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孟子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孟子研讀第一一一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讀孟子,現在請各位找到孟子讀本第四十六頁,從後面數第二行,就是倒數第二行,這章經我先念一遍。

盆成括仕於齊,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見殺。門人問曰:夫子何以知其將見殺?曰: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盆成括,姓氏兩個字叫盆成是他的名字,這個人曾經跟孟子求學,也算是孟子的弟子,但是到後來沒有學得成。孟子講道德仁義這門學術,他沒有學得好,所以趙岐的注解說他問道未達,有關儒家講的這個道,他問,孟子跟他講,他沒有通達,不肯虛心學。後來到了齊國,仕於齊就是在齊國作了官,這時候孟子就聽了,聽到他在齊國作官,就說了,死矣,盆成括。一聽到盆成括在齊國作官,孟子就很嘆息,這個人就會死的。當時孟子的學生也聽不明白,聽了就算了。後來沒有好久,盆成括見殺,見殺就是被殺了。門人就問,這時孟子的學生就問,夫子何以知其將見殺?夫子,你怎麼知道盆成括將來會被殺呢?,孟子答復他的門人,其為人也,小有才。我所以知道他到齊國作官,將來會被殺。從那裏知道?他原來跟我求學的時候,他有些就是學習得還有一些天才,小有才就是小聰明。可是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君子之大道,孔子教學生都教學仁,孟子也是如此,教學生學仁,而且再加上義,講仁義,仁義怎麼是大道呢,仁義學好了,人人自己都有性德,性德就能顯出來了,性德顯出來就是道,本性就顯出來了,所以仁義就是大道,它跟本性道德是一體的,由道德起的作用就是仁義。

孟子認為盆成括他這個人有些聰明,小有才,可是君子之大道他沒有聽到,沒有聽到就沒有學到。為什麼呢,他到我這來求學,我跟他講大道,他悟不到,他不能夠通達,不能了就是不肯虛心學,就憑他自己小有的才能,一點小智慧就離開我這裏,跑到齊國去作官。他這一作官,不懂君子之大道,只憑自己小小的才能,小小的智慧,到最後一定是招來殺身之禍,所以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所以當初我一聽到他到齊國作官,就認為他到後來一定有殺身之禍。從那看起來呢?就是他未聞君子之大道,殺其軀,殺其軀就是身體招來殺身這個災難。

這章經重要的就是說給我們後來求學的人,要知道一個人凡是自己認為我自己很聰明,也有一些小有才智,就很傲慢,對於真正的學術講的道理,既不能夠悟,對這個大道不能開悟,又不肯虛心學,這樣的人,那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所以孟子講這一章經就是教人家聞君子之大道,最須要的。不聞君子之大道,不出來作官還好一點,一出來作官,災禍就有了,儒家的書念多了,自然看見人,看見事情,就有像孟子這樣先見之明,只要我們很虛心的把孟子講的這些道理,好好的去研究自然智慧就開了,君子之大道自留不能夠,所謂就能學得好。

下面這一章,孟子之滕,館於上宮,有業屨於牖上,館人求之弗得,或問之曰,若是乎從者之廀也。曰:子以是為竊屨來與?曰:殆非也。夫子之設科也,往者不追,來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孟子到了滕國,到了滕國是館於上宮,館就是住,住在一個上宮,宮是一個房屋,上宮就是房屋的樓上,住在一個,這個房屋好像是一個賓館,招待客人的這個樓房,他住在這個樓上,叫作上宮有業屨於牖上,屨是什麼呢,是作的那個鞋子。婁屨,業是編的,作鞋子的人用手工編的鞋,編這個鞋子,屨就是鞋子,編鞋子還沒有成,這鞋子還沒有作得好,叫業屨,業是當編鞋子這個程序還沒有完成叫作業屨,沒有完成就把這個鞋子放在牖上。牖是樓房樓上那個窗戶,這個窗門,放在那上面。客到之後,客這裏是孟子帶的一般學生住進這個樓上,這叫客。到了之後,業屨,有業屨,作鞋子這個館裏,這個館的人求之不得,找原來把鞋子放在這個牖,窗牖這個地方,現在找不到了。因此有人就問,或問之曰館人就是那個業屨的人,那個作鞋子的人他找不到,找不到就問之曰,就來問孟子,若是乎從者之廀也這個字就跟論語講的人焉廋哉,人焉廋哉那個字是通用的,就說,是不是是乎從者,從(zòng)是跟從你的,跟從孟子來的,其中也許有個人,廀就是把我的鞋子藏起來了,藏起來實際上就是偷偷的他拿去了,就是偷竊的意思,這裏這個字廀是把它匿藏起來,匿藏起來意思是他把它偷竊了。

