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九十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請各位看孟子第三十九頁第二行,最下面兩個字開始,我先把這一章開頭念幾句。
公孫丑問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為詩也。
公孫丑問孟子,他問孟子什麼呢?這個高子,高子是齊國人,齊國人姓高的這個人就跟公孫丑問,就說過了,說什麼呢?小弁,小人之詩也。小弁是詩經裏面的小雅,小雅之中有一篇詩叫作小弁。高子說,這一篇詩是小人之詩,公孫丑就拿高子批評小弁是小人之詩,來問孟子,孟子曰,孟子就跟公孫丑說了,何以言之?這個高子怎麼這樣說法子呢?怎麼說這一篇詩是小人的詩呢?曰:怨。公孫丑就說了,高子認為這一篇詩是小人之詩是因為這詩講的怨,有怨恨在當中。曰:固哉。這個曰是孟子講,哎呀,這是固,這個固是不通的意思,固陋,陋就是陋室銘的那個陋,就是固陋。高叟之為詩也,叟,這個高子年歲應該比孟子年歲高,所以稱他高叟,這個高老先生為詩也,他研究詩,研究沒有研究通,是很固陋的。有人於此,孟子就講給公孫丑聽,假如有一個人在這裏,越人關弓而射之,有人於此,就是這個人說是一個越人,越人是南方人。越人在這裏關弓而射之,別人拿一個弓向這個越人來射,則己談笑而道之,這個人看見別人拿一個弓要射這個越人,而這個人在那裏有談有笑的,說那個越人被人家射。無他,為什麼這個人看見越人被人家拿弓來射他,他還是在談笑來講呢?沒有別的原因。疏之也,越人跟這個人很疏遠的,沒有什麼關係。再假說,其兄,有人於此,就是這個人他的哥哥,關弓而射之,有別人拿一個弓來射他的哥哥,則己垂涕泣而道之,這個人他一定垂涕,很感覺傷心流涕,在那哭泣,然後就說這樁事情不但這樣,而且還阻止。無他,為什麼呢?沒有別的原因。戚之也,戚之,與自己關係很密切,一個是疏遠,沒有關係,一個戚是親戚,是自己的至親,小弁之怨,是親親也,小弁這一篇詩,根據趙岐的注解,是伯奇之詩,伯奇是什麼呢?是遭遇他父親待他不好,這是小弁這篇詩講究怨,是怨恨,怨他的父親,這是親親的,親親,仁也,怨親親這是表現這個仁,仁義在當中。固矣夫,高叟之為詩也,再加上一個高老先生他是固陋,他研究詩沒有把詩的宗旨、詩的意義沒有看清楚。小弁這篇詩是伯奇的詩,為什麼怨,孟子說它是親親仁也,這一篇詩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周天子,周家到了周幽王的時候,周幽王娶了褒姒,就把原來的夫人廢了,就是立了?姒為夫人,褻姒養的兒子,就把褻姒的兒子立為太子,前面他的夫人叫申后,申后養的兒子叫作宜臼,把宜臼本來是個太子的身分,幽王把這個太子把他廢除掉,就把褻姒的兒子立為太子,這在歷史上是一個大事情,後來周幽王為這個事引起犬戎之難,被犬戎殺了,然後宜臼再回復太子繼位,到了東邊來,遷都遷到東邊來,叫作周平王。這篇詩就是伯奇的詩,伯奇就是那個時候被周幽王廢棄的那個太子,名字叫作宜臼,在當初宜臼被廢棄的時候,宜臼的老師,宜臼的師傅就作了這一篇詩,作了這一篇詩表示對於周幽王的一種怨恨,這在孟子看起來,小弁這個怨是親親,父子之間的這種親親,周幽王把太子——名正言順的這個太子廢了,太子的這個師傅替他作這一篇詩,表現有一種怨,怨他的父親,這是由親親發出來的。親親就是仁,認為這個怨是應該的。
