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王阳明


学王阳明语录(二四):




克己为学事上磨




摸着阳明的心尖尖,纵横天下学无上境。


用足够的真诚,来一场隆重而庄严的仪式感,读“明阳心学”,如同穿越历史千年,过了一把瘾!


所谓心学,个人“岚林谷”认为,就是突破三维空间,看世界,世界在心中,真好!


下面,以今天学习的内容为纲要,以《论学求道|为题,学写一首七言自由诗文,表达克己为学虽在事上磨的观点,用以增强文气。


为己之学求圣贤,静动克己功夫添。

为人记问终浅显,静时思量亦平凡。

动静入定心磨砺,事上磨练意更坚。

事事在心细琢磨,大道自得悟真禅。


这首诗,表达了正论中“为己”之学,追求“学为圣贤”,需要在静动中,定下心来,克制自己的“人欲”,苦下功夫;而反论中指出“为人”之学,只是靠记忆累计的学问,认为静下心来思考的亦是最好,具有片面性。诗着重强调,通过动静的结合与入定,来磨砺内心,通过在事情上,经受磨练意志,使内心更加坚定。最后指出每件事都在心中仔细琢磨,才能领悟真正的大道。


下面,读王阳明《传习录|第二十三节,原文: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上段原文,大概意思说:


陆澄问王阳明:“安静时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一旦碰到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是什么缘故?”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只知在静中涵养,却没有下克己功夫。如此碰到事倩,脚跟势必站不稳。人应该在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静亦定,动亦定’的境界。”


这一段原文中,“静亦定,动迹定”是王阳明的一句名言,在这着重解读一番!


何谓“静亦定,动亦定”?


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动无静的。静,是说心的本体;而动,则是说心的妙用。所以君子修身做学问,不要拘泥于动静。


个人“岚林谷”认为,王阳明汲取佛学“守空”之道,老子的“守中”之道,把“一心”的“一动一静”看成一体,看成一个世界,以《易经|的交易变化规律,穿越三维世界空间,进入心学的高维空间,即“心外无物”!


人若在“静”的时候,能感觉到空灵的状态,但也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动机,所以便能与“道”相应。


人若在“动”的时候,此心常定而未尝有一物在里面,所以内心寂然不动。寂然不动,方能感而遂通。


常应常寂,无论动静,都有内在的一种规律可以效法,随时都能增进自己的修养,先儒称之为“集义”。


能按这个规律去“集义”,就能消除内心动辄后悔的病患,达到所谓“动亦定,静亦定”的境界。究其实,这也不过是此心保持纯一的状态而已。


静,乃心的本体,若刻意去求一个静根,反而是挠动其体。动,是心的妙用,如果害怕心容易动,则是荒废其用了。


所以,有这个求静之心,即是心动了,厌恶动的心并不是静,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动亦动,静亦动”,如作客应酬中的迎来送往,起伏不停,也就没个穷尽了。


因此,遵循事物之规律叫作“静”,而顺从欲望则为“动”。所谓“欲望”,并非一定是声色利货等外物的引诱,那些浮思杂念都是欲望。如果能循“道”而行,即使需要交际应酬,处理繁复多变的事务,心也是静的。


一个人具有定力,才能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急不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断。


个人“岚林谷”认为,一个人接受感应万物,在心里的反射区,如一面镜子,这就是“心如明镜”。“明镜”里的动静,是一种“入定”,又称人处事的定力!


怎样培养定力?


如此普通的问题,中医讲:“千人有千方,同病不同方”,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各种教派也是一样,各有各的门道法子。个人“岚林谷”从《易传|的角度分析,有以几点思考?


