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五十九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現在請看孟子讀本第二十四頁第十四行,經文這一章我先念幾句。

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下面我們就一邊講一邊看,這一章孟子講重要的意思是講仁義,仁義就是以孝弟為根本,所以一開始就說,仁之實,事親是也,我們講讀儒家經典,孔子教我們最高的目標就是學道,道就是指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本性,成聖人就憑我們自己本有的這個性,成為聖人的,但是這個道我們普通人都不了解,比道次一等的就是德,德就是要從道那邊要起作用了,那是叫德。這個德我們一般人也不明白,所以孔子講注重的要講仁,學仁,仁就是從道德裏面起的作用,仁表現的,它既是作用,就拿很多合乎仁的事情來表現是仁,比如說我們看見社會上很多苦難的人,我們要想辦法救濟他,這是仁。推而作一切慈善事業,這些事情都是仁的事情。這個仁,表現仁的事情多得很,但是這其中有一個根本,根本就是在一切能夠表現仁的這些善事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事情就是事奉父母,那就是盡孝道,所以這個孝是仁的實,講到真實的地方,仁的真實就是根本,就是能夠孝順父母,所以說仁之實,事親是也

仁下來就講義了,義是怎麼說呢?孟子在這裏說義之實,從兄是也。義也是一樣的,一般講這個義是正義。正義,在中庸裏面講,義是宜也,這件事情宜不宜辦,宜就是這個友誼的誼字把言字邊去掉,右邊那個宜字,那宜就是那個事情辦得很好,辦得恰到好處,這是宜。因此這個義連起來講,講話講得好懂,一聽就明白了,叫作正義,正義這個正是不偏的,這個正義的實,能夠表現正義的事情也很多,在這裏從兄是也從兄就是順從,尊重兄長,在家裏要尊敬自己的兄長,這叫從兄,兄長的,他的意見,因為講五倫的話,作哥哥的都是愛護弟弟,弟弟對於哥哥也要尊重,對哥哥要出於一片善心,就拿這個善心來對待自己的哥哥,這叫從兄,這是義之實

再講智,智就是智慧,智慧就是一般人講的,我們世間普通人講的智慧,儒家這個智字也是有淺講有深講。淺講在這裏就是他很聰明,對於什麼事情他理解的能力很強,對於什麼道理他很容易就能夠明白,這叫智。深講的話,這個智那就是從自己的本性裏面出來的那個智慧,那是大智慧,這個一般人沒有那樣的純粹,本來說這個智慧都是從我們自己本性裏面起來的這個作用,但是因為我們普通人認不得自己有真如本性,這就佛家的學術來講,認不得自己就起了無明了,無明一起來的話,就把自己的本性遮蓋起來了,本性雖然遮蓋起來了,要起作用,跟人家說話,同人家辦事情,這起作用了。這作用從那起來的?還是從自己本性裏面起來的,但是從本性起來的,既然不覺悟自己有本性,被無明掩蓋了,那麼這起的作用就被這個無明把它污染了,本有的光明沒有那麼純粹、不那麼清楚,昏昏沉沉的,就如同說我們拿一個電燈來講,你把電燈外面包一層黑的布,那麼這個燈光就變成昏暗了,燈光雖是昏暗,但是這個燈光還是從這個燈裏面起來的,所以我們普通講的智慧,雖然淺講,這個智慧還是從自己本性起來的,不過它被那些無明障礙了,它不那麼純粹的那麼光明,因此我們學道,學道把自己的無明把它破除掉,破除一層無明,自己本有的智慧,這個光明就多明了一分,把所有的弄在光明外面的這些障礙、這無明破除乾淨了,我們這個大智慧就出現了,那就成就聖人了。所以在這裏講智之實,還是普通人的那個智慧,這個智慧雖然還是從自己本性裏面出來的,但是它被那個無明障礙了,這個似乎還不大好懂,因為無明是佛法裏面講的,就儒家來講,我們本有的這個智慧,本有的本性被我們每個人自私心障礙了,我們這個自私心人人都有,就是這個智慧雖是從我們本性裏出來的,一出來的時候,就被我們每個人的自私心,把它本來的、純粹的那個光明智慧把它障礙起來了,所以智慧變得小,這裏講,普通講智慧,智之實是什麼呢?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在這裏孟子講這個智字,雖然也是講我們普通的人這個智慧,但是確實它也比一般人、那個不求學的人、不學道的人,比那些普通人這個智慧要深一層,因為他的看法比普通人看得更清楚。所以在這裏講智之實,講到實際也就是它的根本,它的根本是什麼呢?就是知道斯二者,斯就是此,就是這個兩者,這兩者就是指的:一個是事親是仁之本;一個是從兄是義之本。就是知道仁義這兩種根本,知道這根本弗去,弗當不字講,不去就是不離開,他就事親、從兄就不離開這兩種仁義,這就了不得了,這個智慧就是比一般人的智慧高得很多。