後面,曰:凱風何以不怨。高子又問孟子,詩經裏面有一篇凱風,凱風是什麼呢?凱風是詩經國風裏面的,邶風裏面有一篇詩,叫作凱風。凱風裏面沒有講怨恨,沒有怨的,他說凱風也是親之過,凱風何以不怨,凱風這一篇詩裏面為什麼沒有說到有什麼怨呢?曰,孟子就跟公孫丑說了,凱風,你問他為什麼不怨,凱風是親之過小者也,凱風所講的也是講他的母親,前面是講父親,凱風這一篇是講的母親,母親有了過,但是這個過是小過,不像是平王,周平王,廢棄太子那個太重大,嚴重了。親之過小者也,小弁是親之過大者也,那個過失太大了。親之過大而不怨,如果遇見他的親之過,這樣嚴重的大過,而不怨的話,這就是疏了,就更加疏遠了,疏遠就是說不把父親當作父親,就跟前面講越人關弓而射之,則己談笑而道之,就跟那個差不多。這個是應該要怨的,如果不怨是疏遠了。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母親犯的過很小,而怨的話,這個過失小而怨,是不可磯也,磯是什麼呢?磯好像一個石頭遇到水激,水跟它一激,一沖激的話,這就是激起來反效果,反擊的力量很大,用在這裏就是說小過要怨的話,是不可磯也,意思是說遇見小過不必怨,意思就是不可磯也,不必那樣沖激,有時遇到父母一個微細的小過失,要諫勸,不諫勸也是不對的,就是事父母幾諫,事奉父母,遇到父母有過失的時候,這過失還不顯著,在幾微之間就要諫勸父母,這在論語裏面就講的。在這裏孟子意思:親之過小而怨的話,這就是不可磯,那就是不能夠在幾微之間來諫勸父母。愈疏是不孝也,前面對於親之過大,如果是不怨的話,那就是不孝。就這個宜臼來講,宜臼被他父親廢除太子了,這是他父親一個最大的過失,如果這個不怨的話,就等於把他的父親當作路人,當作疏遠的人,與自己無關,這是不孝。反過來講,凱風裏面遇見親的過小而加以怨恨的話,這就是沒有作到幾微之間,幾諫,怨了就是遇見這個小的過失就跟他沖激,怨恨就表現出來,你沒有幾諫的意思,這也是不孝,不可磯也是不孝。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講到最後,孟子就引用孔子講的。孔子說,舜其至孝矣,舜帝那算是一個至孝,至孝是孝到極處了,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對父母那樣能夠盡孝,他的孝道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他所以至孝,五十而慕,到自己年齡到五十歲的時候,還是像一個小孩子那樣慕自己的父母,念念不忘自己父母,這可是孝到極處了,你舉這個意思來講,詩經裏面講的伯奇的詩,應該要怨,不怨就是不孝。凱風裏面為什麼不怨呢?孟子說不應該怨,怨也是不孝,因為小過,你可以諫,可以勸告。大過是不能勸的,勸不過來,所以小過你要怨的話,只怨而不去諫勸的話,也是不孝。最後舉孔子講的一句話,舜是至孝,這種至孝,那就是可以值得所有的人都要向舜來學習。這一章是藉著公孫丑這樣問,一方面孟子講調子研究詩,沒有把這個詩的旨趣,每一首詩,每一篇詩都有它的旨趣,高子說小弁這個小人之詩,他就不了解詩的旨,它的主體沒有把握到,孟子對於詩,根據古人講孟子在這個詩上面很深入,研究得很有成就,所以在孟子他所作的這一些文章裏面提到詩很多,正可以看出來,孟子對於詩研究得非常好。我們從這裏可以了解,學詩最重要的你要把這個詩,一篇一篇詩它有主要的道理在當中。我們研究詩,無論詩經也好,以及後來的漢詩,六朝的古體詩,唐朝的近體詩,必須研究詩的文字以外的言外之意,這個言外之意你要研究不出來,這詩根本就不懂,後面孟子講,一個是小弁,一個是凱風;一個是有怨,一個是沒有怨。有怨有有怨表現的意思,沒有怨有沒有怨表現的意思,就這個詩的文字看起來,兩者是相反的,孟子把這個詩的內容、言外之意一分析起來,拿這個孝道來一說明的話,這個詩它的主體是在此,最後引用孔子的話,舜其至孝矣,這個都是講究孝道。這兩篇詩就是講為人子者,對於父母盡孝,怎麼個盡孝法子?就在這兩篇詩裏,它這個詩的主題,也就是它的宗旨,孟子不這樣分析,恐怕我們一般人都看不出來,詩重要處在此。
