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議:


(摘自臺中蓮社·明倫月刊之學海無盡藏http://www.minlun.org.tw/2pt/2pt-2-7-LUGS/04.htm)


論語集釋卷八


里仁篇(下)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考異】皇本作「古之者言之不妄出也」。」高麗本「出」下有「也」字。天文本論語校勘記。唐本、津藩本、正平本未有「也」字。七經考文:一本「古」下無「之」字。翟氏考異:包氏注曰:「古人之言不妄出口。」據其文,或舊本經原有「妄」字未可知。若上一「之」字,則斷知其流傳訛衍。

【考證】禮緇衣:子曰:「言從而行之,則言不可飾也。行從而言之,則行不可飾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則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惡。」

【集解】包曰:「古人之言不妄出口者,爲身行之將不及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古人不輕出言者,恥身行之不能及也,故子路不宿諾也。又引李充云: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難,是以古人難之也。

【集注】言古者,以見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恥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爲此故也。范氏曰:「君子之於言也,不得已而後出之,非言之難,而行之難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輕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則出諸其口必不易矣。」

【別解一】管同四書紀聞:「出如小德出入之出,其訓踰也,過也。舊說非。」

【別解二】讀四書大全説:馮氏以講說釋言字,可補集注之疎。有講說則必有流傳,故從千百年後而知其言之不出。若日用之間有所酬答,措施之際有所曉譬,則古人言之煩簡,夫子亦何從而知之?孟子說見知聞知皆傳道之古人也,太公望、散宜生既無傳書,伊尹、萊朱所作訓誥亦皆因事而作,不似老莊管吕特地作出一篇文字。叔孫豹曰:「其次有立言。」至春秋時習尚已然。而古人不爾。恥躬之不逮者,不逮其所撰述之理,非不踐其所告語之事,本文自明。朱子云空言無實。空言字從夫子「我欲託之空言」來,明是説著述,范氏「出诸口」,一口字便有病。此章與孟子「人之患在好爲人師」一理,却與「仁者其言也訒」不同。辭之多寡静躁繫於存心,著述之有無則好名務實之異。古人非必存心之皆醇,特其務實之異於後世耳。論語訓:凡云古者,皆謂殷時也。出,出位也。處士而言治道,侯國而謀天下,身所不及無以驗其行,迹近可恥也。故殷以前無著書者。

【餘論】黄氏日鈔。古者,舉古之人以警今之人也。恥者,謂言或過其行,則古之人以爲深恥也。夫子此意,正欲學者訥於言而敏於行耳。盖理有自然,本不待言。四時行,百物生,天不待言而有自然之運化,大之爲三綱五常,微之爲薄物细故。人亦不待言而各有自然之準則,此夫子所以歎「天何言哉」,而謂「予欲無言」,其有不得已而見於問答者,亦皆正爲學者躬行而發。凡今見於論語二十篇者,往往不過片言而止。言之非艱,行之爲艱,聖門何嘗以能言爲事?今日亦在明吾夫子之訓,而深以言之輕出爲恥。其形於言也,常恐行有不類,惕然媿恥而不敢輕於言。其見於行也,常恐不副所言。惕然媿恥而不敢不勉於行。則言日以精,行日以修,庶幾君子之歸矣。君子小人之分,决於言行之相顧與否。言行之相顧不相顧,又決於此心之知恥與否。吾徒豈可不加警省而徒以多言爲能哉?四書詮義:慎言正爲躬行地步,與其言之不怍章可對看。非行不得便不言,正要行得來方敢言。存一恥字,其於躬行必甚力也。不然,則身不孝而不敢言孝,身不弟而不敢言弟,雖言之不出,何足貴哉。

