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九十五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開始研讀孟子,現在請翻開孟子讀本第四十二頁,從這裏開始,是講孟子的盡心篇,開頭這一章孟子就說了。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就從這裏開始,我們看,孟子就說了,盡其心,心與性是有關係的,性就是一個人他有本性,中庸所講的天命之謂性。天命之謂性,天命就是本有的,本有這個性,心是什麼呢?心是從性這個本體發出來的作用,因此要明了自己的本性的話,就從心上面來研究,盡其心,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心思。好懂一點來講,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有心理,一起作用的話,就起了念頭,這個念頭就是心在那發動,盡其心,自己知道起了這個念頭,自己這個念頭是什麼念頭,是善的、是惡的,自己就要自己明了。所以一個脩道的人,脩道的人怎麼脩法?目的就是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性,知道自己本性就是在自己起心動念的時候來研究自己這是什麼念頭,我們一般人起心動念都是人與我之間的利害關係,離不開這一個念頭,這些關係必須要研究清楚,我這個心念處處是要想跟人家有所爭執,在權利名聲這一方面跟人家爭奪,這個心念是不好的,是惡的念頭。跟惡的念頭相反的就是善的念頭,那就把自己心念要改過來。一起心動念知道這個念頭是要想損人利己呢,還是損己利人?損人利己這個念頭就是不好,是惡的念頭。要是捨己為人的話,或是損己利人的話,這就是善的念頭,善惡辨別得清清楚楚的。在起心動念的時候,遇到惡念把它打消;遇到善念讓它盡量的發展。這樣久而久之,這心就成為純善的。到了純善的話,就逐漸就知道自己的本性了,所以盡其心者,知其性也。這兩句,古人——漢儒趙岐的注解說,性有仁義禮智之端。人的本性不好懂,但是有幾個端,端,好懂的話,這個字就是頭緒,我們作任何事情也好,研究任何東西也好,你總要有個頭緒。有個頭緒然後才能夠好去研究。趙岐注解,心有仁義禮智之端,端是開端,仁義禮智這是性的開端。也就是我們研究自己有這個本性從哪裏來呢?就是從仁義禮智上面去明了,研究仁義禮智就是研究自己本性的一個頭緒,這個頭緒知道之後,就把我們這個心放在仁義禮智這個開端上面,這心就正起來了。正到極處,這個心純善的,那就是仁義禮智,這個時候知其性也,因為在仁義禮智這個四端,換句話說,仁義禮智都是從性裏面起來的作用。性我們不知道,只要在仁義禮智這方面去用工夫,來辨別。辨別,怎麼辨別法子呢?仁義禮智是善的,違背仁義禮智就是惡的。

再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自私自利就是惡的,一切為公就是善的,這個我們在脩行的時候,就好明了了,這樣研究研究,心能夠盡其心,把這個心念都合乎仁義禮智了,這時我們就知道,我們的本性就知道了。所以這兩句話: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一旦知道自己的本性,就知道天,天是天道。天道在孟子這裏講,孟子沒有加以解釋,他把性與天道合起來說,知道性也就知道天道了,既然知性就知天道,從這個文章的語氣來講,孟子所講這個天那是廣大的,也是平等的,無私的。既是天道是廣大、平等、無私,它對於天地間的萬物都是平等的來照顧他們,就像天空,天空籠罩在這個大地上,不管這個大地是人也好,是一切動物、是植物什麼,它都無私的來籠罩在這個大地上的萬物。這樣說起來,拿孟子的學術來講,這是純善的一個道,必得我們知道自己的性,就知道這個天道,知道天道有什麼用呢?我們就用這個天道,用在人世間,那就一切利他的,這是天道。

