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王阳明



学王阳明语录(三四):




心理原来是一体





今日学王阳明《传习录|第三十三节,陆澄问王阳明,朱熹讲的“心与理”是两码事,这种说法,正不正确?

王阳明告诉他,心与理是一体两面,原本是一体的,与“知与行”的道理一样,分开来理解就是“文义穿求”,合二为一来理解,就是“学为圣贤”,其义深远,其味无穷。

以个人“岚林谷”(微信公众号)的独特风格,先根据所学内容,仿写一首七言律诗,《心与理为一体两面|:

心理原本一体存,岂因文义判殊分。
善观学者明真意,失本恶人昧法门。
朱子穿求成两码,阳明论道悟同根。
圣贤之境无穷味,妙悟方知大道尊。


通过诵读这一种“纯手工搓成”的“三言两语”,纯属娱乐,以增文气,不敢为诗。

个人“岚林谷”认为:

心与理原本是一体共存的,怎能因为文字的意义就判别其中的意义呢?

善于观察的学者,能明白其中真正的含义,只有失去心之本体的恶人,才是无法领悟这道中的“法门”。

朱子通过文字探求,将“心与理”变成了两码事,而王阳明论述道理时,领悟到了“心与理”是相同的根源。

从王阳明的解释,可以领悟到,圣贤的境界有着无穷的韵味,只有深学细悟,深刻领会,才能知晓大道的尊崇。

下面,学读原文。

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

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就从字面上去理解,大意如下:

陆澄向王阳明请教,说有人这样问道,晦庵先生讲的“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这句话正确吗?”

这里讲的嗨庵先先,就是朱熹,又称朱子。他说,人之所以要学习,你要解决的其实就两件事:一件是“心”、一件是“理”。如果翻译成今天的话,一件是感觉、一件是规律,或者我们讲叫逻辑。

王阳明先生回答说:“心即性,性即理,说一个'与’字,未免将心理一分而为二了。这需要学者善于观察发现。”

陆澄又问,有人说:“人都有这颗心,心即理。为什么有人行善,有人行不善呢?”

先生说:“恶人的心,失去了心之本体。”

通过,研读上述原文与释文,不难发现,这段话共阐述两个问题,一是心与理是不是一回事?二是人人有心,为何有善恶之别?

两者是一种递进关系。下面,个人“岚林谷”从个人学习理解的角度,进行深了分析。

首先,关于“心与理”这个问题,王阳明之前和徐爱已经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不过谈论的话题是“知与行”。词不同,意相似,异曲同工。

王阳明认为,“知与行”,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或者说到底是该把知、行看作一回事和两会事,其实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哪一种理解,更能解决自己“学为圣贤”的终极目的;哪一种理解,更能解决现实的问题。

个人“岚林谷”认为,这里面有一种“佛无定法”“法不可说”的佛学思想。一切因人而议,因时而议,因环境条件的差异而议!

所以,王阳明在解释“心与理”的问题时,讲到了其根本要义,在一个“与”字,拿掉也行,不拿掉也行,全在一个“学者善于观察”,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老子说,“善者不辨,辨者不善”。不同的境界,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也决定了境界的不同。何必去纠结不清,辨个没完没了。总之“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王阳明的回答,其实是一种辨证法,符合易道文化,尤其是《易经|。要知道王阳明的文化底蕴是儒家,必然对孔子的《易传|熟而不宣!

他只是口口声声讲“学为圣贤”,圣贤到底有那些该学,那些不该学,全凭自己的善辨与观察及运用,所以,他鼓励人人去“学为圣贤”。

这与朱熹的观点是不同的。正如老子言:“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样,朱熹是“有欲”的,而王阳明是“无欲”的。

朱熹讲“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这是从“文义穿求”上入手,就像一名低年级的学生,偶然得到只言片语,一定会从句读上下功夫,先求一个大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朱熹善于下“小学”的功夫。包括他后来讲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都是从根本入手,去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进而一步步超凡入圣。

表面上看,王阳明是在追求自己“学为圣贤”的目标,实际上,圣人都有“民胞物与”的情怀,更大程度上,王阳明追求的是人人“学为圣贤”,在朱熹的理学上又精进了一层高度。


所谓“民胞物与”,意思说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后泛指爱一切人和物。


王阳明认为,朱熹下“格物功夫”,不断在“穿求文义”上,求一个“万难有一”的彻悟,也就是一种“教课书式”的答案。而这一切对王阳明来说,无法激起研学的兴趣。

王阳明的目的,是要为天下人寻找一条“学为圣贤”的路。因为他知道,天下人不是“人人”都能像朱熹那般,能有下“穿求文义”功夫的本事。

朱熹讲“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时,就像一位小学生,在计算“1+1=2”的试题,而王阳明认为,心与理,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与二”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与万物”相应的问题。

孔子曾讲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意思是说,不论遭遇如何,不要抱怨天命,也不要抱怨别人,仍然求学“上达”最高境界,这不是人所能知,只有天知道。

老子曾说过,“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式,这个“”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又是“阴阳和合”

个人“岚林谷”认为,“心与理”更是如此,心为阴,理为阳。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阴阳和合”的道理,怎能以简单的“一与二”来分辩。

通过这样一番撕裂式的分解,可见朱熹与王阳明两人研究的平台不样,时代背景不一样,根本无对错,只是一个“人与天地万物”相适应的问题。

朱熹的理学,是有一些“人欲”在里面,因为儒家因时代的需要,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为上层服务。

但,王阳明所处时代不同,他举张为万民服务,所谓“心学”是从底层苦难中磨励出来的,他希望人人都“学为圣贤”,人人都从内心中来解脱自己,不要希望世上有救世主。

正是如此,王阳明不像朱熹一样,当一个教师爷,对所有人就像对待小学生一样,照本宣教。

王阳明敢于在真人面前讲真话,不说假话,并且直接讲:“心即性,性即理”,心与理不是二物,因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阳明这种表述,与妹夫徐爱讨论“知与行”的观点是一致的。关于“知与行”,王阳明大体上讲到了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最高的境界。他说:“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已与天为一”,这就是“心即理”学问。

第二种,是圣贤之别的境界。他说:“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这是圣贤之间的差别,此时心与理介于一体,与分而为二之间。

第三种,是远道的境界。他说“殀寿不贰其心”,此时虽然“修身以俟命”,却是“困知勉行”的境界,“心与理”若已经为二,就是离圣贤之道已经越来越远了。

综合分析王阳明讲的“心学”三种境界,反过来看《中庸|的:“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时,不得不说,王阳明还是很有天赋的一个人。

王阳明讲“知天”“时天”与“殀寿不贰其心”“修身以俟命”时,全然是一个学者自己的觉悟与选择,甚至是出离天赋的。

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要有“学为圣贤”的志向,通过“去人欲,存天理”,便可抵达“知天”的境界,此时,“心即性,性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如果说,一个人愿意追求“穿求文义”,选择“事天”,甚至选择“修身以俟命”,也不是不可以的,只不过已非“心学”正统,而是回到了朱熹的理学的道路上,走的是一条小学生的路。

综合本文的论述,“心与理”到底是“二”,还是“一”?究竟走哪条路,可以自己选。一条是“学为圣贤”,另一条是“穿求文义”,一切因人而议。

最后引用季梁一句话:“忠于民而信于神”,感慨王阳明之所以为圣人,与此语有重大关联!

个人“岚林谷”学习撰文分享,是一种法布施,善护念,扬善去恶,格物致知!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在学习!觉得有用,就点赞收藏起来,慢慢领悟!

2024.4.24日晨
全文3189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三四):心理原来是一体发布于2024-05-05 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