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说建文帝削藩操之过急,加上被文官清流们误导而最终引发靖难之役,丢到了皇位下落不明,而实际上从建文帝在削藩之事一系列不成熟操作,即便没有进行削藩,建文帝在其他事情的处理上也依然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对于削藩的问题早在建文帝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已经再考虑了,并且提出了朱元璋都觉着别无他法的四步走办法,首先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管不了就削减他的土地,不行就给他挪挪地方,实在不行了再用武力镇压,但说这个总方针绝对是最为稳妥的办法,结果即位之后就都抛之脑后了。
太祖语太孙曰:' 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太孙曰:' 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 汝意如何?' 太孙曰:'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无以易此矣'。
——(明)尹守衡《皇明史窃·卷三·革除记》
先是高巍、韩郁提出的升级版推恩令他没听,接着户部侍郎建议他,给朱棣改封挪个地方,他也没听,主张擒贼先擒王的齐泰提出先把燕王羽翼剪掉他还没听,反倒选择了书生黄子澄的打草惊蛇方案,先解决燕王的兄弟们。
到了朱元璋的祭日,朱棣担心去了京城就回不去了,于是派自己三个儿子去当人质,黄子澄担心打草惊蛇建议把朱高炽三人放回去,在建文帝听了魏国公徐辉祖绝对不能放这三人回去的建议后,建文帝果断放走了朱高炽三兄弟。
靖难之役开始老将军耿炳文初战失利,黄子澄提议李景隆接任耿炳文,齐泰极力反对建文帝就是不听,果然李景隆屡战屡败,黄子澄哭着求建文帝治李景隆之罪,这些建文帝连黄子澄的话也不听了。
要说黄子澄是猪队友,总是出馊主意,可提出不同见解的也大有人在,朱允炆总是能从众多建议里找到最错误的一项去做,要么偏听偏信,要么不听劝告。
从朱元璋时期的重武轻文直接转变为重文轻武,使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占据高位,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经验的书生治国,又主张宽大治国,冤枉的平反,死罪的不杀,审查刑事案件的机构改做宣传教化的部门。
不对部门进行权力义务的调整,只进行人员精简,再给部门、办公室改改名字,改革就完了,除了走了一遍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还白白增加了工作。经济上的改革有一定的成效,不过如果没有靖难之役,或许建文帝也会听取方孝孺的建议,改用商鞅变法之前的井田制这种不符合社会发展历史潮流的经济政策。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如果没有靖难之役,建文帝会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吗?发布于2024-04-25 1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