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五十七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請看孟子讀本二十四頁第四行開始,這一章我先把經文念幾句。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

就從這開始我們研讀了,公孫丑問孟子,他說,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君子就是稱呼那個時候一般的讀書人,照那個時候一般讀書人的教育自己的子弟都是不自己教,就把自己的兒子送給別人教,別人的兒子也是同樣的,送給你這個人教,大家互相交換,這叫作不教子,就是不教自己的兒子。公孫丑問這是什麼道理呢?何也?孟子就說了,勢不行也。不是作父親的人不願意教他自己的兒女,而是講到這個事實,這個情勢上面不行,就是不能夠這麼作。為什麼不能教自己的兒子呢?下面就解釋這個道理。他說教者必以正,如果這父親要教自己的兒子的話,就必須拿正當的道理來教他,是講正道,趙岐的注解,所謂是正道,必須拿正道來教他。以正不行,教這個正道教不好,繼之以怒,小孩子不聽他的話,不聽父親的話,那父親就發怒了。繼之以怒,父親一發脾氣,一發怒的時候,則反夷矣,夷這個字當傷害的傷字講,反夷矣,為什麼當傷字講呢?傷就是,比如說人與人之間傷了和氣了,就父子之間的關係來講,傷就是傷了父子之間的情感了,父子之情這是天倫的。如果因為這個教育,兒子又不聽就發怒,一發怒,父子之間的這個情感就受了傷害了,反夷矣。再就兒子這一方面來講,兒子心裏一想,你教我正道,然後又對我發脾氣,發怒,就說夫子教我以正,夫子就是兒子稱呼他的父親,你教我以正道,夫子未出於正也,那你本身,父親本身未必都是那麼正,未出於正也。這樣說起來,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兩個人都受到了傷害,前面父親對於兒子後面講的是兒子對於父親,兩方面在情感方面都受了害了,都受了傷了,父子相夷則惡矣。這個惡讀wù也可以,則惡矣,父子互相相夷的話,相傷的話,彼此就是了,就是厭惡了,這就很不好的事情。把這個道理解釋清楚了,為什麼父不教自己的子,而把這個子送給別人教,是避免父子兩者傷了情感。

下面孟子就講到事實了,公孫丑你問君子之不教子,是什麼道理,道理已經講明白了,但是這個君子之不教子不是在戰國時候才有的,而是古時候就有了,所以後面就說,古者易子而教之,古時候易子,易子交換的兒子,比如說這兩個人都是讀書人,都可以教人的,都可以作老師的,照說自己作老師為什麼不教自己的兒子呢?可是就是因為上面講的這個勢,這種情勢不能自己教,所以自古以來易子而教之,父親自己雖然能夠教人,作老師了,他把他自己的兒子還要交給別人,送給別人教。別人也是如此,別人他是老師,他是作老師的,他是可以教人家,但是也把他自己的兒子送給他人來教,這叫易子而教之易子而教之,前面也把這個分析,勢不行這種分析,現在總結的一句話,父子之間不責善,父子在家裏是天倫的這種關係,天倫的關係,情感為主,既是情感為主,父子兩者之間不責善,不要互相責善。如果責善了,父子之間如果互相,責是責備,就是要求對方要作這些善事情,如果這樣的話,責善則離,父子之間的情感就疏離了,父子一疏離的話,則不祥莫大焉不祥,這不是好事情,祥是吉祥,是好的。不祥就是不吉祥,不吉祥那種種的不好的事情就會出現,最不好的也比不上父子之間疏離,父子關係這是天倫的。比如說普通人朋友之交,如果在朋友合不來,到最後要絕交了,朋友還有絕交的時候。君臣之間,臣子要諫勸,勸告君主,三諫不從則去,諫了三次,就是勸告君主勸了三次,君主還不聽,還不採納他的意見的話,那個作臣子的人,就可以離開了,就可以辭職,不必作這個君主的臣子了,都有離開的時候,只有父子,不能脫離父子關係的。如果一旦因為父子之間要責善,而使得父子有一種疏離,雖然不能脫離關係,但是兩者在心理上面離開了,世間任何不祥的事情,都比不上這個父子之間的一種分離,這個分離是心理上的分離。因此公孫丑就問為什麼君子不教子,孟子告訴他勢不行也,這樣分析來看這種情勢是不能夠教自己的兒子。這個責善我們稍微研究一下,自古到現在,作父母的人誰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成為好人,也會勉勵自己的兒女多作一些善事情,作一個好人,不要作壞事情,這是父母家庭的教育,對兒女都要教,都鼓勵兒女作善事情。為什麼這裏講不責善呢?善的一種最高的境界,是離不開仁,仁義道德的仁。這個仁,古人也常常講,我們聽到古人說,百行孝為先,百行,行就是善的行為,或者有時候講百善孝為先,這個孝字重要,一切的善都是根據仁義道德的仁發展出來,有仁心的人,他必然要作很多很多的善事,他是同情一切人,但是這個仁是什麼呢?在論語就講到,孝弟是仁之根本。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道就是仁的根本,因此我們在這裏研究父子之間要責善的話,父親要教兒子,你要如何要盡孝,盡到孝道,兒子一聽到父親教他要盡孝道,那兒子:好,你教我盡孝道,我就要求父親你要拿你作父親的這個仁慈的心要照顧自己的兒子,現就是責備對方,要求對方,父親要求兒子盡孝,兒子要求父親對他的愛護,這就互相責善。這樣想想看,這有很多行不通的地方,而且責的到後來,互相要求、互相就是傷害了,因此交換兒子給人家,叫別的人教,你要對於你的父母要盡孝,老師可以講,父母自己講的話,不好講的。父母自己講,你教兒女對於自己盡孝,這有很多是很有難處,一出於父母自己的口,就變成自己要要求了,相對的,兒女也對於父母有所要求,這就是變成互相責備的意思,結果就是互相傷害。所以易子而教之呢,由他的老師講他,你要孝順父母,父母的恩德有多麼深重,父母的恩你要報也報答不盡,就是昊天罔極,這些話父母自己不好講,父母自己,一個有脩養的父母,雖然自己對於兒女有這樣的恩德,你叫他自己講講不出口啊,再叫他向自己兒女來要求的話,更是很難,所以這一個道理我們要研究,自古就是易子而教之。

