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五十八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第二十四頁第十行開始,第十行這一章只有兩句話。
孟子曰: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不虞之譽,這個是一種名譽,給你說得了一種很美好的一種,人家稱讚你,這叫,這個有時候自己沒有預料到的,它這個譽就來了。有求全之毀,有的時候自己想求一個很完備的一種道德,很求取,反而遭來了一種毀謗,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譽是人人所希望的,但是有時候原來沒有預料到,它來了,求全也是人所求的。全,比如說一個人他想盡到朋友的責任,古時候遇到國君有危險的時候,趕快要去把國君的危難要解除,但是往往一去,沒有達成任務,反而自己受了損失,這是求全之毀,求全沒有成全他作的一些好事情,反而得了一種不好的結果,是毀來了,這兩種事情,都不在預料之內的。孟子講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這就是讓我們讀孟子的人,讓我們求學的人要知道,我們求學重要的是在脩道,求學脩道都是求其在我。比如說我們求學問,求學問要求真學問,那你不問現在世間流行的什麼學問,我也跟著大家一起去學吧。這個時代不流行那種學問了,這是古人,中國這些古書,儒家這些經典現在都不流行了,大家不學了,我們也跟著大家,這個時代既不流行我們就不去學了吧。我們學道的人不應該如此,想求真學問不如此,不論這個時代流行的哪種學問,時代流行那種學問是好,是適用的,那我們也可以去學。如果不適用的,我們不要跟著人家湊熱鬧,我們也不要跟著學。相反的,像儒家這個經典,現在人家不要了,不學了,我們為了求真學問,是要學道,那我們要學。這個是什麼呢?就是不計較外來的是毀是譽,毀譽就是孟子講的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那都是外來的,我們學道的人不要計較那些事情,我們一切求之在我。求之在我,那麼我們要懂得儒家的學問了,在我,自我求,我有什麼東西好求呢?我們每個人,就我們自己來講,都有真如本性,求之在我就是先求世間的真學問,就是儒家這些經典,這些經典是世間真學問,這個真學問指導我們開發我們自己本有的本性,那本性我們自己有的,天然而有的,只要把我們本性開發出來的話,一切都具備,世間什麼東西:知識的、一切珍貴的東西,我們的本性都能夠發明,都能創造。這兩句話孟子告訴我們,雖然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我們求真學問的人不要注重那些外來的那些毀譽,必須自己求真學問,求真學問只照顧自己:我這學問是不是實實在在的在研究,研究之後是不是很實在的按照這個學問告訴我們怎麼樣去脩行。所以孟子這兩句話的言外之意,是要我們這樣求學。
後面這一章也是兩句話。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人之易其言也,對於自己的言語,很輕易的,一個人很輕易的自己說話,這個話說出來一定有很多過失。比如說,我們很輕易的答應人家,替人家幫忙做什麼事情,答應這些,要是肯負責任的人,在答應之前自己要考慮,我能不能夠辦得到,辦得到我才能夠答應人家,辦不到就不要答應人家,這個言語就是不輕易的。反過來講,不論自己辦得到辦不到,那沒問題,一句話,你交代我的話,我一定給你辦。說完之後,這個話就忘記了,不管能辦到不能辦得到,答應之後,自己說的話就忘記了,這叫易其言。這種易其言無責耳矣,責是責備。這個責字趙岐的注解加上一個字,加上什麼呢?咎責,無責就是無咎責。咎是什麼呢?咎是過失追咎那處咎字,追咎他的過失,這個咎字講到它的本義,這個咎字就代表一切災難,咎責就是有這個災難。一個輕易說話的人,就他本人來講,無咎責矣。無咎責矣,要想把這個,你要責備他,或者自己想反悔,要追咎自己的,為什麼說這種隨便的、很輕易的話說出去呢?到後來人家叫我兌現,我兌現不了,我自己要追咎自己,覺得自己說話說不對,這樣不行了,來不及了,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話說出去,隨便的一句話說出去,你再追也追不回來了,這叫無責耳矣。你要這個話說出去以後,然後你發現不對,你自己要追咎自己,責備自己,來不及了!這個意思就是教我們說話要特別慎重,不能夠輕易的就發表種種的言論,一個人的言語非常重要,所以在這兩句話裏面,人之易其言,就是教我們不要易其言,要重其言,我們對於自己的話,特別要很慎重。
