤子這一句話,而且若保赤子他的解釋是愛無差等。

孟子就根據他的愛無差等說出上面這兩句話,人之親其兄之子如同親其鄰之赤子,這個話、夷子這種學說思想,他有所取爾也取的是什麼呢,取的拿書經裏面若保赤子這一句話,取它的意義再加以曲解,就是以墨子之道來解釋書經裏面若保赤子這一句話,所以彼有取爾也有取爾。旣是有所取的話,他拿書經若保赤子這一句話,本來書經若保赤子不是夷子所講解的那個意思,書經裏面講若保赤子就是拿周天子治理天下,拿天下人、愛護天下人如同愛護赤子,旣是拿天下人愛護如同赤子,就要拿先王之道來教化天下人,使天下人不至於犯罪,不至於做那些危害人羣的那些事情。這樣天下人就不至於因犯罪而受法律的懲罰。那時候法律叫刑法,不至於受到刑法的處罰。以這個方式教化天下人,拿先王之道教育天下人,使天下人開始要學做人之道。做人之道就不要做一些損害其他人的事情,這個就是若保赤子。這種若保赤子不是夷子所解釋的那種愛無差等,所以孟子在這裏講彼有取爾。旣是他有所取,有所曲解了,孟子就在這裏把正確的意思說出來,赤子匍匐赤子匍匐的意思赤子這個很小的小孩子,還不會走路,在地上爬,趴在地上,趴著走叫匍匐。這個赤子在地上趴著往前爬,爬到井邊上去,快要掉到裏面去了,非赤子之罪也,這個不是赤子之罪非赤子之罪這怎麼講呢,這就是孟子解釋若保赤子的那個意思,若保赤子書經裏原來的意思,做人君的人用先王之道教育天下人,讓天下人懂得做人之道,不要犯罪,不要犯罪就不會受到國家刑法的處罰,就是說那是若保赤子原來的意思。所以在這裏孟子就講,拿赤子來講,赤子是無知無識,他還不會走路,爬到井邊,他自己什麼也不懂得。什麼也不懂得,拿赤子來比喻書經裏講的,書經講的以赤子比喻天下人,天下人不懂先王之道,沒有受過天子的教育,他要犯罪。在這裏講以赤子,跟書經裏講拿赤子來比喻天下人,赤子入於井就如同天下人,天子不用先王之道教育天下人,天下人沒有受過先王之道的教育,他犯罪了,這個不是天下人的罪。

在這裏講赤子他入於井,他不懂得道理,就如同天下人沒有受過先王之道的教育,所以在這裏講非赤子之罪也。這樣一解釋,我們就懂得孟子講非赤子之罪。這個罪不是講赤子掉到井裏的罪,如果說赤子掉到井裏面,這個赤子什麼罪過,他不懂事,他什麼罪呀。孟子在這裏是拿赤子來解釋書經,拿赤子來比喻天下人,這就明白了。你夷子解釋若保赤子是愛無差等,愛無差等的時候就如同說一個人愛護他自己侄兒、就是兄之子,如同愛護鄰居的赤子,你取的這個意思,取這個意思你解釋若保赤子就是這個意思,孟子講就拿赤子來比喻,書經裏講不是你解釋愛無差等的意思,他是教天子拿先王之道教育天下人,不是你解釋若保赤子愛無差等的意思,就把曲解若保赤子的意思解釋完了。

下面孟子就說了,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孟子解釋了若保赤子正確的意思之後,不容許夷子曲解把它解釋為愛無差等,換句話說你這個愛無差等、這個學說、這個思想不能夠成立,不能夠拿若保赤子來相比的。現在再進一步的講且天之生物也,而且天生的萬物,天生萬物使之一本,在天地間的萬物,比如說我們看植物、動物生的時候,都是一本。就拿花草樹木來講,一個草、或是一個樹木它是一個根,就是根,一個根本,這一個樹幹只有它一個根本生出來的,你不能說這一棵樹有好幾個根長出這一棵樹來。一根草它也是由一個根長出來的。說到動物,就拿我們人來講,人哪,人生的身體、這個生命生來的,一個父親一個母親,就是一父母,一個父親一個母親這是一個根、一個本,就是一本。沒有二本,一個人他只有一個父親一個母親,不能說這個人他有兩個父親兩個母親,生出這一個人來,有這個道理嗎,有這種人嗎。所以孟子說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由一本而生,沒有二本而生的。然而夷子他是二本故也,他這個是很顯然的,與天然的生物違背了,他講的二本,二本的意思是什麼呢,這個墨子的學說是要愛無差等,愛無差等就是說一個人他愛護他的父母,同時也愛護他人的父母,甚至於把天下人的父母都當做自己父母同等的愛護,同等的孝敬,這就是二本。如果是對父母盡孝,拿對父母盡孝這個同等的孝道,對待他人的父母,甚至於對待天下人的父母,那豈止是二本,那是太多的本了。那試問,不說別的吧,就說夷子,你夷子你這一個人,明明你只有一個父親一個母親,你要拿天下父母跟自己父母同等的去孝他們,來盡到孝道、來孝敬他們,那就等於承認你這個人是天下父母所生的,你這個道理說得過去嗎。所以在這裏講而夷子二本也,等於是兩個父母,是兩對父母養出來你這一個人。

