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九十六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請看孟子讀本四十二頁第四行開始。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孟子说了,行之而不著焉,行之,行的是什麼呢?前面講,盡其心者,知其性也。性有四端,這是趙岐注的,有仁義禮智之端,這裏講行之而不著焉,就是講行仁義禮智,學這個仁來講,按照仁那樣的道德來行,而不著焉,雖作有仁德的事情,說的話合乎仁德的這種言語,而不著,不明顯。習矣而不察焉,習是行得很習慣,而不察焉,沒有把仁義這個道理去觀察、去研究。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終身這樣行,這樣習,比如說自己所行的合乎仁義,待人接物也不虧待人家,也能關心人家,這種行為從哪裏出現?雖然日常這樣行,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不著,行得很習慣,怎麼樣很習慣呢?古時候講父慈子孝,作父母的對於兒女都很愛護,慈就是以仁慈來養育兒女,兒女對於父母也知道孝順。孝慈,這個一般人在過去都是習,很習慣。而不察,就不能夠研究這個道理。而且父慈子孝只能夠在家庭裏面在那裏習,很習慣在那裏,限於在家庭的倫理之中講孝道,講慈,他就不研究,不能夠把這往外推廣,就是把自己愛護自己兒女的這種仁慈推廣到社會上,對於他人的兒女也要關心他,也要愛護他。但是一般人不知道這樣推廣,而不察,不知道這樣推廣、推己及人的話,這就是不研究它的道理。研究道理,儒家就是說推己然後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護自己的兒女也把愛心推廣到其他人的兒女身上去,叫推己及人。習而不察,就是不能夠推己及人,這個是因為他不懂道理。懂道理的時候自己的兒女是要愛護的,別人的兒女也是人類、也是眾生,自己的兒女、人家的兒女都有本性,同一個本性,都要一體的愛護,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那就要研究了。習而不察就是不研究這個道理,所以他不能夠推廣。終身由之,這樣他終其一生就是行之而不著,習而不察,它只是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不知這個道理,這道理就是講仁義之道,講這個仁,仁,聖人知道這個仁是從本性出來的,義也是從本性出來的,所以聖人到世間來,不只為自己的兒女好,他要教育天下人,把天下人都教化得成為聖人,成為賢人,要知道這道理,而不知道這道理,是眾也,是眾人,這些眾人就是不知那些道理的,這章書,孔子曾經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這裏講,就可以把孔子那一章互相對照著看看,這幾句話就是孔子講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最好的一個注解。為什麼呢?一般人你要教他,人人都明了這個道理,人人都明了自己有本性,一切事情都是從本性出來的,仁義禮智信都是本性起的作用,把這個作用推廣到其他人身上,這個你叫一般人作辦不到,眾人,他學習的能力有限的,只能夠教他按照這個道理去行,去學習而已,所以我們研究這一章正好拿來解釋孔夫子那裏的話。拿這一解釋,我們現代人對於孔子講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話就不會起誤解,認為孔子是講愚民政策。孔夫子怎麼會愚民呢?孔夫子是巴不得天下人都能夠覺悟,都能開發智慧。但是一般人、一般眾人,他的學習能力人人不同,你要求人人都能夠一聞到這個道理馬上就能夠覺悟,就能明白的話,一個人有一個人不同的行為、心理,所以這章書讓我們知道,一方面讓我們知道人學習的能力各人不同的,在這裏是鼓勵我們要從日常行為之中,在習慣上的這些合乎仁義之道的事情,我們要研究其他的道理。這些道理,我們過去不管是讀書不讀書的人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一般人都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一般人都知道,讀書的人知道,不讀書的人阤知道,都知道肯照這樣去學的話,他就行。學得很習慣的話,就是習,但是你要叫他研究明白種瓜為什麼得瓜,種豆為什麼得豆,善又為什麼善報,種的善因才有善的果報,這個因果的事情多麼複雜,佛法的唯識學講因緣果,從因到果中間有很多有變化的這個緣,那個學問現在不學佛,不研究唯識學的話,現在世界上再聰明、再有成就的那些科學家他也不了解,所以這個是難,知道很難,你要拿這些道理,叫一般人,人人都能明了,誰辦得到?