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六十一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請看孟子讀本第十二五頁第八行,連題目是第九行開始,這章經文我先念一下。孟子曰: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

這章經文孟子就是說,一個君子也就是一個讀書人,凡事要見幾而作。開頭就說,無罪而殺士,如果這個國家、這個國君把一個士,士是一個讀書人,古時候士農工商,他是在一般民眾之中是一個地位比一般人都高,為什麼呢?他書念好了以後就准备出來從事政治,假如這個國家、這個國君把一個士人殺了,這士人沒有犯罪,這個時候大夫就是在朝廷裏面作了大夫了,大夫在朝廷的地位很高,他可以去,一看國君把一個無罪的士人殺了之後,這個朝廷裏的大夫他可以不用幹了,他可以離開這個國君,可以去。

再下面說,無罪而戮民,民是一般民眾,如果說這個民眾沒有犯任何罪的,這個國君把這個無罪的民眾戮,戮也是殺的意思,不過在戮之中包含了比較輕一點,也是很重的一種刑法,是這個戮的意思,一般的講戮也是當殺字講,在這裏就是講殺。沒有罪的民眾,國君把這種民眾給殺了,則士可以徙。士就是讀書人,就是士農工商的士。徙是什麼呢?就等於現在講要移民了,移民是這個國家不能待下去,他到別處去了,到別的國家去了,一個去、一個徙。去是大夫可以去,是講辭了官不作了。士他是讀書人,他沒有作官,他可以不在這個國家繼續住下去,把一個沒有犯罪的民眾殺了,可見得這個國君是無道,既是無道,為什麼殺了士,大夫要辭職不作;殺了民,讀書人可以遷徙?就是看了這個國君既然在這個時候把一個無罪的士人殺了之後,大夫一想,這個大夫也是從士人出身的,他也是讀書來的,跟士來講,同樣是一個讀書人,既同樣是讀書人,他現在把士人殺了後,將來一不高興,也可能把大夫殺了,看了一個幾,見了這個幾、幾微,微微這麼一個動機,一看他這時候很危險,這個大夫不能作了,所以要去。去就是去官,不要作這官了。戮了民,士為什麼要徙呢?士就是古時候叫士農工商,這個四種都是民眾,所以士也是跟一般民眾是一類的,都是民。現在這個君主把一個無罪的民眾殺了,就一個讀書人來看,也就是把同類的殺了。現在殺了民,士也是民,說不定過一個時候,把這個士也殺了,你看看,見了這個動機,這是一般人看不出來,如果一般的大夫,他不了解的話,殺了士與大夫有什麼關係,或者是殺了民與士有什麼關係,那可不然,能夠知幾,在周易繫辭傳就講,知幾其神乎,知道這個幾,這個幾是什麼呢?幾是一個人在心理微微的這麼一動,這個在心理這麼一動,普通人不明了,看不出來。一個讀書人,他把書念明白了,他知道人的心理,就是見幾。能夠見幾的話,就在這裏說,國君把一個士人一殺,作大夫的一看恐怕過個時候這個大夫也可能被殺了,所以他要辭官不能幹,這叫見幾而作,我們讀書人在世間跟人家相處,辦任何事情,見幾是非常重要,不知幾,別說脩道,辦任何事情也不成的。我們在世間,不論是古時候、是現代,隨時有那些不可預測的那種危險,所謂那種危機,我們讀書人就要知道,所以知幾很重要的。知幾之後,一方面在世間辦事情可以避免很多危險,講脩道,脩道必須要知幾,脩道你怎麼親近善知識,怎麼能夠遠離惡知識,那必須明了一般人的心理,知幾就是知道人的心理,心理動的什麼念頭,不讀書的人不知道,書念明白了不管是好人是壞人,他心理動動念頭你就知道,這就是知幾。這樣知幾的時候,對於脩道來講,看見什麼環境,尤其在人羣之中,人員的環境如何自己知道,這是對於自己脩行方面,特別是自己脩心要知道人,最重要要知道自己的念頭,自己起了什麼念頭,普通人不知道。我們一個讀書人、脩道的人,隨時要了解自己的念頭,不怕念起,就怕覺遲,自己妄念起來還不覺,這就是不知幾。自己起了什麼念頭馬上自己能夠覺察出來,這就是知幾。這一章研究到這裏。