,孟子一聽或人這麼一問,孟子就告訴他,就反問這個或人,子以是為竊屨來與?你問我,跟我來的這些弟子之中是不是有人偷了你這個鞋子,那意思就好像是你以為是跟我來的這個人,目的就是來偷你這些鞋子嗎?你以為就是他跟我來的這個人,唯一的目的就是來偷你這個鞋子嗎?曰,殆非也,曰就是那個或人問。經過孟子這麼一反問的話,他覺得這個不對,跟孟子來的這麼多的學生,當然是跟孟子,作孟子的學生是跟孟子求學的,那裏專門是為了偷鞋子跟孟子來呢?如果是這樣是不合道理的,所以那個或人就說了,殆非也。我沒有這樣想法。那就是說,問的人,或問的這個人自己知道也問得不對了,非也。意思就是說不是跟你來的學生來偷了我的鞋子。下面孟子就自己聽到或人答復殆非也。孟子就說了,就講後面這一段話,夫子,夫子這個字根據後面注解的文字看來,應該是予字,因為這個予字跟這個子字很相似,子是一個了字一橫是子,那個予字,上面寫出來,一橫寫得後來收筆的時候勾起來了,加一個勾,那是個予字,予當我字講,夫予,那個子字既然是個予字的話,上面字就是語助詞。予就是我,就是孟子說的話,我之設科也,我來教學生分科的,分哪一科哪一科的,所謂分科例如說孔子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孟子設的科,他有他的科,也就是說分成類別來教學生,設科教學,往者不追,來者不拒,凡是來跟我學的人,學著他不願意學了,他要離開了,叫往者。他不願意學離開我這裏,我也不去追他,不把他追回來。他要來的話,或者他自動要來的話,我也不拒絕他,來呢,我就收容他。他要離開的話,我也不管,也不去追他。這就表示孟子教學的話,對於學生,願意來學的,孟子都教他,這就跟孔子那樣有教無類,凡是來學的話,孟子都會收容來教他,學生不願意學,不願意學要離開,離開也讓他離開,也不挽留他,也不追回他。

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只要他是心,只要他是來學道,到我這來是有學道之心,到我這來斯受之而已矣,我就一根都接受他,接受之後就是來教育他,這個意思就是說凡是到我這裏來,只要他是抱著學道的心理,不問是那一類的人,我都有教無類的來受之,這個意思含有我的學生既然這麼多,也許各種人都有,品類不齊,你問是不是跟我來的這些學生之中是不是有個人把你的鞋子偷了去,那麼我首先問你跟我來的學生是不是專門來偷你的鞋子,你說不是,但是我也不敢保證跟我來的學生,我的心理是他們來都是學道的,也許有例外,他見了你的鞋子把你的鞋子偷竊起來,我也不敢保證是完全沒有,這是孟子說話,這是一種很謙虛,對於沒有證據的話也不全盤否定,也不是馬上就承認了,因為你這個事實要有證據,沒有證據你不能亂說,這也是教我們現在一般人,你說我這個學生偷你的鞋子,你有什麼人證、物證呢?我們一般人總是這樣的來對付對方,但是孟子,你看看,首先那一問,問得多麼和氣,在這一句問的時候,有感覺到叫對方想想看,我的學生是不是專門來,為的就是來偷你的鞋子?這叫對方也感受到,自己來懷疑他的學生偷鞋子,這種懷疑是不合道理的,雖然這一句問在前,那個或人也知道自己問得不對,最後孟子又把這語氣緩和一下,是不是有這個人偷你鞋子,我也不敢保證,因為跟我學道的人,在我來講,凡是來學道,我都歡迎他,我都接受他,也許這個當中,他有見著你的鞋子他就想偷來,我也不敢保證沒有這種人。大賢人說話,大賢人待人,心胸是這麼寬泛,寬容心,那的確是成為一個大賢人不是偶然的,他遇到外面人家懷疑得那樣不不合理,他這樣反問,然後最後再寬解對方的心理,我們學道的人,就要學孟子這種心胸,這種待人接物的寬厚之道。