下面講,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只要存其自己的這個善心,養自己的本性。在趙岐的注解:養育正性,正就是正大光明的正,養育正性,性怎麼還有正性的呢?就是因為我們普通人不明了自己有本性,再拿自己私心污染了自己本性,雖然我們一舉一動都是出於本性起的作用,然而我們自己不知道,我們這個本性起的作用,我們用得不正當,用到彎曲的地方,邪的地方。所以趙岐在注解,心正了然後就是能夠正性。性怎麼正呢?性就是自己去了罪惡的念頭,使得善的念頭一直保持,這就是心正了。心正了以後,由本性起的一言一行,作出任何事情來都是正當的,這就是表示正性。因此存其心、養其性,就是存其那個純善的心,養自己正性,這個正性就是本有的,就是去了那個惡的心思,由性起出來的作用那就是正了,就是正性,這樣的時候,可以算得上是仁人了,仁義道德的仁人。為什麼呢?前面就講過,性有仁義禮智這個開端,這個四端,這是趙岐在前面講的,因此這樣的人就是個仁人,仁人就跟天道是相合的。天有好生之德,仁人也是好生,講仁義禮智信這個五常來講,仁是配合東方,東方屬於森,樹木的木。東方屬於木是在春天,春天樹木都是發芽生長,這就是天地一顆仁心在那裏生養萬物,因此在仁義禮智信這一種道德方面來講,仁心就是屬於東方木,跟天道相合。因此天道好生,仁人也是好生。我們有仁心的人,他見到別人的痛苦,自己就如同本身遭遇一樣,就想盡辦法來解除那些痛苦的人的痛苦,這就是仁人,所以存其心,養其性,就可以事天事天就是所作的事情跟天完全一致了,這叫事天

把這個理論講完,下面就講,殀壽不貳,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殀是夭折,一個人生下來壽命很短,未成年就死亡了,叫殀。就是活了很久,壽命很長。一個仁人,要想盡心知性的人,要想事天的人,他看見人世間,壽命有短的,壽命有長的,他看起來不貳,不貳是什麼呢?不改變他的心理,他的心理就是在盡心、知性,也就是存其心養其性。只有這一個心在那裏脩持,所以脩身以俟之。儘管人的壽命有長有短,他都不貳其心,不貳其心就是不改變自己脩道的心,自己脩道是一心在那裏脩,這是以俟之。俟之是什麼呢?就是俟這個天命,等待這個天命,等待天命的話,這就是所以立命也,立是自己建立自己的命運,自己建立什麼命呢?就是建立跟天命一樣的。天命,那是人人所希求的,你要立命就是要等待天命,等待天命怎麼等待法子呢?前面講存其心,養其性。養成功了就是跟天命合起來了,就得了仁,得了仁心,天有好生之德,仁人之心也是好生之德。好生之德,論語裏面講,仁者壽,仁人他自自然然的會得高壽,這還是就世間法來講。如果就出世間法來講,那就是知性。一旦存其心,養其性,自己本性出現的時候,壽者相就沒有了,既沒有壽者相,這個生命就超越世間生滅的生命。立命最高的境界是這樣的立命,立了這個命,自己的天命成就了,然後來教化天下人。這章書是孟子教我們如何來盡自己的心,然後了解自己的本性,由這個才能夠真正的立命。

下面孟子就說了,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嚴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說,前面講天命,也知道怎麼個立命。所以接著在這裏講,莫非命也,莫是當無字講,一個人生在世間,無非是命,各人有各人的命,各人的命是不同的。順受其正,這個命各人不同,學道的人要知道,要知道這個正命,正命就是順受其正,這在漢儒趙岐注解講,命有三種,一個人行善,行一些善事情,得到的善報,這叫受命,就是順受其正的受命。有些人行了善事情,得了惡報,這叫遭命,遭遇不好的命運。還有行惡,造了很多罪惡的事情,後來得了惡報應,得了惡報,這叫隨命,隨波逐流這個隨命。