後面這一章,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就兩句話,一個國君,這是講國君,也包含天子,天子國君都是君,都是人君,一個君主,他要是一個仁人,辦政治就是辦仁政,起了這個念頭就是仁心在那裏,不起別的念頭,起念頭就是仁,這就是君仁莫不仁,君主在上面,從他起心動念到辦政治,以及教化一般民眾,都是仁,那這樣的話,莫不仁,他朝廷裏面的臣,朝廷下面的,外面這個一般民眾,當無,無一不仁,只要你君主是仁的話,國君仁,你全國人都會跟著你學仁,你是天子的話,你是仁,天下人都跟你學仁。

君義莫不義,義是什麼呢,是一切都講正義,不講自私自利,講究公義,公義是人人都需要講求的,這叫作正義,君作任何事情都是公平正義,沒有偏私,那麼你治理之下的所有人莫不義,大家都跟著你學,學這個義,這一章經書就是在論語裏面所講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君子,你是國君,你所行的就像那個風,小人就是一般民眾,就像那個草,你風一吹的話,草就順著你的風向往那邊倒下去,所以草上之風必偃。這一章經是教作人君的人一定自己要作出一個好的榜樣出來,讓所有的人都跟著你這樣學,這是這一章書這樣講的,古人曾經有說比喻的話,比如說你拿一個標竿在那裏,標竿在那裏,日正當中,你那個標竿豎立在那裏,豎得很直,那個影子也直,你了偏了,竹竿那個影子也偏了。再說,你拿一個盤子來裝水,盤子是圓的,裝進去這個水,水也是圓的,你要拿一個方的器具來裝水,那水裝進去也是方的。這個比喻也很恰當,就是你這個國君,你作出好榜樣來,人家跟著學好,如果說是你不作個好榜樣,作一個一切都是自私自利的一個昏君,那人家也跟著學,跟你學著昏了。所以這兩句話,孟子講也都是跟孔夫子講的那個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是從那幾句話學過來的。

再下面,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非禮之禮,要在行禮的時候,行得不如法,你這個禮,非禮之禮,你行這個禮,行得非禮,行得不合禮。非義之義,你講究這個義,講的不合正義的那種精神。大人弗為,大人是在位的人,或者讀書有道德、有操守的讀書人,這都是大人。弗為,弗當不字講,不為,不為就是指的上面那兩句話——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不作這些事情。為什麼呢,非禮之禮,你說他非禮,他又在行禮,你說他行禮,那個與禮又不相合,似是而非的。非義之義也是如此,你說他非義,下面的之義,他是講義的,你說他真的是義嗎,不是,實在他是非義,這也是似是而非的這個義。這個分開兩方面講,在古時候來說,就是把這個禮義沒有學得好,他自己知道得不夠徹底,所以一行了禮就不那麼如法,行義也是不如法,古時候人如此,在現代人來講,那可不能夠這麼說,現代人有好多人讀書讀得很多,這些世間的一般書也念得很多,在學校裏得的學位也很高,他來從事政治,他也來行禮,也講這個正義,但是你要把他這個禮,把他的義來檢查檢查,沒有一條是合乎禮,沒有一條是合乎義的。他不知道嗎,他知道,他知道,認為人家一般都是崇尚禮,崇尚這個義,藉著人家崇尚禮義這個心理,他表面來講求禮義,實際上與這個相反的,這跟古人不同的,古人他是知道得不夠徹底,現代人他知道是知道,他拿這個來欺騙人家。我們研讀孟子總是要分開來講,就古人上面解釋,這個在趙岐注解裏面,他舉出一個古人有一個對於仁義的一個主張來解釋非禮而禮,在姜太公的那個時候,姜太公是由周家把他封到齊國去了,作齊國的國君,他用的一個臣子叫作陳質,耳東陳,質就是本質的質。姜太公問他治理齊國有什麼好的方法。陳質就說了,治理齊國離不開仁義,仁是什麼呢,仁是愛人,愛護人家,義是尊敬長者,義就是非義之義,這說得也不錯。關於尊敬長者,尊敬長者怎麼個尊敬法子呢,姜太公就問,你怎麼個尊敬長者呢?陳質就說了,比如說一個男子他要結婚,娶得這個妻子,這個妻子比他年齡長,既是妻子比這個男子長,年紀長,那你就得按照這個原則來講,你就尊敬他,那個丈夫就應該對這個妻子要下拜,要拜這個比他年紀長的一個妻子,所以他說,妻長而夫拜之,作妻子的年紀長,而作丈夫的人就應該對妻子下拜。想想看,這種見解把這個義就解錯誤了,所以姜太公說,你這個解釋完全錯誤了,你講仁義治國那是好,像你這樣一解,不但不能把齊國治好,反而把齊國治亂了。古時候有這麼一個故事,所以趙岐就在這裏引用那個故事,注解出來了,教我們研讀孟子的人,什麼是非禮而禮,非義而義,舉出那個事情,一看就是不對,這是古時候的,現在人連這一個都比不上。

