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五十三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請各位看孟子讀本二十三頁第三行開始,這一章我先把前面念幾句。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從這開始,孟子說桀紂,桀是夏朝的亡國之君夏桀王,是殷朝的殷紂王,他們失天下,喪失了天下。夏桀王把夏家的天下喪失掉,殷紂王把他殷家的天下喪失掉了,孟子在這裏說,為什麼原因他們兩人把天下失掉呢?失其民也,是先失掉了民眾,然後才失掉了天下。再研究了,民眾為什麼失掉呢?有什麼原因失了民眾呢?失其心也,民心失掉了,這個意思就是桀紂這兩個亡國之君都是失了民心,所以就失了天下,要天下不要失掉,那就先要在一般民眾那裏要得民心。所以下面接著就講,得天下有道,要得天下,有得天下的道理,得天下也不是說自古以來想得天下就能得到嗎?它有它的道理,所以說得天下有道,這個在那裏呢?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要得天下就必先要得這個,得天下的人民,那麼你就是得到天下了。換句話說要想作天子,來治理天下,也就是得了天下,得天下你怎麼得?不是用武力來征服了天下,而是要得天下之民,這才能得天下。那麼得天下之民,前面就知道了,從失民就是失其民心,現在講得民,要得天下之民,也有得天下之民的道理。道理在什麼呢?得其心,斯得民矣,要得天下之民,必須要得民心,得天下人的民心,在這裏進一步就問了,得民心怎麼個得法,得民心也有得民心的道理,得其心有道,道在那裏?下面這兩句話就重要了,孟子講你要想得民心,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你要了解天下之民,他們所欲的,所想要的東西,與之聚之,你就給他所想要的東西,聚之,聚這個字,古時候有兩種講法,一個是當共字講,你給他,也跟他在一起共同享受,比如說民眾所需的吃的糧食,一切生活上所需的,這是民眾基本的慾望,民生的慾望,那你就給他,你作天子的人也是要生活,離不開這個衣食,那麼一方面你給民眾,你自己跟民眾共同來享受,這是字當共字講。這個還有一種講法,當趨字講,當趣字講,趨也好,趨是趨勢的趨,趣是趣向。趣,左邊是個走路的走字,右邊是一個爭取,取與的那個取字,那當趣。當趨字講,這個字又當趣字講,民眾所欲的,你就趣向民眾,趣向民眾所欲的,那你就替民眾設法子,供給民眾所需、所欲的那些東西,與之。這是兩種講法,好懂的意思就是說民眾所欲所想的東西,你知道了之後你就跟他完全想的一致的,趣向是一致的。趣向是一致的,那你就想辦法為他,比如說他的生活上一切的必需品,你就是想法、作法都是趣向民眾所欲,然後就提供給他,就贈與給他。從反面講,民眾所惡的,憎惡的,惡與欲是相反,那就要勿施,你要了解民眾的是什麼,你就不要施,施就是跟與是一樣的,你就不要給他們,不要加給他們。爾也,爾當近字講,你能夠了解民眾所惡的,不要作那些民眾所惡的事情,你這個就是與民眾很接近了,就是親近民眾的意思。親近民眾你就能夠得民心。從這兩方面來講,民之所欲,你要贈給他,贈與給他。民之所惡,你不要加給他,這個就是爾也。就是與民眾近了,這裏只講個原則,各位往裏面研究的話,民之所欲的是什麼?所惡的是什麼?基本的是民生問題,民眾所欲的就是衣食不缺乏,沒有貧窮。所惡的就是生活不能夠,這些問題不能解決了,受著貧窮困苦,這是民眾所惡的,你要得民心,在這一方面就要注意了,這是最淺近的民之所欲、所惡。往深一層講,民之所欲、所惡,一般民眾甚至於自己還不了解呢,比如說社會上那些犯罪的人很多,犯罪的人多,就是強盜、小偷偷竊。強盜一多了,一般人就受這些強盜、受這小偷,受他們的害處了,受害,這是一般人所惡的。再说儿女不孝顺父母,或者社会上交了朋友,互相都不講信用,這些都是一般人所厭惡的。