現在請看後面這一章,也就是在四十七頁的第二行,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我們往下就是一句一句的看。孟子說了人皆有所不忍,不忍什麼呢?有不忍人之心,那就是惻隱之心,看見人遭遇什麼苦難,看見動物遭人殺害了,一個仁人他心裏有不忍,有所不忍的。達之於其所忍,由自己這個不忍之心,通達於其所忍,為什麼通達於其所忍呢?所忍不忍相對的,說個比喻,也可以說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看見人家在殺這些動物,動物在那叫得很悽慘,這在我們心裏一看,一看的話心裏就感覺不忍,感覺不忍,就把這個不忍的心思,把這個心思推廣,推到於其所忍,就把這個道理能夠向人家宣導,人家那些殺動物的,甚至於不但殺動物,人與人之間互相殘殺的,那些人都是所忍,你既是有不忍之心,你就可以把這些道理向那些忍人講解,讓他們了解,就是達之於所忍,這個是仁也,不但自己有不忍之心,而且把這個不忍之心推廣,通達於那些忍心的人,所忍的人,這算是一個仁人,是仁者。

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人皆有所不為是不好(hào)為,不喜歡作的。不好為的是什麼呢?比如說貧賤的事情是人人都不願意,誰願意作一個貧賤的人呢?既然知道人人都不願意貧賤,達之於其所為,所為就是所願意為的,所好為的,好為,所好,所喜歡作的是什麼呢?富貴之人!既然知道人皆不願意作個貧賤的人,而都喜歡作個富貴之人,既然如此,了解一般人的所好,那就是說,以自己所不願的,把這個道理宣導人家,如何才能夠去貧賤而為富貴,這是義也。比如說我們現在,我們學道的人當然不必說,學道的人認為這個富貴沒什麼好,貧賤也沒什麼不好。但是就一般人來講,一般人就是孟子這裏講人皆有所不為,你說哪一個人他願意自己是個貧窮、貧賤之人?論語都想發財、想作官,這是人同此心。但是這個富貴,孟子在這裏講的這個所為,趙岐注解所為指的是富貴,但是這個富貴是正途,不是用不正當的手段求的富貴。在古時候,貴是人事政治、有地位的人叫貴。富就是用正當的,或者是從事農業、從事工業、從事商業,農工商。用正當的方法,來作生意等等,這是聖賢都許可的,這是所為,達之於所為,那就是說通達於所為,那就是教人家你怎麼樣用你的正當的方法來求得,比如說這貴,從事政治,古時候從事政治是什麼呢?士農工商這個士,讀書。學而優則仕,你想在政治上有地位,那就要好好的讀書,所以達之於所為,了解人人都不願意貧賤而想得這個富貴,得富貴,貴就是要從事政治這一類的,你就是勸導人家好好的求學。

再說貴,不以政治在位來講,一個人有品德,有學問有品德,這個人也算是貴人。那麼再說貧賤來講,品性不好也算是賤人。就這個意義來講,一個人總之不願意作一個他人所見惡的,不願意作,不願意貧賤而願意受人家尊重,是個富貴,這個還是鼓勵人家好好的讀書,好好的脩養自己的品德,這叫達之於其所為,這是。能夠這樣幫助人家這是

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就照應前面所不忍是不忍心害人,擴充來講,不忍心傷害任何動物,就能夠把這個不害人之心,把它充實充實,愈充實,自己不想害人的這個心、境界,愈到後來愈提高,這樣的話,仁不可勝用也,仁的這個道德用出來,那是愈用愈多,不可勝用,比如說就佛家講布施來講,布施有三種布施,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無畏布施。不忍之心在這三種布施當中,當然也包含看見其他的有痛苦,其他人或者有痛苦的話,你拿財物去布施,來救濟他,你用法布施,用道理開示對方,教他不要殘害動物。最後是無畏布施很重要,能夠搶救那些被人殘害的,被那個忍人來殺害的那些動物,或者弱者被強者殺害的,你用無畏的救濟他,讓他得到安全,這個都是布施,你要這樣,你這種仁心,愈用愈廣,這個道理說起來不能夠一下就講得那麼透徹,但是我們自己作,自己實行這樣作的話,愈到後來,這個仁感覺愈用愈多,不可勝用。那就是說我們這個不忍人之心來加被到這個忍者,使他能夠得到改變,愈到後來我們這種能力愈大,這個自己只要肯這麼作,它就有這個效果。

