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这首千古佳作,只有4句,却连用了9种景象,令人拍案叫绝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唐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
同一时间,有不少文人纷纷逃到当时政局比较安定的江南一带避乱,其中就有张继。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张继的行船停在了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的幽美夜景,触动了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情味隽永的小诗。虽说它只有短短4句,但是却连用了9种景象,将江南水乡的幽美夜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历来就令人赞不绝口。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3、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4、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5、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6、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7、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诗意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鉴赏
首先,我们整体来看这首诗,可知它以一“愁”字统起,并且先后用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客船、钟声,共9种景象。然后,我们便来具体看看,张继是如何将自己的客愁与不同景象完美融合的。诗的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即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由此可见,这句诗写的是江南水乡夜晚3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因为月亮的早早沉落,树上的栖乌感受到了光线的明显变化,从而被惊醒,然后便发出了啼鸣。而夜深人静的时候,加上视线的变暗,诗人对夜凉的感觉就变得格外敏锐,自然就会觉得空气中弥漫着满天霜华。从这3种景象来看,显然是营造了一个幽寂清冷的环境,而作为客子的张继融入这个环境中的感受,便是他的孤孑清寥之感。
次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即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从这句诗的意思来看,我们可知它主要写了诗人“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感受。或许是因为诗人所处的地方是枫桥,所以着重点出了枫树。而当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与孤孑一身的张继相对比,显然突出了他的离情羁思。为此,张继今夜势必就会对愁而眠了。
最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即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从字面意思来看,张继是无法“对愁眠”了,因为“钟声”又勾起了他的离情羁思。而从写法来看,这两句诗则是以动衬静。静夜的钟声,它所给予人的印象自然要强烈得多,也就更能突出江南水乡秋夜的静谧。
另外,寒山寺坐落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而有了这所古刹,张继这首诗的诗意中便蕴含了一抹历史文化的色彩,显得更耐人寻味。纵观张继这首诗,除了短短4句,连用了9种景象,让人赞不绝口外。我想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每当提起枫桥,或者寒山寺,甚至是苏州,就会想到张继的这首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张继这首千古佳作,只有4句,却连用了9种景象,令人拍案叫绝发布于2024-04-01 21: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