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六十九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請看孟子讀本第二十七頁,從後面數第三行,也就是倒數第三行,二十七頁從後面數第三行,經文我先開頭念幾句,各位對照一下。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

從這開始,我們就是一句一句的來研讀,齊人就是齊國有這麼一個人,他有一妻一妾。古時候婚姻制度跟現在不同的,現在只准許一夫一妻制度的,古時候可以有妻,還可以有妾。這個齊國人他有妻還有一個妾,而處室者,帶著一妻一妾同居在家中,處室者就是同居在一起。其良人出,良人,古時候妻子稱呼丈夫就稱良人,良人出就指的這個齊人他出門,出去以後然後回來,則必饜酒肉而後反,一出門之後就饜酒肉,饜就是吃得很飽,又是酒又是肉,吃得很飽,而後反,然後就回家來。其妻問所與飲食者,他的妻子就問這個齊人,你出去之後吃的酒肉,吃得很飽回來了,這個飲食所與飲食者,是誰給你這個酒肉呢?問所與飲食,給你飲食的是誰?則盡富貴也。這時齊人就答復他的妻,他的妻這麼一問,齊人就答復她,盡富貴也。那都是富貴的人給這個酒肉給我,然後我吃得很飽回來了。

後來他的妻子,其妻告其妾曰,妻子一聽,後來就告訴他的妾,跟他的妾講,良人出,我們的良人,就是指她的丈夫出去,則必饜酒肉而後反,他必定又是飲酒又是吃肉,吃得很飽,然後回來。問其與飲食者,我曾經問他給你飲食的是誰?他就說了盡富貴也,盡是那些有錢的人,而且是貴人,是有錢的人,是有政治地位,就是作大官的人,他說盡是富貴人。但是,妻子跟妾說了,她說我們的良人,說的是盡是富貴,富人、貴人拿這個酒肉給他吃得很飽,但是想想看,我們又沒有看見,未嘗有顯者來,沒有看見有個很,這個顯者,顯者就是指的富貴的人,沒有一個很顯著的那個富也好,貴也好,沒有看見有一個人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她就對於她的丈夫有懷疑了,跟他的妾講過之後,這個妻就講了,吾將,吾就是這個妻稱呼自己的,她說我,我就是瞷良人之所之,這個字就是不要讓她的丈夫知道,等她丈夫出去的時候,她在後面偷偷的去看他。看他什麼呢?瞷良人之所之也良人之上面字是個語助辭,下面所之字就是到哪裏去。那就是說我要看看我們的良人,他到哪些地方去。說過這個話以後,這是講吾將,將在什麼時候,下面就說了蚤起,這個字就是那個早晚的早字,是一個字,就是早晨起來的時候,施從,這個讀(yí),比如她良人從這一條路上出去,她從旁邊小路上,不讓她丈夫知道,繞到一個別的地方就是施從,在後面不是同一個路,從良人之所之,她就跟在良人後面,一直跟著,她良人到哪裏她就跟到哪裏。這樣的時候,徧國中無與立談者,這時,看她良人到這個國中所到的地方沒有與立談者,沒有一個人跟她的良人站在那裏談幾句話,沒有,立談都沒有,何況還到人家家裏坐下来谈,当然更没有,所以无与立谈者。那麼究竟到哪裏去呢?卒之,卒就是最後,最後她跟到哪裏去,之東郭墦間之祭者,她這個良人,就是到,到了東郭,東邊這個城,這個城的東邊,是郭外,城郭之外。城郭之外的東邊,東邊什麼呢?墦間之祭者,墦字就是那些墳墓,到了城郭之外的這個東邊,那個有很多墳墓,好像是公墓的地方,在那個墦間之祭者,那裏既是有很多的墳墓,那個地方有祭祀的人,祭者,到了這個祭者那裏,乞其餘,她就看到她的良人了,向那個祭祀的人,就是求,乞丐的,求其餘,祭祀剩下來的,祭完了以後,剩下來這個酒肉,他就那些酒肉來吃了,不足,還沒有吃得飽,又顧而之他,又左右看一看,這個地方祭祀的酒肉他沒有吃得飽,人家沒有給他多少,他然後又顧而之他,又看看旁邊其他的地方,如果還有祭祀的話,他也跑到那裏去,跑到他那裏去也是向那個祭祀的人,向他求給他一些酒肉。此其為饜足之道也,這個他的妻看明白了:他原來一出去的時候,又是酒又是肉,吃得醉醺醺的,很飽的回來,這叫饜足之道,饜足之道,他是用這一個方法,吃得饜足的回來了。她的良人還不知道,可是他的妻子看清楚了。