【發明】反身録:古人尚行,故羞澀其言而不敢輕出。今人尚言,故鼓掉其舌而一味徒言。若果學務躬修,自然沉潛静默,慎而又慎,到訥訥然不能出口時纔是大進。否則緃議論高妙超世,總是頑不知恥,總是没學問没涵養。論語傳注: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輕言之。身之所行必及其言,則言自不輕出矣。言古者,以歎今之無恥也。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考異】漢書外戚傳:「傳不云乎?『以約失之者鮮。』」無「矣」字。後漢書王暢傳「以约失之鮮矣」注曰:「論語孔子之辭也。」無「者」字。

【音讀】經讀考異:此凡兩讀:「以約」爲句,「失之者鲜矣」爲句。又「以約失之者」爲句。「鮮矣」爲句。義並通。

【考證】表記:子曰:「夫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敬讓以行此,雖有過其不甚矣。夫恭寡過,情可信,儉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鮮乎?」 趙佑温故録:賁盡飾,受以剥。節當位,受以孚。君子損益盈謙,與時消息,於謙得六爻之吉,於豐厪日中之憂。天道人事,未有不始於约終於约者。約而爲泰則無恒,泰而能约故可久。曲禮曰:「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皆言約之道也。

【集解】孔曰:「俱不得中也。奢則驕溢招禍,儉约無憂患。」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顔延之云:秉小居薄衆之所與,執多處豐物之所去。

【集注】謝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謂約。」尹氏曰:「凡事約則鮮失,非止謂儉也。」

【餘論】朱子文集(答曾擇之)。約有收斂近裏著實之意,非徒簡而已。四書詮義:約者,束也。內束其心,外束其身,謹言慎行,審密周詳,謙卑自牧,皆所謂約。以約則鮮失,敬慎不敗也。若解作儉約、省約、徑約,則天下有許多不可約之事矣。

【發明】論語稽:言而約則不煩,動而約則不躁,用而约則不費,卽有蹉跌,亦不過甚矣。老氏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一生得力在此。兵法曰:「常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亦此意也。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考異】史記萬石君傳贊「仲尼有言」云云,徐廣注曰:「訥字多作『詘』,音同耳,古字假借。」玉篇「呐」字下引論語:「君子欲訥於言。」云:「或作『呐』。」

【考證】劉氏正義:說文云:「訥,言難也。」廣雅釋詁:「訥,遲也。」玉篇引論語作「呐」,以「呐」爲「訥」之或體。說文:「?,言之訥也。」?在口部,訥在言部,字異義同。檀弓「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諸其口」,注:「呐呐,舒小貌。」亦遲鈍之義。潘氏集箋:禮記檀弓「文子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諸其口」,注:「呐呐,舒小貌。」正義:「謂言語卑下也。」舒有遲緩意,遲緩則無易言,是兩義可兼通。

【集解】包曰:「訥,遲鈍也。言從遲而行欲疾。」

【唐以前古注】釋文引鄭注:言欲難。

按:說文解字云:「訥,言難也。」鄭訓本此。

【集注】謝氏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餘論】四書訓義:學者之病莫患于輕,而事之鮮終或由於惰。其輕也于言見之,當其有言如水之流,如簧之鼓,不自知其言之便給也。當其惰也,于事徵之,方其有行且前且却,徬徨瞻顧,不自知其行之退怯也。唯其無欲訥欲敏之心也,君子之立志則殷然矣。于言則欲訥焉,或箝其口或捫其舌。聽君子之言者,以爲此不能言之君子,而便給不如人者也。于行而欲敏焉,前或引之,後或推之。觀君子之行者,以爲此才質之過人,而得自性生者也。抑知此卽君子矯輕警惰之心乎?世之爲君子者,不當如是乎?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考證】潘氏集箋:漢書董仲舒傳,仲舒引此以爲積善累德之效。師古注:「鄰,近也。言修德不獨空爲之而已,必有近助也。」易坤文言曰「敬義立而德不孤」,虞翻曰:「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故德不孤。孔子曰『必有鄰也』。」 劉氏正義:易坤文言曰:「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言內外皆有所立,故德不孤。不孤者,言非一德也。韓诗外傳:「齊桓公遇麥丘之封人,謂其善祝,曰:『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又曰:『至德不孤,善言必三。』」義尤明顯。必有鄰者,言己有德,則有德之人亦來歸也。鹽鐵論論誹篇引此文説之云:「故湯興而伊尹至,不仁者遠矣。未有明君在上而亂臣在下也。」漢書董仲舒傳:「臣聞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歸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書曰『白魚入於王舟』云云,此蓋受命之符也,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皆積善累德之效也。」此引論語爲人同心歸之之證,積善累德卽釋不孤義也。