所以孟子在這裏講,講得很清楚的,一般人只是行而不著,習而不罕,終身由之,他不知其道,不知其道沒關系,聖人的教育,賢人的教育,就是辦政治也是如此,你要所有的人都明了政治學的原理,誰能辦得到?你既是辦政治的話,你要愛護民眾的話,你就實行仁政,實行仁政,政策行使下來,辦教育,教育的時候你就把孝弟忠信這個教育的根本,五倫——這個教育的根本,用很方便的那些言語,那種教化叫一般人由之。由之就是孫中山先生講的話,知難行易,由之是行。行,大家都可以,你要知,了解其中道理那就難,但是果然他行的話,不知也能行,行到一個程度,他就自然知道了,行到哪裏他就知道哪裏,這是中國聖賢的教育,它有這樣的好處。
下面這一章,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恥是什麼呢,羞恥,羞恥,什麼叫羞恥?作人要想學聖賢,必得要學仁義禮智,開始就要學恕道,知道這個道理也是這樣,不知道這個道理,聖人用種種的方法,用這些方便的方法,教那些人由之,來學。違背這些仁義禮智就是羞恥。仁義禮智信就拿信字來講,現在人不講信用,騙人家他也無所謂,被人家揭穿了,他也是無所謂,古人不得了,古人的時候,講一句話不實在,人家說這個人騙人家,那不得了,感覺非常羞恥。一個提出某人他沒有信用,那是很羞恥的事情,講到不仁的事情,不仁就是作了違背仁的那些事情,那更感覺到羞恥,所以在這裏講人不可以無恥,一個人不能沒有恥,要有羞恥心。無恥之恥,無恥矣,無恥就是沒有羞恥,無恥之恥下面沒有羞恥這種恥,這句話可以這麼說以無恥,以無羞恥,認為無羞恥是很可恥的事情。就是說,我這個人我自己認為我是沒有羞恥心,這個我覺得這是最大的羞恥,無恥之恥,就是恥於無恥,就是羞恥自己無恥,這句話是這個意思。凡是能夠羞恥自己無恥,這就無恥了。下面的無恥就是能夠羞恥自己無恥的話,這就時時刻刻的檢討自己,作事情、說話、跟人家來往,不要有恥辱,不要叫人家說我們無恥,這個以後叫作無恥,這個無恥就是沒有羞恥。人人怕自己,人人是恥於自己無恥的話,這就終身沒有羞恥了。第一句開頭孟子是教我們一個總說一句話,一個人不能沒有羞恥。第二句教我們怎麼樣才終身沒有羞恥呢?終身沒有羞恥,這個人很好。你要教我們終身沒有羞恥的話,不必人家來恥辱我的話,那就是我自己先要有羞恥的心,有羞恥心就怕無恥,就怕人家叫我們說我們無恥,我就最感覺無恥,這是一個最可恥的事情,時時刻刻拿自己羞恥當作最可恥的事情,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羞恥了,這是教我們養成羞恥心,終身免於羞恥的話,後面是一種方法,教我們如何脩養,脩養就是時時刻刻要養成害羞的心理,千萬不可以像現在人,一絲一毫都沒有害羞,殺盜淫妄的事情作出來,不怕任何人來羞恥他,自己根本就沒有羞恥心,後面這兩句話很重要,無恥之恥,是無恥矣。這樣教我們有羞恥心的話,我們終身就沒有恥辱了。
下面接著又講,這是另外一章,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恥這是個不正的、不合道理的事情,違背仁義禮智的這些事情,都是叫人家可恥,叫人家認為是可恥,所以恥之於人大矣,知道這個恥是不好,對於人的脩養很大,一個人有羞恥心,或是沒有羞恥心,對於這個人的人格培養很重要。既是這樣重要,下面孟子就說了,為機變之巧者,機是運用造的騙人的那種方法,變是變化,設計種種的陷阱,獵人設陷阱捕野獸,人世間的陷阱看不出來,是無形的。那個陷阱是設計好的,在心裏,完全在心理方面的,這叫機變之巧者,用這個機變之巧,無所用恥焉,用這個來害人,來陷害人,猶如古人作戰用種種的詐,古人講兵不厭詐,用兵都是用詐欺的種種方法,在這裏講機變之巧。無所用恥焉,無所用恥焉就是他不計較什麼是恥不恥,他心理沒有恥的觀念在那裏,只講機變之巧。只要把這個人陷害到了就好。這是講孟子那個時候的一般人,這種不恥不若人,下面講何若人有,不恥不若人,不若人,不如、不像,不像誰呢,不像古人,古人他不會用機變之巧來陷害人,他有羞恥心,所以這裏講用機變之巧,無所用恥,盡量的來陷害人的話,他也不感覺到,古人沒有這樣作,我這樣作就不像古人那樣厚道,我比不上古人,比不上古人應該是羞恥,他不恥,他不會感覺羞恥,這樣的人何若人有。何若人有就是如何能夠像古人有那樣的道德呢?在這一章講的是恥字好重要,多麼重要,古人所以是不肯用陷害人的機巧詐騙人,因為是有所恥。孟子那個時候一般人就是不恥不若人。儘管古人是正正當當的,用那些機變的媾和方法來害人,古人是如此,那個時候人比不上古人,比不上古人他不以為恥,這樣的話他永久也不成為古人那樣賢能,這樣在學聖賢,怎麼學?講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孝是最高的一個德,講到最後一個恥字,恥字是最後一個關口,恥字沒有的話,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通通都沒有了,所以孟子在這裏講恥之於人大矣。