再下面這一章,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也是兩句話,孟子說人有這個患,患是憂患,人的憂患或者是患難,在什麼地方呢,在好為人師,作人的老師,這句話重點在一個字,在古時候一個人要求學,求學就要從老師來學,作老師的人沒有什麼患,作老師他把書教好了,把這個書,比如講儒家的經典,他把儒家經典講明白了,讓學生都明了了,這有什麼患?或者進一步的來講,除了把這個經書講明白,他自己脩養很好,以自己的脩養還作為學生的一個模範。講書是言教,拿這個自己身體的道德脩養作為身教,言教身教都這樣的,能夠作學生的老師,這個沒有什麼,過患在那裏。孟子在這裏講,好為人師,所謂是什麼呢?自己沒有什麼很好的品德,也沒有什麼好的學問,他就憑他懂得某一樁事情,或者對於經書裏面,他一知半解的,就到處想教人家,他也不是正式的老師,到處就是:啊,你不懂,我告訴你,我知道這個道理,我跟你講,這叫好為人師。這樣的一個人,他自己都是對一個道理都沒有明了,他還拿來告訴人家,教人家。這一教,人家如果聽他的話,那不就教人家走了錯誤的路嗎?在這裏,教人走了錯誤的路,自己也是不懂得道理,這叫好為人師,這是人之患就在此。這一章說過去了。
後面,樂正子從於子敖之齊,樂正子見孟子,孟子曰:子亦來見我乎?曰: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這一章經稍微長一點,我們就一句一句的來研究,樂正子是孟子的學生,這個時候從於子敖之齊,子敖是齊國的一個很有地位的人,在齊國朝廷裏面官位很高的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子敖,他就奉到齊國的命令,齊國君主的命令,讓他到魯國去,就等於當大使一樣的,到魯國去辦外交的事務,到了魯國辦了外交之後,要回到齊國來。樂正子是魯國人,他就跟著子敖之齊,子敖是回到齊國來,樂正子跟子敖到齊國來,為什麼到齊國來呢?孟子,就是樂正子的老師,這個時候正在齊國,所以這章經開頭就說樂正子從於子敖之齊,就是隨著子敖到齊國來,到齊國來以後,樂正子見孟子,就去,來見孟子,見他的老師。一見孟子,孟子就問了,孟子曰:子亦來見我乎?我們要注意這個字,孟子看到樂正子來見他,孟子就跟樂正子說,,這個子就是樂正子。他說你啊,你也來見我,這個字,你也知道來見我啊。這個意思我們多念幾句,他的學生樂正子來見孟子,孟子一見面就說,你也知道來見我?這是什麼意思,這個語氣裏面什麼意思啊?趙岐的注解就是說,孟子就責備樂正子到齊國來,應該馬上就來見老師,見孟子。樂正子到齊國來以後,過了好幾天他才來見孟子,按照這個禮來講,學生到,樂正子一到齊國來,應該馬上就要去見孟子,這才是尊敬他老師。到了齊國來,過了幾天再來見,所以孟子一見面:啊,你還知道來見我,這意思就明白了,就怪他來遲了,沒有馬上來見。
孟子為什麼這樣責備他呢?孟子實際上是愛護樂正子的,告訴他:你要懂得這個禮,求學這個禮很重要,要學禮。孟子這一問,樂正子就答復了,曰:先生何為出此言也,先生就是稱呼孟子的,古時候稱呼老師就是稱呼先生,先生就是稱呼老師。樂正子就說,老師啊,何為出此言也?為什麼這樣問學生呢?,孟子就問他了,子來幾日矣,你到齊國來,來了幾天了?你哪一天到齊國來的?曰:昔者,樂正子就說了,不是今天來的,昔者是前幾天就來了。,後面這個是孟子講的,昔者,你問我為什麼出此言,問我為什麼問你子亦來見我乎那麼你要知道,昔者,我就是因為你昔者,你來了好幾天之後,你才來見我,則我出此言也,我就因為這個原因,我才這樣問你,不亦宜乎,我這樣問你,問得不對嗎?,樂正子就替自己解釋為什麼來了幾天才來見老師,曰,舍館未定,我到齊國來,先要把住的地方,舍館就是到齊國來,要住在哪裏,這個地方要先把它安定好了,我才能夠來見老師,來了這幾天我沒有來拜見老師,就是因為這個住的地方沒有定,沒有找好,這是樂正子替自己解釋。後面這個是孟子說的,曰,子聞之也,就向樂正子說,就是指的樂正子,你聞之,你曾經學到過的,就是學,你曾學過,學什麼呢?