【集解】方以類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鄰,是以不孤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言人有德者,此人非孤,然而必有善鄰里故也。魯無君子者,子賤斯焉取斯乎?又一云:「鄰,報也。言德行不孤矣,必爲人所報也。」又引殷仲堪云:推誠相與,則殊類可親。以善接物,物亦不皆忘以善應之,是以德不孤焉,必有鄰也。

按:説苑復恩篇:「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夫施德者貴不德,受恩者尚必報。」是以鄰爲報,亦漢人舊義也。

【集注】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心有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

按:南軒論語解云:「德立於己,則天下之善斯歸之,蓋不孤也。如善言之集,良朋之來,皆所謂有鄰也。至於天下歸仁,是亦不孤而已矣。」與【集注】意同而措辭較勝,故並著之。

【餘論】四書辨疑:注文本取坤卦文言「敬義立而德不孤」之義爲說,大意固亦相類,然經中有必字。義不可通。有德者固有類應相從之道,惟明治之世爲可必也。若昏亂之世,乃小人類進之時,君子則各自韜晦遠遯以避其害,却無類從不孤之理,必字於此不可解矣。鄰字解爲類從亦爲勉强。德不孤必有鄰,蓋言人之德業不能獨成,必有有德者居相鄰近輔導之也。「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義與此同。

按:陳氏袒皇疏以難【集注】,實則二說皆可成立,未易軒輊。論語意原云:「謂之獨行無徒者,心非可傳可繼之行。德者,人心所同。然安有德立而無親近之者乎?」蓋亦主朱氏之說者。

【發明】讀四書大全説:德不孤是從原頭說起,朱子所謂以理言是也。唯有其理,斯有其事。不然,則古今俱爲疑府,如何孔子之門便有許多英材?事既良然,而所以然者不易知也,則唯德之不孤也。至於德之所以不孤,則除是孔子見得親切,說得如此斬截,不但有上觀千古下觀萬年識量,而痛癢關心之際,直自血脈分明。鄰者如居之有鄰,偶然相遭而遂合,非有心招致之也。其爲德先於天則志動氣,其爲德後於天則氣動志,特不可爲無德者道耳。所以集注云「故有德者必有其類」,於「德不孤」之下添箇有德者,集注之補帖精密如此類者,自不可粗心看過。方信得有德者必有鄰之上有德本不孤的道理。易云:「同心相應,同氣相求,人也。」又云:「水流溼,火就燥,天也。」水無心而赴溼,溼亦無心而致水,火無心而趨燥,燥亦無心而延火,到此處說感應已差一層,故曰天理自然之合。乃近海之區,一勺之水亦自達於海,枯暵之候,一星之火而焚林。與夫黄河經萬里堅燥之壤以赴海,通都大邑,火發既烈,則溼薪生芻亦不轉盼而灰飛。前者氣動志,而後者志動氣,其歸一也。蓋德之深淺與時之難易,亦天理自然之消息,而伯夷能得之,叔齊、季札不能得之,闔廬不足疑也,要其爲德不孤之理,聖人則已洞見之矣。論語中唯言及德處爲不易知。「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此又驀地說箇「德不孤」,皆夫子搬出家藏底珍寶,大段說與人知。知者知其所以然,不知者可以知其必然而已。嗚呼。難言之矣。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音讀】釋文:何云:「數,色角反。」鄭世主反。謂數己之功劳也。梁氏旁證:何讀色角反,此集注所本,正義也。鄭讀世主反,此異義也。

