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議:

(摘自臺中蓮社·明倫月刊之學海無盡藏http://www.minlun.org.tw/2pt/2pt-2-7-LUGS/01.htm

論語集釋卷二

學而(下)

○有子曰:「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美。」

【考證】戴望論語注:先王,謂聖人爲天子制禮者也。

【集解】邢昺疏:「和,謂樂也。樂主和同,故謂樂爲和。夫禮勝則離,謂所居不和也。故禮貴用和,使不至於離也。『先王之道斯爲美』者,斯,此也。言先王治民之道以此,禮貴和美,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是先王之美道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此以下明人君行化必禮樂相須。用樂和民心,以禮檢民跡。跡檢心和,故風化乃美。故云:「禮之用,和爲貴。」和卽樂也,變樂言和,見樂功也。樂既言和,則禮宜云敬,但樂用在內爲隱,故言其功也。先王,謂聖人爲天子者也。斯,此也。言聖天子之化行,禮亦以此用和爲美也。

【集注】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和者,從容不迫之意。蓋禮之爲體雖嚴,然皆出於自然之理,故其爲用必從容而不迫,乃爲可貴。先王之道此其所以爲美,而小事大事無不由之也。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集解】邢昺疏:「由,用也。言每事小大皆用禮,而不以樂和之,則其政有所不行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云:「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者,由,用也。若小大之事皆用禮而不用和,則於事有所不行也。

【別解】何邵公論語義:「宣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齊。」解詁曰:「月者,善宣公事齊合古禮,卒使齊歸濟西田。不就十年月者,五年再朝,近得正。孔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明雖事人,皆當合禮。」樾謹按:據此,則此章乃言諸侯交際之禮。上文小大由之,小謂小國,大謂大國,言小國大國皆當以禮相接也。

按:後漢書稱何邵公作春秋公羊解詁,又注孝經、論語。今公羊解詁存,而孝經、論語注無傳。惟虞世南北堂書鈔引何邵公曰:「君子儒將以明道,小人儒則矜其名。」此論語注之僅存者。武進劉氏逢祿於千載之後拾遺補闕,成論語述何一卷,然其實不過以春秋說論語,而于何注固無徵也。何氏公羊解詁引論語文極多,俞氏取解詁中關於論語遺說輯成一卷,茲采其有新意者錄之以備一家。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考異】隸釋:漢石經無「可」字,羣經平議:上云「有所不行」,此云「亦不行也」,兩「不行」之義彼此貫通。亦者亦上文而言,上無「可」字,則此亦無「可」字,蓋涉馬注而衍。馬注云:「不以禮爲節,亦不可行。」此自用以足句,非其所據經文有「可」字也。公羊傳宣公九年何休注引此三句作孔子語。

按:漢人引論語多稱孔子,如今人稱莊子、列子之類,不足爲據。近人王闓運論語訓據何休注以此爲孔子之言,所以正有子之失,其說不可從。

【集解】馬曰:「人知禮貴和,而每事從和,不以禮爲節,亦不可行。」

【唐以前古注】皇疏:上明行禮須樂,此明行樂須禮也。人若知禮用和而每事從和,不復用禮爲節者,則於事亦不得行也。所以言亦者,沈居士云:「上純用禮不行。今皆用和,亦不可行也。」

按:皇疏引沈居士說凡七節,而不著其名。考南齊書有沈驎士本傳,言其曾注論語。朱彝尊經義考云:「沈驎士論語訓注佚。」史稱驎士隱居餘干夫差山,永明、建武、永元之世三徵不起。居士之名應有獨擅,故直題居士而不名。