比如說你交了朋友,那個朋友都不講信用,那你感覺得這是厭惡的事情,但是要知道,這個厭惡,這是一個果,結果,一般人講這個民之所惡(wù),一般人所惡(wù),所惡的那種朋友不講信用,兒女不孝順,社會上犯罪的,殺人放火的那麼多,這是結果。一般人只厭惡這結果,而不知道這結果是從那來的果。果必有因,因從那來的?這一般人不知道了,我們研讀孟子就應該往這邊研究,所以前面講貧窮那些事情,一般人都知道惡(wù),像這些強盜、犯罪那麼多,他就不知道原因是什麼?那就是這個惡(wù)也不知道了。殺人放火,兒女不知道孝順,出了那些逆子,這是你作國君的人不教育,教育是什麼呢?教育是道德教育,人倫教育,五倫。五倫,父母要講究仁慈,對於自己兒女講慈,兒女要對於父母要盡到孝道,雖然這都是人的本性,本性中都有的,但是人人都有惡習氣,這個惡習氣不是這一生才有的,生生世世都有的,有了這些惡習氣。本性中有孝慈這些道德就被那種惡習氣把它遮蓋起來,你是一個天子,或者是一個國的國君,你就有責任教化你所治理的民眾。在家庭裏面,倫常,在外面的朋友、君臣之道,你都要教化,不教的話,必然就是像我們在臺灣看的現在這些現象,那一天都有殺父母的,過去說是父母一定是愛護他兒女的。就是野獸,那個老虎,那個母老虎,牠肚子餓了要吃其他的野獸,其他的野獸找不到,饑餓了,饑餓,牠自己養的小老虎,牠也不會吃那個小老虎,所以一般講虎毒不食子,母老虎雖然狠毒,很兇猛,對於自己養的小老虎,牠也不忍心吃了牠,可是現在你各位看看臺灣這個社會,父母殺兒女不算是稀奇的事情,看看現在這是連那個老虎都不如。這些事情怎麼造成的?就是你在上位的人沒有拿道德教育來教育民眾,所以這些教育,道德教育一般民眾不知道,不知道它那麼重要,所以沒有了道德教育,演變成現在這個社會現象,大家才感覺得厭惡了,這個厭惡,這個惡是個結果造成了,這個因一般民眾看不出來,就是因為一般民眾看不出來,你作他的國君,你就應該替一般的民眾來著想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講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般民眾他怎麼知道這麼深遠、長遠的事情,他不知道啊!那完全要看你這個在上位的人,作天子、作國君的人,你要實行仁政,你就在這一方面來了解民眾他的所欲、所惡。所欲、所惡粗淺的,民眾知道,生活問題他知道。至於那些五倫不講引起社會上那些犯罪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怎麼知道?這完全要看在位的人,要有仁心,有這顆仁心,你才了解民之所欲、民之所惡,這才能夠得民心,這個講完了。
下面孟子就講了,民之歸仁也,民眾雖然不了解,可是你在位的人所實行的政治是仁政,對待那些老百姓都以這個仁慈之心來待他們,那個民眾自然感受到你這樣的仁心、仁政,所以他口裏說不出來,他的心就歸向於你,所以民之歸仁也,他的民心,他的心理來歸向於你,就是跑到你這邊來。跑到你這邊來是歸向什麼呢?歸向於你的仁!民之歸仁,孟子說個比喻的話,猶水之就下,就像那個水,水必然的從高處流到下面低的地方,水之就下也,是遷就的意思。就是從高處,就下就是流下去。還有呢,水是一種自然的東西。還有獸,獸之走壙也,這個字是土字邊,跟那個日字邊曠字是通用的,這個壙是很空曠,曠野。獸之走壙,那個野獸牠是一定往那個曠野裏面去走,就是當歸字講,那些野獸必然是歸到曠野裏面。說了這兩個比喻,一是水之就下,一是獸之走壙。下面作結論,故,故就是所以然,就是這個道理,為淵敺魚者,獺也是替,替這個、深淵敺魚者,這個敺就是我們一般學的驅逐那個驅字,馬字邊一個區域的驅字,敺这个字就是驅那個字,一樣的。是什麼呢?魚是在水裏面,水愈深愈好。是什麼呢?是水獺,有一種那個東西,牠專門在水裏捕捉魚來吃。為淵敺魚者,獺也。那個魚,在水裏那個魚,一看見水獺來了,那個魚就趕快跑,跑到哪?跑到深水裏去,跑到淵裏面去,魚跑到深淵去,是誰,是這個獺,獺一來了,魚就嚇了跑了,跑到深淵裏去了,這在孟子說比喻的話,誰把這個魚敺到淵裏面去呢?就是那個獺。因為獺一來,魚怕被獺捕去吃掉了。所以趕快就逃到深淵裏面去,從這個意思來講,把魚驅逐到淵裏面去,不是別的,是這個獺。