現在請看下面一章,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孟子就說,事孰為大,事是什麼呢?事親,親是指自己的父母親,事親就是兒女一定要事奉自己的父母,一般說你要對父母盡孝,你要對父母盡孝,怎麼盡孝法子,你要拿事實表現出來,不能空口講,我孝順父母,只講孝順父母,沒有事實表現,怎麼算是孝呢?從小孩子開始,出門一定要稟告父母,回來時候還要回報父母——自己回來了,父母有什麼事情,小孩子你能夠作的,盡量替父母作,這在事實方面,另外表現什麼呢?要隨時要體驗父母的心理,要順從父母的心,養父母的心,使父母對自己對兒女能夠安心,要體驗父母愛護自己兒女無微不至的,作兒女的人,要體諒父母這個心,所以他處處要自己一切的言行、一切事情都不要讓父母替他操心,因此自己一切的言語行為都要謹慎,深怕作錯了事情,讓父母心理感到不安。這個都是拿事實來表現,所以叫作事親,孟子開始講的事孰為大,作這一切事情是誰大,事親為大,事奉父母這一切事情,這是最大的。再講守孰為大守身,自己守住自己的身分,也就是脩身的意思,自己要脩養,這是守身為大,守住自己為人的一種身分,叫守身。這兩種,一個是事奉父母,一個是守自己的為人的身分,就是脩身,這兩者,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要事親事得好,必須自己在脩身方面,要好好的在這上面要自己脩養,脩身沒有任何過失,這才能夠事親,脩身脩得很好,才能事親事得好,所以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能夠守身,能夠事親,孟子說,我聽說有這樣的人,有。

