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美文#中医#灵枢#智慧




痈疽第八十一|

治肿瘤毒疮


——读《黄帝内经|合集第162篇笔记





今天学《黄帝内经|最后一篇古医文,即《灵枢.痈疽第八十一|,全年学习任完成,共撰写约八十万字笔记。


《黄帝内经|,灵枢一脉,千年传承,巨灵之源。读此类古医书,目的是学习黄帝思想,体会传统智慧,洞悉人生百态,领悟生活之道。


《黄帝内经|成书于公元前62年,分《素问|与《灵枢|两卷,共一百六十二篇。从《素问|首篇《上古天真论|,到《灵枢|结尾篇《痈疽|,结构布局十分有深意,可见古代圣人们编著此书的智慧。


从古代能看到的症状来说,痈疽算是最为严重的两种外科疾病,现代指是癌症恶毒。在古代无影像检查的条件下,古人通过望诊、问诊、触诊、脉诊来断定,令人不得不佩服,三千多年前的医学体系的完整性与前瞻性,无人超越。


本篇《痈疽|对“痈”与“疽”的区别,给出了具体定义,总体来说,浅的为“痈”,深的为“疽”;对于产生在不同部位的二十多种痈疽也做了具体的介绍。虽然知识面比较粗糙,但是道理却耐人寻味。


尤其是古医文中提及几种治法值得关注,其中一个关于“连翘草根方”的治疗方案,可谓至珍至宝,这种在《内经|中所提到的为数不多的方剂,传承悠久,可悟可用。


其中关于可用针刺、砭石进行治疗的“痈疽”,本篇也给出了基本原则与框架,虽然不是全面,但也颇有可取之处。


如果结合现代医学,活学活用,必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首先,了解一下篇名《痈疽|的概念。


痈疽,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


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


痈疽证多见有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症状。现代医学解释其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本病多由外感六淫,过食膏粱厚味,外伤感染等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化腐成脓所致。


个人“岚林谷”认为,“痈疽”可包括一切无名肿毒,甚至癌症等。


下面,原原本本学一遍古医文:



通读原文,可知癌症肿瘤就是痈疽。


关于痈疽的生成,《黄帝内经|说:如果天体的运转,日月的出没,有了不规则的变动。比如气候偏冷或偏热,就会引来大地上的改变,诸如:河水泛滥,洪涝灾害,草木枯萎,农业歉收,给人类造成交通中断,人民流离失所等等的祸患。血气的运行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此些理念是建立在“古人以身喻国”的基础上的,人与天地神万物相应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怎么解决?


老子在《黄帝内经|成书前五百年讲了“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欲观“法于阴阳”,有欲“观和于术数”,阴阳的微妙,影响“国土边界(徼)”的变化,这是个人“岚林谷”读《老子五千言|与《黄帝内经|的体会。


个人“岚林谷”从早老子二百年前的大圣人季梁所言:“忠于民而信于神”而悟,感慨“是天地,畏大人,畏圣人言”的内含,此语中的“民”是“国土”的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什么土壤长什么东西,利民而生,或伤民而衰,举一反三,对治水,治山,治河,治国就有更深层的理解。


此医古文中,歧伯例举了16类病名,可以参悟!


①猛疽。系指咽喉焮红,浸肿疼痛甚则化脓塞咽的疾病。该病类似今之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等。


②夭疽,痈疽生于颈项耳后乳突后的部位,左名“夭疽”,右名“锐毒”,均属足少阳胆经的病,是由胆经郁火凝结所致。因该处肌肉甚少,又近于头部,火毒容易扩散,若治疗延误,可发生多种凶险的症状 。初起时状如黍粒,渐肿如瓜,坚硬平塌,皮色紫暗,疼痛甚剧。经治疚后,若能转为红肿而穿溃者为顺,预后较好;若经久坚硬, 皮色发黑,疮形下陷者为逆,多属危证。


③脑烁。《千金翼|作“脑烁疽”。本病属于脑疽之虚证,色暗不溃,硬不见脓,溃破不敛。《灵枢·痈疽|:“阳留不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参见有头疽、脑疽条。


