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公嘉言录
醒公與明倫
●藏密
【圖說】醒公是明倫社論主筆,並任發行人,及明倫基金會董事長。
自《明倫》創刊,社論即由醒公撰稿,闡述雪公學風,引領大眾建立正知正見。因前發行人董正之老師往生,改禮請醒公老師,擔任明倫月刊發行人(社長),為《明倫》文稿品質把關。民國八十五年,成立明倫文教基金會,推舉醒公為董事長,迄今二十六年。
社論主筆
民國五十九年,《明倫》開始創辦時,零刊號社論──「零刊辭」,是雪廬老人寫的。正式出刊第一期的──創刊辭,由醒公執筆。
《明倫》社論,中間雖有其他人撰寫,但絕大部分都出自醒公。早期社論,題材多在佛法與儒學這兩大範圍內,著重「內明、五倫」的精神發揮。後來漸漸專門往儒學方面發展,將雪公講《論語》獨到的見解報導出來。另外把儒家的基本經典,例如五經,選出一些精要的東西,加以發揮。
從民國八十三年一月,醒公開始寫與《易經》相關的題材,連續不斷,一直寫到現在,先前寫的結集成《讀易簡說》,後來寫的結集成《讀易散記》一、二、三集。
儒佛不雜
《明倫》每期出刊,都要呈師長修訂。早年呈請雪公過目,民國七十五年三月雪公生西後,改由醒公校正。當時醒公擔任臺中圖書館主任秘書,月刊定版後,即送到圖書館,幾天後再去請示取回。
猶記得民國八十二年的二三二期,是二、三月合刊,醒公以雪公講《論語》「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章講義為本,發揮「性相近習相遠」的社論。筆者請回校對稿時,醒公特別叮囑:「儒佛不要夾雜,像這一篇『性相近習相遠』,內容都是依佛法發揮,用的文字名詞都是儒家的。」因昔日雪公即曾交代:孔學文章不要夾雜佛學,刊出後才不會落人口實。醒公如是實行,也提醒後人莫忘雪公所囑。
不可變更
現在還在出刊的報紙雜誌,多順著西化從左至右橫排。《明倫》自零刊號至今第五二六期,歷經五十二個年頭,每期文章皆是依傳統方式,從右至左直行排版,在現有媒體中稀有難得。
民國九十三年元旦,蓮社禮請醒公開示。當時,蓮社主事正值新舊交接,醒公有感而發,開示說:「有些事可以變更,有些事不可變更。像倫常尊卑,各有名分,不可輕率替換。又許多傳統文化,也不可率意更換。像明倫月刊創刊幾十年了,文章都是依傳統方式,從右至左直行排版,一直沒有變更。這有守住雪公當年的精神。」
《明倫》不僅堅持儒佛弘化之志,而於文章的編排,仍延用古文直行,由右至左的型式;標點符號,多依古文句讀,括弧亦簡不繁。
固定稿紙
《明倫》的稿件,現在多改由電腦打字,透過電子郵件傳送,醒公是少數幾位仍親手寫稿的。醒公長年撰寫《明倫》的社論、專題,習慣用《明倫》特別訂製的25×10=250稿紙。
有一回,印製的稿紙用罄,未有發覺,即用其他稿紙裁成25×10=250型式,呈醒公撰寫。平常跟醒公請稿,都是一通電話,立即傳真下來。這一回,遲遲未見。再經請示,醒公說:「其他稿紙不習慣,還是要原來的稿紙。」同仁翻箱倒櫃,終於找出僅有的一疊稿紙,醒公才肯撰述。
事後,即刻印製一批稿紙,當送達醒公府上,他老人家還要「開箱」檢查,看到是原先的那一批,欣慰的說:「對了,對了,就是這樣的稿紙。」老人的堅執可愛,令人莞爾。
藏諸名山
醒公早年住臺中師專附近,與傅公世銘比鄰。傅公,臺中師專教授,民國五十一年,雪公創辦「慈光學術暨國學講座」,擔任《易經》課程。醒公因得鄰近之便,曾得傅公剖析《周易》章句訓詁,且浸潤玩索於先賢《易》傳者多年,後來即專以《周易》為題,撰寫「專論」。
二十多年來,醒公將畢生研究《周易》的心得,撰成《讀易簡說》及《讀易散記》。醒公在《簡說》自序云:
竊不自量,略引先儒所述諸家《易》例,為此簡說。期能識其源流與讀法,以是助解十翼。其餘紛紜之說,悉以十翼為之折中。其間或有一二管見,皆依聖言,旨在窺道。謂為簡說,不欲繁也。初學讀《易》,可為開卷之一助,非敢質之大方也。
