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
学王阳明语录(三):
知止后定善护心
今日学王阳明《传习录|第二节。
个人“岚林谷”特别起了一个标题,就是“知止后定善护心”,其中王阳明讲“知止而后定”,可以说他将佛学的“入定”,改成了“知止”。所以,本人将佛学的“善护念”,改成“善护心”,十分贴合!
《传习录|原文讲: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先不着急解读原文,得看原文的出处。
上一节,徐爱开篇讲,先生王阳明阐发心学的智慧,底气来自于“在亲民”,而非“在新民”。
个人“岚林谷”在解读中,提出了王阳明三个高明之处。
一是博学。王阳明说:“儒释庄老皆为我用,此谓道也”。他什么都学,而且学为已用,学以致用。
二是博古。王阳明延续与传承了季梁的思想,“忠于民而信于神”,这种思想比老子思想,还早二百年。只不过极少人留意。
三是博正。王阳明读书,读的是“旧本”,反对片面追求“新民”,忘本而创新,应守正出奇,或守正出新,“学为圣贤”的出发点、根本点是“亲民”。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思想,着重于“心”,若“亲民”,心生万物。若致良知,相由心生,一切皆为善。
反观,“二程”与朱喜等儒家,在“新民”中创造出理学,王阳明直接批判为“这是文字叠加出来的产物”。
综观历史,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依靠文字叠加与度量的,大约三千六百年,至少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文明,不是依靠文字来传续的。
个人“岚林谷”认为,王阳明主张心学,不注重文字,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反对“八股文”的大儒家,反对“八股文”就是反对“文山会海”,反对“形式主义”。
因为王阳明看懂了,圣人孔子讲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真正内涵。
靠说出来的道理是有局性的,靠眼看到的也是一样,既局限,又片面。世界上,人能看到的事物只占5%,科学能证明的,只有这5%中的4%。少至不少,科学是假设,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佛学术语中有“五眼”之说,即: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与佛眼。佛眼能看透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无定法,没有界定的边界。世界本无界,若硬要讲有界,这就是文字的局限。
佛开佛眼,靠什么来打开智慧,靠“善护念念。个人“岚林谷”在《金刚经|合集中有讲,一念起,海阔天空四千里;一念灭,万物静籁空无敌。
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起点”。所以个人“岚林谷”,讲王阳明是“善护心”,而致良知。因为,王阳明的思维,已实破“文字相”的境界。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史,是依照文字历史度量,如果以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为尺度,真正依靠文字,来传续的,其实只有一千多年。西方国家只有四百年左右。
如今,很多“毒虫”,膜拜西方文学,肓目带节奏,妄谈哲学,说东方国没有哲学,满嘴喷粪,不知屎臭。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有五分之四,是不依靠文字来传续的,如此一想。“道”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就好理解多了。
老子早说过,“道非道,非常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又有几人懂得了其中的道理,由此而得到智慧。
讲到道,东方的《三易|,与公元前七百百的季梁,谁懂了?世上有几人看过《周易|的解释版本《象传|?少至又少。因为看不懂,所以失传了,但不能说没有。
又如,当今世人对《黄帝内经|不“感冒”,错把西方医学,当作现代医学,把老祖宗的中医文明都丢了,而这一切都是“文字叠加”的祸害!
王阳明的出生,是世界历史的一次巧合。公元1472年,王阳明一出生,就错过了西方黑暗的世界。
在饱读史书的王阳明意识里,王阳明发现。中华文化背景下,非“传道”生命,无法抵达永生。早在王阳明两百多年前。宋朝儒家朱熹,也有类似的文化自觉。
所以,徐爱在《传习录|中,所问的“知止而后有定”到底止于什么?实际上是朱熹和王阳明的两种“哲观”之别。
什么是“哲观”?就是“我”观察到的世界的真相。它是不能再寻找理论依据来推演的。
朱熹认为,“知之而后定”指的是止于事物的定理,“性即理”——物性即天理。一定程度上呼应于此后两百多年的西方“改造”哲思。也就是说,止于对外在事物的穷究,最终一定引向对外在事物的科学改造。
王阳明则坚持认为,“知之而后定”,指的是止于“正心”,止于内心对“至善”之境的向往。与之相呼应的“心即理”——内在良知即是天理。王阳明的哲观,建构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基本哲思之上。
哲观,哲学的观点,本来没有好坏之分。就好比诸子百家,百家争鸣,那是一个轴心时代。
朱熹的“性即理”和王阳明的“心即理”,只不过是在“大学之道”这片沃土上,长出的两株不同的苗木而已。
曾子的《大学|提出了“八条目”,为了达成“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目标,制定了八条纲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
朱熹一头钻进“格物以致知”那一隅,深耕细作,不难发觉“性即理”的哲学观点,所以感慨道:“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
王阳明不搞学术研究,而是直接奔着“学为圣贤”而去。因为王阳明在“格物”中撞了“南墙”,格竹子,格得半死,什么也没发现。所以,他认为在“格物致知”的圈子里打转,“学为圣贤”只能如梦幻泡影。
所谓“不破不立”,跳出“格物致知”的王阳明,不难哲观到“心即理”,此心一正,此意一诚,内可成圣,外可“修齐治平”为王。
有心者,再进一步向上追溯,早在孟子时期,便有类似的“朱王别途”。
当年告子讲“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对之表示严重反对,认为仁和义都在人心之中。
偶然的是,每一次哲观上的别途,都被导引到“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框架下。少正卯之于孔子,告子之于孟子,朱熹之于王阳明,都是如此。
必然的是,凡事存在的必有其道理。
诸子百家哲观有别,很正常,不必纠结。伟人讲过“他打他,我打我的”。
道家讲:“中道而行”,最终要行往何处?
其实,《大学|得很明白:“在止于至善”,这显然是尘世间的说法。
那么寺庙中,出离尘世的修行者,又会向往何处呢?
寺庙中管理香火的庙祝说,“此自然非彼自然,所行所做也是自然,不行不做也是自然,观其变化,随其而行,不受其染。如神殿之神,知其善恶,了其因果。而不是言,不做是行。掌其变化,任其变化。”
这就是说,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对错、高下之别。不过是各自与所在境遇的和合如一罢了。
不管是“止于体物是,还是“止于正心”,关键看人要造什么样的业。若要“学为圣贤”,还是“止于正心”,不忘初心的好!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开什么花得什么果!自然之道!
王阳明的“止于正心”,多半融入了佛学文化。世人皆知一切法均出于《金刚经|,而全经5130字,只讲“善护念”三个字。
可见王阳明“知止后定善护心”,就是其致良知,学好圣贤的途径!
2024.3.24日晨
全文2783字,原创,不校改错别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三):知止后定善护心发布于2024-05-05 21: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