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一個人脩身不好,一身的毛病,作人作不好,而能夠事其親,他本身脩身談不上,你叫他事親事得好,吾未之聞也,之是指的那樁事情,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這個我還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人。孰不為是,孰是當誰字講,誰不為事,哪一個人是不事親呢?事親是人人都需要作的,一個人生下來受父母之恩,可以說天高地厚,那麼他還不懂得事親,不算是個人,不但不算是個人,連有些動物都不如,所以孰不為事?事親誰不為事,任何人在人世間都要作種種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事親這一方面是萬事之本。一個人生下來不能不作事情,一個小孩子,剛剛生下來,他是不會作事情,不會作事情,慢慢的父母教他怎麼樣的吃東西,然後教他怎麼樣走路,怎麼樣講話,這都是事情。行住坐臥這就是事情,所以從嬰兒開始一直到老,哪個人不作事情?事情是一種動態,凡是言語行動,這都叫作事,所以孰不為事呢?人生到天地之間,都是有事,在一切事中,事親這樁事情是一切事情的根本。孰不為守,守是保守、操守,操守就是說守住這種狀況不要亂,亂的話就談不上守了,所以講到守,守身,守身是守之本也,我們談一切的保守,所謂保守就是保護,現有的這種成績,保護現有的這種狀況,這叫守,為什麼要保守,我們研究學問,你不去研究那就沒有話、沒有問題,你要研究就要有問題,保守,一般現在這個學術界的人說,你某某人是個保守的儘管他反對保守,事實上任何人他自己都是保守的,作官的想繼續保持他的官位,這就是保守,作生意的發了大財,繼續要保有他的財富,這也是保守,拿這兩樁事作個代表,一切事情、一切人沒有不保守的,偏偏那些學術界的人,他說保守不好,我們是太保守了。但是我們要問為什麼要保守?就是天地間萬事萬物都是生滅法,生生滅滅的,任何一樁事情沒有求到的話,自己在那求,求到之後,你要認清一個事實,到了手之後隨著就要不是自己的,就要變化,變成別人的,所以人人我們一個凡夫眾生都是保守,這個保守它的根據就是人人這個第七識,第七識——我執、法執都發生在這裏,所以這個守,我們任何一個人在天地間、在人世間,那個不保守?就說我們這個人身,這個生命的現象,還是靠我們保守,不保守,這個身體、這個心理,隨時在那裏就變化,要保持身體,身體有了病了,趕快請醫生來看病了,自己講究怎麼樣維持身體的健康,這都是保守,你要是不保守,那就身體讓它生病,病了,病死了就算了,恐怕現在還沒有這種人,所以我們研究這個道理之後,凡夫眾生沒有一個不保守的,保守,所以講孰不為守,孟子懂得這個道理,誰不保守,但是保守有根本,守身。守身是守的根本,守身在這裏,身是我們人的身分,我們首要的要保守我們人的身分,人的身分有人的身分的條件,要懂得作人之道,所以守之本也,這兩句話把前面所講的事親為大、守身為大,把這兩句結論。

後面舉出這個事實,舉什麼事實呢,下面就是曾子,曾子養(yàng)曾晳就是奉養父母的養,曾子奉養曾晳,曾晳是曾子的父親,必有酒肉,古時候年紀老了可以衣帛食肉,這是孟子前面講過的,因此曾子奉養他的父親的時候,都有酒有肉,將徹,他父親這一餐飯吃完了,還有這個酒肉沒有吃完的,要,徹回來,把這酒肉要端下來,叫將徹將徹準備要徹回來的時候,必請所與,必定要請問曾晳,請問他父親,這個沒有吃完的酒肉你老人家準備送給誰來吃?就是送給誰,這就是體諒這個老父親的心思,老父親他一定有所好的,很愛護哪個孫子,愛護哪個小孩子,他這一問,這個曾晳就會告訴他,你徹下來,你送哪個孫子吃好了,是這個用意,所以必請所與,請是請問,請問他父親把剩下來這個酒肉要送給誰吃。

問有餘,必曰有。問有餘這是曾晳,如果曾晳再問曾子的話,你先拿這個酒內來,我吃了剩下,在廚房裏面是不是還有多餘的,那麼曾子必曰有,問是曾晳問,必曰是曾子答復的。一定答復是有,我在送來之前,這個廚房裏還有的,這就好讓父親安心,吃了以後还有多餘的,还有多餘的幹什麼呢,父親:好了,你作給我,不光是送給我,你自己還有,自己還有的得,他作父親的心理安下來了。