再下面這一章,孟子曰: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這章書講一般人人有了賢父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為什麼呢,有了好的父兄,可以得到父兄好的教養,這是一個非常幸福的事情。下面孟子就說了,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先定出賢與不賢的這個意義,是什麼呢?是中庸所講的中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要脩養,怎麼樣才脩養中庸之道呢,那就是從中和開始脩。中庸裏面講喜怒哀樂之未發,這叫作中,謂之中。發而皆中節,普通人你叫他不發喜怒哀樂的話,是辦不到的。一般人喜怒哀樂都會發出來的,發之後要能夠中節,有一定的節制,不讓它繼續發,這叫和,學中庸之道的人就要學著培養自己一個中和之道,中也,這個就是從中和來培養自己,養成有中庸之道,有了中,自己有一種中和之氣,所謂中和之氣是什麼呢?你跟任何人一接觸,別人一看你這樣的,你待人接物的那種風度、那種氣質,人家就看得出來,你的脩養是有中和之氣的,人家一看就感受出來,有這種中和之氣的人,他這個中道就很有脩養了,那麼他就應該來養不中,來培養那些還沒有中和之氣的,那些不中的人,就是教化別人也要這樣學,這個中是從品德來講。

才也養不才,才是一種有學問,有辦事能力的這個人,這叫,有才的人他要養不才。他有學問,應該就教化別人,把這個學問也傳授給他人,他人沒有學問,沒有這個才華。這個就是有學習的能力,這叫作才、才能。這裏講中是品德,才是那個能力,有品德、有能力的這指的是家裏父親兄長。為什麼呢?家裏有這樣賢才,他的父親、他的兄長都這麼好,自自然然的他就得到父兄給他教養,所以人,故人樂有賢父兄也,所以一個人生到這個家庭裏面,他那個家庭裏面的父親、他的哥哥都是賢才,那麼他就是從小就開始得到父兄的教養,得到父兄的薰陶,所以自己感覺得很樂,樂得有這樣的賢父兄也。下面再講,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假如一個中,就是品德很好的人,這個弃,弃就是放棄拋棄的弃。有這個品德的人,弃不中把那個品德還沒有學的人也不教他,就任他去依著他不好的習氣來發展,不去教他,叫弃不中。才也弃不才,這個父兄自己有這些能力、有學問,不教他的子弟,父親不教自己的兒子,哥哥不教自己的弟弟就叫弃不才,這樣的話,父子兄弟之間都不肯這樣來教養的話,那外面人更不必談了,所以賢不肖之相去,賢能的人,不肖的人,不肖是與賢能相反的,就是不賢的人,這個之間的相去,相去是距離,其間距離的中間不能以寸,這個賢與不肖之間的間隔沒有一寸那麼寬,那意思就是說,這個賢與不肖沒有分別,為什麼呢?這就是針對賢才來講的,你有這個賢才的話,就必須要教自己的子弟,如果不教的話,你作父兄的,你是個賢才等於那不肖也差不多,一個真正有賢才的人,他必然要希望自己的子弟好,推而廣之,對於一般人也要熱心的來教化他人,這是叫君子儒,就是我們一定要是自己有品德,自己有能力、有學問,總之不要忘記能夠培養別人,培養他人是個賢才的話,從哪裏開始呢,就從家裏的子弟開始,然後推廣到社會。這一章我們看看,我們今日之下,我們大家都是讀書,算得上是一個讀書人,既是讀書人,我們現在研究孟子,我們從開始孟子見梁惠王一直到現在,孟子最注重的講仁義,第一次見到梁惠王,梁惠王說你老人家到我這裏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對於我們這個國家帶來什麼利益呢?孟子就給他一個懾,一個懾服他,你呀,你何必說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我來我是講的仁義,不跟你講這個利,這是孟子的學術思想,最重視的就是仁義,我們學孟子就不要忘記仁義是一個,無論是治國平天下、無論是自己想學成聖人,這個必須要學的,必須自己學,我們現在懂得這麼一點點就要把這一點點往外推廣,在家庭裏面,家庭裏兒女也不是自己學生,但是最重要的要自己作一個榜樣出來,自己實實在在的在這個仁義這一方面作出一個好的榜樣,讓子弟在那裏薰陶,這就是最好的一個教育方法,我們秘得這麼學法,這樣學的話,我們學孟子才能學得好。