再下面,孟子曰: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
他說古時候那個王者就是天子,賢王,賢王是有道德的王者,像夏商周三代,夏朝開國的禹王,那多麼賢,不但賢能還是聖人。商朝開國的就是成湯王,周家的是文、武、周公都是賢王。他們那些賢王,好善而忘勢,好一切善,善人、善事他都是所好,忘勢是什麼呢?勢就是說我作天子,我作王,為王的這個勢力,那個賢王把自己的勢力忘了,在賢王的心中,沒有王者這種權勢,他跟後代的人決不相同,後代的人別說作王了,就作一個機關首長的話,他也享受他的權勢,作威作福的,他就是勢。賢王是好善而忘勢,賢王如此,孟子說,古之賢士,何獨不然,古時候那個有道德的讀書人又何嘗不如此,何嘗不像賢王那樣的,那個賢士怎麼樣呢?樂其道而忘人之勢,那個賢士,他樂的是樂在他所脩的這個道,所脩學的這個道。一個人學道,只怕自己不虛心去學,只要是虛心學道,學得一分就有一分的樂趣,學得十分就有十分的樂,這必須自己實行,實實在在的來脩學,才能體驗這種樂,不實實在在的去脩行的話,只研究這個學問,那體驗不到,因此講古之賢士是樂其道,他在脩道,有了道,他的樂就在這道上面,他有這個道,比任何人都快樂。樂到什麼呢?而忘人之勢,別人有怎麼樣的勢力,作了天子,天子的勢力多麼大?古時的天子,生殺與奪之權都在他手裏面,這個勢是不得了的,但是一個賢士你看看,樂其道,他樂的是道,而忘人之勢,那個天子也好,國君也好,他的那種權力,那種勢,在他的心裏沒有,在他眼裏也沒有。
因為這樣,下面孟子就說,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所以王公,作王的、封公的,不致敬盡禮,對於賢士不用恭敬,盡到禮,你想那個賢士,想見這個賢士,或者想賢士來見王公,不得亟見,亟是講數,不只一次的,你不致敬盡禮的話,你想賢士常常來見你,辦不到,賢士不來見你。見且由不得亟,你王者,公侯等等,那個賢士都沒有辦法叫他來常常見你,都不得亟,亟是不只一次來,而況得而臣之乎?叫他來見你一面,你還要在禮貌上很周到,盡禮就是禮得很周到。致敬,不但禮要盡,敬是禮的根本,誠心誠意的盡到禮,才能夠讓那個士跟你來見面,不盡禮的話,見面都見不到,而況得而臣之乎!臣之這個臣字當動詞用,你還能叫他來作你的臣子嗎?你還能夠用他嗎?這是教王公,作天子的、作諸侯的人,你要尊重賢士,尊重什麼呢?尊重賢、有德的人,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他一定有能力,有才能來替你辦事。天子治天下,國君是治國,你用這樣的賢士來幫你辦事情,天子就能使得天下太平,諸侯就是把這國家治得一切安定,你必須要用這樣的賢士,用賢士你就要尊重他的道德,要致敬盡禮。
再下面,孟子謂宋句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遊,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宋是姓,姓宋,不是宋國,是姓宋,句踐是他的名字,宋句踐這個人他好遊,好遊是什麼呢?這個人還不錯,喜歡用道德來遊覽。古人講遊學,他這是以道德來遊說各地方人,來勸人家學道德,孟子就跟宋句踐,這個句讀勾,就告訴句踐,子好遊乎,你好到處勸人家來學道德嗎?吾語子遊,我現在告訴你怎麼樣去遊,那怎麼呢?你在心裏要有這樣的脩養,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囂囂的意思根據漢儒趙岐的注解,所謂囂囂是什麼呢?囂囂是自得無欲,自己心安理得,叫自得。無欲是不想有求於人,沒有求於人的這種心理,就是無求於人,而自己有所得,這叫囂囂。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勸人,你拿這個道德來遊說人家,人家知之,人家了解、能夠採納你的遊說的話,你也是自得而無所求,人家不知道你,不採納你的這種遊說,你也是自得而對人無所欲望、無所求,這叫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孟子告訴宋句踐,這兩句話重要,我們今日之下,比如說我們現在研究孟子,我們把孟子這個學說拿來勸化現在一般人,一般人一聽就歡喜,就照著這樣子去學,那我們心裏高興了,如果說有人一聽了,不但不知道而且也反駁——孟子講這個早就不合時代了,我們難免感到有些失望,有些挫折,但是了解孟子這兩句話,那沒關系,心裏還是很坦然的,也是囂囂,還是自得。