【考證】論語稽求篇:舊注數是速數,所謂偪促煩瑣也。祭義「祭不欲數」,曾子問「不知己之遲數」,賈誼文「淹數之度」,指煩速言。故爾雅、說文皆以疾注數,而廣韻、增韻卽以頻煩屢數爲解。此卽僕屬不絶、齷促取憎之意,故數卽僕僕,子思所云「僕僕爾亟拜」;又卽頻頻,楊子所云「頻頻之黨甚于鷽斯」皆是也。若先仲氏曰:「數有二義:一是煩數,如項羽示玦不應,又請舞劍類。一是细數,如宋哲宗手拈柳枝止以方長不折類。」其說甚備,然總不以進言立解。後聞姜汝皋論語亦有此說,惜未經見耳。吴嘉賓論語説:數與疏對。記曰「祭不欲數」是也。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事君與交友皆若是矣。數者,昵之至於密焉者也。惟恐其辱,乃所以召辱,不欲其疏,乃所以取疏。故曰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劉氏正義:案吴氏此説與邢疏合。宋書蕭思話劉延孫傳論:「夫侮因事狎,敬由近疏。疏必相思,狎必相厭。厭思一殊,營禮自隔。子曰:『事君數。斯疏矣。』」雖引文有誤,而其義亦與邢疏同。

按:數者,煩琐之謂。五倫之中,父子兄弟以天合,君臣朋友以人合,夫婦之合人而兼天者也。父子兄弟夫婦在家庭之間,雖煩瑣而不覺。若君與友,則生厭矣。爾雅釋詁:「數,疾也。」曾子立事篇「行無求數,有名。事無求數,有成」,注:「數,猶促速。」所謂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卽斯義也。不必以進言爲限,毛說得之。

【集解】數,謂速數之數也。

按:論語補疏:「釋文云:『何云色角反。下同,謂速數也。鄭世主反,謂數己之功勞也。』此明以速數之訓屬之何氏。皇侃疏有『孔安國曰』四字,若然,豈陸德明未見耶?」韓李筆解又以此爲包注,未知何據。陳氏鱣古訓引錢廣伯説,速數乃疏數之訛,非是。

【唐以前古注】釋文引鄭注:數,世主反。謂數己之功勞也。又引梁武帝注:數,色具反。謂數己之功勞也。

按:梁書、南史武帝本紀均不言帝訓釋論語,隋、唐志亦不載。考古來帝王著述之富,無如梁武帝者,據本紀所載,帝所著有孝經義、周易講疏,及六十四卦、二繋、文言、序卦等義、樂社義、毛詩答問、春秋答問、尚書大義、中庸讲疏、孔子正言、老子講疏,共二百餘卷。是帝固深於經術也。疑諸書所引當屬孔子正言之文,今不可考矣。

皇疏:斯,此也。禮不貴褻,故進止有儀,臣非時而見君,此必致恥辱,朋友非時而相往數,必致疏遠也。一云:「言數,計數也。君臣計數,必致危辱,朋友計數,必致疏絶也。」 筆解:韓曰:「君命召不俟駕,速也。豈以速爲辱乎?吾謂數當謂頻數之數。」李曰:「頻數再三瀆,必辱矣。朋友頻瀆,則益疏矣。包云速數,非其旨。」

【集注】程子曰:「數,煩數也。」胡氏曰:「事君,諫不行則當去;導友,善不纳則當止,至於煩瀆,則言者輕,聽者厭矣。是以求榮而反辱,求親而反疏也。」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義合,故其事同也。」

按:胡氏紹勳四書拾義謂:「數有驟義,如廣雅釋詁三、小爾雅、廣言皆訓驟爲數。左傳宣二年『驟諫』服注、楚辭悲回風『驟諫君而不聽兮』注並云:『驟,數也。』驟諫未有不致辱者。」與朱注意同而較有依據,故並著之。