說完這個學理之後,下邊就舉出例子來了,蓋上世是上古的時候那個時代,嘗有不葬其親者,那個時候父母親死了,在喪葬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不像周家,周家是周公制禮作樂。周家以前是殷朝,殷朝以前是夏朝,這個上古時代那是指的什麼時候呢,就是在沒有禮樂、沒有制定喪葬之禮的那個時候。在那個時候,父母親死的時候不葬不葬就是說也沒有棺材,更沒有棺材之外還有槨,這個統統沒有。父母親死了以後,就把父母親的遺體,背到野外去。背到野外去不葬,不埋葬。不埋葬怎麼呢,那就是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父母親一死的時候,就把他舉起來、背起來,背到什麼地方呢,委之委在那山上溝裏面,山上有很低的壑,就是放棄、放棄在那一個壑裏面,沒有埋葬。

他日再過一個時候,過之經過那個地方,過之在這裏是再去看一看,這個孝子再到放在壑裏面那個、再去看看他的父母親的遺體。一看之後,狐狸食之被山上那些狐狸、那個野獸把他父母的遺體吃了,還沒吃完的、還有的,還有那些蠅蚋這一類像小的飛蟲,嘬之,這個字讀ㄔㄨㄞˋㄔㄨㄞˋ是什麼,像那個蠅子用尖尖的嘴來叮在他的父母親屍體上,來吸取、等於來吃他的父母這個遺體。其顙有泚,這個孝子一看,他死去的父母在那個溝壑裏面被狐狸吃了,被那個蠅蚋嘬之姑嘬之是姑且,讓那些野獸、飛的像蠅子那一類的,牠們隨便來在那裏吃。這樣孝子一看,不得了,心理很悲痛,悲痛得其顙有泚是他的額、頭上前面的額叫。內心一悲痛,額上就出了汗,額上出汗就叫其顙有泚睨而不視是眼睛一接觸,一看他父母親那個屍體,他就不敢、不敢再看。一方面一眼看到那個慘狀,悲痛得額上、頭額上就出了汗,就不敢再看。夫泚也,孟子就解釋這個、頭上出汗,非為人泚,不是為他人而出汗,而是什麼呢,中心達於面目,他這個中心就是他自己心中,他的心中就是孟子所講的良知良能、良心,良心一發現什麼呢,哎呀,我的父母這樣的時候,受到野獸吃,蠅子這樣叮咬,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就是良知良能在那發現,所以中心達於面目,從他的內心一股良知一直通達到他的面目上來,所以面目上出汗。

蓋歸反然後他就回家,返回回到家裏。怎麼呢,虆梩虆梩是什麼東西,農具,籮筐畚箕還有鐵鏟子、鐵鍬那一類的,帶那一些工具到那個壑裏面來而掩之,把他父母親的屍體用土把他掩埋起來。掩之誠是也,孟子講把父母那個遺體掩埋起來,這個是誠是是當誠實、實實在在的,有其道,掩埋父母親的遺體,這是眞實的有他的道理。這個道理是什麼呢,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一個孝子,孝子是什麼呢,孝悌是仁之根本,孝子一定是個仁人,凡是孝子仁人必然要掩埋他死去的父母親。亦必有道矣一定他的,這個道是什麼呢,掩其親。這個親就是他自己的父母親,不是別人的父母親。別人的父母親就是前面講的夫泚也非為人泚,這個孝子見到那個屍體是自己父母親的屍體,不是見到別人父母親的那個屍體,所以非為人泚