一是看天地间的方位。是佛讲的守空?还是老子讲的守中?若把“守空”看成纵向,那么“守中”便是横向,上下左右调正到“入定”的位置便是了。


二是看天地运行规律。是左转的天道规律中?还是右转的地道规律中?若说“守空”与“守中”是纵横的平面,从天地转动的规律,找到立体运动方向。


三是怎么看方位?老子讲“万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阳多是气动的动力。阴多则反之,其中又有气化、水化与固化三种状态。


四是如何调。中医有一句名言:“左转为补,右转为泄”。如何泄补?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出兵,以无事取天下”。


如此这样培养自己的定力,与如今书上的不一样,且太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今文多是“虚文”。


陆澄也是如此,读过朱子理学书籍,觉得在“读死书”,静心思考还行,一旦实践检阅就不行了。总是想象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


陆澄这种感觉在宋儒时期是社会的主流,平静时感觉到很好的想法,真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忽然发现居然不是那么回事儿。与今天“办公室研究的都是问题,到基层去都是办法”。


现实如同游戏,如同市井中的棋类残局。往往看到一些高手的挑战,私底下认真琢磨了一番,感觉到有必胜的把握,然后果断押上彩头,去挑战,没想到,还没杀几个回合,就饭下阵来。


这此残局,之所以被称作残局,一定有其特殊的地方。人在平静时觉得很好的想法,很少会有真正特殊、出奇的思路。临阵去真正搏杀时,一旦出现了反常,往往无从招架,最终败下阵来。


古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一句富有深意的谚语,意思是送给别人一条鱼能解他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这句话强调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其实更深的意思在于在事上磨。


又如,一个“家产与斧头”的故事,一老子临终前,将全部家产分给小儿子,大儿子仅分一把爷头。看似不公,但结果逆袭了天。


一年后,天灾人祸,小儿子躺平吃老本,一败不起。大儿子凭一把斧头闯天下,风生水起。


故事里的小儿子,继承了安逸的生活,整日里有的是静坐享受生活的权利。


大儿子继承了一把斧头,他能做的便是不断利用手中的斧头去做事。很显然,骨感的现实最能磨砺人,也最能成就人。安逸的生活最能消磨人,也最能毁灭人。


王阳明认为人,做学问是“为己”的一种行的,古之学者都是“为已”,“为己”的学者,求学是为着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的,是要“学为圣贤”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为人”的学问,充其量算是“记问之学”。至少在王阳明看来,“记问之学”算不上是真学问,因为它与“学为圣贤”无关,也不能帮助人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充其量不过是人炫耀的资本,是夸夸其谈时的谈资。


个人“岚林谷”读到这里,对“为已”与“为人”的理解有必要重申下,这里的“为己”与“为人”不是谋福利,而是讲克己,去人欲,有一种“”没变不了别,不如改变自己”的意思。


下面回到原文中来讲,陆澄讲的“静时亦觉意思好”,严格来讲也属于“记问之学”的范畴。静而思甚至静而论时都是自洽、完善的。孔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看起来自洽、完善的,未必真正符合具体的实事。


王阳明抱定了“学为圣贤”的目的,所做的学问,一定不会仅仅停留在“静而思”,或“静而论”的层次上。


同样的道理,内心里真正充满天理时,不会只在“静而思”与“静而论”时是定的。《河南程氏文集·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中讲“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重点来了,“存天理,去人欲”本质上是一种克己功夫,这种克己功夫仅靠静养是得不来的,必须在事上磨砺、实践才能真正立得住,天理充满内心时,才会达到“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的境地。


回到那个“家产与斧头”的遗产继承故事中,倘若大儿子对父母“不公平”的遗产分配方案耿耿于怀,若他不曾接过那把斧头在事上磨,这个故事便真成了一个“不公”的故事。正因为接过斧头的大儿子挥动斧头去创造,整个故事才有了不一样的结局。


由此而悟,在骨感的现实中,谁能看到美好、寻求美好呢?


按王阳明心学讲,恐怕只有那些甘于在事上磨的人才能求得。因为“存天理,去人欲”的好处人人皆知,但真正的圣贤却屈指可数,主要原因是真正肯于在事上磨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为学要克己,在事上磨,“初心不变,砥砺前行”正是如此。


2024.4.14晨

全文3197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二四):克己为学事上磨发布于2024-05-05 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