再後面三十九頁的第六行。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這個丘字應該讀避孔子的名,應該讀某,所以它這個字都缺少一筆,我們今日之下照說應該讀石某的,可是一般人不了解,讀石丘也可以。宋牼將之楚,宋牼是宋國人,他的名字叫牼,他是一個讀書人,年紀應該也不小了,一個年長的人,他將之楚,將要到楚國去,孟子遇於石丘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遇到了宋牼。曰:先生將何之。先生,在古時候先生,我們那個時候,就在民國時代,我們在鄉村裏讀書的話,稱老師還是稱先生,孟子在這個時候稱宋牼稱先生,可見得宋牼他是個讀書人,他年歲也比較長。孟子就問他,你老先生將何之,何之就是你到哪裏去?曰,宋牼就說,吾聞秦楚搆兵,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他說我聽說秦國跟楚國這兩個大國家搆兵,兩個要發生戰爭,要打仗了。我將見楚王,我準備要去見見楚國的楚王。說而罷之,我向他說一說,就是遊說,我就說服他,讓他作罷,罷就不要動了,不要搆兵。楚王不悅,可是如果楚王不接受我的建議的話,我將見秦王,那我就去,再去見見秦國的國王,說而罷之,我還是勸告他,不要發動戰爭。二王我將有所遇焉,這兩個國王,或者是楚王,或者是秦王,如果兩個王都聽我的話,那當然更好,如果有任何一個國王接受我的建議,只要有一個國家不準備打仗,另外一個國家它也動不起來了,所以說是二王我將有所遇焉,這兩個國王,我必然有所遇,有所遇就是說這兩位必然是有一個能夠接受我的勸告,我向他遊說的話,他會接受我的建議,接受我的建議,所以遇,那我這個理想,理想就是在國際上不要發生戰爭,求其世界和平,這是宋牼所抱持的理想,遇就是我的理想可以有知遇了,理想、志願可以實現了,這是宋牼跟孟子所講的這一件事情。
孟子一聽,曰: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說之將何如?孟子就說了,軻,孟子就稱呼自己名字,我請無問其詳,我不必問你很詳細的,你去說服這兩位國王,很詳細的,我也不準備來問得很詳細。只願聞其指,我只想了解、聽聽你講你這個宗旨,也就是說你遊說這兩位王者,你的心裏,你的意思是如何?主要的意旨是如何?
曰,下面就說了,我將言其不利也,他說,我到這兩位國王去遊說的時候,我就是告訴他,戰爭,兩個國家出兵作戰的時候,這是都不好,不利。不但對於別人,對於對方是不利,對於自己也不利,因為一作戰,對方也好,自己好也,都會有很大的損失,打仗,打勝仗,打敗仗,自己出的兵沒有死傷,沒有這道理。自古以來,你作戰,戰敗了,固然死亡慘重。戰勝了,自己軍隊也有死傷的,所以講不利。曰,孟子一聽他這麼說,就告訴宋牼說了。先生之志則大矣,你老先生你這個志願是很大了。先生之號則不可,號是什麼呢?就是言其不利,言其不利這就是名號。孟子講的號,趙岐的注解叫作名號,名號是什麼名號呢?古人作戰要師出有名,師就是軍隊,你動了軍隊要出師,發動這個軍隊,出去跟人家作戰,你要有個名目,師出有名,師出無名的話,你這個軍隊不能出去。出去,你在國際上人家就不會同情你,你這個作戰,你戰也不會打勝仗的。所以這個名在孟子這裏叫號,叫名號,名號就是出師,出動這個軍隊應該名正言順的有個名,這叫出師。現在孟子就宋牼來講,你勸告這兩個國家,叫他不要出兵的話,你用的這個名號,這就是你的說辭,你這說辭就告訴他不利的,但是你這個名號不可。你的志願叫這兩個國家不要發生戰爭,你的志願是很大,可是你用這個名號不好,不可以用這個名號,為什麼呢?