下面這一章,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一個人有不為的,有些事情他不肯去作的,這是有不為而後可以有為。然後他才可以辦一些可為的事情。什麼是不可為的事情,什麼是可為的事情,說的我們好懂的話,凡是損人利己的事情都不可為,不能去作的。反過來講凡是損己利人的事情,這是大有可為,一切為公,一切為人,這個事情一定是可為的。退一步講,有利於他人也有利於自己,這個事情也可以為,就是損人利己不能為。了解這一個原則,了解這個原則的時候,古人的注解就講了,凡是非義的事情,非義就是不合正義的事情,也就是不合乎公義的事情,這就不能作。凡是合乎正義的事情就可以去作,這講人有不為而後可以有為,這個兩句有因果關係,為什麼呢?一個人你要他有所作為的時候,必然他自己在操守方面,應該有所不為的,他才能夠真正有所為,如果說這一個人無所不為,什麼事情都可以作,好的事情可以作,不好的事情也可以作,這種人是亂七八糟的,是非善惡不分的,那這樣無所不為的人,你叫他而後可以有為,那辦不到。是非善惡都分不清楚,他自己的行為也什麼都可以作,這種人你叫他治國平天下,可靠嗎?絕對不可靠,所以這是有因果關係的,你要希望一個人有所作為,首先就看看他有沒有這種操守,有些不能作的事情他不作,能夠堅持不作非義的事情,這個人他的品德可靠。所以趙岐在這裏注解,他說人有不為,不為就是指的,他舉一個例子來講,不為苟得,得是什麼呢?得,比如說一個人無故的送一大筆錢財,一送來馬上就接受下來,這叫苟得,或者自己沒有任何條件,不具備這種條件那個國君就請你去作一個大夫,作他的大夫在古時候國家來講是一個地位很高的人,是大臣,這樣一來,那自己高興得不得了,求之不得,馬上就答應去作了,這也叫苟得。有所不為的人,當人家送給你再多的錢財,你要考慮考慮他為什麼送你這麼多錢財來,你對他沒有任何貢獻,他無故送那個錢這個不能接受,接受是必然有後患的,一個讀書人他應該知道這個道理。他見到那個國君,請他來作一個大夫,那你也要考慮,我有何德何能,你來請我去作你的大臣,我想想自己我這個能力不夠,不能接受,這叫作不為苟得。趙岐就說一個人不為苟得乃能有為,乃能有為,有為他指的什麼呢?就是有千乘,千乘是不得了,都能讓出去,所以這個才是有為的。好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說到這裏為止。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六十一集发布于2024-05-13 16: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