曾晳死,曾晳死了以後,曾元養曾子,曾元就是曾子的兒子,這個時候曾晳死了,曾子年紀也老了,由曾子的兒子曾元來奉養曾子了,那叫曾元養曾子。必有酒肉,也是有酒肉。將徹,曾子吃的這個酒肉還剩下來的時候,曾元要把酒肉商回來的時候,這叫將徹。不請所與,不請就是不請問,曾元並不請問曾子,你這剩下來酒肉要分給誰吃,沒有問。問有餘,曾子要問曾元,廚房裏是不是還有多餘的。曰亡矣,曾元就說廚房沒有了,說沒有就表示曾元沒有體諒曾子那個心,就是說沒有就沒有,不問是曾子在心理,你作來是完全送給我吃的,剩下的沒有,你就沒得吃了,曾子一定心理有這個想法,這個想法在曾子這個心理就是感覺很不安,但是曾元沒有這個體諒父親這個心理,所以說亡矣,這個讀無,就是沒有了。這個事是兩種事實,舉出來以後,孟子就說了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這個意思說沒有,按照這個經的意思講,實際上廚房裏还有,還有就是曾元準備還把剩下來那個酒肉,在下一次復進也。下一次再把廚房裏剩下來這個酒肉再送過來,在下一餐的時候,送給曾子來進用,這個應該是不合禮的,因為你奉養父母就是每餐新作的,留在下一餐再作的話,這就表示沒有在那一次新作的,拿那個陳的來進奉的話,對於父母的這個奉養不算是那麼用心,用心不夠,盡孝道盡得不夠。就是我們普通對待朋友的話,朋友來了,我不特地為朋友作的話,就拿現成的拿給朋友來吃,這也不對!最簡單的,有朋友到我們家來,最低限度,自己要燒一壺茶,來的時候就特地為朋友來泡一壺茶。你不能說朋友來的話,我把原來,現有的茶,不問這個茶是冷是熱的,就送給朋友來喝茶,這也是不合禮,所以從這個道理來講,將以復進,這個對於奉養有所欠缺,這個只能說是養口體,沒有養父母之心。若曾子,就像曾子那樣的奉養他的父親,則可謂養志也,養父親的心志,事親若曾子者,可也。講究事親之道就要學曾子,學曾子那樣,那就可也。那就差不多了,這章經是教一個人盡孝道最重要的不是說有錢,只在這個飲食方面,供給父母的衣食很富足就夠了,最重要的是要養父母的心志,這才是孝道必須要懂得這個道理。

下一章,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這個讀責。一個人不足與適也是當過失講。政不足與間也,這是什麼呢?孟子講凡是一個進行裏面,用的是小人,小人在朝廷裏面事君,你要想到這個朝廷裏面,要去勸告那個君主,指責君主有哪些過失,叫他改過,不足與適也。小人在朝的時候,就是把這個君主包圍起來了,你沒有辦法來勸告君主。政不足與間也,在政治方面,政教方面,你也沒辦法向君主,勸告君主怎麼樣的教他哪一些地方不對,間,間是來勸告他,要改這個不對的地方。是間非,非,是非的非,你不足以來勸告他改革那些不對的政策。這個為什麼呢?這是小人在位的時候,小人在朝中掌權的時候,你沒有辦法來講這些,勸告那些過失,這都辦不到,你要勸他,他教育辦不好,你叫他改革,他也無從改革。政策不對,你也沒辦法勸告。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只有大人大位,在朝廷裏用那個大臣,大臣在輔導君主的時候,他能夠格君心之非當正字講,他能夠勸告君主,一切是從正確的正道方面來辦事情,首先必須導正君主的心理,把君心能夠輔正起來。君心輔正起來,所以君心理這些非的、那些不對的地方,所以他才能夠改革,所以只有大人才能夠導正君心之非,把君心那個不對的心理,把它導正過來。

君仁莫不仁,在位的君主,他要經過大人、有道德的人來導正他的心理,使他把不對的心理都把它正過來,這個君主就是仁君了。仁君他所行的仁政,莫不仁,一切都仁。君義,有仁必有義,一切都是合乎正義的,那麼在下面的人,沒有不講正義。君正莫不正,君辦的政治,政者正也,政治最重要的正,一切是端正合乎正義,那麼君要正的話,在下面的人都正。一正君而國定矣,國家得了這個大臣,能夠正君心之非,使君心一正,君一正的時候,這個國家大事,這個國就正起來了,這個國家就是能夠一切都上軌道,所作的一切事情都合乎正義的程序,那就是國泰民安。

這一章經就是教一般人了解,君主一定要知道小人不能用的,用這個小人就把君主包圍起來了,明君就變成昏君了,外面有任何好的建議的事情,他都聽不進去,被小人包圍了,他必須用正人君子,用大人,大人是品德好,辦事的能力也好,有智慧,這種人他有方法隨時在勸告君主,君主心理有不對的話,他隨時都要把君主把他導正過來。作一個國君的人,應該要了解這個道理,在用人的時候千萬不能用小人,必須用這個有道德、有能力、有學問的人,但是要問,你能夠不用小人,要用有道德能力的人,君主自己隨時要自己反省,自己不反省自己,也認不得誰是小人、誰是大人。說到這裏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五十七集发布于2024-05-13 16:10:43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