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儒學簡說

儒學簡介第九集

各位請翻開儒學簡介第九頁,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尚書】,【尚書】這個字,古時候跟上下的上字是通用的,上下的上字,就是表示在上古的時候。【尚書】就是上古的時候一本書,也就是記載古時候,那些聖人的言論,聖人所辦的事情,一些記載,這叫【尚書】。【尚書】裏面的文字篇數也很多,這裏是選出來幾篇,好讓我們瞭解一下,我們中國古代聖人,那些治國、平天下的那些功德。【尚書】有今文【尚書】有古文【尚書】,今文【尚書】是漢朝,用當時候的今文,寫的那些記載的這本【尚書】,古文【尚書】是在孔府,孔子的牆壁裏面發現出來的,那是用古文字寫出的一本書,古文【尚書】,古文【尚書】篇目比較多,今文【尚書】篇目少。
在這裏選出來的第一篇,堯典、舜典,無論是古文【尚書】,今文【尚書】都有,現在我們就看堯典了。堯典舜典這兩篇,在【尚書】裏面叫作虞書是唐堯舜的那個,這兩篇都記載在虞書裏面。堯典的堯是指的堯帝,這個字就是經典,經書寫出來的文字,叫作經典。堯這個字,根據說文解字裏的解釋,上面三個土字,土上加土,堆得很高,三個土下面是一個幾字。土放在上面表示更高了,三個土是讀堯,下面是表示物體的一個形狀,這個字的意思就是高的意思,很崇高的。
下面這個文我們先看一遍,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這兩句是一段,上面那個放勳也是一小段,安安下面,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這算是一大段了,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這是一大段。我們現在就一小段一小段地來研究,,【經書】一開始這個曰字,就是記載【經書】的文章,開始就是表示說話,用字開頭。若稽古帝堯若稽古當順字講,順從的順,當考字講,稽考,是古時候古代帝王的道,叫古道。這是根據孔傳,孔安國的傳,我們研究毛詩的時候,最古的注解就是毛傳,毛亨傳。在古文【尚書】是孔傳,孔安國的注解。不過按照漢儒今文【尚書】學家他認為,孔傳不是實實在在的,那個漢朝的孔安國。他說是後代的人,冒用孔安國的名字,另外是一個人注解的,冒用孔安國名字為注解,今文學家是這麼講法。不過無論如何我們講,古人做學問,注解經書,跟我們現代人不一樣。我們現代人寫文章也好,注解書籍也好,一定要有自己名字。甚至於有些人自己能力不夠,還把人家的注解的東西,抄襲過來當作自己的。古人不會這樣的,古人你看,自己的東西自己不願意出名,他借用比他更早的人,更早的人像孔安國,他在學術上有很大成就的人,借用他的名字來寫出來的,他的目的不是自己求,求自己的學術地位的名,不為自己求名,純粹為了求道的。就這一點,我們看了就很可取。因此不管是今文學家說是不是,真正漢朝那個孔安國注解的,我們認為這個注解是很有權威的。因此各位,自己看【十三經注疏】的時候,看今文學家注解的【尚書】,你就知道,他稱呼不講孔傳,講偽孔傳,偽是假,造假的,假借孔安國的注解。各位一看到,今文學家所講,偽孔,偽孔就是指的這個孔傳,偽孔傳。他們講的偽孔傳相當好,注得很有權威。
孔安國的注解,他說當順字講,是考核,稽考當考字講。古是古時候有道的那些帝王,所以順考古道若稽古這三個字,就是順考古道。什麼是順考古道呢?就是拿堯帝來講,堯帝是個聖人呢?他來做了帝王子,做天子了,他做天子,雖然自己也是聖人,但是你這個聖人,在你聖人之前還有聖人,前代的聖人,一直往前面追溯,追溯最古的。比如說中國講到,沒有文字記載的經書,易經那是最古的了,伏羲氏發明【易經】,開始只有畫的卦,用陰陽兩儀的符號,就是符號哲學,從那開始伏羲氏就是聖人。他不是聖人的話,他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發現了很多真理,發現了太極太極就是我們,人人都有的本性。自己發現了,證到本性了,怎麼樣來教化人家呢?那時候還沒有文字呀,他就發明兩個符號,一陰一陽,陰陽兩個符號,一個符號畫出八卦來,八卦再重迭為六十四卦,就是現在這個【易經】。【易經】開始只是卦,沒有文字說明,因為那時候還沒有文字。所以他這個發明是了不起的,不是聖人是辦不到的。伏羲氏以後,黃帝唐堯都是,所謂是三皇五帝。
