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與孝經圖
孝经与孝经图第一集
孝道——跨时代的意义与价值
在场的师长们、同学们,及在线的嘉宾,大家晚上好,又到我们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的课程,我们从今天开始来讲述孝经。
我们先来说说开这个课程的缘起,这个课程我们都知道现在发扬中华文化如星火燎原,可是中华文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文化的本质其实就是改善人性,洗涤人心,但是改善人心、洗涤人心如果不是从见地上做起,不是从道德上去改善,人心是不能洗涤的,推广文化其实是空谈的,这是第一。第二,我们最近刚举办过孝治天下的论坛,要来彰显孝道的意义跟孝道的价值,这必须要好好的来细说孝道。因为孝道是一种利他之心,从利益父母亲开始,要从报父母亲之恩开始。父母亲的恩德这么大,都尚且不能报答,我们怎么可能去报众生的恩!去利益他人,我们怎么会推展善法。第三是我们雪庐老人明年(2016年)是往生30周年,纪念他过世30周年,老人是一个道高德被的老师,我们要怎么怀念他呢?老人生前也是一个孝子,我们如果从孝道来推广,从各种的追思活动来结合,来表达对老人的怀念,那是最好的报答师恩。第四,孝道必须要推广,因为它是善法的源头。它是道德的根本,它是文化的本质。他也是推展文化里面最要讲究的核心。可是要怎么去推广?如果没有经学的见地,我们其实推广起来是很空洞的。经学的见地,在经学里面谈到孝的有很多,像论语、尚书,像诗经,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还有国语、孟子、荀子、礼记,里面都有谈到孝,可是完整谈到孝的是孝经,是孔子对曾子的讲述,是曾子成为传承者。第五,我们要如何来读懂孝经?孝经总共有十八章,十八章包括在家里面的事亲,侍奉父母亲,包括办政治,侍奉君王,依着孝道来充实自己。因为你在家里面要来孝顺父母亲,要来经营和谐的气氛,要利益父母亲,你必须充实你自己,不但要充实自己,你又能够利益父母亲,从利益父母亲到利益家人,再去利益社会,利益国家,这就符合儒家经学的最高目标——内圣外王,这些都在孝经里面有。
还有醒公老师他也讲过孝经,他是依据唐玄宗的注解,邢昺的疏,讲了二十二次。还有郭基发先生根据徐醒民老师的讲述又做一个浅释,就是我们在上次孝经治天下论坛里面的孝经图示,里面就有孝经的白话解释。所以,诸多的因缘,一是文化要推广,但是推广文化要重视本质,本质在孝,孝是一个能够通往内圣外王的大道,孝又必须要有经学的见地,而经学当中专讲孝的又是孝经,而孝经在古代又有注解,而且现代徐醒民老师有讲解,又有郭先生的白话浅释,所以推广孝道的缘起就具足了。以上是我必须要说的。
这个孝字是江逸子江先生他的篆书,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很清楚,就代表“子”对父母是有口体之养,口体之养是一个最基本的。其次是叫做养志悦亲,养志悦亲就是让父母亲过得很快乐,心里面很舒服。再往上就是能够做出好的事功,发挥好的品性,让父母亲很有光彩,很有面子,这就是大孝。还有父母亲过世之后懂得追思,懂得祭拜,并且把孝道的风气传承下去,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孝。子对老是一个这么完整的内涵,才叫做孝。
我先说缘起,再说这个孝字,再说为什么要孝呢?这要从父母亲的恩德说起,如果对父母亲的恩德都不能够彰显的时候,孝就没有办法来实践,孝就没有办法从内心生起。
我们从母亲怀胎,父亲在旁边呵护开始说起。母亲怀孕有九个月,行动是非常不方便,母亲有很多养分必须要分给怀孕的宝宝,作息很辛苦,还要注意胎教,生产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困难,甚至在生产的过程中弄得不好,可能胎儿保不住,母亲也要失去性命,小孩子在幼儿园里面有一种教育很好,就是让他们装一个球,放一个东西在衣服里面,体会体会母亲怀孕的辛苦,让他们走走路,让他们作事,都能看一看母亲怀孕八九个月是有多么的辛苦。
怀孕之后把孩子生下来了,孩子要成长,有三年孩子是不能离开父母亲的怀抱。所以宰我问孔子:三年的丧太久了,一年就好。孔子告诉他三年之丧是天下通丧。为什么讲三年,就是子女离开父母亲的怀抱要三年。三年之丧的意义就从这里建立。详细看宰我问三年之丧的那一章,孩子成长这三年是不能够离开母亲的怀抱,这三年里面,书上形容叫做推干就湿,小孩子拉屎拉尿了,父母把他放到干的地方,父母亲自己睡湿的地方。还有咽苦吐甘,把好的都给孩子吃,自己吃差的。还有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小孩子,视线不离开,照顾不离开,这个阶段是很辛苦的。孩子很难带,小时候哭闹,很难喂养,晚上不睡觉,白天睡大觉,父母生活全部反常,做父母亲的都有经验,讲起来都是蛮辛苦的,陪着孩子一路的成长,在陪着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把父母亲要牺牲生活的质量,要牺牲生活的不方便,还要细心的照顾,避免发生意外,还要创造欢乐的环境,学习的环境,这个过程中父母亲真是一言难尽,这才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还要陪伴孩子慢慢的成长,在陪伴成长当中,要创造很多的欢乐。还要在养育跟教育上要付出极大的辛苦,现在这社会环境不好,儿童们的安全一再的被讨论。相信父母照顾起来更是格外的艰难,相信年轻的父母亲们一定感同身受。
