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讲王阳明的故事(27):



顶级智慧看立场





春晨听雨,雨落成文,文中多情似故人。
细雨如丝,落入字间,千百种情怀辗转。
春光将盛,撩拨人心,格物致知王阳明

今天,继续学讲王阳明的故事,第二十七回:

致力攻心平二匪,
为民消得人憔悴。
顶级智慧看立场,
权衡利弊辨是非。


学讲王阳明的故事,其实就是一种读书的过程,偶得读后感,抄写成笔记,没有晦涩难懂的教条,全是王阳明在人际交往、官场、工作中的实践运用

个人“岚林谷”,讲的王阳明故事,是一个立足当下,强大内心的探索,方法简单,易操作,如果有兴趣,建议关注公众号“岚林谷”,从第一回看起。

当一个人,真正潜下心来,认真读,并紧密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一旦对王阳明心学思想,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就能从自己的身上,看出即将遇到的潜在危险,以及各种矛盾,从而未雨绸缪,轻松应对。

话说上一回,《学讲王阳明故事第二十六回|,嘉靖七年,1528年,王阳明接到皇上的任命,到广西平定叛乱。

历经5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王阳明才于11月20日,抵达广西梧州府。

此次平定思恩、田州叛乱,是王阳明第三次接受类似任务,不管任务如何变化,但本质没有变,对王阳明来说,这已不是什么难事,最难把握的是上锋的旨意,所以选择正确的政见立场非常重要。

常人说,“跟对人,事半功倍”。所以,提高站位,就是摆明立场。因为立场决定观点,观点决定方法,方法决定行为。

王阳明所运用的方法,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发,他仅仅只用了几封信,就将不利化有利,使潜在的矛盾瞬间化为无形。

王阳明是如何做到的?

他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找到矛盾,然后化解矛盾。找到矛盾是“知”,化解矛盾就是“行”,二者合一,不行也得行。

说王阳明到了广西梧州后,马上着手调查,因为“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

此次所要平定的对象是什么人?有什么背景?开战之前,情报先行,“不要仗打了半天,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经过深入调研,匪首卢苏、王受与当地情况,基本摸清后,王阳明便向嘉靖皇帝呈上了一封《谢恩疏|,详实汇报了二匪与当地民风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多请示,多汇报,没有错。但王阳明的真正目的,是阐明观点,以取得朝庭的支持。

历史各朝各代,一代皇帝一代臣,每个人做事的风格各有千秋,同朝议事,各种理论和主义,屡见不鲜,然而不同的观点又容易引起很多争端,甚至是征伐。

可这些争端和征伐,往往是源于立场的差异,而非观点本身。就比如儒墨之争,墨家的兼爱是大爱,孔孟的仁政也是大爱;但是墨子站的是底层民众的立场,而孔孟站的是君王的立场。

在这不得不提一提,老子讲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阐述了两种不同的立场,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早老子二百年的季梁说“忠于民而信于神”,立场与墨子一样,从底层看问题。

如今,王阳明也是如此,从底层论匪,与朝庭论匪立场,不一样。一直以来,朝庭都认为田州是蛮荒之地,可有可无,因此长期疏于管理,最终酿成了叛乱。

而王阳明通过实地调查之后,认为“田州的战略地位不亚于北方抵御蒙古人的宣府和大同”。要想从根上治理田州,不能用“流官”,而是要用“本土官”,开展自治。

这事归内阁管,怎样与内阁成员沟通,才能同意放权,让自己全权处理广西之事呢?这是王阳明的高明之处,目的是在行动的时候,不至于受到朝中力量的掣肘。

王阳明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已经进入内阁的杨一清。这个杨一清,就是八年前曾帮他摆脱张忠等人诬陷的那个贵人。

不过,随着杨一清进入内阁后,两人观点发生了偏差,政见不同。杨一清一直在千方百计地阻止王阳明进入内阁。

因为杨一清是典型的朱子理学信奉者,而王阳明信奉的则是心学,在两种水火不容的理论下,两人的做事风格不同。谁也不信谁。

好在两人同为朝廷官员,心有良知,都想为朝庭办点实事,所以又有着相同的立场。

正是因为王阳明看到了这一点,才写信给杨一清,并起到关健作用,取得其大力支持,在立场上又站到了一起。

王阳明取信于杨一清,这件事也告诉后人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立场往往比观点本身更重要。

这也是王阳明能成事的一个关键:他总能有办法得到朝中资力派的支持,比如江西剿匪时的兵部尚书王琼,平定朱宸濠叛乱时的张永,还有这次广西平叛时的杨一清。

古人讲:“朝庭有人要做官”,这不是一句虚话,而是一种经验。

嘉靖七年正月,王阳明从邻省调集不少兵马,分路抵达梧州集结。但是王阳明并没有采取军事行动的意思。

其实,他一直在谋划着招抚的事。因为经过详细的调查,王阳明发现王受、卢苏造反的事,完全是当地政府官员逼出来的。

所谓“兵临城下”,都是造势,真实的目的是增添谈判的筹码。阳明先是率领几万兵马,在南宁城佯动,造成强大的兵力攻势,以震慑王受和卢苏二人。

随后,王阳明开始一系列的“下套”和“暗箱”,给王、卢二人写了一封劝降信。

软硬两套,套路都在情理中,这是王阳明顺人性做事的智慧。以王阳明的笔墨和人格魅力,王受、卢苏权衡利弊,认同了王阳明的立场与观点,服人心。

于是经过几番交涉与试探,两人最终还是做出了归降的决定。嘉靖七年二月的一天,王受、卢苏二人反绑着手臂前来“负荆请罪”了

王阳明很会做人,象征性地罚了二人一百军棍,责令解散了军队,然后邀请二人进入当地政府,担任军政二三把手。

就这样,广西的这场叛乱,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在常人无法完成的情况,对王阳明来说,就这么容易。其原因在于他的心学。

王阳明的攻心法,通俗讲讲,就是以真诚打动对手,或者用诡诈之计让对手晕头转向、方寸大乱。

这些看似容易,然后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正如孙中山先生讲的“知难行易”。这个“知”就是复杂分析,推演与验证。

后来有人评价说,广西平叛比起江西剿匪来,更能体现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力量!

嘉靖七年六月,王阳明成功平乱之后,大病一场,身体吃不消,于是又一次向朝廷提出辞呈,但朝廷没有批准。

七月初,南宁当地的一部分乡绅,去探望王阳明,感谢他让南宁恢复了安定和繁荣。

聊天期间,他们提到了断藤峡和八寨的盗贼,说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让病痛之中的王阳明再次陷入了深思。

乡绅们走后,王阳明感叹道,一想到百姓受匪患之苦,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弟子们劝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然而他说良心不安。还得着于解决百姓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于是连夜召集广西方面的地方“一把手”,研究解决断藤峡和八寨的盗贼计划。

会议上,有人反映,此处地势高险,易守难攻,很难斩草除根。有人建议,可以尝试招抚。有人还建议,应该直接剿灭这伙土匪,先攻断藤峡,后攻八寨。

正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王阳明正静心屏气地翻阅此地过往的卷宗资料,一个完整的剿匪计划,已在心中形成。

王阳明的计划是怎样的呢?

关注“岚林谷”公众号,看下文分解!

2024.3.20日晨

全文2704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讲王阳明的故事(27):顶级智慧看立场发布于2024-05-05 21: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