因此在這後面講孝子仁人之掩其親掩其親是掩他自己的父母親,不是掩蓋、不是為他人的父母親、掩蓋他人的父母親,這是良知良能,一定有分別的、有差等的。這個愛是有差等的,你說愛無差等的話,孟子在這裏舉出事實來。事實在過去上古的時候,還沒有先王制禮的時候,制禮有禮在規範,在那個時候還沒有制禮的時候,那個孝子一見到父母、死的父母那個屍體那種狀況,這種狀況一哀慟的時候,這個汗就流出來,這種情形不是為別人,特別指的就是自己父母,這個就是你前面解釋愛無差等這個事實上在上古時代還沒有禮做規範的時候,這就自自然然的有差等,這個差等不是人隨意講出來的,也不是到後來聖人制禮作樂制定出來。聖人制禮作樂也是根據人的良知良能,在過去講的、聖賢講的人的本性,根據人的理性製作出來,所以在這裏講亦必有道,這個道就不是你夷子所講的愛無差等這個墨者之道。墨家這個道顯然是違背理性的、違背人的良知良能的。只有儒者之道,儒者之道就是這個狀況,舉出那個孝子看見自己父母親那樣,自己不忍心。這個講完之後,徐子以告夷子,徐子把孟子講的這個道理、學術的理論也講出來了,夷子舉出書經裏面若保赤子那種曲解,孟子也把他辯駁出來了,也把他駁斥掉了,再舉出上古時代,還沒有聖人制禮作樂那個時代,那個孝子見到父母親那個屍體那樣,自然的、從自己本性裏面自然的流露出來這種哀慟的情形,然後趕快就去把自己的父母親的屍體把他掩埋起來,這完全出乎自己心性裏面,這才眞正是道。儒家教人家學道,這個道學成功就成為聖人了。你要照墨者學那個道,講的、前面講二本,那個很顯然那個怎麼行得通,根本不是道。徐子把這些道理又回來告訴了夷子,夷子憮然夷子一聽徐子把孟子講的這個道理、這些事實聽過之後憮然憮然就是心理好像有所失,很失意,失意就是不得意。為什麼不得意很失意呢,夷子原來是個墨家的、學墨子之道的,以為這個墨子之道是個眞理,以為自己是有道之人,經過孟子這麼一講、一分析,他就憮然了,原來所信仰的這個道不能成立,不算是個道,就憮然為間為間這個中間是停頓一個時候,一邊感覺憮然,停了一會時候、一段時候,然後就說,這個說就是跟誰講的呢,跟徐子講的。

命之矣就是我受命了,受什麼命呢,受孟子所教導的教命,我受孟子教化的教命。這一句話就表示夷子這個人很不錯,一聽到徐子把孟子講的這一番道理,他覺悟了,原來儒家這個道是這樣的情形。這個道是完全合乎人的理性,這才是道,我現在聞到了、學到了,學到孟子這個教化了,所以說命之矣。這一章經我們讀了之後,我們今日之下,一方面是學儒家的這個道,一方面又學佛法,講到究竟的這個道,儒家的道跟佛家的道是一致的,道沒有兩個,是一個道。一個道,我們學佛又要學儒,好處在那裏,儒家這個道解釋得非常詳細,在這個很詳細的儒家這個道,從世間的做人做事、待人接物這個世間的學問,一直貫通到出世間的學問,就像孟子這裏講的,先從世間的人情世故來講,這大家一聽就容易接受、聽得明白。聽得明白就是孟子在這裏面解釋得很詳細,又舉出上古那個例子。就根據那個例子,還有解釋那個人天生只有一本而沒有二本,那是基本、根本的學術理論,我們辨別之後,從世間的學術一直貫通到出世間的學問。出世間的學問就是孔夫子所講的,孔夫子在易經裏面解釋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下就是世間的學術思想,形而上的話,就由世間的學術思想貫通到形而上。孟子在這一篇裏面講,從世間的人情世故貫通到人人本有的良知良能,良知良能講的就是形而上的道,我們從這一章經書裏面講,世間的學問我們不能講愛無差等,懂得這個以後,我們學佛也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我們一般學佛的人,我們學佛了,佛法講人人都有眞如本性,眞如本性是平等的,旣是平等的話,那麼我們到外面做功德要度化眾生,平等的度化,這是講理。講事實也不如此,就拿釋迦牟尼佛來講,釋迦牟尼佛,佛到世間來度化眾生,他也要表演也要有父母,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次到世間來,他的父母是一個國王,國王死了、父王死了之後,釋迦牟尼佛也要照世間的人情世故這個禮,也要盡到孝子這個孝道。他也要按照世間這個禮法、這個世間的禮節、這個法,為他的父王來辦理喪事。因此我們感覺學佛也要把事與理分得清楚,事與理分清楚,我們講儒學也好、講佛學也好,我們就是說我要度化眾生,你度化眾生,自己家裏的父母兄弟夫婦,家庭的先要盡到責任、盡到本分,就是印光祖師那一句話非常重要,敦倫盡分。敦倫盡分這個盡從世間這個孝子盡到出世間孝子,從家庭到社會都要分清事與理,我們這樣做就能如法,這樣就不會違背這個理性了。

我們特別要把孟子最後結論這幾句話,多多的念,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愈念愈感覺到:儒家這個道完全跟佛法這個道是一致。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三十六集发布于2024-05-13 16:14:56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