还有全家福,假日出游,这个家庭和乐,出国旅游,你注意看,通通围绕孩子的欢乐,乃至于三代同堂,欢乐世界还是建立在孩子身上,通通围着孩子。你想想看父母亲的恩德,祖父母的恩德这么大,你说不孝顺那怎么得了!这还是算正常的成长,父母亲所要付出的代价是这么多这么多。
还包括一些例外,比如说孩子生下来,有视觉障碍,有听觉障碍,有身体的障碍,有脑性麻痹,你想想看,孩子的父母怎么办?一路的陪伴成长。还有一些经过车祸、火灾,残废以后的康复,这些养育孩子的艰难,任何的情况下都不会放弃子女的就是父母。甚至有父母亲很早过世了,阿公阿姆承担起养育孙子的这种艰难,这里面包括说,身体已经老衰了,经济条件也变差了,还要再去养孙子,这些在报纸上都有登载,我们有详细看过,如果我们在社会上好好的去彰显父母亲跟祖父母的这种恩德,我相信这些孩子们的孝心就能油然而生。
这里要特别的讲一个故事,就是电影《罗伦佐的油》,罗伦佐他在30岁的时候,在灌食物时,不小心进入肺引起出血而死。这个片子很感人,他在五岁的时候,得了是隐性神经退化症。什么叫做隐性神经退化呢?就是情绪失控,知觉功能越来越差,还有运动的能力越来越不足,最后瘫痪死亡。
当他五岁被医生检查出这种病的时候,医生说顶多两年,他的爸爸妈妈不服输,所以跟医疗机构保持联系,上图书馆去阅读相关的书,并且找化学家提炼不饱和性的油脂,来遏制他的血脂糖的浓度,遏制他的病情,这样努力奋斗,从5岁养到了30岁。在这段期间这个孩子没有言语的能力,没有行为能力,他用眨眼表示“是”,用瞪眼表示“不是”。这样来过生活,罗伦佐在公元2000年过世的时候,他妈妈发觉到墙壁、电视机、电冰箱上面都有很多怎么照顾罗伦佐的注意事项,一家人都是为他而活。他的爸爸更了不起,他的爸爸欧登尼从孩子五岁开始照顾,这25年来没有离开他,可是他跟所有的父亲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呢?他跟化学家不断的讨论,他创立了骨髓临时修复计划研究室,就是要遏止这种神经麻痹,要把这个神经的功能、言语的功能、行为的功能恢复起来。
可惜,罗伦佐过世之前他爸爸还没有发明出来,可见他爸爸不但有小爱,还有大爱,他爸爸借着他,要把所有天下跟罗仑佐相同的病情,都因为罗仑佐而得到解决,世间跟他患一样的病的人都可以得到解决。所以这部片是蛮感人的。随便举一个父亲跟母亲的恩德,那都是没有办法可以报答的,这只是说养育子女。
还有一个故事是英国外相大卫·米勒班,他跟他的太太结婚,没有生小孩子,他们要去领养小孩。他去养小孩的时候,他说,挡火车他也甘愿,他在公元2004年的时候养第一个孩子,那个时候他是教育部的次长。后来他当外相的时候,准备去领养第二个,他们英国的法律,领养孩子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他领养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已升任英国外相,正巧阿拉伯的国王阿卜杜拉来访问英国,结果他这个外相竟然缺席。晚上伊丽莎白晚宴,他也缺席,也就是说他宁可官位都不要也要小孩。这是养子,还不是亲生小孩,子女们的身上凝结了多少父母亲的恩德,他怎么可以不孝顺呢?
中国的诗经《蓼莪》就把这个概念说得很清楚,蓼莪,慢慢长大的叫做蓼,莪就是美好的菜,蓼莪就是说父母亲很指望孩子能够长大成人,不但亭亭玉立,外相庄严,更要有好的内涵。可是他回想起来,他没有父母亲对他的期望,他没有好好的做,他竟然变成这样的贱草,实在辜负了父母亲对他的期望,诗经上面说: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抚我畜[xù]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鞠就是养育的意思,父母亲生我、养育我。抚就是爱抚,畜也是养育,父母亲好好爱护我,养育我,让我成长,养育教育,而且反复的看待我,并且出入抱我,一路伴随着子女成长,叫做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昊天就是广大的天,父母亲的恩德象广大的天,是不能回报的,回报不了的。孝要彰显父母亲的恩德。
孝是什么?第一要上班赚钱奉养父母,第二要承欢膝下,承欢膝下指老莱子的故事,老莱子到七十岁的时候还穿着小孩子的服装,还去玩弄小孩子的动作,让父母亲高兴的开怀大笑,故意摔倒,让父母亲高兴。其实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还在做这样的动作来取悦父亲,可见孝道就是一个能够奉养父母亲,能够让父母亲心里高兴。