注《易》的凡例,注《易》的源流,《周易》的讀法,醒公以簡而不繁的文字介紹,對初學《易》者大有助益。
醒公有鑑《周易》乃是中國文化的根源,今人研究多趨形而下學,忽視形而上之道,故依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及清代?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簡擇合宜的注解,疏通《周易》經文,撰成《讀易散記》。依此《散記》讀《易》,可引人領會自心太極,成就聖人的修養。
醒公引《易》傳注解《周易》,使經文每一字知其由來,今人罕有此手眼見地,實可藏諸名山。多年前,一批兩岸的研《易》人士,因長年研讀《讀易散記》,仰慕醒公的學養,同來蓮社,拜見醒公,當面請教研《易》心得。
醒公童年與小友嬉戲,大拇指被折斷,故撰稿只用四隻手指。年輕時還不以為苦,九十歲時執筆漸感吃力,然醒公仍將《讀易散記》一卦一卦整理出來。後人若知個中艱辛,此書字字得來不易,絕不敢輕忽視之。
愧啟紙條
每期《明倫》排版後,醒公從第一頁到六十四頁,一一校正,挑出錯字,指正文義不通之處。如有較「西化」的文章,不符合《明倫》的傳統風格,醒公要編者再評估此篇可否不刊。遇到「雪公書函」專欄,有辨識不出來的字,或函中有不清楚的人事物,如「錦注」、「前途」等,編者也都會祈請醒公解惑。
去年十月,《明倫》第五一八期,前一周五照例將《明倫》呈送醒公校正。下周一時,醒公要隆華學長帶來一張便箋,醒公寫說:
之視力日衰,校對為難。原稿刊字,雖用放大鏡,皆看不清楚。以後請清泉兄、許小姐偏勞校正。醒民愧啟 十月三十一日
雖是一張小小的紙條,卻呈現一位年近期頤老人的堅毅精神,最後仍以《明倫》為念,雖眼力日衰,仍堅持校對到看不清為止。鞠躬盡瘁,用盡最後氣力,為的是不負雪公的託付,冀望文化的綿延不絕,更寄望後有來者。
明倫講堂
臺中蓮社國學啟蒙班,一向商借臺中市附近小學,辦理暑期活動。近年因政府教育政策有變,不允許在國小有宗教色彩的課程。明倫文教基金會為延續「國學啟蒙」的教育,在大坑興建「明倫講堂」,祈請醒公題字誌慶。醒公以顫抖的手,勉力題一首詩:
山境大坑好,明倫建講堂;
春風時化雨,桃李滿宮牆。
願依醒公所囑,以國學春風化雨,期待來日桃李滿宮牆,一圓雪公畢生之志,亦滿醒公的期許。
哲人往矣
《禮記.經解》云:「絜靜精微,《易》教也。」清靜端正不濫,是名「絜靜」。窮理盡性,觀察秋毫,是謂「精微」。醒公好樂《周易》,在日用生活、講經為文,乃至處事修道,自然透露「絜靜精微」的《周易》大用。
在奠禮後幾天,醒公的公子隆華學長,帶來兩包整整齊齊的文件,從「井卦」到「未濟卦」共十七卦的文稿。原來醒公生前,凡事皆有所豫立,已將《讀易散記》尚未刊出的部分(《明倫》現正刊出困卦),趁著桑榆晚景,一字一字的撰述出來,讓這樁名山之業,圓圓滿滿。
雪公云:「你的飲食起居都亂,你的心能定嗎?你念佛能一心嗎?大家平素要訓練自己物有定位,一張紙放在那裡,都要有個定處,從小地方規矩起,念佛才能得到一心。」醒公依教奉行,凡事定位不亂,如此念佛怎不一心?信願堅固,一心在定,往生無疑也。
孔子過世前,負杖逍遙於門外。見到子貢,孔子感歎說:「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巍巍的泰山將壞,高大的梁柱將摧,明慧的哲人將凋萎。而今哲人醒公往矣,如山之仁者頹矣,蓮社的梁柱折矣。所幸,醒公留下豐厚的言教及感人的身教,吾等當老實依教奉行,醒公在常寂光淨土,必將欣慰有加。
【圖說】奠禮後,隆華學長帶來兩包整整齊齊的文件。原來,醒公已將《讀易散記》未刊部分,趁著桑榆晚景撰述出來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醒公专集】之 醒公與明倫(轉)发布于2024-05-13 15: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