學這個禮,學禮,在禮上講,舍館定然後求見長者乎?禮上有這麼說的嗎?你到這個齊國來,你先把你自己住的地方安定好了,才來求見長者,長者就是自己這個老師,禮是這麼講的嗎?意思就是說,你不能夠把你住的地方安定好了你才了,過了幾天你才來見長者,這就失了禮了。曰,克有罪,克是樂正子的名,學生對老師稱呼自己不能說我,應該稱自己的名字,經過孟子這麼一責備,一解釋,一講的時候,樂正子就說,這是克的罪過,這個禮沒有學得好。這章經,這是孟子教樂正子在禮上面要好好的學,不但對老師,就實實在在講,孟子藉著這個機會教育樂正子學這個禮,學這個禮,禮上為什麼講一到齊國來就要馬上,不要等到自己依據安定好來見,必得馬上來見孟子,這是就人的人情這一方面來講的,世故人情,人情或者是我們對於老朋友或者對於自己父母,或者對於自己的老師,自己跟自己的父母、老師或者朋友,原來是分離的,分離了有一段時期,現在有機會見面了,等不及,等不及把自己私人的事情安頓好了才去見面,一到有見面的機會,馬上就去見面,這是人的真情感在此。禮,禮就是根據人的真情感定出來的,所以這個禮都是人情世故,從這裏定出來的,學禮就必得要通人情世故,這就是孟子藉著這個教他的學生要通達人情世故,要學禮,這才能夠把禮學得好,這也是包含了尊師重道的意思,所以古人注解這一章這個重要的意思就是孟子要教他的學生要尊師重道。尊師重道固然是這一章主要的宗旨,但是我的看法,除了尊師重道以外,孟子愛護他的學生,愛護這樂正子,教他學這個禮,懂得人情世故,學禮懂得人情世故,待人接物處處合乎道,就從這章經裏面孟子教他學禮,教他學禮就是教他學道,我們一個學道的人、學聖人、學賢人必得要從這個人情世故上來學,把我們在人世間的人情世故都通達到出世法。一個不通人情世故的人,他學賢人學不好,學聖人更學不到,就拿佛法來講,學佛的人,那個行菩薩道,哪一個菩薩在世間不通人情世故?不通人情世故,他菩薩來說法,誰聽他?所以任何一尊菩薩,大菩薩、小菩薩,就是我們一般發心學佛,受菩薩戒的人,他必得要學著通達人情世故,這才能學得好,教化別人,人家才能夠接受,所以這章書有這些的意思在當中,不是孟子責備他的學生,責備他的學生是因為他的學生好學,還值得責備的,如果這個學生責備他,他也不聽了,那孟子省一點事情,不要這樣責備他了,所以春秋這個法則,責備賢者,樂正子在這裏還算是一個賢者,所以後面就說:克有罪了,知道自己有罪,當下就反省認罪,認罪就是這個學生還是好學生。你說現在這個人責備學生,罵學生一頓,這學生回家告訴他的父母:老師罵我了,侮辱我了,那個父母就帶著他的兒子到學校來告狀了,有這種學生,你沒辦法責備他,這種學生是在現在的教育政策下教育出來的學生,你看今日這個老師怎麼樣教這個學生。這章書我們研究到這裏。
下面這一章,孟子謂樂正子曰,孟子就是繼續來教這個樂正子,孟子就謂樂正子,就告訴樂正子說,子之從於子敖來,徒餔啜也,餔啜原來的意思,它有另外的意思,餔啜在這裏講,當飲食講,當吃飯,當飲水這一類的,叫飲食。你從子敖來,你在魯國跟齊國這個大官子敖到齊國來,徒餔啜也,你來的時候,到齊國來作什麼?來的只是來飲食?到這來是來吃飯而已?這個話說得很重了。我們說一個人,這個人沒作什麼好,沒什麼用處,只是吃飯的而已。所以孟子說你跟子敖來到齊國,來有什麼意思呢?什麼意義呢,徒是徒然,徒然來吃飯而已,來飲食而已。我不意子學古之道,而以餔啜也。我不意就是我沒有想到,我沒有意料到你,就是稱這個樂正子,你原來是跟我學古之道,學古之道,古之道就是儒家這個經書,這個經典,經典裏面都是把古聖先王這個道都記在這個經典裏面,你跟我學這個經典,學古之道,古來的古聖先王這個道,辦政治要實行仁政,辦教育也教這個學的人學孝弟忠信,學作賢人、聖人,這都是古之道。我沒有想到你原來跟我學的古人之道,而現在到齊國來,沒有想到行這個古道,而以餔啜也。我看你到齊國來只是來吃飯的,沒有來行道的意思,你如果說是過去學的古聖先王之道,現在要到齊國來,你應該來行道。行道怎麼呢?那你就要想辦法,勸告齊國的大官也好,以至於齊國的君主也好,要勸他們,既然你學的是古之道,你也應該勸他們實行古之道,實行古之道,齊國的君臣你應該勸他實行仁政。而你現在,我看你現在沒有這麼勸告他們,看你到齊國來只是到齊國來吃飯而已,這就是孟子教他的學生,你既是到齊國來,你就要把你所學的這個古之道要拿出來用,你不用的話,你白白的到齊國來一趟,有什麼意思!這是孟子真正愛護樂正子,告訴樂正子你無論到哪裏,不要忘記了來行你所學的這個道,這是老師教學生真正是愛護學生。這章書看古時候孟子跟他的學生,當然樂正子是一個好學生,孟子這樣教的話,樂正子就聽孟子的話,就要跟著學,我們從這一章經裏面,知道孟子他的師生之間,孟子這樣教他的學生,學生也這樣尊師重道,照孟子這樣講來學習,這是真正的師生的關係,師生的道就是這樣的來研究、來學習。