可是我们今日之下,这个孝道很难被实践,其中有一个障碍最难突破,我们来看一段影片。一个老人看见一只小鸟,问儿子这是什么?问了好几遍,问到第四遍的时候,儿子已经很不耐烦,甚至大发雷霆,这是爸爸拿出他的日记本,日记本上记录着儿子小时候问爸爸同样的问题,而父亲却非常耐心的回答了21遍,孩子看到这篇日记,非常忏悔,从此不再对父亲有不耐烦情绪。可见孝道除了上班赚钱,承欢膝下,还要很有耐心的来奉养,但这在今日之下,是尽孝道的大障碍。
现在报纸上还会说省医药钱养父母亲,或者是在医院里面陪父母亲,或者是半工半读来减轻家庭的负担,或者是辞职来照顾瘫痪的父母亲,这些都是实践孝道的案例。
这里还有个很感人的,就是古代的李密陈情表,李密他是晋武帝时候的孝子,那时候晋武帝要招他到宫中当太子洗马,太子洗马并不是到太子那里洗马,而是太子的秘书,是掌管太子的各类的事项,包括这教育太子,也是太子的老师,李密就跟晋武帝说,他说我的祖母年纪已经九十六了,而且他是跟他的祖母相伴长大,他说我陪我祖母的时间短,我今年四十四岁,我陪陛下的时间长,祈求陛下可怜我,让我能够好好的奉养我的祖母到寿终,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古人说,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孝;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忠。陈情表,非常的感人。
孝道除了能够体恤父母亲,养父母亲,承欢膝下,耐心的奉养,可是往往也有些不从人愿的地方,象雪庐老人,那个时候在奉祀官府上班,他本来不要离开家庭,后来他的父亲告诉他说,我们姓李的要给国家有一番贡献,这个时候你到孔家来,那就是我们姓李的可以对国家很好的贡献,就叫他去,所以雪庐老人就到奉祀官府去上班,这一上班就五十年。后来在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雪庐老人陪着孔德成先生到了四川重庆,跟他的母亲是两地相隔,听到他的母亲生病了,他不能够回家探望母亲、照顾母亲,所以他就写了这首诗。
他说希望把他的寿命给他的母亲,有象龟鹤一样的年龄,而且他愿意吃斋来体恤父母亲,而且把不能在父母亲的旁边当成他人生的愧疚,他愿意节省他的俸禄来供养父母,好好的吃三餐把自己养的好好的,好好的诵经来回向给父母亲,在局势太平的时候他要赶快回家来面报父母亲,来孝顺父母亲。可惜终雪庐老人的一生都没有办法孝敬他的父母亲,所以在他母亲过世的时候,他其实是非常的伤心,做了很多功德回向给他的母亲,特别在老人生日的时候,他都会给她的母亲回向。
孝来自于父母亲的恩德,或是祖父母的恩德而生起的孝,但孝还不止是这样,孝还会带给孝子很多很多的利益,这种利益是说不尽的,所以孝的功能是远超乎想象。什么功能?我们尽孝的时候,父母亲的恩德我们要回报,不但要让父母亲的生活过的好,生命过得有意义,而(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孝子得到的更多。你得到什么呢?
第一、他能感通鬼神,鬼神敬畏于他,你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篇。纪晓岚的书房叫做阅微草堂,什么叫做阅微呢?就是能懂天下细微的事,叫做阅微,阅微草堂笔记里面写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在沧州有一个刘士玉是孝廉,他家的书房被一只白狐狸霸占,只要靠近这只白狐里,它就用屋瓦丢他,可是白狐狸到底在哪里,谁都不知,换句话说它是个鬼怪。太守董思任是一个好官,董思任就去呵斥这狐狸,说人鬼是不同路,你不要再打扰人家,那个狐狸就说,你虽然是好官,我也不能够伤害你,可是你爱民,其实你是爱你的名,你借着爱老百姓的名,来爱你自己的名。你说你不贪污,其实是怕被人家以贪污治罪,其实你并不是廉洁,你不要再劝我,你再劝我的时候,你会自取其辱。所以他回去之后闷闷不乐好几天,也就是说鬼是有鬼通的,我们内心在想什么,鬼哪里不知道,叫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有人就问白狐狸,说难道你都不怕吗?他那个鬼就说我怕你们家那个佣人,那个粗鄙的佣人。他是个孝子,我只有怕他,其他我都不怕,你们这些读书人我是最不怕。
真的很好笑,我们读书人是最不怕的,后来刘士玉就让这个佣人住他的书房,那个狐狸就走了。
孝,能通鬼神,能让鬼神敬畏,这是孝子的第一个好处。
孝子的第二个好处是什么呢?孝子的第二个好处是因为孝的人懂得感恩,懂得把他所学的拿来利他,这种人容易遇到名师,真正的名师,不会去教刻薄寡恩之人。你学很多的学问只是为了你求名求利,你放心,遇不到名师,绝学绝对不会传给你,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因为孝子他在家里面,他懂得去侍奉父母亲,懂得通达父母亲的心,他就通达人情世故,所以他在家乡可以调和鼎鼐,可以改善民风。
所以图中这个孝子,家乡的人,包括渔夫、樵夫,还有其他的贩夫走卒,他可以调和他们,意思是说这个人还没有入朝为官的时候,他就懂得调和,这个调和鼎鼐之人其实就是宰相之才,在民间他可以这么办事!