為叢敺爵者,鸇也。叢是樹林,樹木很多叫就是小鳥,像麻雀這一類的,這個就是當雀字講,麻雀這小鳥。是什麼呢,是天上飛的那個鷹子,這個鸇是鷹這一類的,牠就專門捕捉小鳥作牠的食物,所以在空中飛來飛去那個小鳥,一看見那個鸇一來了,趕快就飛走了,飛到那裏去?飛到有樹木的地方,很多的樹木的地方,就逃避,就躲起來了,躲在樹木裏面,那個鸇就找不到了,所以就這一個意思來講,把那些小鳥,像麻雀這一類的,驅逐到樹的叢林裏面來,是誰呢,就是鸇。
一個是水裏的魚,一個是空中飛的鳥,說了這兩個比喻之後,就落在人事這一方面。下面就是說了,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湯是成湯王,是周武王。成湯王伐桀,放桀,放夏桀王。周武王去伐紂。這兩位,湯、武,一個是放桀,一個是伐紂,那個時候夏桀王的天下各國的民眾都趨向於成湯王。武王伐紂的時候也是一樣,各國的民眾都趨向於周武王。這個在孟子看起來,那時候天下的民眾,孟子講這個道理跟我們一般人看法不同的,我們的一般看法,歸向於成湯王,那個民眾是歸向成湯王,歸向於周武王就是歸向於周武王,我們看的沒有那麼深。孟子不是如此,他說那個時候,天下這個民眾,歸向於成湯,歸向於周武,是有人把他驅逐去的,誰驅逐去呢?誰把天下民眾驅逐到成湯王那裏去?那是夏桀王,夏桀王把他自己天下民眾驅逐到成湯王那裏去。殷紂王把他天下的民眾驅逐到周武王那裏去,這個怎麼講呢,這個夏桀王、殷紂王就像天上那個老鷹子一樣的,就像是捕捉水裏魚的那個獺一樣的,獺要吃魚,鷹子要吃鳥,所以把魚趕到深淵裏面去,鷹子把小鳥一個一個驅逐到叢林裏面去。你這個夏桀王、殷紂王就跟那個禽獸是一樣的,就跟那個鷹子,跟那個水獺一樣的,水獺吃魚,鷹子吃鳥。夏桀王、殷紂王吃人的,吃天下人民的,所以他們把天下人民驅逐給成湯王、周武王。所以這一句話大家懂了,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
上面的道理,你要得天下必須得民,得民就是得民心,然後舉出那個例子,說的那些比喻,歸到湯武。下面就是講了,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敺矣。孟子講這個道理就是針對戰國時候各國的君主,他說今天下之君,現在天下各國的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敺矣。天下之君包括那個時候周家還有周王,周天子還有,周天子那個時候勢力已經很衰微了,還比不上那些大國的國君,所以在這裏講就是當時候各國的國君,當然也可以把周天子包含在內,所以說是現在天下這個君如果有好仁的,這就照應前面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如果有哪個國君,好仁要實行仁政,則諸侯皆為之敺矣,各國那些諸侯都為他敺了。這個時候你只要有一個好仁的國君來實行仁政,其餘的那些對老百姓不好的國君,那些不能夠實行仁政的諸侯,皆為之敺矣,大家都把他自己國家的民眾驅逐去了,敺給誰?敺給好仁者的那個天下之君。雖欲無王,不可得已,這樣看起來,在戰國時代,你只要實行仁政,不問你這個國君是大國的國君,是小國的國君,只要實行仁政,雖然說我不想王天下,不可得也。你只要實行仁政,你就能夠王天下,你就有這個資格,有這個道德,可以王天下,就像文王,就跟武王一樣的,不想作天下之王也不可得了。那就是如同水自然就流歸到你這邊來,這是道理如此,可是,我們讀歷史你就知道,在春秋時代有這樣一個國君嗎?沒有!周天子也辦不到,不但在戰國時候沒有,就是在春秋時代也沒有。
下面孟子就講了,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今之就是在戰國時候。欲王者,如果有哪一個國家的國君,他要想作天下的一個天子,要治理天下,作一個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艾是什麼呢?是艾草,艾草把它採取來以後,把它晾乾了,乾了之後,保存得愈久愈好,然後它可以燒了之後,薰在病人身上,可以治病的,這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針灸,針灸針是用針來刺,灸就是用那個艾草來薰染病人的病。這個艾草要保存得久,它的功效才好。