其妻歸,告其妾曰,這個妻子看完了以後就回來,比她的良人回來得早。告其妾曰,就跟他的妾說了,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我們的良人,他是我們所仰望的,所仰望什麼呢?我們終身都仰望他來養我們。今若此,現在我看清楚了,他原來是這個樣子。別說我們終身依靠他靠不住,他沒有辦法養我們,連他自己都還到外面當乞丐,乞丐還不算,還乞人家祭祀的那種酒肉,今若此,看清楚了。

說完了以後,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妻說完以後就跟那個妾訕其良人訕其良人,就是對她的良人沒有說什麼好話,就是毀謗的意思,哪裏像這個良人良到那裏去,不配成為一個良人,這是一個毀謗他的意思,稱不上是個良人,是一個造假的、偽裝的一個人。說完之後而相泣於中庭,他的妻跟妾兩個人在一起,在家裏兩個人都哭起來了。而良人未之知也,他這一套,妻看清楚他,回來之後又告訴妾,這些情形良人還未之知也未之知也,還不知道,還不知道這個妻跟在他後面,把他這樁事情把它揭發出來了,他還不知道,施施從外來讀(yí),也讀[shī],這個字跟上面那個施從良人那個(yí)字,意思不一樣,那個施從良人之所之,是跟在她良人後面,不讓她良人知道,從路旁跟在後面,這個施施當翩翩講,所謂翩翩就是一個扁字左邊一個扁字,右邊加一個羽毛的羽字,那是翩翩,翩翩就是施施。在這裏講,翩翩這個施施的意思就是很喜悅的樣子,因為他妻子跟在後面發現他的這種行為,可是他還不知道,他以為他的妻子跟妾都還不知道,所以又吃飽了以後,很喜悅的、很高興的樣子從外來,從外面回家來。驕其妻妾,他還對他的妻子、對他的妾表示驕傲的這種狀況,就是現在一般人所講的值得驕傲了,他就在他妻妾面前感覺表現一副驕傲的那種樣子出來。

這個事故就說到這裏,下面孟子就說了,由君子觀之,像齊人這種在外面當乞丐,吃得飽飽的回來,向他的妻妾那種驕傲,表現出驕傲的樣子,在一個君子看來,由君子看來,你讓一個君子一個觀察,要觀之的話,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一個人他所以求富貴,是有財富,很有錢;,作大官。利達,利是指富來講的,很多獲利;就是作大官很顯達。求這個富貴利達者,這個求富貴利達是用什麼方法呢?就如同那個齊人跑到那個墳墓旁邊向人家乞求那個祭祀所用過的酒肉是一樣的那種狀況,一個人求富貴利達,用那些不正當的手段,用那個乞丐的那種狀況,向人家來求的,求來之後又向一般人驕傲了。這個時候,孟子說在君子觀察起來一看,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用這種方法就是用很卑鄙的方法求得到富貴利達,然後又向他的妻妾以及向一般人那樣驕傲的話,而他的妻妾不羞恥,而不互相羞恥、互相哭泣的話,幾希矣幾希,很少很少。意思就是說,在孟子看起來,當時候那種求富貴的人很多,求富貴的人,在孟子看一般就像那個齊人,那種在外面當乞丐一樣的,乞來的,乞來之後,那樣又對一般人來驕傲,這樣的話,他的家裏的妻妾都會感覺哭泣,而不哭泣的話,那可以說太少太少。這章經是孟子告訴人,拿那個齊人這一樁故事來比喻一般求富貴的人,求富貴的人你要是用正當的方法不是不可以的,比如說作生意將本求利,賺的錢再多也沒關係,是正當的方法。作官,把書念好,具備了能力,具備了道德,官作得再大也好。就是當時不是這樣,就用齊人那種方法,取得了那種富貴利達,這在孟子看起來,這就跟那個齊人一樣,很叫人感覺為他羞恥,連同他家裏的妻妾都感覺到羞恥。孟子講這一章經,是要教那個時候,教一般求富貴的人要懂得羞恥,不懂得羞恥,用那種不正當的方法,求來的財富再多,官作得再高,但是在君子看起來,都是可恥的事情。這章書就講到這。

離婁篇上下兩篇都說完了,下面就是萬章篇,萬章也是分上下兩篇,現在開始就是上篇,這個篇的名稱也是因為開頭這一章是萬章問曰,就用萬章這兩個字作這個篇的名稱。我們現在就看第一章,這一章經文比較長一點,我們先念幾句,然後再一句一句的來研讀,這是第一章。