第四、这个人他入主朝廷,他在家里面他不会犯上,这个人入主朝廷,怎么会犯上作乱呢。还有他在家里面,懂得劝谏父母亲,导父母亲于正道。他在入朝为官的时候,他就懂得劝谏君王,让他导归到正道。而且因为他懂得在家里面跟父母亲相处,所以他懂得跟国君相处,比如说劝谏的言辞、礼貌、态度、做法、时机,他都抓得恰到好处,这种人是干才。还有,这个人如果被培养成国家的领导人,像周公这样,那这个人自然能够让天下安定,而且他的气质能够感通鬼神。
周公是奠定周朝800年历史的一个主要人物,他就是有名的孝子,而且他懂得在祭祀当中怀念父母亲的恩德,把父母亲,特别是把能够培育他的父亲,来跟天配祀。这个孝子,最后他可以成就什么?像孔子一样,
因为孝子他懂得内心的充实。为什么要充实自己呢?就是要达到父母亲的期望,在外相上,他懂得去利益母亲,而且还懂得去感恩,推己及人,他懂得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所以他能够培养自己,来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内心的修养能够达到极致,外向的行持能够以感恩的心,而且有成就他人的仁心,而且能够成就他入仕的能力,这也是从孝道开始。
孝,不但是这样,过世的父母亲入祖先的牌位,而且懂得祭祀,懂的以孝来凝聚亲人。以孝来凝聚后代,大家在懂得祭祀的时候,自然心中有父母亲,心中有父母亲的教诲,心中愿意以和的方式让父母亲高兴,愿意表现很好来回报父母亲。
像客家的土楼,在福建的客家土楼,中间是祠堂,就是以祭祀的概念融合后面很多的家族,家族可以融合几十个,象最大的土楼可以住上八百个、一千个,都是靠孝道的力量,祭祀的力量。所以孝道实在太好了,孝道他可以让鬼神敬畏,能通鬼神,能够调和鼎鼐,能够入朝为官,能够成为国家的领导人,能够修身养性,成圣成贤,这就是孝子的功德。
不只是东方人知道孝道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包括西洋人,
这个人一看就是慈眉善目,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是查理·芒格,查理·芒格就是那个股王巴菲特的老师,他跟巴菲特合资,他也是个大慈善家,他怎么说呢?他在这个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的时候,他跟在场的学生们说,他说他的周边有很多亚洲人,他最佩服的就是孔子,孔子孝道的思想里面有天生的,有后天学习的,你们不要小看这些亚洲人,这是亚洲人能够在我们美洲一个一个有事业有成功,都得利于他们孝道的思想。可见孝道会带来事业成功,为什么?因为你是个孝子呢,你这个人就懂得感恩,懂得反馈,就会被人家栽培,而且你懂得和谐,因为你在家庭里面要创造和谐让父母亲高兴,你在团队里面就是一个和谐的人才,你懂得感恩,懂得受教,又懂得和谐,你不是企业的干才吗。你是企业的干才,你当然收入就多嘛。所以(查理·芒格)说你不要小看亚洲人,亚洲人能够到美洲的成功,很多都是他孝道的思想,可见孝道这个重要性,不但是东方人发现他的秘密,连西方人都发现这个秘密。
孝道是这么的重要,可是必须要知道孝的价值,孝的意义,孝的做法,孝的功能,特别在孝经,虽然在其他的经书上都有,像论语,像尚书,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有,但是最完整的就在孝经。古代赞叹孝经,他就是六经的总汇,什么是六经的总汇?六经所谈的就是内圣外王,但是通往内圣外王大道就是孝,为什么?因为孝,你要想利益父母亲,你必须要充实自己,而且让父母亲真正在心里面能够离苦得乐,这就是充实你内圣的学问,而且在外相上懂得反馈父母亲,懂得去报众生的恩,这就是外王。而且充实很多的能力去入世,这么说来孝亲就是六经的总汇。
第二个,黄道周先生说,《隋书》,隋朝的经籍志说,孝道是六经的总汇,黄道周先生就是孝经那个书法家。黄道周先生说,孝是道德的根源,真的!没有孝道的人刻薄寡恩,他连父母亲都不会利益的,他不会去利益别人,不会去利益别人是自私自利的,怎么有道德呢,所以孝道是道德的根源,这是黄道周先生说的。
第三个,汉文帝依孝经治博士,可见历代对孝经的赞叹和重视。
第四个,宋仁宗科举考试,孝经要考。
第五个,汉明帝诏令天下要诵孝经。我刚才举的那些都是好的,像汉文帝、宋仁宗、汉明帝都是好的国君,好的国君都懂得发展经学,都懂得发扬经书的义理。解决现在社会的问题,难道不需要经书的道理吗?这么说来,孝经是被大家所重视,他就是一部不可不学的一部经,我们要怎么样来好好的学。经文固然是诵习,但是经义更要通达,经义要通达,一定要看注解。
注解中有梁武帝的注解,梁武帝有孝经的义疏,第二个有唐玄宗,唐玄宗的制旨,就是孝敬重要旨趣。第三个有雍正皇帝的孝经集注。特别是唐玄宗的孝经制旨,就是孝经的重要旨趣。
根据唐玄宗的注解,邢昺,宋朝有一个邢昺疏,邢昺疏是我们醒公老师认为孝经里面好的注解,所以醒公老师曾经讲了孝经二十二次,就是根据邢昺疏。我们这一次要报告孝经,所依的重要蓝本就是醒公老师的解释,还有邢昺疏。更特别的要配合孝经图,依图来发展经义。
有哪些图呢?像北宋的李公麟,南宋的马和之,元朝的赵孟頫,明朝的仇英,民国的江逸子。这些孝经图都是我们在研讨孝经的时候会佐助的教材,以上就是孝道的缘起。
孝这个字的用意,为什么要孝?为什么子女要尽孝?还有尽孝的好处,还有孝的见地来自于经书,而经书当中特别是孝经,孝经的注解,特别依据的注解都在上面说了。