人能充無穿窬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一個人能夠充實無穿窬之心,穿窬是什麼呢?是個牆壁子,把那個牆壁子穿透了,這個作什麼呢,是作小偷的人。無穿窬之心一個人他沒有偷竊,沒有用不正當的手段來奪取人家的財物,這叫無穿窬之心。只要沒有穿窬之心的話,而義不可勝用也。這跟前面不同,前面講無欲害人之心,沒有害人之心,那個仁不可勝用,這裏無穿窬之心,沒有盜竊之心,盜竊就是把人家的財物,就現在來講名利,把人家的名利盜取過來,沒有這個心思,就是與世無爭的這種心理,而義不可勝用也。那麼我們自性中這個愈用愈多,用到後來見到正義的事情,一定要去作,就是不可勝用

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無所往而不為義也。一個人能夠充無受爾汝之實,受是接受。實是那個事實。爾汝是什麼呢?這是稱呼,我們現在一般人不研究稱呼,對著長輩就是說你我,古人不可以這麼稱呼人家,對於長者,家裏的父母,外面的師長,以至親戚,凡是對於自己的長輩,不能夠稱呼對方稱你,自己稱呼我,這不可以,這是非常失禮的。就是對朋友,平等的,也不能稱你我。因此在這裏,你我是什麼呢?只有長輩稱呼晚輩,長輩對晚輩說,稱對方稱你,長輩自己稱我。因此這個爾汝,爾是你,也是你。爾汝這就變成一個什麼呢?變成輕視人家、不尊重人家的一種稱呼。了解爾汝這個意思,就是說人能充實沒有接受爾汝之實,爾汝之實,你怎麼樣才能夠,才會被人家稱你爾汝呢?人家不尊重你,對你講話就稱爾汝。你接受人家說你爾汝的話,就是表示人家不尊重你,不尊重有不尊重這個事實,你要接受這個事實,就是受了爾汝之實,要能充無,沒有這個事實,人家就不會這樣輕視的稱呼你,你能夠知道這個道理,充無受爾汝之實,自己品德一切都充實,叫人家自自然然的不用爾汝對你來稱呼,無所往而不為義也。所到之處,你都是一個正義之人。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tiǎn)之也當取字講,探取講。一個讀書人,士就是讀書人,對於一個長者,或是個尊貴的人,他還沒有跟你說話,你就是攀緣去跟他說話,未可以跟他說話,你就是你往他攀緣就是說話,是以言餂之也。你是想用你的言語,巧言令色來探取他,來攀緣他,這是諂媚的行為。可以言而不言,你遇到一個有品德有學問的人,是個賢者,應該可以跟他說話,而不說話,這是不以言來探取之也,來餂之也。這表示你驕傲,不認識人,這一類的讀書人,上面講是,你這一種的讀書人,是皆穿窬之類也。這是兩種心理,未可以言而去巴結他,諂媚他,要跟他說話,這是失了言。不當說的話,你跟他說話,失了言。應當跟他說話,或者這些賢者,他找你說話,你避免跟他說話,這就是不以言餂之也,這就失之驕傲,自己沒有謙虛心,不肯跟賢人來學習,這就失了人了。這一類的時候,孟子講就如同下面說的穿窬之類,就是盜竊的那一類,盜竊是好像你這種作為又失言又失了人,就是跟穿窬偷盜那一類的小人差不多,好像就是那種人,我們學道的人,在這章書裏面要好好研究,孟子從開始講由不忍之心來教化那個忍人之心,由了解人皆有厭惡,不願意成為貧賤的那種心理,你怎麼樣教育人家,用什麼正當的方法來讓人家,尤其廣泛的講,不僅指的在政治上的貴,要建立人的人品,建立道德,這個才成為一個貴人,你怎麼樣輔導人家,怎麼樣教化人家,這是義。從講這個仁,講這個義,然後再加上不要有害人之心,不要有跟人家爭名奪利的那種心。這幾點我們想想看,我們學道的人在今日之下非常重要,這就是講,就儒家來講,仁心、仁義。就學佛來講,就是慈悲,學慈悲。盜竊,盜竊是一個戒律,這個非常重要,在儒家講,就是講禮,這個禮也是一定要學的,非常重要的。在這裏,孟子講得非常明確,意義非常深入,說的那個比喻也非常貼切。所以我們今日學這個道,無論在世間上待人接物,無論學道,對於孟子講這一章經,我們特別要用心,就要從這幾點來學,來擴充我們內心的脩養。

下面,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脩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這一章經念過了,時間到了。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孟子研讀第一一一集发布于2024-05-13 15: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