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四十集

 

各位同修我們繼續研讀孟子,在上一個小時那一章就是周霄問曰古之君子仕乎,雖然那一小時把這一章經講完了,講完了到最後呢孟子舉的比喻,古時候父母都要為兒女、男子替他找一個合乎理想的一個妻子,女子呢希望替她找一個很理想的一個丈夫,如果這個女子長大了以後,沒有經過父母的准許,經過父母准許就是父母之命,也沒有經過媒妁媒妁就是媒人,沒有經過媒人介紹,這個女子就自己跟外面的男子偷偷的就談戀愛了,甚至於鑽了牆壁,或者是翻過牆來同外面的男子,這個女子跟外面的男子去約會了,這個比喻在古時候是認為這是不合禮,在今日之下呢,這是普通的事情,比如說我們在現在看,雖然沒有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自己先談戀愛,這是一般人都認為沒什麼不對,但是在古時候孟子那個時代,別說孟子那個時代,就是在民國以前的話,或是在民國開始沒有很久的時候,孟子所講的那種情況,還是存在,今日之下雖然這是很普遍,但是我們大家還知道,男女之間談了戀愛成功以後要結婚的時候,還要有介紹人,男女雙方都要找男方介紹人、女方介紹人,要男方的父母、女方的父母這個主婚人,還要請人家證婚,這個在禮的形式上還要講求的,這就是在古代必需這樣做,所以孟子拿這一樁事情來比喻一個讀書人出來從事政治的話,那不能隨便自己到處去求人家,必需人家來求我,這是孟子講這一章書主要的意義。

為什麼必得要那個國君來求他呢,因為只有國君來求他的時候,他去事奉這個國君,幫助這個國君治理國家的時候,他要幫助國君推行王道,他才能夠行得出去。反過來講,如果國君不按禮數來求他的話,而他主動的走旁門、用不正當的手段去求見國君,就是求到了之後,他能在這個國君朝廷裏面做官,或者做了大官,這個做官是求到了,但是要想國君採納他的意見,實行仁政的話,這是決定性是辦不到的,從這個意義來講,所以孟子他要堅持一個讀書人出去做仕是必須的,但是一定要具備這個禮,禮不具備的話,不能出去做仕。我們今日之下,我們都是一個讀書人,我們當然要想到、不但是從事政治,從事政治當然是出來做仕了,就是不從事政治的話,我們到外面找任何工作的話,要想從行道這方面來講,也要按照孟子所講的,我們也不能隨便那裏有工作機會,我們就去做,這個我們要慎重的想一想。那些黑道人物、江湖上的不講、古時候江湖跟現在又不同,古時江湖有江湖之道,現在那些黑道人物他們辦的那些事情,他有他們的組織,他也要用人,你說我們一個讀書人,他就是拿比如說很好的待遇,我們就找他們去、參加他們一個幫派,一參加他的幫派就要跟著他走,那我們一個讀書人,我們讀的聖賢書,我們肯不肯做,這就問自己了。所以這章經書,我們要這樣的學啊,不論是在古代是在現代,我們旣是讀了聖賢書,我們要堅持讀書人的一個風格,不能為了要找一分工作,我們就要把這個人格放在一邊,那我們讀書就讀了冤枉了。這章書講完之後,我們補充這個意思。最重要的我們讀書人志向就是要學聖賢,千萬不可以看見現代人做的事情跟古人不同,我們就同流合污,那我們千萬不可以這麼學的。

下面一章這在孟子讀本第十九頁第七行開始。這一章彭更問曰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彭更他就問孟子,他是孟子的弟子,他就問孟子說了後車數十乘,孟子那時候到各國去,帶的弟子也很多,有幾十輛車子,所以彭更就問夫子到國外來,後車跟隨夫子在後面的車輛有幾十輛車子。從者追隨孟夫子的弟子們有數百人這麼多。到外國帶著這些弟子,以傳食於諸侯傳食是什麼呢,這麼多人,孟夫子自己到這個國家來,由這個國家的國君供給孟子的生活所需的飲食,再呢,又要供給孟子所帶的弟子那麼多人,他們所需的生活這些飲食物,這叫傳食,輾轉的從孟子本人到他的弟子這些人都要諸侯來提供他們的生活必需品。這樣看起來,不以泰乎是過分了,你到那一個國家來,讓那一個國家有這麼多的負擔,就孟子來講這是未免太過分了,叫一個國君的主人,招待你客人招待太過了。