後面這一章,孟子說,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說,求學的人,無論是哪一個求學的人,都要學著行孝道,就是不求學的人,他也要知道對父母要孝順。也有不孝的人,無論是讀書人、不讀書的人,照道理上面講,都要講求孝道,但是也有世間的普通人,天下人那麼多,你說天下人都學著作孝子,那不得了,那天下變成(大同世界),天下之人都是孝子,天下人都能夠學成為賢人,聖人了,那還得了!所以有不孝的人,不孝的人有哪些不孝呢?都是從事實方面來講,作哪些事情有不孝,算得是不孝的,在很多不孝的事情之中有三種事情,所以說不孝有三,有三樁事情,三樁事情之中有無後為大,沒有後。沒有後就是說古時候講結婚,結婚的意思是什麼呢?結婚的意思是要有生兒子,自己生了兒子,父母有了孫子了,有子孫了,有子孫的時候,父母過世以後,還有子孫祭祀祖先,祭祀祖先這個不會絕了,所以一個為人子者,要知道結婚成家的意義,就是要有一個後代,使父母過世之後這個祭祀不要絕了,所以孟子在這裏講:有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後代這是最大的不孝。所謂不孝有三,三指的是什麼呢?根據趙岐的注解,父母有什麼過失,自己不勸告父母,還要順從父母那個過失,讓父母陷於不義,這是第一個不孝。家裏貧窮,家裏貧窮一個讀書人,有機會就要出去作官,作官有了俸祿了,可以奉養父母。為了奉養父母,一個讀書人就要出去作官,如果你這個讀書人,你不願意出去作官,要保持自己清潔,這就不出去作官。你不出去作官你就沒有俸祿,沒有俸祿父母就飢餓,衣食沒有,你也不顧他,這就是第二個不孝。第三個不孝,那就是無後。在這三件事情當中,一個是遇見父母有過失,不動勸告父母改;第二家裏貧窮不能養活父母,自己也不願意,要保持自己清潔的、清廉的身分,不願出去作官,就讓父母在那裏受著貧窮的困苦,這個都算是不孝。但是這兩者不孝還比不上無後,無後為大。
再講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這個曾經也有人問孟子,那個舜帝是個聖人,聖人結婚在古時候一定要得到父母之命,這是一定的,但是舜帝是一個特別的。堯帝聽人家說舜帝是個大孝子,他就把舜找到堯的朝廷裏面來,堯就把他女兒嫁給舜,沒有讓舜回去稟告他的父母,由堯帝作主。堯帝是天子,他可以作主,就主動的把女兒嫁給舜帝了,所以這一個特殊的事情,舜帝沒有回去稟告他的父母,他就聽堯把他的女兒嫁給舜,所以說舜不告而娶,沒有稟告父母而娶了堯帝的女兒。為的是什麼呢?就舜帝來講,為的是無後啊!恐怕不接受堯帝嫁女兒給他,他不接受堯帝的女兒為妻子的話,那就不能結婚了。不能結婚,就沒有生孩子,就沒有後了。再說,再研究一下,他回去稟告父母,父母不一定就答應他,所以不告而娶。不告而娶為的是恐怕沒有後代,所以他不告而娶。君子以為猶告也,在形式上,舜沒有稟告父母,就這個實質的意義來講,研究這個事情的本質來講,君子一般懂得道理的人,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實際上就這個本義來講,還是如同稟告父母。為什麼呢?稟告父母,父母不一定會答應;不稟告父母,表面上是犯了禮了,不合乎禮了,但是結了婚以後,有了後代了還是合乎父母的心意的,使父母有了孫子,有了後代,這個在實質上的意思來講,他是跟稟告父母,還是合乎那個道理。這一章經書,孟子就是教我們求學的人求真學問,求道都是要講究實際,不要像一般世俗人的看法,世俗人的看法他就是讲禮,讲禮的形式,失去了禮的本質,往往有很多。孟子在這裏教我們學本質。這一章書講到這裏,時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裏為止。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五十八集发布于2024-05-13 16:10:32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