孟子在這裏說,現在如果有一個國君,他想王天下,想作天下的一個王者,你不能想想,想怎麼作就作得到嗎?你總得有一個得天下有得天下的道理,就是前面得天下有道,你現在這些國君不懂得天下有道,不懂得道理。不懂得道理,你只是想王天下,那就有個比喻的話,猶如,就好像七年之病,這個病已經是病了七年之久了,可惜這個病不是一下能夠治得好的,要治這個七年之病,如果要用這個艾草來治療的話,必得有三年之艾,儲存三年,用這樣的艾草才能治得好。你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求得到求不到呢,那意思就是說,你得了七年之病,要想求三年之艾,你必得要平時要儲存這個艾草,而且要儲存三年之久才能夠管用。你如果說平時沒有儲存,別說三年的艾草,一年的艾草也沒有,你得了七年之病,你想七年之病治好,你求三年之艾,哪裏求得到?意思就是說你想王天下,仁政你絲毫沒有實施,那你怎麼辦得到呢?就跟求三年之艾是一樣的,求不到。
下面就解釋了,苟為不畜,終身不得。七年之病,已經得了七年,治不好。雖然治不好,但是也不會馬上就死,你現在趕快,趕快再作艾草,養了三年,儲存三年,還可以治一治。七年之病,病既然已經是老病號了,活了七年之久沒治好,但是再拖過三年大概還是沒有問題,所以你現在趕快去取艾草來,存夠三年,然後治還來得及。如果你還不肯這麼作,苟為不畜不畜,你現在明明知道三年之艾求不到,你也不肯馬上再去找那個艾草來的話,不把它畜存起來,終身不得終身就是到死,病死了也得不到這個艾草。這是說比喻的話,落到事實上面,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作一個國君,實實在在的說,你不志於仁的話,是存在心理,你心理不想實行仁政,心理不想拿這個仁心來待你的國民,那就是終身憂辱,終其身,你這個一生一直到死,都在憂辱之中,憂是憂愁,憂愁的話,自己又想統治天下,小國家要想變成大國家,弱國要變成強國,大國家想更大。辱呢?受到別的國家來欺負你,受人家侮辱,要想不憂不辱,那就必須以仁,實行仁政,假使說你不想,不志於仁,從來也不想愛護你的老百姓,不實行仁政,那就只有終身來憂辱了,國內國外,內憂外患一直到老死為止,以陷於死亡,一直沉淪在死亡,到死亡為止。
詩云,後面舉出詩來印證,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這個是詩經大雅桑柔篇,桑是種的桑樹,桑葉子養蠶的那個桑,柔是很柔軟,柔順的柔,桑柔篇裏這兩句話,兩句詩,其何能淑,淑當善字講。那個桑柔篇呢,當時是刺當時候君臣的。其何能淑,就是說君臣,當前的那個國君、臣子,君臣他們如何才能夠學好?這個政治實行仁政,實行善政,慈善的這種政治,何能淑?其指的那些君臣,他們如何才能夠辦理那個好的政治?載胥及溺,載是個語助辭,沒有意思的。胥當相字講。載胥及溺就是看看當時那些君臣,他們如何能夠實行仁政呢?實行不了!載胥及溺,只有大家相率互相的沉淪下去了,只有大家一起往下沉淪而已。此之謂也,這個詩裏面所講的這兩句話,就是孟子所講的戰國時代那些國君,你希望他們實行仁政,希望不到,你只有看他大家一同往下沉淪,往下陷溺下去,沉淪下去,儒家講到這裏為止,前面舉出那個例子,把這個夏桀王、殷紂王比之於禽獸,這個往下沉淪就是沉淪到禽獸的那種身分,就不是人了。說到這裏,時間到了,我們就說到這裏為止。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五十三集发布于2024-05-13 16:11:29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