伏羲之後有神農,神農、黃帝,這都是前代的聖人。帝堯他講前代歷代都有聖人,聖人有聖人的發明,聖人治理天下,有治理天下的道理。那些事情,種種的辦理政治的一些方法,他要考察,考察古代聖人那些辦理政治,那些方法施政的一些事情。在古時候怎麼行的,現在哪些還可以照樣照著那樣做,哪些於現在的時候,需要修改的,這叫稽考啊。稽考之後,不能夠廢棄的就一直要保存,與當代有時候不合時宜的,那就再加以修正,這就是。行什麼,權宜之計,真正講行這個權。孔子講可與適道,未可與權。講到是高的時候,能夠教化人的時候,他也用權。帝堯的時候他考察古代聖人,所行的那些政治,所實行的那個道。考清楚以後,再配合他那個時候的,一般人民能夠接受的學習的程度,他加以稍微變更,這就是宜,能夠行的這種根本。沒有這個做根本,聖人不能夠行權。
這一句就是說,若稽古帝堯帝堯,他要考察古代聖人所行的道,所辦理政治的一切事情。考察之後,該繼續照樣施行的,就照樣施行,需要更改的,就是稍加改變。這樣之後順而行之,加以調整之後,很順從地、很順利地來實行,這一句話是這個意思。帝堯下面曰放勳放勳根據史記司馬遷的講法,以及後漢馬融的講法,放勳就是的名字,是他的諡號。另外也有別人的注解,認為一個講法,那就是根據孔傳的講法,孔安國的注解,今文學家所說偽孔。他講放勳是指堯帝模仿上古,古代聖人那些道德,那些事情,所得的功德和他的教化,放勳這兩個字是指的帝堯的,一種事蹟,一種功勳來講。這兩種講法各有根據,我們研究古代經書的時候,遇到這種情形的話,我們不可以加以決斷,哪個是對,哪個是不對。其實兩者都有根據,我們把它並存,古代都有這兩種講法,就可以了。只是的名字固然是有根據的,把放勳這兩個字,只是說成堯的世功來講,這還是指的本人,這兩者沒有什麼衝突的地方。
下面兩句,欽明文思安安是什麼呢?欽是當恭敬講,很莊嚴地,表示堯帝這個人,儀錶很莊嚴,讓人家一看,自自然然地對他就肅然起敬,又當敬字講。呢?是光明,是指他的儀錶,儀錶讓人家一看就是,讓人家肅然起敬。是指他的本性是,一片光明的,指他的明德,他的德性來講。是指他的學術,他的學術可以說,根據馬融以及鄭康成的注解,可以說經緯天地經緯天地到後來,一般讀書的人就說是經濟學,那個經濟學不是我們現在講,單純地講經濟,發展國家經濟建設這個經濟。他那個經濟就是經緯天地,講這個政治,不但政治他通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把自然界與人文,整體地他都通達,這就是文,整個說就是文化。
是什麼呢?思就是帝堯這個人,他的思路非常敏捷,他思想通達,無所不通的。我們一般人,讀書也不容易讀得明白,做任何事情也想得不周到,跟人家說話,聽人家說話,有時候聽得明白,有時候聽不明白,這是我們普通人。帝堯這個,沒有任何障礙的,這個是無所不通,所以鄭康成的注解說是慮深通明是思慮,考慮,很深刻。是聰明,他能夠通達一切,而且最快最敏捷的,這是思。這個欽明文思,這是帝堯的四德,指聖人的這四種德性,四種德。
下面是安安,依照偽孔傳講,上面字當動詞講,帝堯以他欽明文思四德,能夠安定天下,應當安定的人民。文獻的句子就是說,帝堯以他欽明文思四德,安天下之當安者天下的當安者,天下所有的人,都應當使他能夠安居樂業,生活能夠得到安定安全,包括來自自然的,來自人類社會的,讓天下人都不要有恐懼,各種的災害,讓他心裏得到安全感,使天下所有人的安全,都要得到保障,這就是當安者,天下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的這種安全、安定、心裏能夠安然。上面這個字就是,堯王他能夠,安天下這些當安者,這是安安這兩個字。
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帝堯怎麼樣來接待天下人呢?他做天子做帝王,面對他朝廷裏面大小臣子,以及外面的老百姓。帝堯你看他待人接物是怎麼樣的,允恭克讓。允是什麼呢?當信字講,能夠使所有的人相信他、信任他,上面講安安,信任他能夠給,所有的人一種安全。也就是說,讓天下人見到他,心裏自然就了,有這個信心,他能取得天下人這種信任,這就是是什麼呢?是恭敬。上面講了就是莊嚴,莊嚴,就他自己本身講,這裏恭是別人看他,別人一看他的時候,他不但本人莊嚴,他對人也一切恭敬。他雖然是一個天子,他對待任何人都是恭敬。克讓是當能字講,他無所不能,什麼都能,他待人的話,人有任何心理,人有任何的習氣,種種的都不同的,他對待一切人都能夠相應。誰他都能夠一見面都是,他把天下的老百姓,都看作自己人是一樣的。
這個字,是一切是退讓,遇到有各種權利、各種利益,都能。聖人不要這個,名與利什麼都不要。最值得後人稱讚的,孔夫子最推崇的就是這個,天子這個位置他都能夠,他可以把這個給人家,在他以前,天下,沒有讓天下這個例子。從他開始的,他能夠禪讓,這個讓字是言語的言字邊,這個字根據說文解字裏解釋,他這個字原來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以言語責讓。你說我不對,我說你不對,互相責讓的讓。另外一個字,在左邊加上提手邊,提手邊那是推讓,推讓,比如這一件好東西,我推讓給你,你不收又推讓給我,互相的,那個字才是推讓,讓給人家。這個在言語上面,互相責備人家,到後來呢?這兩個字換了,不知在什麼時候開始,把這個責讓這個字,用來作推讓給人家。不過在【尚書】裏面,就是這麼用了,可見他用得已經很早了,現在就拿這個讓字解釋為,互相推讓,互相禮讓。但是講文字學的人,要知道這兩個字有分別的,而且在講原始意義的話,它這個是正好相反,現在這個讓就當推讓講了,他能把天下都推給人家,就是讓給人家。這個待人接物,他有這樣的好處。