【別解一】論語補疏:詩小雅「僭始既涵」。毛傳云:「僭,數也。」釋文「數音朔」,與此色角反同。鄭箋云:「僭,不信也。」然則此數宜與僭同。事君不信,則辱矣。朋友不信,則疏矣。所謂信而後諫,不信則以爲謗己也。

别解二羣經平義:此數字卽儒行所謂「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之數。數者,面數其過也。漢書高帝紀「漢王數羽」,師古注曰:「數,責其罪也。」是此數字之義也。禮記曲禮曰:「爲人臣之禮不顯諫。」故諫有五而孔子從其諷。其於朋友,則曰「忠告而善道之」。事君而數,則失不顯諫之義。朋友而數,則非所謂善道之矣。取辱取疏,職此之故。唐宋以來,以犯顔極諫爲人臣之盛節,至有明諸臣遂有聚哭於君之門者,蓋自古義湮而君臣朋友之間所傷多矣。

按:以上二説,焦說迂曲不可從,俞說亦備一義。

【餘論】陳櫟四書發明:人倫中以人合者皆主義,義有可否之分,合則從,不合則去。不比父子兄弟以天合者皆主恩,恩則無可去之理。故君臣朋友之事同也。論語集注考證引何北山曰:君臣朋友皆以義合,故事君三諫不聽則有去義,道友忠告不可則有止義。過是若更彊聒不置,則是失之頻數,取辱取疏,乃其勢之必至。然若未至於數,而逆憚辱與疏而豫止焉,則爲不盡君臣朋友之義,而薄亦甚矣,尤非聖人之所許也。

【發明】四書訓義:夫其數數以言而必欲其從者,豈非以忠上而信友哉?乃至於既辱之後,則辱不可再,必且去國,既疏之後,則疏難復合,必且絕交。於吾匡諫之初心相戾,而成人道之大咎,然後知君子言簡而意深之能全恩而厚終也。君臣朋友人之大倫存焉,可勿慎與?四書近指:數便是辱疏處。忠臣不懼辱,良朋不憚疏,辱則回天無路,疏則責善無功,是以不貴數者,不绝其進言之路耳。


論語集釋卷九

公冶(上)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考異】論衡問孔篇:「謂」作「曰」。釋文「紲」,本今作「絏」。皇本「絏」作「紲」。史記弟子傳作「累紲之中」。五經文字曰:絏本文從世,緣廟諱偏旁,今經典並準式例變。翟氏考異:史記孔子世家「起纍紲之中」,自序「幽于縲紲」,漢書司馬遷傳作「累紲」,縲字各殊,而紲不殊。蓋「絏」惟唐人造用,前無其字。天文本論語校勘記:古本、唐本、津藩本、正平本「絏」作「紲」。