孟子曰,孟子就說了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你問我帶這些弟子們到國家、到那個國家受到那個國家提供生活所需的必需品,未免叫那個國家的負擔太重了,但是你要知道,這是要講究受得其道還是不以其道來講,非其道如果是不合道理的話,就算是一簞食是一個盛食物的、一個非常簡陋的、一個器具,這個器具是竹子這一類編的,不像用瓷器陶器那個碗這一類的,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是一個竹子做的東西。用這個東西所盛的食物,可見得這個食物並不是很好的食物,也不多就一簞一簞食就算是這麼少量的食物,受得不合道理的話,你都不可受於人。意思就是說人家拿這個一簞食來送給你,你要看看合道理不合道理,不合道理就是這麼少的一個食物,你也不可以接受。這就是儒家的學術思想,無功不受祿,沒有功勞予人的話,那個人家給你任何的一個東西,你也不能夠接受,這是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反過來講,如果是合乎道理,就是舜受堯之天下,舜帝接受堯帝把天下禪讓給他,舜帝照樣的能夠接受,那要問舜帝,堯帝把這天下送給你,你為什麼接受。那舜帝可以告訴他,我接受堯送給我這個天下、那就是禪讓,把天下禪讓給我,堯帝禪讓得有道理,我接受堯帝禪讓我有接受的道理,所以孟子在這裏說如其道,堯舜禪讓天下有他的道理。

所以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不過分。那麼子亦為泰乎,你認為舜帝接受堯帝的天下,你認為他接受得太過分嗎,接受太過分就是不合道理。,下面就是彭更講了,,這個的意思就是回答孟子講,舜受堯的天下是不算泰、不過分,那就是說受堯的天下受得有道理。但是彭更又提出另外一個問題,意思就是說雖然舜受堯之天下不算泰,可是呢士無事而食不可也,一個讀書人沒有事情,沒有事情就是說沒有對人有一種貢獻,而就接受人家提供他這個食物,那就是說我們現在人所講的沒有白吃的午餐,士無事而食就是白吃人家的午餐,你沒有做事情就吃人家的東西,不可也這是不可以的,這也是無功不受祿的意思。下面你看孟子怎麼答復,孟子告訴他,就告訴彭更了,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皆得食於子。孟子還是先說比喻,就是指的彭更,你呀不通功易事是什麼呢,是交通、交流的意思,跟下面字兩個合起來講,通功易事就是交易,跟人家交易。這兩個怎麼分別呢,做任何事情,開始在做的時候,那就是做事,事情做成功了就是通功易事就是說把一樁事情,比如說農人耕田,就是在做農作的做事情,耕田然後有收穫了、收成了,那叫。合起來講事功,農產品從耕田到收成、收了這個五穀,整個起來叫做事功。工人,比如說做車輛,做車輛開始做的時候,做這個零件做那個零件,就做事情,做成功、各種的零件做好了,把它組合起來,裝備起來、裝成一部完整的車輛,那就是,合起來從開始做的時候到完成這一部車輛叫做事功。

這一句話孟子就問彭更,你呀不通功易事,你就是不講究農人工人,農人拿農產品,工人把他所做成的一切用具,不講這個交易,交易什麼呢,農產品來交換工人的所做的那些工具。工人所做的工具賣的錢拿來買糧食,這就是通功易事,你如果不通功易事、不講交易的話,那怎麼呢以羨補不足,不通功易事就不拿、是多餘的,就不拿多餘的來補不足,要拿多餘的補不足的話,就必須要通功易事,你不通功易事就不能夠拿多餘的來補不足,不能夠拿多餘補不足就發生下面的問題了。農有餘粟農家比如說他種的田,種的這個田,這個田裏所收的很多,自己吃不了,吃不了又不跟人家交換的話,這多餘的在那裏等於廢了、廢的糧食。女有餘布,女子呢,在那時正當的職業就在家庭工業,家庭工業在家裏織布,織布的時候,織的多餘的也要拿出去賣,賣的錢來換取她所需的另外的東西。如果你不通功易事不能夠以羨補不足的話,那女子所織的布織得很多,餘布餘在那裏,女子織的那麼多布,自己家裏做的衣服有限,要不了那麼多布,那多餘下來的布多在那裏也是成為廢料、廢棄的東西、沒用。子如通之,指的彭更,你呀如果要通之通之就是要彼此交通,就是交易,則梓匠輪輿梓匠輪輿就是木匠,木匠做的木器,就是木工。輪輿梓匠輪輿輪輿是什麼呢,就是做車輛的,就等於是現在那些汽車工廠,古時候做輪輿的人叫做輪人。那些梓匠木工以及作車輛那些人,他們原來做什麼呢,木工作那些木器,輪人作的是車輛,他們作那些東西,那些木器不能當糧食,那個車輛做了之後,不能拿車輛來作糧食,他要糧食怎麼呢,他就必得把這個木器賣了錢、把這個車輛賣了錢,然後來向你買這個糧食,所以皆得食於子,都能夠到你這裏來換取你給他的糧食。這是用比喻的話。

