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孝經研讀

孝經第二十集

下面另外一段就說了,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這一句話從父到父子、君臣,都包含在內,先講父子的關係。當不義就當父親有不義的時候,就不合乎到道義的時候,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遇見父親有不義的時候,子呢,就不可以不諍,不爭於父,就要對父親來勸告。

臣不可以不爭於君,當這個君主不義有的時候,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爭,那就是要對君要諫諍了。前面曾子問的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在這裏孔子就說,父親不義的時候,兒子要勸告、要諍,這才是孝子。如果看見父親做那些不義的事情,待人也有不義的那種行為,兒子看到了、知道了,也不去諍,這就是不但不能說是孝,也可以說是不孝。為什麼呢,沒有盡到諫諍(的本分。做兒子的話,對於父親諫諍,這是做兒子的本分,不諍就是沒有盡到本分。再說臣子,不可以不爭於君,看見君主所行的一切事情,不合乎義的話,做臣子的人就應該對君主要諍,就是勸告。不爭不爭也就是失掉做臣子的本分。臣子的本分是什麼呢,臣子的本分,對君主要盡忠。什麼叫盡忠呢,遇到君主有過失的時候,就是要勸告,這就是盡忠。如果不勸告,眼看這個君主,一步一步的往不義的路上去走,走到結果,國家也失掉了,甚至於連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了,這就不是做臣子盡忠之道,那就是是失去了做臣子的本分,因此臣不可以不爭於君

故當不義則爭之。所以當不義的時候,歸結到父親上面,父親有不義的時候,則爭之。兒子就要向父親來諫諍。這樣看起來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這就針對曾子所問的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孔子從君臣、大夫、士說到父子,所以這就是跟他解答了。從父之令不加以辨別,是義或是非義,一律是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焉當何字講,又何得稱為孝子呢。曾子問的這一章,引發了孔夫子把以上這些道理都說明白了以後,要盡孝的話,不是什麼都聽從父命,聽從父令,聽是要聽,聽是合乎正義這方面,在好的方面要聽,不善的這方面,不但不能聽而且要規勸,這一章,孔夫子那個時候,由於曾子這麼問,孔子這樣解釋。為什麼有這樣的問,有這樣解釋呢,可見得在當時,臣子諫諍君主的,也不多見了,有那樣爭臣,那個爭臣也不多了,甚至於是找不到了。兒子對於父母諫諍,也是一般人不夠瞭解,所以曾子有這樣的一個疑問,孔子就把這個道理,很完善的解釋出來。到現在我們讀了這一章經,特別感覺它的重要。這一章就講到這裏了。

後面第十六章,十六章是感應章。感應章是什麼呢,因為講這個孝道,對於父母盡孝,以至於對於天地神明盡到這樣的孝道,有很多的感應,所以這一章叫做感應章。這一章經我先念一遍,

感應章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我們現在就看經文,子曰就是孔夫子說了,昔者明王,昔是在孔子以前,古時候。明王指的是明君,是明白道理的王者。他呢,事父孝,事父親能夠盡到孝道。由於事父孝故事天明。天就代表父,所以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事奉母親盡到孝順,所以事地能夠察,察是明察。為什麼事父事母,又講到事天事地呢,就中國文化講,從伏羲氏發明易經畫卦,就有天地。天是大父,地是大母,是天地之間的人類,以及萬物的父母。我們人類的父母,是自己的父母,人人都有父母。人人都有父母,還有個共同的大父大母,就是天地。所以在這裏講,事父孝故事天就能夠。明是一切明顯,一切發明出來,光明。孝,人能夠行孝,就是能夠開發自己心性裏面的光明,所以事父孝事天,得到天性的光明,實際上就開發自己的光明。事母孝故事地察。事奉自己母親能夠孝順,盡到孝道了,事地能夠了,察就是觀察,對於萬事萬物觀察得清清楚楚的。

這個不容易,這個也是從事母孝,才能有這樣好的結果。我們普通人,旣不明也不察。如果要明要察的時候,就必得事父事母,事父母要孝。因為孝行就是從自己的本性裏面,顯露出來的。為什麼呢,對於父母盡孝,就是報答父母對於我們一種恩德。這個不必多講,我們人人都能體驗出來。自己還沒有結婚,沒有自己兒女的時候,雖然知道孝順父母,父母對於我們的恩德很大,但是不夠深入。等到自己有兒女的時候,自己對於兒女那樣的照顧,那樣的關心,無微不至。