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就先念到這裏,我們就看經文了。萬章,姓萬名字叫章,他是孟子的弟子。開頭他就問,舜往于田,田是種田。大家知道,讀歷史就知道,五帝時代有堯舜,而且中國講禪讓政治,就是從堯開始,堯把這個天下禪讓給舜,舜後來也把天下讓給禹,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所以萬章就問,舜往于田,舜原來在他家裏,在他家裏,他的父親跟他的後母,還有他後母養的兒子,是他的弟弟,這家裏三個人,對於舜都不好的。不但如此,而且時時刻刻想殺害這個舜。所以萬章一開始就問了,舜往于田舜往就是到,到哪裏去呢?到耕田,耕田在什麼地方?就到歷山,舜耕于歷山,歷就是歷史的歷,舜到歷山耕田的時候,號泣于旻天,這個讀平聲號,是哀號,哭的聲音那種哀痛的聲音叫。泣就是哭泣,流淚。旻天,旻天是天空裏,他對著天空裏面號泣。何為其號泣也?他為什麼對於旻天號泣呢?古時候講天,天有很多種的,夏天有夏天的名稱,春天有春天的名稱,秋天有秋天的名稱,這裏的旻天,旻天當秋天,指的是秋天。秋天,為什麼這裏號泣于秋天,這個旻天呢?因為秋天天氣,這個陰暗的天氣,陰氣很盛,对於一個人的心情來講,代表那個天有一種悲憫的一個意思,對於人來講,心裏是不很暢快,所以這個旻天是秋天,也當悲憫的憫字的意思講。萬章這樣問他,為什麼號泣于旻天呢?孟子曰:怨慕也,孟子告訴萬章,那是怨慕。怨慕是什麼呢?舜遭遇他的父母一種很惡意的來對待他,因此使這個舜不能跟父母相處在一起,不能依照舜的意思,舜是孝子,孝子總是希望跟父母相處在一起,他的父母,一個是父親,父親是腦筋昏昏沉沉的,專門聽舜的後母的話,那個後母也是偏愛她自己養的兒子,對舜也不好,這樣的時候父母對於舜都是有一種不善的心理,就是用惡意來待他。這樣舜就跑到歷山上去耕田,因此他不能跟父母相處在一起,所以叫怨慕也怨慕這個不是怨恨父母,而是自己為什麼為什麼有這種遭遇呢?慕是慕他的父母,一方面怨恨自己為什麼有這種遭遇,得不到父母來愛護他,雖然如此,他對於父母還是他的,還是很願意跟父母相處在一起,這叫怨慕

孟子這麼一說,萬章就說了,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萬章又問孟子了,他說父母要愛之,要愛這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應當歡喜而不忘,不要忘記父母。假使說父母惡之,父母要憎惡他,憎惡這個兒子,這個兒子如果是孝子的話,應該勞而不怨,應該還是跟著父母,替父母作一些事情,父母有過失要諫勸父母,不問父母對他憎惡或者不憎惡,雖然是憎惡,他仍然是勞而不怨,不能夠對父母有怨恨。然而照孟子講的怨慕也,對這個舜對他父母有怨恨了,所以萬章雙這樣問孟子。曰:長息問於公明高曰,這個是孟子講,孟子在答復萬章的問題以前,先舉出前人有關於這個問題,前人是什麼呢?一個長息,長息公明高的弟子,公明高是誰呢?公明高是曾子的弟子,曾子大家都知道,就是孔夫子的大弟子,長息這個讀長[zhǎng]字,長息問於公明高,也就是公明高的弟子,他問,舜往于田,他這個問句跟萬章問孟子是一個問題,一個樣子的問,當時候公明高也把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這個意思也跟長息答復了、講過了,所以長息問於公明高說,舜往于田,則吾既得聞命矣,他到歷山去耕田,為什麼到那去耕田?這個事情我既得聞命矣,我已經從夫子那裏,夫子指的公明高,你夫子也告訴過了,所以我聞命矣聞命就是弟子稱呼老師,老師告訴他的事情,就如同命令一樣的,所以我既得,我已經是知道了,聞命,公明言你已經告訴過我了,我知道了。號泣于旻天于父母則吾不知也,他到歷山去耕田這個事情我知道,夫子也告訴過我,可是號泣于旻天,他到歷山的時候,對著天空那樣哀痛的號泣,于父母,因為父母他對著天來號泣,則吾不知也,這為什麼呢?為什麼因著父母,他要對天那樣號泣呢?公明言就答復他的弟子長息,是非爾所知也,這個道理非爾,是就是指的長息問,問他為什麼舜號泣于旻天于父母?這個事情公明高說非爾所知也指的長息,不是你所知的。換句話,這個道理你還不懂,公明高的話當然後來有解釋的,有解釋這就不必多提了。