总结。第一个有关孝经的架构,孝经的分章解释,还有如何把孝经的义理用于时代,我们会在下次按章节来解释。第二个,孝经这本经,古人赞叹说,他是可以拿来修身,什么叫拿来修身?孝经的孝道可以拿来奉养父母亲,还可以拿来侍奉君王,孝子在家里面可以经营家庭,在外可以办政治,最后就是可以修身。修身就是通往内圣外王的大道,所以本经可以修身,本经可以训诫。
什么叫训诫?训诫就是老师来教诲子弟的教材,因为培养子弟莫善于道德,而道德的源泉,莫善于孝。没有道德,能力越多,社会的灾难越重。本经是可以拿来修身,本经是可以拿来训诫,本经是可以拿来劝谏,劝谏是以下对上,你可以拿来劝谏。一个天子如果有七个诤臣,七个劝谏的人,这个天子不失天下。诸侯如果有五个劝谏的臣,诸侯不失其国。大夫如果有三个这样的臣,大夫不失其家,不会失去他的福报。读书人如果有一个这样的朋友,这个读书人不会失去好的名声。爸爸妈妈有这样的子女,爸爸妈妈不会去造恶业。所以孝道用孝可以修身,可以训诫,可以讽谏,讽谏就是下对上的劝谏。那你怎么知道你可以讽谏呢?因为你在家里面你懂得把父母亲暗暗的导正。你在外面,你就懂得把领导人暗暗的导正。你是国家办政治的大员,你就懂得把领导者暗暗的导正。你让天下苍生蒙受其福而不自知。天下苍生因为你得到很大的福报,可是天下苍生可能不知道这都是你的恩泽。
雪庐老人说,恩德你积的功德有阳报,有阴德。有阳报就是你做很多功德,大家都知道,这叫做阳报。什么叫做阴德呢?阴德就是你做很多好事大家都不知道。可是阴德的好处比阳报更多,阴德会让你得到什么好处呢?阴德会让鬼神敬重你,能够遇到善知识,阴德会让你身体健康,阴德会让你子孙贤孝,阴德会让你遇到好的老师,得到好的学问,能够通往内圣外王的大道,阴德比阳报实在重要太多了。
孝道还能够帮助我们通达人情世故,为什么能通达人情世故?在家里面懂得察言观色,在外面就懂得通达人情世故,而且知道进退,远离凶险,趋近吉福,就是趋吉避凶,逢凶化吉。以上就是今天要进入孝经之前的前言。如果今天的前言,大家听了,觉得有必要学孝经,那就恭喜大家。我们就可以在下一次的开始来对孝经做整体架构的分析,以及分章的解释,让我们有经学的见地,有孝道的做法,还知道行孝的目的,行孝的意义,以及行孝带来的福报,并且用孝道来经营家庭、社会、国家,谋造和谐的气氛,让万民蒙受大福,我自己的阴德也能够加被自己后代的子孙,叫做百福骈臻、千祥云集,都从孝道而来。
课堂提问部分
学生:第一个问题:现在西方国家统治这个世界、主宰这个世界已经有几百年的时间,西方国家也普遍提倡孝道,为什么他们国力都还非常的强盛?第二个问题:现在工商业社会,人们十分的繁忙,我们该以怎么样的时间、怎么样的方式来尽孝。
老师:回答第一个问题,西方的国家它是法治的国家,它用法来约束国民,他们上面的人也受到法律的约束,所以上下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他们在政治上就会有一个轨道,在生活上他们也会具备一定的功德心,那都是在法治下的成果。我们东方人如果在法制上也不讲究,在道德上面也不讲究,那当然就没有像西方这么强盛。如果我们除了在法上讲究,我们更在德上讲究的时候,我们就是从内涵上提升。举例来说,孝道如果说我们真的能够实践起来,我们懂得去感恩父母亲,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我们的穿衣吃饭,我们所有的生活受用,没有一样是你自己的,比如说你身上穿的衣服是你自己做的吗?你那一碗饭是你自己去耕田得来的吗?你开的车是自己制造的吗?开车用的油难道是自己提炼的吗?都不是,都是别人的服务,才有你一个人的生活。你如果在家里面懂得去感恩父母亲,懂得去体会父母亲的时候,你这个人才会懂得去欣赏人家对你的恩德,你懂得去欣赏别人对你的服务,而且你必须要去反馈,这个时候是一个自发性的,你的自发当中,你会想去利益别人,而且利益别人的基础上就是不妨碍别人,请问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还需要法治吗?对不对。不但不要法制,还积极的去利益别人的时候,那个约束自己是从内心上做去,不是法条的约束,是内心上做去,而且因为想要去利益别人,他必须充实自己,所以整体的气象就是一个充实的气象。
你想想看这个国家都懂得互相利益对方,都懂得充实自己,这个国家一定是经营起一个“近者悦而远者来”,这是孔子在论语里面对叶公说,叶公问孔子的为政之道,孔子就是说“近者悦,远者来”。这也是从孝道的出发,发展各类的道德,而经营出这样的气象,如果为政者真的懂得这样的利益,这样的好处,我相信这样的气象是指日可待。
第二个问题,现今工作忙碌,哪有时间尽孝或者要怎么尽孝?要说现今的工作忙碌,坦白讲,有些的忙碌是很可以不要的。比如说,我感觉很纳闷,现代的生活越来越方便,照例来说应该比古代人时间会越来越多,怎么现代人时间都没有。按道理讲更方便,古代都是马车,做什么事情都是很不方便的,没有这些机械化的设备,科技化的设备,都很麻烦的,纯粹都是手工的,按道理来讲,现在应该节省很多的时间,可是现在却反而没时间。可见很多人都是无事忙,这是第一。第二,有心就会突破障碍,你没有心,这些都会成为障碍;有心,这些都不会成为障碍。
要怎么尽孝呢?比如说拉过来一起工作,或者常常回家,或者是没事的时候去问候,或者实在不行的时候,你可以电话问候等等,这些只要有心都办得到。实在不能够当面口体之养,那在外面表现很好,让父母亲很有光彩,假日或者有空档的时间回去好好的省亲,好好的侍奉父母亲,我想这些时间都是有的。
学生:学生也两个问题,刚才上课提到为什么要尽孝的原因,我们做子女的要去观想父母对自己的好,但是如果遇到像舜,还有闵子骞这种父母对子女不好的情况,那又如何叫子女尽孝?第二个问题,如果一昧的尽孝,会不会反而助长他们的这种自以为是,反而害了他们?