【集注】承上文而言,如此而復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爲貴而一於和,不復以禮節之,則亦非複禮之本然矣,所以流蕩忘反而亦不可不行也。程子曰:「禮勝則離,故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以斯爲美,而小大由之。樂勝則流,故有所不行也。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范氏曰:「凡禮之體主於敬,而其用則以和爲貴。敬者,禮之所以立也。和者,樂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謂達禮樂之本矣。」愚謂嚴而泰,和而節,此理之自然,禮之全體也。毫釐有差,則失其中正,而各倚於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餘論】四書辨疑:注言:「禮之體雖嚴,而皆出於自然之理,故其爲用必從容不迫,乃爲可貴。」此乃解用爲體用之用,禮爲體和爲用也。程子言:「禮勝則離,故禮之用,和爲貴。」蓋謂禮難獨行,必兼用和然後爲貴。此與注文體之說不同,二說相較,程子之說爲是。白珽湛淵靜語:此章當以「有所不行」合上作一節,「知和而和」以下作一節。梁氏旁證:此舊注皆以「小大由之,有所不行」連讀,集注不用者,以馬氏每事從和,卽是知和而行,分不出兩層也,邢疏以「小大由之」爲專於禮,「知和而和」爲專于樂,則樂記「禮勝則離,樂勝則流」二語恰是此處注腳。「有所不行」與「亦不可行」乃一噴一醒矣。劉氏正義:案有子此章之旨,所以發明夫子中庸之義也。說文:「庸,用也。」凡事所可常用,故庸又訓常。鄭君中庸目錄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注「君子中庸」云:「庸,常也。用中爲常道也。」兩義自爲引申。堯咨舜,舜咨禹,云「允執其中」,孟子言「湯執中」,執中卽用中也。舜執兩端,用其中於民。用中卽中庸之倒文。周官大司樂言六德「中、和、祗、庸、孝、友」。言中和,又言庸。夫子本之,故言中庸之德。子思本之,乃作中庸。而有子于此章已明言之。其謂以禮節之者,禮貴得中,知所節,則知所中。中庸云:「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和而不流,則禮以節之也,則禮之中也。中庸皆所以行禮,故禮篇載之。逸周書度訓云:「和非中立不立,中非禮不慎,禮非樂不履。」樂謂和樂,卽此義也。黃氏後案:體用之分,在釋家見惠能金剛經注,在仙家見魏伯陽參同契,前人辨之甚詳,易繋辭傳韓注亦拾仙釋之牙慧耳。聖經賢傳無體用對舉之正文,非儒者討論之要。此經言用必補言體乎?體用以相貫言,此體嚴用和胡以相反言乎?說經勿采經外浮文,言無枝葉,范說可刪。

按:黃氏之說非也。道家、釋家所言與儒理相通者甚多,程朱皆以體用言禮,正其最精到處。今乃以其用語出自內典而欲刪之,仍屬門戶之見。此章【集注】之失在未細玩「亦」字,將兩層說成一層。且師心自用,將歷來注疏家分段方法一概抹殺,至於文理不通。後來亦無人加以指摘,是可異也。若其以體用詁經,正其精細處,不敢沒其所長也。

【發明】松陽講義:一章大意總爲放蕩之人痛下針砭。學者讀這章書要知謹守禮法,將身放在規矩準繩之中,方是至和,不可一毫涉晉魏風流。若嵇康、阮籍輩,真是萬世罪人。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考異】說文繋傳通論引禮曰:「姻不失其親。」皇本作「亦可宗敬也」。所載孔氏注亦有「敬」字。

【音讀】釋文:「近」音附近之近,下同,又皆如字。翟氏考異:近遠字指其定體,俱上聲。近之、遠之俱去聲。語中若「能近取譬」、「固而近于費」,如字,讀其謹切,上聲也。此與「斯近信矣」、「近之則不孫」音附近之近,去聲也。今俗訛定體之近亦作去聲,以致兩義無別。周密齊東野語:「複」有三字,音房六切者,複歸之複也,論語「言可複也」、「克己復禮」是也。扶富切者,又之義也。論語「複夢見周公」、「則不復也」是也。芳六切者,與「覆」字音同,反復之複也,易乾象贊「反復道也」、釋文云「本亦作『覆』」是也。今或讀「言可複」爲芳六切,非。彭兆蓀潘瀾筆記:此章皆有韻文。古無四聲,「複」與「辱」固韻,「義」與「禮」亦韻也。宗,古訓尊,當有尊音,春秋傳「伯尊」或作「伯宗」,故與「親」爲韻,易林「大壯之兌,嵩高岱宗,峻直且神」是其證。皇本似涉孔注而誤衍一字。

【考證】桂馥羣經義證:詩皇矣正義曰:「周禮六行,其四曰姻。注:『姻親於外親。』是姻得爲親。」據此,則「因」卽「姻」省文。野客從書引南史王元規曰:「姻不失親,古文所重,豈得輒昬非類?」張說之碑亦云:「姻不失親,官複其舊。」又徐鍇說文通論:「禮曰:『姻不失其親。』故古文肖女爲妻。」邢皇二疏俱失孔恉。

【集解】複,猶覆也。義不必信,信不必義也。以言可反覆,故曰近義。包曰:「恭不合禮,非禮也。以其能遠恥辱,故曰近禮也。」孔曰:「因,親也,言所親不失其親,亦可宗敬。」