一個君子、學道的人,他要了解,應該順受其正順受其正就是順乎仁義禮智是心性的四端,順受這個,這就是受正命。下面就講知道順受其正的話,是故知命者,知道這個命,前面講立命,立命你怎麼立法,就要順受其正,知道順受其正的就是知命者。不立乎嚴牆之下,嚴牆,嚴這個字,很高,很危險的。是很高,很傾斜的,那個牆危險快要倒的那種牆不能夠站在那個牆下,在那個牆下說不定牆一下倒下來,就把人壓死了。所以知命的人,不要在危險的牆下站。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立在嚴牆之下是不知道,不能盡道。不立在嚴牆之下,處處自己想到要保護安全,這就是盡其道了,盡其道而死正命也。所謂盡其道而死,前面舉的是不立乎嚴牆之下,是個比喻的話。在這裏講盡其道而死,就是盡其脩身之道,脩身就是指的道德方面,孝弟忠信、學仁義,這就是脩身。這是盡其道,一個人他一生都能夠講孝弟忠信,學道德仁義,然後命終而死,就是得了善終,這叫正命。桎梏死者,非正命也。這個本子講梏桎死者。在十三經注疏本子裏面這兩個字倒過來,桎梏、梏桎是一個意思,兩個字就是古時候對於犯人,犯罪的人,用一個手腳把它鎖起來,那種刑具,刑罰的那種具,相等於後來的腳鐐手鐲,是那一套的刑具。桎梏死者,就是犯罪,犯了罪,被國家把他處分他而死的,這是非正命也,這不算是正命。在這裏是告訴一般人,必得要順受其正,平常一般人知道,到外面去,處處要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要受了傷害,這是一般人知道的。但是脩養仁義道德,要得其正命,這就一般人不了解了。所以孟子在這裏講莫非命也。人人都有命,但是人人這個命,有的遭了災禍;有的得到壽終正寢。壽終正寢的人,他是順受其正才可能得,不是順受其正,那就死於非命了,死於非命是不好的結果。在書經裏面,洪範裏面講的五福六極,五福六極五種福之中就有考終命這一種,考終命就是得了善終,與這個相反的話,就是死於非命,這是必得要平常能夠順受其正才能夠得到考終命。就一個脩道的人來講,真正脩道,他臨命終的時候,得其善終的時候,他知道下一輩子到哪裏去,清清楚楚的,念佛的人臨命終的時候,他知道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就要平時順受其正。這一章經書是孟子教人家順受其正,就是教人家立命。

再下面就講,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這章經書孟子告訴我們,我們人在世間一般人都有所求的。,有的能夠求得到,有的不一定能夠求得到。下面我們看,孟子說了,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凡是有求必有所得,不求就失掉,能夠求的,不求就是不得,這樣的求是有益於得。那我們都要求,這種求有益於得的話是什麼呢?是脩養仁義。趙岐注解這個是教我們脩這個仁,行這一切正義。我們言語行為都要講求仁義,這個我們求,一定得;不求呢,仁義就是沒有得,這樣我們必須要求。那就是說我們一定要學仁義。求在我者也。這個有益於得就是說有求就有得,換句話說,我們脩仁義的我們就有仁義,就成為仁義之人,不脩學仁義,這個仁義我們就是從哪裏看出我們是仁義之人?看不出來。作那些事情與仁義相反的,那就失掉了仁義,因此孟子教我們求這樣的求是有得,為什麼這樣求有得呢?求在我者也。求在我,仁義是我們人人本有的,仁義就是從我們自己本性裏起出來作用。我們不用它,不用這個仁義,用損人利己的那種事情,專門作那些非義的事情,那就是違背了,那就是失之。只要自己肯學仁義的話,仁義是我們本有的,是求之在我,有求必得。

下面講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這個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這個是什麼呢?雖然求的時候用一些辦法來求,這個用一些方法,用種種的方法來求。比如說孟子也曾經講求什麼呢?我們一般人求的是,求作官的官位,這就是爵,爵位。這個爵位的時候,有天爵、有人爵。求之有道是什麼呢?是教我們脩天爵。天爵是什麼呢?就是脩養道德、學仁義。天爵得了之後,脩好之後,孟子也講,而人爵從之。古時候讀書人,一方面求學問,同時就要脩養道德,有道德、有學問,這是天爵。天爵脩好的時候,人爵從之什麼呢?人爵——世間那些,古時候天子朝廷裏面、國君朝廷裏面用的大臣子,大臣子爵位有這些爵位,這是人爵。天爵脩好了之後,天子是明君,就把你選去了,作他的臣子,人爵就有了,所以脩其天爵而人爵從之,這是求之有道。但是自古以來,讀書脩養道德的人很多,天爵雖然有了,人爵不一定就有。古時很多人有道德又有學問的人,他沒有人爵,沒有機會讓他出來得人爵,那很多很多的。這是什麼呢?得與不得是有命,所以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有命才能得,換句話說,脩了天爵,得了人爵的話,是有命,脩了天爵而不得人爵,也是有命,命中有人爵的話,脩養天爵你就得到;命中沒有人爵,就是脩得了天爵,人爵還是不得。這是得之有命,既然得之有命的話,是求無益於得也。這個是講求人爵,得與不得,這個人爵得與不得的話,都是有命,想求取人爵,去求人爵的話,沒有用處。無益。為什麼求人爵沒有用呢?求在外者也。那個天子知道不知道你,肯不肯用你,用你的時候,是有拿爵位給你,這個爵位是在外的,人爵是外來的,那些宰相、卿大夫,公、侯、伯、子、男這個都是爵位,這爵位不是本有的,不是心性上本有的,不是天爵,而是人爵,人爵在外。人爵在外的時候,不是像前面講求之在我,這個是求之在外,在外面不見得就能求得到,與其如此的話,孟子教我們求什麼呢?只有求其在我,我們只能夠脩學這個仁義道德,求天爵、人爵不必求。求不到,當然是一般人不願意的事,就是求到了,求到有什麼意思呢?天爵得到的時候,可以成為聖人,可以造命,可以成為聖人,那是完全操之在我自己。在那些人爵,別說是不一定求得到,就算求到了之後,對於自己有什麼大的用處呢?所以這是求在外,不必那樣的強求。