再講禮,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講到禮的根本,就是節文這兩種,節文這兩種就把事親、從兄這兩者再加以,是什麼呢?你比如說盡孝道,盡孝道那個很樸素的,樸素的不知道禮的禮儀,禮儀是,除了盡孝這個樸素的,你比如說奉養父母,拿好東西來奉養父母,只知道拿好東西奉養父母,而不知道言語之間,自己對父母表現什麼樣的顏色,那是不夠的。孔子也講,你盡孝講孝道,色難,色難就是說一個孝子對於父母應該和顏悅色,比如說你拿這個飲食,拿好東西送給父母,去奉養父母了,這個時候如果不是和顏悅色的,而是一種繃著臉,這就不算是文。文,你送東西給父母的時候,面貌要表現出很愉快,那種顏色讓父母一看,心理發生歡喜,這叫禮之

呢,在禮上講行這個就是恰到好處,你講對父母那個色是和顏悅色,只是和顏悅色,也不知道對父母那個大笑、狂笑,這就不是和顏悅色,那過分了。如果沒有和顏悅色,臉上那種不高興的樣子,這又不對,這就不及。不及也不是,過分也不是,這就不算是節。節就是一定的有恰到好處,所以禮呢,禮之實,就把親事、從兄注重這個節,注重節文也在這個兩種根本融合起來,又從根本上去學習,又要節文,這就是禮。

(yuè)之實,樂(lè)斯二者。這裏講第一個樂,是音樂,音樂的實在就是樂斯二者,後面這個讀(lè),講禮樂,禮是要節文,音樂它自然的,自然有節文,所以這個樂之實,就對於事親、從兄,仁義這兩種根本,一提到這兩種根本他就樂(lè),樂斯二者,既是樂斯二者,他就是對於仁義這兩者,就樂此不疲,他就一定從事這兩種根本來學習,這是樂的根本。樂的根本,與根本相對的是什麼?與根本相對這個音樂,無論是唱歌也好,是用樂器來演奏也好,它都有那個節奏,音樂的那種節奏就如同禮的樣子,它的節文,樂斯二者是音樂的根本,古人注解與根本想對就是那個花草樹木的花,樂的花就是節奏,它的根本就是,對於仁義這兩者,仁義兩者的根本就是孝弟之道,他樂的就是孝弟之道。任何的音樂用它的節奏來表現,表現出來這個孝弟之道的這個音樂就是音樂的根本,這是樂斯二者。樂則生矣,這個樂斯二者,這兩者感覺到有樂趣了,樂趣一發生,心中很樂的話,自自然然的一樂之下,這就止不住了,這個樂一生,生則惡可已也當何字講,何能止得住呢?一個人心理一快樂的時候,或者唱著歌,或者手腳都在舞,舞動起來了,所以生則惡可已也。樂一生,樂生在心中,心中一歡樂的時候,在心中一發生的時候,如何止得住呢?止不住,惡可已,何可已,既是不可止,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不知就是不知不覺的,一個人心中有快樂的時候,表現在身體上,他就不知不覺的,,比方一個唱歌的話,也打拍子了,也在舞蹈了,手也在舞了,他就自然的表現出來了這就是誠於中,形於外。這一章經文,孟子就拿開頭這兩個,一個孝弟,孝弟是仁義的根本,然後講到智,講到禮,講到音樂,都是從這個事親、從兄這兩種根本上生出來的,何以知道這兩種從這生出來,就是從後面心中得到這個仁義兩種根本,這個人無時無地而不快樂,這就是等於佛家學佛學到一個程度,他就得了法喜,在這一章經裏面真正講到孝弟,實行孝弟之道就是得到仁義的根本,這個就能得到法喜,這個法喜因為智慧也有了,禮也有了,就從音樂裏面表現出來,自自然然表現在身體,心理那麼快樂,手舞足蹈那就表現出來了,這個人他是叫作法喜充滿。我們在人世間,苦惱的事情很多,一個人面對現實,無論是在什麼年齡層次,他都時常面臨很多那些苦惱的事情,我們讀了孟子這章經,我們要解除這些苦惱的事情,不妨就從這裏學,就在家裏來學孝弟之道,對父母盡孝,對兄長盡到弟道,從開始一直到後來這種歡喜的心理就一直存在心裏面,那我們想想看,我們一個人時常的這樣手舞足蹈,這樣快樂,我們這個人生就不錯了,我們學道就是在這愉快之中,學道天天有進步。這章經我們往這個方向去研究,我們自然就得了受用了。

