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黄帝内经#智慧#道德经#易经
读佛书要宜对美人
——再读《金刚经|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笔记
昨日甲辰龙年正月初七,再读《金刚经|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撰写《<金刚经>重点来了,破伪存真|,感悟《金刚经|的道理已讲完了,佛陀开始作总结。
一般听报告,重点都在后部分。
佛陀在饭后召开千人例会,全文发言,包括须菩提的对话,共5130字,到了后部分已开始总结了。
第二十六品讲《法身非相分|,真正的教育方法不在形式,而在学生是否得到真知。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学到老,活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所谓“学到了”,“得到了”,只是一时的道,只是种“相”,而真法,就是如“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在文化进程中不断创新。所以,佛无定法,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法教育人,要破伪存真。《法身非相分|,对于现实存在“真相与假相”、“真假、老假与新假”没讲怎么破?学佛的真谛就在此,认知真相,辨别假象,以修“善法”和“福智”双修,不着相,不固执,不断精进,精益求精!
至于佛是啥?如来又是什么?本人“岚林谷”没见过,也没听说谁见过。
此品内容正好能解读“伪佛经”的问题,若不认为《金刚经|有假,又何来认真阅读与深入思考呢?又如何认请真相,认清如来的法身呢?
今日甲辰龙年正月初八,再读《金刚经|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时,对昨日早晨“朋友圈”的一段文案特别认同与自勉。文曰:披甲挈辰,观象而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与天地万物相应,一日三善:眼善、语善、行善,择善前行!”
所以个人“岚林谷”,为读这一品笔记取名《读佛书要宜对美人|,对“上善若水”要“不断不灭”,兢兢业业做善事,做正事,做好事,把一切该做的事做好,做到热火朝天,做到滴水不漏!
下面,读《金刚经|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原文,共102字。
简单翻译过来,意思说:
须菩提!我说一切有形有相皆是虚假,并不是说连因果也是虚假,你应该这样想:佛陀不是因为有圆满肉身,才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
佛陀讲完了,再重复一遍说:
须菩提!你要有这样的想法,佛陀不是因为有圆满肉体身,才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那岂不是变成没插秧却有稻子可收成,这是不可能的。
我再告诉你,须菩提!你假若这样想:发无上菩提心之后,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是空的,没有因果,也没有轮回,人死就像灯灭一样,行善没善报,作恶也没恶报。
你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
为什么呢?
因为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他们是不会说连因果都没有的理论,他们只是说一切不可执着而已。
《金刚经|的经文绕来绕去,这都是“文字相”,展现的是鸠摩罗什的翻译水平,也折射出当时的文化背景,有些“云里雾里”不足为奇,“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于个人的见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相不会断”,“见也不会灭”。
经文中的“具足相”,一般指具备了佛的“三十二相”。佛陀所具足的三十二种相,是一些殊胜微妙的好特征,代表佛陀由内在佛德至外在身像都圆满无缺,非常完美,又称三十二大人相。
个人“岚林谷”认为,所谓的美人,就是这32种非常完美的特征,为人应对照这些美去行善,作为“眼、语和行”的指南。
经文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最高的智慧,个人“岚林谷”认为,“文化+信仰”就是力量,是执事的力量,即执行力!
所谓“断灭”。即断见,看不到了。佛不在三界六道之外,而在生活现实中,《楞伽经|中的话,“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个人“岚林谷”认为,佛也要吃饭,讨生活,菩萨也要睡觉,不然佛陀晚饭后为何要召开千人普法的例会。
所谓“断灭见”,个人“岚林谷”认为,一个人学佛,不管在家,或是出家能够证果的,最重要的是断“见思”二惑。在家证不了,因为不能净心,不能降伏其心。所以才远离世故,去净心。
所谓“见惑、思惑”,在前面《金刚经|第九品中已经讨论过,见地不清楚有了偏差,就落于偏见。五种错误的见解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见障碍了修道,也就是不能悟道的原因。“思惑”就是烦恼惑,内心的“贪嗔痴慢疑”,这个更严重,多数的专家教授,或是“怪人”“老邪”都是如此。
所谓“断灭相”,个人“岚林谷”认为,一个真正学佛的人,想求得大彻大悟,首先要注意不能落入“断灭相”。
“断灭相”是什么呢?看破不说破。
断灭所有的相就是落空,认为佛法一切皆空,正如有人说“伪佛经”一样。
综观《金刚经|全文,没有一个字讲空。佛学讲“空道”,如“无用之用就是大用”一样,真正的心空,不是空,而是包容万物,如同宇宙,包罗万象,是名空,实为大有。
空,同“断灭见”是一模一样的,有许多人学佛,自认什么都看得空了,其实那不叫做空,从心理学来讲,是灰心了,或者年纪大了,或者环境不得已,或者倒楣透顶,所以说自己看得空得很,这实属一种躺平心态。
所以,学佛不能“断灭见”,而是应独立思考,在宇宙的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去独立思考,该如何与万物相应。
对于这一品,个人“岚林谷”的心得如下:
人的肉身是有生灭的,佛陀也是样,35岁讲法,讲到84岁涅槃。
但是佛的法身却是无断灭的。人的精神是永存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凡夫终究是凡夫,为何难以成佛?
因为“凡夫”的自性被妄心的浮尘所遮掩,迷失在贪利、贪名、好淫、好吃、好睡、好痴中,是非不分,真假不辨。
这一点在《庄子|书中有详细论述。
因此,佛讲“因果轮回”,只是一种说法,用《易经|《道德经|等国学理论,就是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在《易传|乾卦中,更为突出。
佛学思想,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想。
只不过佛学侧重于底层生活,侧重于“六凡”的生生世世沉沦在烦恼和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尤其是地狱的众生也讲,一直讲到三界,三十三重天!
这个包容性非常大。佛陀以其智慧和慈悲,广为说法,就是想给众生指出一条脱离苦海的方便之门,让众生修行。若读过《墨子|一书的人都能明他的“十大主张”,其中“兼爱”位首,而佛讲的慈善就是爱。
墨子比老子小96岁,比孔子小76岁。尤其是公元前七百年前的季梁讲“忠于民而信于神”,这个“忠”就是“爱”的结晶与升华。佛讲的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小老子6岁。
所以,读佛学要宜对美人,对着前世的圣人之美,去开悟,去修行,去找到清净的自我,把外在的一切虚伪的假相都破除掉,并从心念上根除。这也是《金刚经|的中心思想,即“善护念”。
然后对照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进行修行,兢兢业业做善事,做正事,做好事,把一切该做的事做好!
不断理想,坚定信念,砥砺前行,一路皆为风景,处处就是美好!
2024.2.17日晨
全文2784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读佛书要宜对美人发布于2024-05-05 21: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