人家接受不接受是人家的事情,我是勸人家,那是我在行道,還是自得。這兩句話很重要,下面就解釋了。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宋句踐就問孟子,怎麼樣作才能夠囂囂呢?曰,下面孟子告訴他,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尊是尊重,尊重德,人要有道德,尊重道德。樂義呢,以正義為樂,尊道德就是一切照道德來脩行,樂義就是一切言語行為都是合乎正義,這個則可以囂囂矣。故,講了這個之後再解釋,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一個讀書人不管窮困到什麼程度,義不要失掉,這講窮,與窮相對的叫達,達是通達,書念好了,學了這個道了,能夠用得出去,叫達。達的時候不離道,用出來的時候,一切都要合乎道,不能說我原來是求學求得很好,也有道德,一旦能夠用了,就是孟子所講的脩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原來脩了天爵,道德學問都有了,後作了官了,那就達了。一做了官,好了,那個道德仁義不講了,這個不許可的。孟子在這裏講,你通達之後能夠行道就不能夠離開這個道,一切要合乎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窮困的時候,還要守持這個正義不要失掉,這是士得之於自己,自己有所得,自己在脩道上面有得的。達不離道,通達的時候能夠從事政治,在政治上能夠通達了,你還是按照這個道來辦政治,要實行仁政,故民不失望焉,民眾對於你沒有失望。沒有失望民心就得了,你得了民心了。古之人,孟子在這裏告訴宋句踐,一個讀書人應該如此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再拿古人來講,古時候人,得志,澤加於民。得志,這個志願能夠達了,能夠行得出去了,處處要合乎道,所以澤加於民,恩澤就給民眾。不得志,脩身見於世。不得志,這個道行不出去,自己脩身,道這是長遠的路,作人之道,具備人格了,還要學君子,還要學賢人,還要學聖人,不到聖人這個境界的話,終身都要再學。所以不得志的時候,脩身,自己在脩,以脩身見於世,只要自己在脩身,脩得很好,世間自自然然的就了解,你雖沒有用出去,你就在脩身就給世間人作一個模範,就是一種身教。
最後這兩句話重要: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一個讀書人,窮困的時候,這個道行不出去,獨善其身。獨善其身就是還是在脩道,毫無損失,。要是通達的時候,兼善天下。兼善這個兼字這個重要,所謂兼是什麼呢?達了之後還要善其身,不能說達了之後,我現在從事政治,事務事情很忙,脩身我就不管了,那就錯誤了。孟子在這裏講兼善天下,有從事政治的這種機會,能夠把這個道行得出去,不管你在政治上多麼忙,怎麼樣的繁忙,工作怎麼樣多,脩身,自己脩持不要放棄。那個獨善其身,在窮困的時候是這樣,達了之後,兼善天下,一方面把這個恩澤加給一般人,自己愈是在這個時候愈是要講脩養,自己要脩道德。後面這兩句話,讀書人在窮困的時候是怎麼個脩養;在通達、從事政治的時候還是要脩身,這才是一個讀書脩道應該有的脩持,是正當的一個大道。這是孟子講的,這兩句話也許說現在我們研究孟子知道了,就是一般人沒有研究孟子,他也知道這兩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講是講,但是兼善天下這個兼字要認得,不能像現在一般人講,我在政治上有了地位,有了藉口了,我太忙了,我個人的品德、脩養不必那麼注重,那就錯誤了,必須要把孟子這個達則兼善天下好好的要記住,自脩而又勸化他人,這兩者不能偏廢。
後面孟子說,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一個讀書人,等到文王出現,由文王來教化才學道德,這是凡民,普通的眾人而已。若夫豪傑之士,要是豪傑這個讀書人,雖無文王猶興,雖然文王不到世間來,他自己能夠知道脩養道德,能夠從事政治,也能夠實行王道,就作一般的事情,那也自己知道脩養品德,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必到文王這聖人出來才知道學,文王不出來,不到世間來,他是個豪傑之士,他自己就能夠覺悟,能夠這樣脩,這是孟子鼓勵我們一般的讀書人。今天時間到了,就說到這裏為止。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九十六集发布于2024-05-13 15: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