老师:很高兴你代大家来问,弟子规有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如果说父亲恩对你恩德很大,你来尽孝,这个孝道不难。而父母亲可能对你不好,你还能够尽孝,这个孝道是难得的。孝道有两分,第一分就是站在父母亲的恩德,所以我们必须行孝道。第二分是孝道得利在孝子的这一分。太得利了。闵子骞就是因为尽孝,所以才能够得到孔子对他的大加提携,闵子骞就是因为尽孝所以他的经学见地才能够在孔门当中入了德行科。而舜因为尽孝,舜的家是一个很反常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愚昧无知之人,母亲是一个非常阴毒之人,弟弟是一个嚣张跋扈之人,在这个家庭里面尽孝,想不到舜的大孝使他能当天子,想想看有没有一个人的福报可以当天子的福报。而且不是争夺来的,不是攻城掠地、杀烧抢掠得到的天子,不是!是和平的接受尧的禅让,而且舜对这个天子之位连要都不想要的,竟然最后当上天子,这不是尽孝的福报请问是什么呢?原来孝道经营使内涵越来越丰富,行孝形象越来越越精纯,他的福报就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圣王,这就是孝道做本质所彰显的德能跟福报。
再来说我们一昧的尽孝,如果让父母亲自以为是,岂不是害了父母吗?在孝经十八章里面第十五章曾子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孔子说哪里是这样,哪里是一昧的顺,他必须要劝谏,但是劝谏当中你必须要充实你自己,你才懂得怎么劝谏,方式是什么,而且方向是什么,所以孝子要充实他自己,对不对。所以才会说天子如果有七个懂得劝谏的人,这个天子不失天下;国君如果五个人,不失其国;大夫如果三个人,不失其家;读书人如果有一个人,不失令名。家里面如果有这样一个孝子,父母亲不会造恶业,他会善巧的引导父母亲导向于正轨,而这个人出去的时候,他善于把人家导向正轨。把人家导向正轨的福报是非常大的,真的胜过于造桥铺路,因为建设人心的功德比民生建设的福报还要大。
学生:今年13岁了,父母已经过世,他该如何尽孝呢?他的同学告诉他说以天为父,地为母,把天地当作父母,这样的方法可行吗?
老师:你这种观念是很好,尽孝,在古代也会有父母亲过世的情况,父亲过世要祭祀父母亲,祭祀父母亲要怎么祭祀呢?就是把你的功德,把你的内涵拿出来祭祀。这样更能够引发你向上,更能够引发你向善,向上向善,向上就是内圣,向善就是外王,所以你会得利的。你这样充实你的德能就是对父母亲最好的报答。你充实德能的目的就是去利益别人,就是对父母亲最好的报答和最好的孝道,而你祭祀的时候也最能得天地鬼神的加被。
学生:老师在课堂说,孝道十分重要,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个郭巨埋儿的故事,郭巨他为了孝顺母亲,把自己儿子给埋了,对于这样的故事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老师:雪庐老人说,不能光凭孝心,要有经学见地。他的孝道感人,可是事情不能够仿效,这是不读书之过也。郭巨埋儿,你把你儿子埋了,你的父母亲会原谅你吗?你看起来是尽孝,其实是不孝的,其志可悯,可是其行不可学,所以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些事情,只能说孝心感人,但是事情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学生:在过去有四代同堂、五代同堂,所以家族都能够在孝道上有好的推展,那今天没有这样的环境了,社会上的风气也令人十分忧心,请问老师,是不是可以倡议从小学教育开始就设置孝经这一门课,来发扬孝道,这样的提议是否可行?
老师:经学一定要从见地上去做经学本质,雪庐老人他在台湾38年,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讲学。你没有经学的见地,经学的价值是不能够发扬出来的,有时候会死在句下,有时候会以偏盖全,就像刚才讲郭巨埋儿一样,照单全收,这个时候推展出来,反而未必能够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世道人心。所以推展经学,推展文化这件事情,对社会大众是有利的,可是要小心,一定要有老师,要有这样的传承,要好好的充实这些见地,推广这些经书才有它的价值跟意义,否则让人会有很多的疑惑。很多的疑惑,很多的束缚、很多的烦恼,在还没有推展经学的时候,都没有,推展经学以后,都会有,这在推展经学的时候要小心。
学生: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为了工作必须离乡背井,跟父母相隔两地,对于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想尽孝,该如何尽孝呢?
老师:我刚才说,只要有心,这些都可以克服,我常说这个是人世间其实不需要那么忙。为什么那么忙?可能你要去检讨为什么这么忙。再来,如果不那么忙的时候,你可以把父母亲接来住;第二用闲暇的时间去探望父母亲,照顾父母亲。实在不行的时候,是不是也懂得按时联络,或者是好好的充实自己的内涵,像雪庐老人这样,好好充实自己的内涵,来默默的回向、加被父母亲
学生:对于国小(小学生)该如何引导他尽孝,并且落实在生活中?对于自己的同修,如果想要引导他孝敬父母,甚至在临终的时候能为双亲尽孝,那又该如何引导呢?