下面就講了,於此有人焉,孟子說了,現在有一個人在這裏,在這裏怎麼呢,入則孝出則悌,在家庭裏面對父母要盡到孝道,到外面去尊敬比他年長的人,盡到悌道,守先王之道先王之道就講究人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外面講君臣、講朋友,守先王之道要講五倫、要講仁政、實行仁政,講這個恕道。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之學者,這個人他是一個讀書人,他講孝悌、講先王之道,拿這些道理,現在自己在修行、在教人,而且也來待後之學者,把這個先王之道傳到後來的人,把先王之道傳下去,就是講文化,我們中國文化一直到現在,我們懂得伏羲氏創造易經,黃帝軒轅氏發明那些東西,堯舜禪讓,這都是文化,我們為什麼到現在、幾千年以來、我們還知道啊,這就靠那些讀書人守先王之道把這些道能夠傳下來,以待後之學者。像這樣的一個士人、一個學者,而不得食於子,你不通功易事,你看見這樣的讀書人,他旣沒有種田也沒有像那個梓匠生產那些木器,也沒有像那個輪人作那個車輛,那麼你呀沒有提供他的飲食,而不得食於子子何尊梓匠輪輿,而你呢尊重這個木工、作車輛那些人,而給他們糧食,而輕為仁義者哉,這些讀書人講仁義,他沒有任何生產,旣不生產農業的糧食,也沒有一切工藝品、車輛等等,這些通通沒有。他所講的只是講先王之道、講仁義,那麼你不提供他的食物,那這樣看起來你就是對於這樣的讀書人就輕視他、就是輕視仁義。你為什麼尊重那些工人、作車輛的人,反而是不尊重讀書人。彭更就答復了,梓匠輪輿其志將以求食也,木工、作車輛的人,他的啊,在這裏講他的志向,是在求食,他求一個衣食而已。君子之為道也君子是個讀書人,他的志啊,他的志是什麼呢,他是在為道、他是在學道啊。學道而又要行道、勸人家學道。旣是他的志在學道行道,那麼他的志亦將以求食與,他的志旣在道,那就不是在食了,他志不在食就不能跟那些梓匠輪輿相比。梓匠輪輿的志在食,君子志不在食,而是在道。這是彭更聽到孟子前面講的,前面拿梓匠輪輿能夠得食於彭更,講這個孝悌先王之道不得食於彭更,所以彭更這樣的答復。這個兩者不同,讀書人志在道,梓匠輪輿是志在於食。

下面孟子你看他怎麼答復呢,孟子,這個是孟子說的,子何以其志為哉,首先就教彭更把這個定住,他說彭更你呀何以把這個拿上來講呢,你何以提出一個字來呢,其有功於子可食而食之矣,我這裏講是講這個,你前面問的時候,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講的這個是受人家的飲食啊,講到受人家飲食,有功於人才能接受人家的飲食,所以就說其有功於子,凡是對於你有功的話,有功對於你有貢獻的時候,食而食之矣,那你看他對於你有貢獻,你就認為可以拿食物給他,你就拿食物給他,不必講到這個。就是講到的時候,孟子就問且子食志乎食功乎。你拿這個食物給人家,這個人他是講志的,你拿食物給他,另外一個人他是來替你工作、有功於你,另外講志的時候,他沒有替你工作,只是講志。那你是拿食物給誰呢,是食志乎,是食功乎食志,彭更就說我拿這個食物是給他、存著這個志的人。好,孟子一聽就說了,好,你是食志,那我就再說個比喻。有人於此,有一個人在這裏,毀瓦畫墁毀瓦畫墁是什麼呢,把那個一片瓦、把它毀掉,毀掉怎麼呢,毀掉那個瓦,用那個碎瓦在地上來畫,畫這個地,畫這個地面,在地面上畫的什麼東西,你不管他,他只是用那個碎瓦在地上畫,畫過之後又,然後又把所畫地面上那個畫的東西、那個痕跡,又把它平起來,就把在地面上畫的那個形狀又把它平起來,這樣的人毀瓦畫墁,他的志將以求食也,你說食志,你前面講食志,我就說一個食志給你看,這種人毀瓦畫墁,他的志是向你求食,來做了這一套。

這一套做成功以後,他是志在求食啊,則子食之乎,你對於這一個人,你說是食志,他就用這種方法來向你求食,你也把飲食提供給他,子食之乎,彭更就說,這種人我怎麼能拿飲食給他,他亂七八糟的在我的地上亂畫一通,我怎麼給他呢,他就是志在求食,我也不給他食物,所以曰否。好了,孟子就說了然則子非食志也食功也,這樣看來你前面講食志而不是食功,從這個比喻看起來,你不給他飲食,那你是很明顯的,你不是食志啊,只是食功啊,食功的時候,合到前面,那麼我到各國去,我帶這些弟子們傳食於諸侯,我就是如同那些讀書人入則孝出則悌,教各國的國君來實行先王之道,我還把這個學術來傳給後人,這是有功於人,我受國君這種傳食,算不算泰呀。後面這一句話,是食功,我是有功於諸侯的。這句話答復這個彭更、一句話就把它答復完了。這一章經重要的時候,彭更的意思借著無功不受祿,孟子答復他,你問的是對,但是你誤會了,我帶著這些弟子們到各國去,並不是無功的,而這個功不是普通的功啊。我們一個讀書人學孟子的話,千萬不能像現在一般人的知見,這個功有深遠的功、有 是淺近的。我們一個讀書人傳播先王之道,這個功豈是普通的功勞,受再多的俸祿也是應該的。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四十集发布于2024-05-13 16: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