【考證】史記弟子傳:公冶長,齊人。後漢書郡國志「琅邪國姑幕縣」,注引博物記云:「淮水人。城東南五里有公冶長墓。」 劉氏正義:家語弟子解則云魯人,與此孔注合。史記「長可妻也」,不連公冶爲文,故此注以公冶爲姓,長爲名。」而又稱冶长者,猶马遷、葛亮之比,凡兩字姓得單舉一字也。家語云名萇,邢疏引家語作字子長,釋文引家語作字子張,據史傳,亦字子長,皇疏及釋文引范甯曰:「名芝,字子長。」白水碑作子之,似又以子之爲字。諸說各異,當以史傳爲正。論語後録:縲卽纍也,絏卽紲也。易大壯「赢其角」,馬融注:「羸,大索也。」鄭康成本作「纍」。春秋傳:「臣負覊紲」,一本作「覊絏」是已。纍者,徽纆。絏,係也。易坎「係用徽纆」,卽纍紲之說歟?徽纆,虞翻說黑索。劉表説三股爲徽,兩股爲纆。於字纍從三田,物不過三。三股徽者,三糾繩也。然則纍卽徽矣。丹鉛録:世傳公冶長能通鳥語,不見於書,惟唐沈佺期燕語詩:「不如黄鳥語,能免冶長災。」白樂天烏鵲赠答詩序:「餘非冶長,不能通其意。」似實有其事。論語疏曰:「舊說冶長解禽語,故繫之縲絏。以其不經,今不取也。」 四書摭餘説:周櫟園書影云:「『唶唶嘖嘖,勺蓮水邊,有車覆粟,車脚淪泥,犢牛折角,收之不盡,相呼共啄。』此公冶長辩雀語,見論語疏。唐沈佺期詩云:「不如黄雀語,能免冶長災。』後人注沈詩者引此數語,則是冶長之災由雀致矣,何云免?俗傳冶長知鳥語,魯君不信,逮之獄。未幾雀復飛鳴曰:『齊人出師侵我疆。』如其言往跡,果然,方釋之,賜爵爲大夫。此雖不根之語,度亦有所自來。佺期詩指此也。」

按:周禮秋官夷隸掌與鳥言,貉隸掌與獸言。左傳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矣。』問之而信。」夷隸疏曰:「春秋傳賈服注:『益以八律之音,聽禽獸之鳴。』」秦风疏引蔡邕云:「伯翳综聲於鳥語,葛盧辨音於牛鳴。」是伯益嘗明是術,故堯命作虞,以通其嗜欲,知其情狀。則通鳥獸語者,古有是術,何不經之有?

【集解】孔曰:「公冶長,弟子,魯人也。姓公冶,名長。縲,黑索。絏,攣也。所以拘罪人。」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范甯云:公冶長名芝,字子長也。公冶行正獲罪,罪非其罪。孔子以女妻之,將以大明衰世用刑之枉濫,勸將來實守正之人也。又云:别有一書,名爲論釋,云:「公冶長從衞還魯,行至二堺上,聞鳥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須臾見一老嫗當道而哭,冶長問之,嫗曰:『兒前日出行,于今不反,當是已死亡,不知所在。』冶長曰:『向聞鳥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嫗兒也。」嫗往看,卽得其兒也,已死。嫗告村司,村司問嫗從何得知之,嫗曰:「見冶長道如此。』村官曰:『冶長不殺人,何緣知之?』囚録冶長付獄。主問冶長何以殺人,冶長曰:『解鳥語,不殺人。」主曰:『當試之。若必解鳥語,便相放也。若不解,當令償死。』駐冶長在獄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獄栅上相呼:『嘖嘖????,白蓮水邊,有車翻,覆黍粟,牡牛折角,收敛不盡,相呼往啄。』獄主未信,遣人往看,果如其言。後又解豬及燕語屢驗,於是得放。」然此語乃出雜書,未必可信,而亦古舊相傳云冶長解鳥語,故聊記之也。

按:公冶逸事赖此而傳,雖係雜書,終是漢魏小說,彌可寶貴。邢疏以其不經不取,如是則古書之亡佚多矣。此邢疏所以不及皇疏也。

【集注】公冶長,孔子弟子。妻,爲之妻也。縲,黑索也。絏,攣也。古者獄中以黑索拘攣罪人。長之爲人無所考,而夫子稱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又言其人雖嘗陷於縲絏之中而非其罪,則固無害於可妻也。夫有罪無罪,在我而已,豈以自外至者爲榮辱哉?

【餘論】輔廣論語答問:在我無得罪之道,而不幸有罪自外至,何足以爲辱?在我有得罪之道,雖或幸免其罪於外,何足以爲榮?故君子有隱微之過於暗室屋漏之中,則其心媿恥若撻於市。不幸而遇無妄之災,則雖市朝之刑、裔夷之竄,皆受之而無恧也。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論語集釋22发布于2024-05-13 15:13: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