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起源、发展
起源
阿弥陀佛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
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智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地。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
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六~前五世纪。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二十九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①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南传佛教传的是小乘佛法。②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北传佛教传的是大乘佛法,传入汉地称汉传佛教,传入西藏称藏传佛教 。
发展
阿弥陀佛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佛教在印度由兴至衰约1500年,共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 原始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是释迦牟尼与其弟子传教的时期。释迦牟尼讲的教义,当时并没有记录,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们才集会回忆佛祖所讲的内容,编纂成最初的经典一《阿含经》。
2、部派佛教时期
释迦牟尼逝世一百年后,佛教内部发生了分裂。分化出南传上座佛教和大众佛教两部分。这是佛教的第一次大分裂,也是根本的分裂时期。上座部与大众部分裂几百年后,他们各自又分化出近二十个更小的派别,称为枝末分裂。由于部派众多,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与大众部的主要分歧有:
①佛陀观的不同。上座部认为释迦牟尼是一个历史人物;大众部认为释迦牟尼是超人间的佛,是离情绝欲、神通广大的神。
②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上座部主张“我空法有”,即承认在变化不同的事物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体存在。大众部则认为,一切事物皆虚假不实,都不过是一些人为方便而施加的假名,只有出世间的“道及道果”才是真实不变的。
③在修行方法上的不同。上座部恪守戒律,努力修习禅定,认为一般的修行者不可能修成佛。大众部则致力于弘扬佛法,接引众生,认为人人可以成佛。
3、大乘佛教时期
大乘佛教的出现是佛教内部的第二次大分化。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大乘佛教从部派佛教中的大众部发展而来,大乘佛教在教理上有很大发展,与以前所有佛教宗派只满足于自我修行解脱相比,它主张普度众生,因此称自己为“大乘”,称南传为“小乘”。南传不同意这种说法,称自己为南传佛教。历史上的大乘佛教时期是指大乘佛教出现以后的时期。
4、密教时期
大约在公元7世纪到12世纪佛教在印度消亡为止。密教一般又称为“左道”,它特别崇尚性欲、瑜伽,也讲般若、空性,并认为空性犹如金刚,是不变的,所以密教又称为“金刚乘”。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佛教的起源、发展发布于2024-05-02 10: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