後面,孟子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己,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

这一章經孟子就說了,先用一樁事情來作比喻,天下大悅,而將歸己,天下人非常喜悅的來歸順到自己來。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天下人都歡歡喜喜的來歸向於你,歡迎你去作他的天子。下面就知道了,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普通人那就不得了了,天下人都這麼大悅的來歸向於我,請我來作天子,那還得了,我這高興得不得了了。但是有人不是如此,有人不是如此,是什麼呢?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把天下大悅歸於自己這樁事情,看待這種事情,沒什麼可貴的,這就是得了天下了。得了天下就是得天下人,那樣歡喜的來歸順於自己,普通人一定是高興得不得了。這個人不是如此,猶草芥也,得了天下人歸順於他,猶如同得了一個草芥而已,草芥是很微細的一個東西,不貴重,這種人,像這樣的一個人是誰呢?下面就說了,惟舜為然,惟有大舜,為然,是如此。意思就是說,舜當時接受堯帝把天下讓給他,就舜看起來,得了天下如同得了一個草芥而已,不怎麼可貴,所以孟子講惟舜為然。這是說比喻的話,比喻什麼呢?下面就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不得乎親,一個人得不到父母親,這個人,他這個人從哪裏來?我們想想看,我們到人世間來,我們憑空就來了?憑空的在空中降下來啦?得乎親,要有父母親我們才能到人間來,才能成為一個人,所以講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得乎親了,我們到人間來了,我們哪個人都有父母親了,得乎親作人的兒女,要知道要對父母親要盡孝。怎麼盡孝呢,要順從父母,順乎父母,順父母才談得上是對父母盡孝,如果說是不順乎親,父母親教小孩子學好,小孩子偏偏不學好;父母親教小孩子守規矩,小孩子偏偏犯規,不守規矩,這就是不順乎親,這種事情在過去少,過去一般小孩子大概都知道順乎父母,順從父母的教導。現在可不同,現在的教育我們看看,遠處不說,就看臺灣,那個不聽話的小孩子好多,這些不順乎親。不順乎親下面說不可以為子,不能成為子,意思是一定要順乎親。前面講這個理論:第一段講天下大悅惟舜為然,舉一個事實作比喻;第二段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舉出一個事情來。這個理論,講這個道理,下面就講事實了,事實是什麼呢?舜盡事親之道,大舜他能夠盡到事親之道,也就是盡到孝道。而瞽瞍底豫,瞽瞍是舜的父親,什麼叫瞽瞍呢,就是因為他父親前面那個他的夫人去世了,他續弦,續弦以後,又養了個兒子,對於舜來講,他父親的續弦就是他的後母,瞽瞍就是聽那個續弦的他的太太的話,瞽瞍腦筋糊里糊塗的,因此一般人把他取一個號——瞽瞍,好像那個瞎子一樣的,眼睛看不明,其實瞽瞍並不是瞎子,是因為他看事情、看人看不明白,叫瞽瞍。瞽瞍聽大舜後母的那些話,再加上大舜的弟弟——後母養的兒子,這一家三個人都害這個大舜,都陷害他,大舜照樣的對父母盡到孝道,對後母養的兒子——他的弟弟,要友愛他的弟弟。所以在這裏講,舜是盡到事親之道了,結果讓他的父親瞽瞍底豫是歡喜,是當招致的致字講,得了,得到快樂了。瞽瞍所謂得到快樂就是由於大舜能夠盡到孝道。