因此,光被四表,他的光明普被了四表四表是中國,不但中國受他教化,中國以外的,東西南北四邊的話,都受他的教化。是當外字講,中國境外的、四外的,都受他的這種道德的教化。呢?是古文學作光明講,今文學家把當廣字講,廣大的廣,所以堯的這種道德教化,能夠廣大擴充,到中國四境以外的,這一種講法也可以講得通,這是一大段。這一大段,前面一小段,就講帝堯他怎麼樣,來考查古代聖人的那個,那些道德辦事的方法,他能夠行權,所以能夠把天下治得好。第二小段,欽明文思安安,就講他本人,聖人的一種德,這個性德就是那樣,尤其是他這個安安,能夠安天下之民,講他一個是賢一個是能。欽明文思是他本人的賢,安安是他辦政治的才能。
後邊這個,剛才講的第三段,講他能夠面臨天下的人民,不但面臨天下,而且教化光被四境之外,還格於上下,四境是空間,橫的方面、四周。上下更擴充的了,四表是橫的空間,上下是就時間來講,時間怎麼說呢?孔子是祖述堯舜,就把堯舜之道,能夠敘述敘述一直到後來。中國帝王講政治的話,那些讀儒書的人,都無一不嚮往堯舜政治,那個禪讓政治,這就是格於上下了,就是治,他這個道德,也當及治講,能夠普及到上下古今。
下面一大段,克明俊德,以親九族。克明俊德這一句話,大學裏面禮記大學篇裏面,舉了這句話,大學是曾子做的了,曾子舉了這一句話,後面就加了一句解釋。曾子說:克明俊德自明也克明俊德這一句話,是講究自己的心地光明。克明是光明,俊德是由那個,光明的性德裏面發出來的。俊德就是指性德本性裏面那個德自明。再根據史記,還有孔傳有不同的講法,不同講法各位要自己看,注疏本子,看其他的注解,可以參考研究。不必多舉了,就講這個就可以了。以親九族,自己以自己的,一個光明的性德親九族親九族是什麼呢?九族由近推遠,是親民的親,大學裏面不是說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親民就指的這個以親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九族這是帝堯的最近的族,九族和睦了,既睦是由他親九族,然後九族都是,互相在那裏和睦。平章百姓,百姓指的是什麼呢?百官,朝廷裏邊,除了帝堯自己的九族,還有在朝廷裏大小官員,這個百官,百官就是指的百姓。百官有百官的族,堯有堯的族,百官有百官的族,百官的族姓就是百姓平章是什麼呢?,平章就是一律平等,天等地看待那些,百官的這些家族。是很明顯地,就像有文章那樣的。
百姓昭明,百官這個族姓都昭明瞭,昭明瞭,也都因為受他的這種教化,一切都是昭明昭明是一切都是很明白了。再協和萬邦協合這兩個字,就是,能夠合作的是和諧,拿這兩個字來講就是,和諧,和諧萬邦。萬邦是天下的諸侯,每一個侯是一個國家。邦就是國家,使得天下各國,都能夠一團和氣。
黎民於變時雍黎民就是萬民,所有的民眾,就包括了天下所有的人,當乃字講,乃,文言文講的乃。用口語講就是於是,或者更白話一點講,這樣子,這樣子怎麼樣呢?就是這樣的意思,這樣的話了,就是變化了,經過他的這樣的道德,這樣的由他自己的家族,到朝廷裏的文武百官的家族,百官的家族推行到天下萬邦,都能天下如一家,一團和氣。因此天下人民於是就變化了,變化怎麼樣呢?時雍當是字講,當和字講,時雍就是這樣的和氣。就是,是不是的是,是不是就當這個講,這樣的講,天下老百姓,於是就變化成這樣的和氣。怎麼樣和氣呢?天下像一家那樣的,和和氣氣地相聚在一起,就是天下太平。
聖人治理天下,他所以能夠這樣的話,要注意這個欽明文思,這是聖人,就憑這四個字就是,我們尊敬他確實是個聖人,後邊講了他的世功,表現出他的功德,就完全符合他的聖人的,自己聖人的本質、本體。這一段,中國儒學講究都是有所本的,怎麼有所本呢?孔子祖述堯舜,這是中庸裏面講的,他就敘述堯舜之道,當然,他教學生都把堯舜之道,都教給學生。所以曾子作大學的時候,開頭就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然後那一段,大學第一章,開頭第一章就是這一段,他根據的就是根據堯典,現在休息一會我們再繼續。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儒學簡介第九集发布于2024-05-13 15:34:39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