按:桂馥劄樸:「據左哀十六年傳『複言,非信也』,杜注:『言之所許,必欲複行之,不顧道理。』謂不顧道理,則信不近義,故曰非信。」劉氏正義云:「孟子離婁篇云:『大人者,言不必信,唯義所在。』是信須視義而行之,故此言近於義也。」鄭注云:「複,覆也。言語之信可反覆。」案複、覆古今語。爾雅釋言:「複,返也。」「返」與「反」同。說文:「複,往來也。」往來卽反覆之義。曾子立事篇云:「久而複之,可以知其信矣。」又云:「言之必思複之,思複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思無悔言,亦謂以義裁之,否則但守硜硜之信而未合於義,人將不直吾言,吾雖欲複之不得也。」又云:「詩皇矣『因心則友』,傳:『因,親也。』此文上言因,下言親,變文成義。孔注『因,親』是通說人交接之事,其作『姻』者,自由後世所見本不同。然婚姻之義於注本得兼之,皇邢疏依注爲訓,未爲失指。」遇謂「因」訓爲親,乃「姻」之省文。「姻」本爲「因」孳生字,故得省作「因」。言締姻不失其可親之人,則亦可等於同宗。似較訓「宗」爲尊敬爲勝。「複」訓反覆,漢唐以來舊說如是,從無「踐言」之訓,集注失之。

【唐以前古注】皇疏:信,不欺也。義,合宜也。複,猶驗也。夫信不必合宜,合宜不必信。若爲信近于合宜,此信之言乃可複驗也。若爲信不合宜,此雖是不欺,而其言不足複驗也。或問曰:「不合宜之信云何?」答曰:「昔有尾生與一女子期於梁下,每期每會。後一日急暴水漲,尾生先至,而女子不來,而尾生守信不去,遂守期溺死。此是信不合宜,不足可複驗也。」恭是遜從,禮是體別。若遜從不當於禮,則爲恥辱。若遜從近禮,則遠於恥辱。遜從不合禮者何?猶如遜在床下及不應拜而拜之之屬也。韓李論語筆解:韓曰:「反本要終謂之複。言行合宜,終複乎信,否則小信未孚。非反覆不定之謂。」李曰:「尾生之信,非義也。若要終合宜,必不抱橋徒死。馬云『反覆』,失其旨矣。」韓曰:「禮,恭之本也。知恭而不知禮,止遠辱而已。謂恭必以禮爲本。」李曰:「晉世子申生恭命而死,君子謂之非禮。若恭而不死,則得禮矣。」韓曰「因訓親,非也。孔失其義。觀有若上陳信義恭禮之本,下言凡學必因上禮義二說,不失親師之道,則可尊矣。」李曰:「因之言相因也。信近義而複本,禮因恭而遠嫌,皆不可失,斯廼可尊。」

按:唐志載愈論語注十卷,無筆解名。鄭樵通志始著錄二卷,與今本同。四庫提要疑爲宋人偽撰。今考其書,屢言窮理盡性,且好變亂經文,唐時尚無此風氣,無此見解也。其書當出於北宋之末,理學盛行而後。紀昀以爲愈注論語時或先于簡端有所記錄,翱亦間相討論,附書其間,後人掇拾叢殘,故真偽參半。其言最爲公允。王存以前世無刊本,觀于邵博聞見錄所稱「三月字作音」一條,王楙所見本無之。蓋傳本甚稀,抄寫諸本互異。其書本無足取,以其唐人舊帙,過而存之,取備一家。

【集注】信,約信也。義者,事之宜也,複,踐言也。恭,致敬也。禮,節文也。因,猶依也。宗,猶主也。言約信而合其宜,則言必可踐矣。致恭而中其節,則能遠恥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親之人,則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際,皆當謹之於始而慮其所終。不然,則因仍苟且之間,將有不勝其自失之悔者矣。