然後孟子就講,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jiá]。這個字有讀恝[jiè],有讀恝[jiá]。恝要讀入聲字就讀[jiè],恝[jiè]與恝[jiá]音很接近,這裏讀恝[jiá]。是什麼意思呢?是沒有憂愁的意思,公明高,孟子就講了,公明高說舜號泣于旻天這個道理,他說你長息你不知道,你不懂。當然公明高會懂,所以孟子講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這兩句話的意思,公明高認為一個孝子的心理,他要是不能取得父母對他歡喜的心,一個孝子不能得到父母的歡喜心的話,那就是父母對他有厭惡的心理的話,為不若是恝,為不若是恝就是如果不這樣,得不到父母的歡喜心,他就不能夠那樣恝然無愁的,恝然無愁,恝恝然無愁就是好像心中一點事情沒有,縱然父母對他有憎惡的心理,對他不喜歡,對他不喜歡,這個兒子也不把這樁事情放在心上,仍然還沒有什麼憂愁,就是恝,恝是恝然,就是沒有愁。但是公明高的意思,孝子之心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歡心,他不能心裏沒有憂愁,因此下面孟子就把舜號泣于旻天這些原因、這些道理講給萬章聽了。既然公明高都知道,孝子一個心理,得不到父母的歡心,他心裏就感覺會憂愁的,不能沒有憂愁。

現在孟子就說了,我竭力耕田,共為子職而已矣。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哉?這幾句話,孟子就替這個舜來設想,就代表舜講他心裏的話,講舜帝所感想的話,這個就是孟子代替舜的稱呼,就如同舜帝說,舜就說,我竭力耕田,我就盡到我的能力,到歷山來耕田,耕田,共為子職而已,耕了田得了糧食,我就來供給父母所需,盡到我作兒子的一個本分,雖然如此,父母之不我愛不我愛就是倒裝句法,就是不愛我。我雖然努力的,盡力的來耕田。竭力就是盡力,盡上我自己的力量來耕田,把收穫的糧食來奉養父母,這是盡到我自己作兒子的一個本分,然而我的父母還不愛護我,於我何哉?於我,我自己,舜就自己責備自己,我究竟有什麼罪過呢?我這罪過在哪裏?要不然我這樣盡力的來準備奉養父母,父母還不愛護我,於我何哉是舜自己責備自己。

再下面,孟子再舉例子,帝使其子,舜在當初是個孝子,那個時候是在民間,沒人知道,到了堯帝年紀老了,要找一個人,將來可以繼承他的天子之位的時候,就叫人,叫他朝廷的臣子來推薦一個賢能的人,朝廷裏面找不到,後來有人就說了,有一個舜,那就把他推薦出來了。推薦出來,堯就把他找到堯的朝廷裏面去,到了朝廷裏面去的時候,開始沒有馬上把天下讓給舜,就先讓舜在朝廷裏面作一些政治上的事務,讓他來培養治理天下的能力,因此帝堯把舜找到他的朝廷裏之後,帝使其子,這個就是堯帝,堯帝就是使他的子,這個就是包括兒子、女兒,使他的有多少呢?九男,九個兒子,再加上兩個女兒,二女就是現在我們讀的尚書裏面講的,就是娥皇、女英。九男的時候,在現在這個尚書經本裏面沒有,根據古人注解講到,孟子所提到堯的這個九男是在過去古文的尚書裏面有的,古文尚書是在漢朝孔夫子的孔壁裏面,孔夫子家中那個牆壁子裏面發掘出來那個古文尚書,但是那個古文尚書到後來也不完備,所以這個九男在古文尚書裏面,完全的古文尚書裏面有記載的,孟子在這裏講的九男,根據古人注解講是在那一種古文尚書裏面有記載。因此這裏孟子就說堯帝派了九個兒子、兩個女兒,就是九男事於外,二女觀其內。兩個女兒嫁給他,作為舜的妻;九男在外面伺候舜帝。除了這個以外,還有百官牛羊倉廩備,百官就是管理那些事務的人,還有牛羊倉廩,用這些個,派了管理種種事務的這個官員,加上牛羊倉廩,很完備的這些人與物,以事舜於畎畝之中,來送給舜,舜這個時候在歷山耕田,在歷山耕田的時候,帝堯就先送這些人與物,送給帝舜。帝舜在那個畎畝,在那個歷山耕田的時候,帝堯就送這些禮物給舜。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到後來那個堯帝的天下,那些讀書的人多就之者,都歸向於帝舜,這一章說到這裏,這一節的時間到了。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六十九集发布于2024-05-13 16:08:15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