老师:国小的推广一定要从老师去推广,老师事居关键。好的老师未必教出好的学生,但是好的学生一定来自于好的老师。好的老师,第一个一定要观念正确;第二个他一定要有一个适当的做法;第三个他要懂得经营这样的风气。对于能够尽孝的同学们,老师可以适度的鼓励,或者是予以提携,这都要老师来做。
同修不尽孝,你要怎么劝他好?为什么要办读书会?引入一起来读书,一起来好好的去学这些经学的见地。他只要开窍了,他就自然知道尽孝对他的好处,尽孝对他的利益,尽孝对他的发展,以及尽孝对他的子孙的重要性,他如果都知道重要,这些都不用你鼓励,他可能做的比你更多。这是对父母亲生前的尽孝。
在临终的尽孝,尤其在临终的尽孝里面,这还牵涉到如何让父母亲在好的环境下善终,在父母亲的旁边能够宣说他们这一生对子女的恩德,乃至于父母亲的善心,让他很高兴的离开这个人世间,孝子虽然依依不舍,可是就能够让父母亲善终的这一分也是孝子的尽孝。
学生:刚才老师说最好能共住,也提到诸多如何尽孝,那如果说在有共住的因缘下,而父母一度的溺爱子女,难以管教,请问老师,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较为恰当?
老师:这叫做隔代亲,三代同堂有这个问题。爷爷奶奶最疼孙子,这叫隔代亲。父母亲可能会严格要求孩子,可是对孙子们却百般放任。所以三代同堂里面好的地方是经营美满的家庭,三代的和谐,但是也有它必须克服的障碍,就是爷爷奶奶对子孙是极其放任,这个时候跟父母亲的管教是不一致的,你要知道,管教当中不一致,对孩子们的教育是最大的障碍就是父母亲一套,爷爷奶奶一套,这是教不出好孩子的,那这时候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人心里面的问题。那现怎么办呢?第一,我要先尽孝给我的孩子看,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环境。因为你每天跟孩子说要尽孝没有用,现在小家庭,为什么《常礼举要》都教不来?雪庐老人说常礼举要以前是不用教的,现在为什么要教呢?因为以前是大家庭,这是一个风范,现在是小家庭,这些都没有了,叔叔伯伯这些亲戚的相处,现在小家庭都没有了。在古代的大家庭相处之道,已经形成一个常轨了,所以常礼举要不读都会。现在没有这些相处,常礼举要都不会,教了也不会,因为没有环境。没有环境你怎么教都不会。
像以前雪庐老人上课讲月令,讲月令时下课就问一个学生,那个学生说我都听不懂,雪庐老人说,以前农夫都懂。没有办法,因为环境不是那个环境了。大家庭有个环境,你与其嘴上叫你的孩子要孝顺,你不如孝顺给孩子们看,所以这也是大家庭的好处,这是第一个。
第二父母亲如果以身作则,你的子女也不会太坏。
第三要告诉一个秘密,私下也要对你的子女告诫一番,但是不要在阿公阿妈(爷爷奶奶)面前,这样就好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大家看着办。
学生:有子女想要尽孝,但是父母亲不想让子女操心。例如子女想接父母过来住,或者想要去探望父母亲,父母常常拒绝,那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老师:孩子想要接父母亲回来,可能父母亲不太想,因为他可能跟媳妇相处的不好。所以这个时候可能要跟太太之间有沟通,有些是他不敢讲的,你必须要看懂的,如何跟太太协调沟通,让父母亲很高兴的过来住,这是一个。第二是父母亲住在自己的房子,他觉得很舒服、很自在,这个时候你去探望,以后偶尔请他们过来住,慢慢的,家里的气氛让他觉得这个环境比他原来那个环境更好的时候,接他来共住的机会就大增。当然有些父母亲觉得他不需要的时候,你也不要太勉强他了,但可以先从跟他生活的快乐,陪他聊天,或者让他来参加活动,或者一起来研讨经教,这些都可以做的。核心处做不来的时候,先做外围,慢慢的,你的条件越多,具足的越多,你就可以达成你的目的。
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孝道十分重要,因为父母的恩德太大,父母把许多的时间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请问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小孩,是不是因为也是害怕要花许多的时间跟精力在孩子身上?
老师:这也是不读书之过也!小孩子会带来多少的福报,父母亲不会知道。雍正皇帝如果没有生乾隆,皇帝轮不到他,你说生小孩子,我要花很多钱养小孩。你都忘了小孩子自己带福报来,有时候比你的福报更多,真的。有时候你生出一个很有福报的孩子的时候,你父母亲莫名其妙就有福气来,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像我们丽佳老师笑起来下巴是圆的,可能是子女才带来的福报。我们有时候觉得子女这么多,我怎么养?子女他就天生带来福报,我问你,舜的爸爸如果没有生出舜,舜的爷爷后面会怎么过日子?你请问是他的福报还是儿子的福报?康熙皇帝为什么传位给雍正,你知道吗?他就看到乾隆,所以他去问桐城派的方苞怎么办?方苞说,过去古公亶父要传位给季历是怎么传的?康熙说,我懂了,我懂了。意思就是说,看到下一代,我是为了传下一代,所以我先给这一代。你看他爸爸就平白的当了国君,所以孩子们有孩子们的福报。
学生:弟子规里面有说:兄弟睦,孝在中。当兄弟之间有相处不愉快的时候,该如何是好?