【餘論】洪邁容齋隨筆:程明道曰:「因恭信而不失其所以親近於禮義,故亦可宗。」伊川曰:「因不失於相近,亦可尚也。」又曰:「因其近禮義而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況於盡禮義者乎?」范純父曰:「君子所因者本,而立愛必自親始。親親必及人,故曰因不失其親。」呂與叔分爲三事。謝顯道曰:「君師友三者,雖非天屬,亦可以親。舍此三者之外,吾恐不免於諂賤。惟親不失其所親,然後爲可宗也。」楊中立曰:「信不失義,恭不悖禮,又因不失其親焉,是亦可宗也。」尹彥明曰:「因其近雖未足以盡禮義之本,亦不失其所崇尚也。」予竊以謂義與禮之極,多至於不親;能至於不失其親,斯爲可宗也。然未敢以爲是。胡炳文四書通:義者,心之制、事之宜。此獨曰「事之宜」。禮者,天理之節文,此獨曰「節文」。蓋所謂信恭者,非信恭之本體;所謂禮義者,亦非指本體而言。集注蓋未嘗輕下一字也。春在堂隨筆:戴望論語注:「『因不失其親』,『因』讀曰『姻』。姻,外親也。姻非五服之親,然猶必不失其親,以其亦有宗道。雜記曰:『外宗爲君夫人,猶內宗也。』外宗爲姑姊妹之女,舅之女乃從母。」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考異】漢石經作「好學已矣」。皇本「也已」下有「矣」字。儀禮公食大夫禮賈公彥疏引論語「學者食無求飽」。筆解本「已」作「矣」。天文本論語校勘記:古本、唐本、津藩本、正平本均作「可謂好學也已矣」。

【考證】說文:飽,猒也。猒者足也。凥,處也。從屍幾。屍居蹲也。爾雅釋詁:安、定,止也。荀子性惡篇: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辨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身日進于仁義而不自知也。劉氏正義:焦氏循論語補疏:「敏,審也,謂審當於事也。聖人教人,固不專以疾速爲重。」案焦說與孔注義相輔。聞斯行之,夫子以教冉有,是亦貴疾速可知。

按:說文「凥」、「居」二字義別,今經傳皆叚「居」爲「凥」。凥,謂得幾而安也。

【集解】鄭曰:「無求安飽,學者之志有所不暇也。」孔曰:「敏,疾也。有道,謂有德者也。正,謂問其是非也。」

【唐以前古注】筆解:韓曰:「正,謂問道非問事也。上句言事,下句言道,孔不分釋之,則事與道混而無別矣。」李曰:「凡人事政事皆謂之事蹟,若道則聖賢德行,非記誦文辭之學而已。孔子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此稱爲好學。孔云問事是非,蓋得其近者小者,失其大端。」

【集注】不求安飽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然猶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則可謂好學矣。凡言道者,皆謂事物當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

【餘論】論語集注補正述疏:朱子云:「凡言道者,皆謂事物當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今考經云「士志於道」,又云「何莫由斯道也」,若此者,此道之當然也。經云「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則道之待改矣,此非道之當然也。易泰彖傳云:「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中庸所以言君子之道、小人之道也。蓋言道者,非一例之辭。韓子所謂「道爲虛位也,此朱子所知也。今曰凡曰皆,其失之一例歟?此朱子未及修之爾,如曰:言道者,謂事物當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以釋此經言道者,斯叶矣。彼有道而我就正也,非共由其道之當然者乎?孟子云:「楊氏爲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蓋兼愛害仁,爲我害義也。尹氏,言楊墨之學者,悲哉其學之異也!孟子所以憂天下無學也。如其異學,合楊墨以行天下,害於其事,蔽於其言,非篤乎正學者,鮮不惑矣。而況其爲志安飽中人也?王植四書參注(經正録引):道者,事物當行之理。大而倫常,小而日用,莫不各有其理,猶行者各有其路,故名之曰道。其原出於天,根於性,而具於心,無一時一物不有此理,一一由性中自然而出之,故中庸曰「率性」,曰「不可須臾離」,從來言道者,莫明切於此。

【發明】石渠意見:就有道而正焉,就有道之人而正所言所行之是非,是者行之,非者改之,斯可謂好學之人也。蓋古之學者,其要在乎謹言慎行以修身,非徒記誦辭章而已。故夫子告子張曰:「慎言其餘,慎行其餘。」又曰:「言忠信,行篤敬。」中庸曰:「言顧行,行顧言。」是皆以言行爲學也。今之學者,惟務記誦辭章以取科第而已,其于言行也多不致謹,此其所以不及古人也歟?反身錄:宋王曾鄉會試並殿試皆居首。賀者謂曰:「士子連登三元,一生喫着不盡。」曾正色答曰:「曾生平志不在溫飽。」其後立朝不苟,事業卓然。今人生平志在溫飽,是以居官多苟,事業無聞;甚至播惡遺臭,子孫蒙羞,諱言不敢認以爲祖。故人品定于所志,事業本乎生平。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論語集釋006发布于2024-05-13 15:22: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