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王阳明
学王阳明语录(一三):
三代之治不可复
学是“知”,习是“行”。
学习,就是生产力,
目的是为了不断弥补认知短板,
让思想发生“量到质”的改变。
思想一变,世界全变,
心外无物,境由心生。
关注“岚林谷”,把控内心,
不困于他人的言论,
不迷恋短暂的胜利,
不畏惧浮云遮望眼!
心有山海无畏浪,踏风揽月天地宽。
透过现象看本质,再塑假像胜鸡汤!
今天学习王阳明《传习录|第十二节:三代之治不可复。
下面,先读原文:
文又曰:“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惟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论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则亦不可复矣。”
这一节原文,王阳明讲了一个天大的道理,三代之治不可复。
王阳明从儒家的思想层面,讲治世之道的复与兴。儒家的治世之道,就是以道统,统领政统,或者说以道德来统领整个世道。
因为这是由儒家思想的基本框架所决定的,先立本,然后由本,自然而然,外推到家国天下。但为何又不行呢?王阳明说:“要去人欲,存天理”。
所谓“三代以上”,在历史上只是一个传说,并无过多的文字考证。
“三代”通常指的是“夏商周”,夏就是夏禹,或大禹。商,一般是商汤。周,其实指的是周文王、周武王两个王。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非常推崇“夏商周”,因为这“三代”都是实行德政,或者实行王道,符合儒家的政统理想,与德治理念。
对于“三代以下”,儒家认为是“霸道”,或者说在德性这方面、道统这方面,其根本不成立。
个人“岚林谷”从读诸子百家思想中,总结了一条不成文的认识,经常掰着手指讲:
拇指代表孔子儒家,
食指代表孙武兵家。
中指代表墨子墨家,
无名指代表韩非子的法家,
小指代表鬼谷子的纵横谋家。
五指合拳,就是“老子”,老子“一捶子”定音,可定乾坤。
这主要是从《易|道而言,并无考证。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在学习。
通过学习史记,在历史的长河中,大禹治水,水为道,其治理世道的方法,采用的是王道,又称“道统”,与之相对的是“法统”。
道统为何在“三代之后”不盛行,但一直存在呢?
因为这是历史的文化背景所以定的。历史选择了“法统”,是因“法统”更容易满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欲望”。
所以,客观上讲,“法统”成了几千年来的传统治世观念,是世道治理的文化选择,带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符合人类史上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所以决立了治世之道的发展取向!
王阳明在《传习录|这一节中,深刻揭示了世道治理的“法统”,所以主张“顺人性做事,逆人性做人”,做“学为圣贤”。
他认为,“唐虞以上”之治,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时代,具体指的是尧舜以前的治世。后人普遍认为,上古世道清明,人民康乐,是一个理想社会。这些观点在《庄子|书中,十分常见。
个人“岚林谷”认为,社会发展处于初期,如同儿童时期,不管多么糟糕,只要在“回忆”中,人有自带“美颜的修复功能”,将其变得极为有“色彩”,只是那份“色彩”,未必是真实的,但是人总是爱回味,这就是“人性”。
王阳明认为,伏羲、黄帝的时代,因为太过遥远的缘故,具体的治理印记流传下来的极少。再加上伏羲、黄帝的时代,是个注重实行,不饰虚文的时代,所以,治理底色一定也是淳朴素淡的,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个人“岚林谷”认为,太古治世的方法好不好,就那种“淳朴素淡的底色”而言,的确是好的,只是后人“见无可见,学无可学”,难以实行,不可再现。只能在各自的脑海中美化与修复一番。
对于一个不可复的时代,如果过多去刻意追求,一味地去求证理想化的“无为”,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转向佛系,或是道系。也是佛家思想与道家文化一直在民间存在根本原因,也是种“人性”所需。
由于可知,王阳明对“唐虞以上之治”,不赞同人们去效仿,强求,所以提出了“略之”的主法,希望忽略这种“理想主义”思想,回到现实中来,身体力行,学做圣贤,做个明白的人。
所谓“三代以下之治”,王阳明指的是孔子所处在的“周朝末年”,直至“春秋后期”的一些治世理念。
这个时代里,周朝建立的礼乐制度,已经千疮百孔,难以为继,王室衰微,天下诸侯各显神通,各自寻求壮大自身力量的法门。所以出现了“诸子百家”,各搞一套,搞得百家争鸣。
比如,梁惠王见孟子时,就公开喊话,“你个老头子,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要倡导什么思想,有利于魏国的发展?”
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世道先后涌现出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说到底,都是以武力为背书,依靠强权博得的名分而已。所以,王阳明认为,对待“三代以下之治”,“削之可也”,直接砍掉,不可借鉴。
“惟三代之治可行”,王阳明为何说,只有“三代之治”可以借鉴呢?
所谓“三代之治”,前面讲过,指的是夏、商、周三个王朝的治世传统,是理想的法的,人不可能没有理想。
但对这些“理想”的治世之道,孔子说他只能说出一部分,多数已失传,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而导致的。
个人“岚林谷”,从黄石公的《素书|《道德经|《易传|《庄子|《墨子|反推,学习《周易|,也是一知半解,因为能解读《周易|的注释版《象传|己失传。
为什么会失传?
从“焚书坑儒”的故事可以领悟,从张良埋葬《素书|,从季梁讲“忠于民而信于神”等故事中联想,这都是“虚文”惹的祸,人欲作的祟!
孔子一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弟子子张问他,能否推知“十世之后的事情”时,孔子讲:“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殷于因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就这句话,孔子明确指出了此后两千多年来,世道治理的模式,就是“法统”。
所以,王阳明进一步强调,“三代之治”可行。同时,他还提醒后人,文人“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
就孔子一样的圣人,都不能全部知道“三代之治”的那些道理,并且他还请教过老子,老子说“道非常道”。
既然圣人都解释不了“三代之治”,如今的一些文人又怎么知道呢?王阳明这里暗指朱熹等人。
所以,王阳明说朱熹等文人笔下的“三代之治”也是不可以再现的。
只有“人在事上磨,事在心上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是真理。因为智慧,是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
佛讲“佛无定法”,学霸的方法不可复制,必须独主思考,身体身行,知行合一,切勿做书呆子,“空谈误国”!
这又回到了上一节讲的《行得通的才是道|!
关注个人公众号号“岚林谷”,看更多的原创笔记!
2024.4.3日晨
全文2533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一三):三代之治不可复发布于2024-05-05 2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