④疵痈,即肩疽。又名丁疽。又生于肩前廉,即肩峰前侧者,名干疽。若生于肩后廉,即肩峰后侧者,名过肩疽。多因风热之邪毒郁滞,或因负重损伤,使瘀血凝结而发。证见局部红肿热痛,成脓早溃者为顺;反之则肿势平塌,不红不热,坚硬难溃,或溃迟缓而脓稀色败者为难治;若肿痛引臂胛,全身寒热口噤,疼痛不思食饮,大小便不调者为逆。治疗当审慎辨证,随证加用引经药。初起者,表证明显者,可用荆防败毒散之类汗之。若里热之证现显,当转投内疏黄连解毒泄热下之。汗、下之后肿痛不退,或脓将成者,应即内服托里透脓汤。若脓已成则当早作切开引流。外治参见痈、疽、溃后,证治参见溃疡、附骨疽等条。


⑤米疽,即腋痈,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大汗腺炎,是一种腋下生有硬结,触之疼痛,日久溃脓为特征的皮肤病。


⑥井疽。又名胸发、穿心冷瘘、慢心锐毒、心漏、穿心毒、井泉疽、穿心疔。为痈疽生于胸部鸠尾穴、中庭穴或两者之间。多为心经火毒而发。


⑦甘疽。疽之生于胸部两侧肌肉较发达处(妇女则在乳房高耸处),相当于中府穴之下的部位。多因忧思气结或外感毒气而发。初起形如谷粒,色青,渐渐变大变紫,坚硬疼痛,恶寒壮热,易溃脓稠者,为顺证;病程久,寒热不退,不易成脓,脉见浮数者为逆证。


⑧败疵,又名改訾[zī]。发于胁,改訾者女子之病也,久之其状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治之方:翅草及根各一斗,以水一斗六升煮取二升,即强饮浓衣坐釜上,令汗出足已。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


⑨胫疽,疽之生于股部(大腿)或胫部(小腿)的统称。这种病多因风寒湿凝结而成,或因情志郁结,肝脾两亏,气滞痰凝而致。初起坚硬成块, 大如指头,皮色不变,缓慢肿,化脓,脓深至骨,难溃难收。随着所发部位的不同,又有多种名称。

如发于股部的叫“股疽”或“大腿疽” 。

股外侧的又称“股阳疽”。

股内侧近阴处的又称“股阴疽”。

发于胫部的叫“胫疽”或“小腿疽”。


⑩锐疽。疽发于尾骶骨尖端、即尻的部位者。古代认为此为一种恶疽,常危及生命。即鹳口疽。


赤施。发于大腿内侧之痈疽。文中讲“发于阴股,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

《证治准绳·外科|:“赤施即股阴疽。”相当于股骨、髋关节结核。 


兔啮[tù niè] 。系指胫骨生疽,状似兔啮的病证。文中讲:“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


走缓。痈疽发于内踝部引致步履缓慢之谓。文中讲:“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即内踝疽,证治参该条。


厉痈。发于足小趾之严重感染。又名厉疽。多因足三阳经之湿热下注,或因足三阴经之亏损而致者,本病多发于足小趾之侧。证见:初起红肿疼痛,脓成已溃,色黄质稠者属湿热偏盛为顺;若初起色黯,疼痛轻微,不易成脓,或虽脓成,溃脓清稀,属阴气凝结为逆,治难获效。治宜慎重施治。初发者宜选仙方活命饮消之,外用隔蒜灸。若脓成将溃,则宜内服人参养荣汤,或阴证明显者选桂附地黄丸兼用,以壮脾补肾滋水。外用桑柴烘法,以行郁滞而助阳。若溃后亦当视脓汁等证候而施治。


脱痈。指患脱疽。文中讲:“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说明在《内经|时代我国已有截趾的手术疗法。


脱疽,指发生于足趾或手指处之疽。临床以足趾为多见。亦名脱痈、脱骨疽、脱骨疔、敦痈、甲疽、蛀节疔、蜣螂蛀。因患病日久不愈可使趾落,故名脱疽,其病多因过食厚味,致使郁火毒邪蕴于脏腑,加之肾阴亏损,不能制火而发;或因外感寒湿毒邪,营卫不调,气血凝滞而成。本病发病经过缓慢,症见初起患趾色白发凉,麻疼,日久患趾如煮熟红枣,痛如火烧,逐渐由红转暗变黑,足趾常自行脱落并可染及五趾。创面极难收口。如肢节脱落后渐见新肉护骨者为向愈现象。


本文压轴之作,《黄帝内经|来作解释,留下读者思考。


致此,《岚林谷|学《黄帝内经|162篇全部学完。


2024.1.19日晨!

全文4489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痈疽第八十一|治肿瘤毒疮发布于2024-05-05 21:27: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