再下面孟子說了,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萬物,物當事字講,萬事,天下一切事情皆備於我。怎麼皆備於我呢?必得了解一個道理,天下萬事萬物從那裏出現的?從人的本性裏面出現的,本性是安安靜靜的,本性無處而不在,一起作用的話,它有現象了,它有事情了。這些事情,這些現象皆備於我,都是完備的在我自性之中。普通人他不了解這個萬事萬物從哪裏出來的,普通人他不了解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都是生滅法,生生滅滅的,隨時在那轉變。聖人知道,萬事萬物是從本性裏面出來的,本性出來的,它必有作用。聖人能夠運用這個萬事萬物來教化天下人,來造福天下人,他知道這個萬事萬物的來源,也知道它的用法。普通人不是如此,普通人,萬事萬物從哪出來的?山河大地,人世間種種的這些人事方面的事情,他不知道。這些都是從自己的本性出來的。在聖人方面了解,這些萬事萬物都是清淨的,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可以都是有用的事物。我們普通人既不知道這些萬事萬物的來源,這萬事萬物的來源,來源他也不知道,他也不知道用法,只知道隨時在轉變的那個事物,執著在那裏,把假事情當作真事情。作一個帝王了,了不得了這個帝王是實實在在的帝王了,作一國的國君也不得了,是國君了。在聖人看起來,這個都是假法,別的不說,就拿中國來講,中國三皇五帝以來,天子、各國的君主,我們現在知道哪幾個?人也好,他的姓名也好,我們都記不得了,這都是假東西。所以一般人講,不知道萬物從哪裏來,也不知道運用萬物,都是把這個假法、假的事物當真的,一生之中只知道跟人家爭奪這些假東西,造了種種罪惡,孟子在這裏告訴我們:萬物皆備於我,都是從我們自性裏面出來的,既是皆備於我,那就要反身而誠,我們自己要反省自己,反身,身就代表自己。就是回過頭來,來脩身,脩身最重要是誠,誠誠實實的。怎麼誠呢?一切轉變的那些東西都不可靠,是假東西,要找一個真實的東西、不變的,哪些東西不變?當然本性是不變的,這個本性我們不懂,前面講了,盡其心,知其性,心自己知道,我們人人都有這個心,這個心要盡的時候,要先學仁義禮智,脩仁義禮智,從這裏得了一個頭緒,得了一個頭緒,學到仁義禮智的話,仁義禮智沒有變化的。在孟子那個時候講仁義禮智,到現在還是講仁義禮智,這沒有變化的,這叫誠。反身來學仁義禮智,學得誠,愈學愈誠,愈能得到自己本性,所以樂莫大焉,這種快樂沒有比這個大了。怎麼反身而誠呢?反身而誠就是學仁義,仁一時也不容易學到,學個恕道,所以下面講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恕,孔夫子就加以解釋,己所不欲,勿於於人。就從這一方面來開始用工夫,來脩養,從這個脩恕道,開始學也不容易的,要勉強的。勉強來行這個恕道,這是求仁最近了,求仁莫近焉。那就是我們求仁的話,先開始學恕道,恕道學好了,就是學到仁了。這一章書最重要的就是開頭這一句話:萬物皆備於我。先從學恕道開始,然後就能知道學到聖人那種,萬物都是我從自性出來的,我們就運用萬物萬事來教化人家,教人人都學聖人,學聖賢。這一章書是這樣的研究。講到這裏,時間也到了,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九十五集发布于2024-05-13 15:57:51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