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一得到心中愉快,天下人也受到這種感化,因此瞽瞍底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天下的父子——父慈子孝,父子的這個關係,父子天倫關係,這種父子之道定了。父慈子孝這種人倫的倫常,天下這個定了,這叫作大孝,能夠把父子的倫常這個大道定得住就是由於舜帝,以他的盡孝道,使得天下人都知道孝這麼重要,而天下人都能夠學得孝道。這種孝道在前面一開始就講,得了天下,作了大皇帝,也比不上對父母盡孝而使得父母能夠起了歡喜心,一個孝子對父母盡孝,使得父母心能夠歡喜,比得了天下、作天子還要好。孟子講這章經,確實是如此,為什麼呢,古時候作皇帝雖然是終身的,但是還有死的時候,現在作民主國家的一個總統,有任期制度。任期到了,他自然就不能再作了。像美國總統,他雖然是作了一任還可以再競選、再連任,再連任之後就不行了,就不能再競選了,也有限制的。古時候就是沒有限制,作皇帝,作皇帝一死了,這個皇帝、這個天子也跟著就沒有了。

這個孝道不是如此,一個人能夠盡到孝道,使父母的心歡歡喜喜,就孝子的本身來講,前面講孝是仁的根本,仁是從道德裏面出現的。孝既是仁的根本,也就是從自己本性裏面發出來這個作用,能夠從本性裏面起的作用——盡孝,那這個人他這個道德就是由世間的那個生生滅滅的無常的這種事情貫通到不生不滅的出世間永恒的那種境界,換句話說,作一個大孝子,貫通到自己本性裏面,命名自己本性開發出來,就可以成為大賢人、大聖人,本性一開發出來,自己這個生死問題也解決了,那麼比較那個作天子,作天子這個身體一死天子也完了。作個孝子開發了自己本性,這個本性一正式開發出來就沒有生死了,你看這個兩者比較之下,哪一個重要?我們看看孟子講的這章經,我們這樣去研究的話,這章經就值得研究了,不但值得研究,我們必須這樣學,這樣學就是等於來使自己的生死問題一步一步的能夠解決,也就是一步一步的要明心見性,這章書我們就要這樣去學了。

再下面看二十五頁,這還是離婁章,離婁章分成上下兩篇。離婁篇成分上篇、下篇,這是下篇了。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這一章經主要意思就拿舜帝跟周文王,兩位都是聖人,拿這兩位聖人,說出一個道理出來,這兩位聖人,舜是東方人,東方是東夷之人,周文王是西方人,是西夷之人,就這個空間來講,相去一千多里。就時間來講,相去有一千多年,但是他們作了天子,所行的就是聖人之道,行的天子拿聖人的這個道實行於天下,前後是一致的,舜帝所行的道、文王所行的道,沒有兩樣,這就說明不論是時間空間相隔得多遠,或者時間多久,要實行聖人的這個道,都是相同的,所以這章經是講這個道理。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五十九集发布于2024-05-13 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