老师:兄弟睦,孝在中,兄弟相处的不愉快的时候,你要看看到底是在利益上,还是在情绪上,还是在见地上,你要先分析原因。再来说你要怎么解决它,可能你利益让出来就可以了,或者是情绪上你不要跟他闹情绪就可以了,色思温。或者是在见地上不同的时候,你可让让他好朋友,或者让别人去劝告他,方式很多,你在经学上懂得越多,你处理的越圆融,这是经验之谈。
学生:末学刚刚听老师讲的这堂课,心里真的是感触很多,原来任何一个法门,尤其是孝这么好的一个内涵要推行,绝对是需要有经学的见地,否则只是流于形式。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替父母亲洗脚,或是说母亲节献花,这些不能算是不好,可是我们也看到很多人虽然对父母亲有孝心,也有孝的行为,可是他没有办法再提升自己,也许他的孝心、行为仅止于对父母亲。在跟朋友、在跟社会的相处上,就很难看到很多正面的面相。今天知道,在经学上、内涵上不断的提升,才能够把孝这个字发展的更圆融,更尽善尽美,这是末学的体会。
老师:谢谢高老师,有时候帮父母亲洗洗脚,如果父母亲坚持说,不要,不要,我不要那么麻烦。儿子却坚持,我必得要。这样也不行。行孝是很自然的,很亲切的,最好是打成一片,行孝不是做做样子、装装门面的。
朋友的经营,在朋友之间交往,结果你交到了很好的朋友,表面上不是孝,其实他是孝。为什么呢?举例来说,陶侃把他的朋友接回家的时候,陶侃的妈妈看到这个朋友能够帮助我的孩子,她很高兴,甚至剪头发卖了,准备菜肴,把她的草席拿给朋友去喂马,为什么?就是看他的孩子交到好的朋友。所以孝道的经营是各方面的,不是我们看的这么简单。你如果懂得经学的见地,你就知道如何在家里面谋造和谐的气氛,而且懂得父母亲的需要,然后充实自己,并且与好的朋友来发展殊胜的善业,让父母亲在生活上得到安乐,生命上得到充实,孝子本身能力也不断的增长,最后成为国家的栋梁,在经学上都充分的说明,所以你有经学的见地,你才知道孝原来是对家庭的帮助,对社会的帮助,对国家的帮助,对企业的帮助,它是全方位的,做起来也会觉得很得心应手,能够造就圆满的内涵,而在圆满的见地下来行日用平常的孝行。
老师问学生:有人说孝经的义理太多,孝经十八章,义理那么多,我怎么实践?怎么办?
学生:论语中引孔子问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回答说,忠恕而已矣。所以要等学完这十八章之后,应该有特别的字可以贯穿孝经,期待老师的课程。
老师:你如果通达,义理越来越多,对你越有帮助,你如果不通达,义理越多,越消化不良。这个问题回答两部分,义理太多,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通达的人,义理越多,对他越有利。李二曲先生说,身体健康的人不妨多吃,消化,体力变强。但是身体虚的人,多吃就多拉肚子,所以义理多对消化的人是有利的。义理多的对不消化的人是障碍的。到底是消化还是障碍?是障碍还是消化,横批:你说呢!你如果懂得这些见地的时候,义理越多对你帮助越大。
学生:现在学孝经,可是古代跟现今做法已经有很多差异,我们还有必要学孝经吗?
老师:古时候的做法本来就不可以拿到现在来用,比如说古时候坐马车,现在怎么还可以再坐马车?古时候穿长袍马褂,他行礼的时候跟现在都不一样,现在怎么可以呢?祭孔的时候,雪庐老人说,祭孔的时候,在清朝的时候是穿清朝的服装,民国的时候是穿民国的服装,不是穿周朝的服装。时代的演变,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演变,你必须要符合这个时代的做法。但是你的原理、原则要保留。古代的这些方法可以供你参考,可是走入时代的时候,你必须要知道时代走到哪里。你的做法可以权变,可是原理、原则、精神是要保住的。
学生:刚刚老师提到,孩子可以自己带来福报,多生小孩可以有越多的福报,但是我们为了照顾小孩会不会反而耽误充实自己的时间?没办法,像有的人为了带小孩就不能来上课了,该怎么办?
老师:这也是问题,没有错,我们说孩子会带来福报,多生小孩子,你必须要知道生小孩子可以训练你的耐力,可以训练你教子的能力,可以训练你在家庭里面创造和谐的能力,这些的障碍都是看你怎么去突破。还有你要训练孩子,大的要带小的,有一个团队的精神,到最后搞不好是他们最支持你出来听课,或者是整个都出来听课。刚开始的逆境都是后面顺境的前夕,真的,很多的顺境都是从逆境来的,很多的福报都是从祸来的,现在最流行的就是老子,福祸相依,大福都在大祸里面找,顺境都从逆境里面去求,所以你讲的逆境我都相信,可是你善于用的时候,所有的逆境最后都变成顺境,而孩子们在你善于教导他的时候,他过去生带来的福报都会很快的显现,会创造家庭很多的快乐,也会创造家庭很多的福报,真的,只要善于经营,好的环境容易让善业形成快乐的果报,同样的,很多的孩子经营一个很好的气氛,善业容易形成乐果,家和万事兴。
学生:现在人喜欢自己的孩子都是胜过喜欢自己的父母,甚至喜欢家里的宠物胜过自己的父母。对于这样的状况,我们该如何改变这样的环境?
老师:我刚才说孝道有两分,第一要多想父母亲的恩德,第二是父母亲的恩德就算你想不出来,观修力薄弱,还有无明愚痴,但是你从第二分,孝道原来对自己有这么好处的时候,怎么可能会对宠物尽孝,怎么可能会对子女尽孝呢?你要衡量衡量什么才是真正福报之所在,你必须要衡量衡量,所以我说为什么讲孝道有两分的经营。
很多修学上的障碍,很多经学上障碍的突破,包括能够碰到好的老师,包括能够很好突破外境的障碍,可能都跟孝道有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孝道——跨时代的意义与价值发布于2024-05-13 15: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