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你就是用不利,不利的反面就是利,你告訴這兩位國王出兵就是不利的,就叫他們從自己的利益方面來想,想到自己利益,就認為一出兵不利,就會止住了,不要出兵了。這個還是你以利來說他,來說服他。就這個以利來說服的時候,他們要是聽從你的建議的話,秦楚之王悅以利,以罷三軍之師。秦王、楚王一聽,你替他的利益來著想,他就感覺很喜悅了,一喜悅之後就接受你的建議,就罷了,就停止了,不要出去三軍這個師,師就是軍隊的總稱,就是不要出兵了。這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利也,除了秦楚之王,還有他們國家三軍人,他們也樂於不要動了,這個樂於不要動,不要出兵的話,而悅於利,也是高高興興的,有利益了。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這樣的時候就他們來說,作為人臣的話,心裏所想的是利,以利來事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作為人子的,他心裏所想的,也是個利益,以利益來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作為弟弟的人,他心裏所想的也是利益,這利益是包括對自己有利,包括自己以利來事兄,就是我事兄就有利了,這樣的事兄。是君臣父子兄弟,臣子這樣以利來事君,覺得對於自己有利。作為人子的,以利來事父,覺得這樣事父對於自己有利。人人都是在這人利己這樣想法的話,那麼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父子之間,君臣之間,兄弟之間,他們各人,臣事其君,子事其父,弟事其兄,都抱著我這樣事奉君主、事奉父親、事奉哥哥,對於我自己有利,他們心裏都是一個利字在那裏,存在心裏,這樣利字存在心裏,去仁義了,仁義就不在心裏面。懷利以相接,人人心裏都抱著一個利字,大家相接,每個人待人接物,互相交接,利字當頭,仁義就去了。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這樣看起來不亡國,國家不亡,沒有這個道理。人人都講利,從君臣父子兄弟這個五倫,都講這個利字的話,這個國家不亡,也沒有天理了。孟子說沒有這回事情,國家一定是亡的。
把這個道理說明白了之後,他就勸告宋牼了。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你老先生以仁義來遊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仁義,以罷三軍之師。秦楚之王他們兩者要明白你所講的這個仁義之道的話,他一接受你的勸告,他停止三軍之師,不要再動員了。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三軍的軍士、將帥,一般的士卒都樂意不要動員了,都停止了,這個停止他高興,高興在哪,高興在仁義。為什麼呢?前面講不出動軍隊是為著利,現在你以仁義來說服秦楚二王,他一停止,這個軍隊,軍士們,他想的不是利,是懷的仁義。這樣看起來,是樂罷而悅於仁義也。那麼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這就是說跟前面相反了,作為人臣的,他認為這樣作的話,以仁義來事君的話,心裏只有仁義,為人子懷義事父,心裏就是仁義在心裏面,為人弟者也是如此。這樣看起來,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大家都是把這個利從心裏去掉,心裏存在的就是仁義,人人以仁義來交接的話,你待我以仁義,我待你也是仁義,中國自古以來是講究五倫,五倫彼此都是以仁義互相來接待。你想想看,一個國家人人都拿仁義來待人接物,所以說,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前面講亡國的亡,現在講王,王是王天下,所以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呢?