禮記裏面講,教一個孝子要注意父母的飲食起居,冬溫夏凊,冬天要使父母晚上睡眠的寢具,要能給它溫暖,夏天呢,要給它清涼。但是做父母的,比孝子對於父母那樣關心,那樣的講究,還要細密、還要周到。自己的兒女剛剛生下來,一哭一笑都在父母心中,那樣密切的注意。笑,知道小孩子心理歡喜,父母也跟著歡喜。小孩子一啼哭,父母就知道了,小孩子是要吃了,還是要睡眠了。這些做父母的,尤其是一個年輕的母親,原來沒有學看護嬰兒,當她自己做了母親的時候,不學而能,沒有學過,她自己自自然然的就能,這是天性。所以古人常講,有子方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兒女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對於我們的恩德,是多麼重大了。

因此父母對於兒女那樣愛護是出於天性,兒女回過頭來報恩,報答父母恩德,也是出乎自己的天性。就從孝道這一方面,來修行的話,就能夠學成為聖人。堯舜,舜帝就是從孝道成就了聖人。所以在這裏面講,事父孝事天明,明是自己的天性就發出了光明。事母孝,事地察,為什麼事天不講察只講明,事地不講明只講察呢,這兩種互相照應,事天事地都是得到明察,如果稍微辨別一下的話,天就拿虛空來做代表,天的虛空,只有光明才能顯示天那麼深遠。地呢,大地上的萬物,都由地來承載。地承載萬物,她這個明察,我們普通人,我們把大地上的萬物能夠觀察得清楚嗎,誰也觀察不了。在大地上的人類,人人的身體面貌,人人不同,人的心理,也是人人不同,我們普通人,誰能把人心、人的面貌,看清楚。人類以外那些畜生,家裏養的畜生,野生的動物,我們知道的多少。另外大地上花草樹木、礦物,我們知道多少。但是事母孝,就能開發自己的智慧,觀察的能力,就能發出來。

