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王阳明


学王阳明语录(三八):





独处时谨慎不苟





晨起出操,继续体会这两句话:


盘坐乌云听雨落,下学精一静悟空。

心存天理去人欲,天仙境界在其中!


今日学习王阳明《传习录|第三十七节,讲人情世上下功夫,不如致中和与谨独。独处时谨慎不苟。王阳明的封神语录,点醒无数梦中人!


前一节,王阳明讲了“省察”与“存养”的功夫。在此基础上,又与弟子陆澄讨论宋儒陆九渊的观点,阐述了与其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不如求“致中和”与“谨独”。


为了增添几分文气,能引人入胜,以下根据原文内容,用手搓几句七言律诗《论道悟真在谨独|:


省察存养功夫深,陆澄疑问象山论。

人情事变皆有道,喜怒哀乐蕴世尘。

致中求和为至要,谨独修心守本真。

宋儒片面失精髓,子思中庸见精神。


这四句话,因手搓而成,不敢为诗,学习而已,贵在掌握“谨独”。


前两句强调了,王阳明在“省察”与“存养”上下功夫的重要性,同时提及了陆澄对陆九渊观点的疑惑。


中间两句指出,人情事变中蕴含着各种情感和世事变化,这些都是有其内在道理的。


致中求和为至要”,表达了达到中和的境界,是至关重要的。“谨独修心守本真”,则强调了要通过谨慎独处,来保持内心的纯真。


后两句指出,宋儒的观点过于片面,而应该回到子思《中庸|的思想高度,追求“致中和”与“谨独”,以获得更深刻的领悟。


下面,详读原文: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功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首先,从字面上解读一下:


陆澄曾经,就陆九渊“关于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的观点,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除却人情世变,就没有别的事了。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患难、生死,都是事变。事变也都体现在人情里,关键是要维持心绪的中正平和,而要维持心绪的中正平和,关键在于独处时,要恪守本己。


本段原文的重点,在于这一句话:“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慎独。”


个人“岚林谷”认为,这句话的大意是,事物变化的道理就在人情里,掌握事变与人情变化规律的要领是,“致中和”、“慎独”。“致中和”,指使“脑语”适中平和。“慎独”,指使“脑语”谦虚谨慎、自觉自律。“中和、慎独”,是阳明心学处理人情事变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成功经验。


下面,个人“岚林谷”从五个方面拓展理解,进一步分析原文的内函所在。


第一,对陆澄提到的陆九渊为何人?


陆九渊,为乾道年间进士,入为太学国子正,后升作监丞。曾结茅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


陆九渊与朱熹齐名,但学术见解多有不合,主“心即理”说,尝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谓“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要认识宇宙本来面目,只要认识本心。与朱熹通信论难,曾会于鹅湖,作学术论争。其学术思想,为明王阳明所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先生全集|,后经整理为《陆九渊集|


第二,何为在“人情世变”上下工夫。


陆九渊多次提到过“人情物理上做工夫”。宋儒的学问、见地,常出自这种高质量的对话。


宋人对学问、见地的关注,主要聚焦在“工夫”二字上。因此,“工夫”下在何处,下得何等“工夫”至关重要。


在被人问及“在何处做工夫”时,陆九渊回以“人情事势物理”,说得直白点,就是对常人痴迷于秘笈、要点的一种回应。


常人在学问上做“工夫”,没有什么秘笈、要点,更没有电影《鹰爪铁布衫|中的那个武林人的“命门”,只在平常处,事事处处,无时无刻不是下“工夫”的所在。


注意,这个“工夫”,与那个“功天”的不同!有“力”没“力”,区别全自已在“心中”!


第三,何为“致中和”?


人情不出“喜怒哀乐”,在人情上做工夫,就是在“喜怒哀乐”上做工夫。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也就是说,在喜怒哀乐上的工夫能做到“中”便守住了天下的大根本,能做到“和”,便抵达了天下“达道”的妙境。


工夫能做到“致中和”,便能与天地并立,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万物各循其性,自成正果。现实中,没有人谁敢说自己在人情,在“喜怒哀乐”上下的工夫已经做到家了。


第四,何为“事变”?


至于“事势”“物理”,陆九渊后来归为“物理”,陆澄和王阳明则用“事变”来代替。“事变”涵盖了“事势”变化和“物理”变化。


在王阳明看来,孔子讲的“视、听、言、动”,人们普遍关心的富贵贫贱、患难死生都在“事变”的范畴之内。


人们对“事变”的期待,也无非求一个“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结果。“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当事人无愧立于天地间,与天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万物自然各循其性,自成正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事变”也无非是求“人情”所求的理想境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来说去,无外乎求人情在“喜怒哀乐”上的“致中和”罢了。


第五,何为“谨独”?


在以上阐述的基础上,王阳明继续向前引导,回到《中庸|所讲的“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一句话提醒当世和后来人:“致中和只在谨独”。


孔子以下子思、孟子,而后有了《中庸|的传世,再向下一千多年,朱熹、陆九渊分别从理、心两个角度,对之做了发明,此后又是将近三百年,王阳明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其中《中庸|作为了不起的经典,其思想主旨,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时过境迁。


但时代在变化,读《中庸|的人在变化,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偏,所以重提“君子慎其独也”变得愈为重要。


如今,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人的交流广泛,见不见,想见与不想见,都可以以不同方式相见,甚至产生于网,相见于虚拟世界。


如此一来,“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真诚,逐渐被虚套所遮蔽。可以说,当今很少有人会“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一般直接表达对另一个人的好恶。


熟人社会,正在增加着虚拟化的隔膜。同时,今人在富贵贫贱、患难生死上的掌控程度也与一千多年前相比,有了细微的变化。


这种情况下,学问、精神上的精进,正在变成自己的事情。倘若不能守定心体,不提升个人“慎独”的意识,“学为圣贤”将成为一句空话。


2024.4.28日晨

全文2520字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王阳明语录(三八):独处时谨慎不苟发布于2024-05-05 21: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