何必一定要講究利。這一章孟子把利與仁義講得多麼透徹。我們今日之下,看現在全世界都是講利,講功利主義,所以造成我們現在看見,不管是在位的、不在位的,富有的、貧窮的人,人人都不快樂,都是痛苦。為什麼呢?人人都講功利,都講功利都是自私自利,都是互相爭奪,這個事有什麼快樂呢?本來一個人生到人世間來,人世間都是苦多樂少,真正說起來,只有苦沒有樂,如果再加上只講利,不講仁義的話,那就苦上加苦。中國的教育,古聖先王看清人世間這麼苦,所以教人家學道,學道就要講究仁義,不要講利,這是我們要懂得中國的文化,與現代人講功利,這是兩者截然不同。孟子那個時候就把利與仁義分辨得這麼清楚,我們對照今天這個時局,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不講功利,這個功利,我們為什麼現在要講功利呢?我們過去不是這樣,我們過去孔子講道德仁義,孟子把孔子的道德仁義再進一步詳細的這樣發揮,從這個以後,我們中國歷代的君臣都是講究仁義的。為什麼現在,現在就是因為我們現在,從清朝,滿清末期,中國受到外國人的侵略太過分了,開始的時候就是英國的鴉片戰爭,讓我們中國這個清朝割地賠償,到後來有很多的條約,一作戰被人家打敗了,割地求和。到後來,到了民國時代,中國有一些讀書人看到外國的,英美那些國家都是洋槍大砲,兵艦那麼強盛,說那是強盛的國家。我們中國很貧窮又弱,所以他們要提倡一切要西化,西洋化,西洋化就是講功利主義,在現在就是一切都是要跟外國人來學,所以外國人從開始他們就是講功利主義,我們現在就跟他們學。跟他們學就把我們固有的講道德仁義這些放棄掉,不講了,就是只講功利了。所以造成我們現在,別的不必說,我們就看臺灣了,臺灣,我們看看,這個現象不必詳細講,大家每天都看到,自殺的自殺,殺人的殺人,搶劫的搶劫,哪天沒有?就是讀書,從小學,從幼稚園開始,家長就告訴他,你不要輸了人家,你不要被人家打敗了,你處處要勝過人家。小孩子從開始讀書的話,書念得就不愉快,壓力就很大,這都是功利主義作為大前提,造成人人都有痛苦。因此我們讀了孟子,我們應該要覺悟了,不要講功利主義,講功利主義,固然就是眼前所看的這些,我們自己,我們下一代,一般人都是這麼痛苦,最重要的,講功利主義違背了仁義,我們學道就是沒辦法學了,功利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時候與仁義相反,仁義才能學道,仁義就是關懷人家,一切都是同情人家,捨己為人,這是仁義。捨己為人,捨棄到最徹底,那就是仁義道德,就見到自己的,前面講人皆可以為堯舜,堯舜他的本性,跟我們一般人的本性是一個本性,都是萬德萬能,我們把仁義作得最圓滿的時候,道德就是顯示出來,我們自己本有的天性就顯示出來了,我們就成聖人了。這樣一看來我們學著講功利,功利走到絕處只有自己沒有他們,這個不但在這一生眼前的這些痛苦,他就不能脩道,不能脩道並且人這個生命,短短的這個幾十年的生命一完了之後,到哪裏去?一個人一生只有自私自利的話,損人利己,跟那個仁義是損己利人是相反的,損人利己走到絕處,處處是害人,這個他將來不墮落啊!一切的宗教家都講,損人利己,作了這些惡事,死後一定要墮地獄的,想想看這個多麼危險。我們學道的人一想到這個,讀了孟子之後,我們要想成為聖人,孟子講的這一章經書這麼清清楚楚的,我們千萬不可以跟現代人學,我們自己教書,在學校教書的話,我們要把這個用善巧方便把這個道理跟學生們講,讓學生了解,不但當教師的人,無論作哪一個行業的人,凡是跟我們接觸的人,不要怕人家笑話,我們都要把這個道理跟一般人說一說。時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裏為止。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九十集发布于2024-05-13 15: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