這就孟子所講的,人有良知良能,良知良能就是本有的真智,本有的那個功能。這個良知良能,人人都有。要開發自己良知良能,儒家經典裏面有很多方法。在孝經裏面講,事父事母都能孝順的話,一步一步的學,學到了圓滿的地步,就能夠觀察大地的萬事萬物,觀察得清清楚楚。為什麼呢,大地的人類萬物,也都是有他們的良知良能,有他們的本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良知良能,只要我們事父孝事母孝,良知良能一開發出來了,人與人之間,彼此見到的都是本有的良知良能,清清楚楚的。不清楚就是因為人的心理複雜得很,自私自利的,你防範我陷害你,我防範你陷害我。人人都存著損人利己,人人的心理,不單純很複雜,這樣的心理,別說觀察大地上萬事萬物了,連自己都不知道,糊裏糊塗。這樣糊裏糊塗的人,自己一切困難的問題看不明白,自己的生老病死更不明白。由於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在那裏作祟。事父母能夠孝,事父母孝為什麼能夠發明自己的心性呢,全心也就是全副的心思,來對父母盡孝。其他一絲一毫的雜念都沒有。絕不像現在的人講,只要求父母給他的錢財,他所需要的,都要求父母供給他,實實在在說起來,這都不孝之子。這種不孝之子,他只要偶然的來事奉父母,他的心理都是複雜的,都有一個自私心在那裏,談不上是孝順。一個真正孝順父母的兒女,只有父母沒有自己。沒有自己就是全副的心思來孝順父母,來報答父母的恩德。就憑這個單純的心,這個心就是從天性裏面發出來的。日久天長這樣盡孝,他就能夠成就聖人。所謂成就聖人是什麼呢,就把自己的本性開發出來。本性開發出來,看天地、觀察天地就能明察了,清清楚楚。對於自己的生死問題也明瞭,也能夠解決了。所以這裏講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長幼順故上下治。前面事父事母那個意思很深,我們從以上的這樣講法,我們去用功夫的話,把這個道理明瞭了,我們現在長幼順故上下治就好明白了。長幼順,這裏唐玄宗的解釋,所謂長幼順是什麼呢,做人君的人,包括天子諸侯,他能夠有長有幼。長指的是什麼呢,天子諸侯有自己父親,除了自己父親還有父親的兄弟,父親的兄弟,父親的哥哥就是伯父,父親的弟弟就是叔父,這在古時候講叫做諸父,諸就是不只一人,把伯父叔父並起來稱呼,叫做諸父。天子有諸父,除了對自己父親要盡孝之外,對於諸父應該要盡到長幼之道,對於諸父要尊敬。還有天子自己有哥哥,諸侯也是,叫諸兄。自己的哥哥叫做諸兄。這個哥哥包括他的家族裏面,家族裏面年齡比他長的,那很多了,叫做諸兄。天子諸侯這裏講的明王,古時候那些明君,他能夠尊敬諸父,遇到比自己年齡長的諸兄,也要對他禮讓,有什麼事情要讓諸兄先開始,讓他在先,走路也讓他走在前面,就長幼順了。明王對於諸父要尊敬,對於諸兄也要禮讓、要尊敬,這就順,所以上下治。明王如此,他的臣子都會受他的教化,也都是能夠長幼順。他治理之下的人民,也跟他這樣學,所以上下治。他這個國家治得好,天子治理天下,也把天下治理得太平。上下治這治字,就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這都是有長幼順。長幼順,就是從自己事父孝事母孝來的。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天地,由於事父事母,然後事奉天地。事奉天地,天地怎麼事奉,拿這個孝道來對待天地。孝道對待天地,我們對天,一切順乎天理,順乎天的法則。對於大地,大地生長萬物,供給我們的生活所需,大地來承托我們人,我們一舉一動,對大地,都要報答大地,不能破壞,不能糟蹋大地。進一步的體驗天地,這樣生長萬物。所以天地之大徳曰生,天地的大徳就是生長萬物。我們事奉天地就要效法天地,對於人類一切萬物,就要有天地那種平等心,來生養萬物,這就是事奉天地。所以天地經過我們這樣,事父母孝,事天地明察,得了天地明察了。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神明怎麼彰,天地有神明,父母祖宗有神明。古時候天子有宗廟,諸侯有宗廟,卿大夫有家廟,普通人都有祠堂,都是祭祀祖宗。祭祀祖宗就從自己父母不在世的時候,從自己的不在世的父母、祖父母,一直到了始祖,在宗廟裏面來祭祀,每一年定期的祭祀,祭祀的時候,祖宗的神明彰矣。怎麼彰矣,神明就來感應,就來接受這個孝子來祭祀他,這就。在這裏講明王,包括一切的人君,一切普通人。果然這樣盡孝,在祭祀的時候,天地明察,祖宗的神明就來享受。孝子在祭祀的時候,看見神明,如在其上如在左右,這就是彰,彰就是顯著。祭如在,祭神在。祭祀祖先的時候,就如同祖先在,心裏有這種觀想。什麼觀想,在祭祀的時候,一心在觀想,請歷代的祖先,以至於父母,那個神明就來了。一來之後,你再用這些祭品禮拜,觀想成就了,祖宗神明現形出來,孝子就看得見,這就是感應。這種感應就在祭祀之中,有這種感應,超越了時間空間。

人一死了,他的靈魂到那裏,我們在世間的人看不到。為什麼看不到,就是被自己的雜亂心,自私自利的心在那障礙了。在祭祀的時候,古人講,在禮記上面有講,要齋戒沐浴,在祭祀前三天齋戒,夫妻不能同房,要沐浴,身心都要清淨。齋到祭祀的時候,心靈非常單純,心就在父母以及歷代祖宗的身上。這個小我,有生老病死這個假我,在祭祀這個時候,全部不存在。我們這個平常所注重的小我,有生有死這個假我,我們執著不肯放棄的話,就被時間空間這兩個假相障礙了,因此看不到自己的祖先。把這兩種雜亂的心,執著這個假我這種執著的心理,把它破除掉了,心理,就是孟子所講的良知良能出現了,就看到自己的祖先,看到自己的父母。不需要現代人所講,請通靈的人,把過世的父母請過來,不需要。自己在祭祀時候,這樣一個單純的心,可以超越時空,見到自己的父母,見到自己的祖先。這就是天地明察神明彰矣,這就是感應。

各位要問,你這種講法,好像唐玄宗也沒有這樣注解,你講這有什麼根據。根據有啊。在歷史記載裏面,明王,過去明王在祭祀的時候,就聽到父母祖先有歎息之聲。再從佛家來看,大家都知道,智者大師在研究法華經的時候,入了定了,在定中就看到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講法華的時候,在隋朝。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到隋朝,年歲很久了,年代悠久了。但是那時候,智者大師看到靈山會上,釋迦牟尼佛跟那些大弟子大菩薩,還在那講法。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這就是由於他,智者大師在定中,超越了時空這種障礙,見到那個時候那種事實。所以在這裏講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感應就這樣顯著的顯示出來。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孝經第二十集发布于2024-05-13 15:24: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