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
八六九、第三禅经:
本经叙述第三禅之精神状态,以及其果报。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比丘,对于如是之行,如是之形,如是之相,而脱离其贪喜,而住于舍的话,则以正念正智,而觉身乐,而乐住于圣人之能说能舍之念,就名叫做第三禅具足住。如果不这样的话,也能以如是之行,如是之形,如是之相,而对于色、受、想、行、识之法,思惟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乃至上流般涅槃。如不这样的话,也能以他之法之欲,法之念,法之乐,而生于遍净天(色界第三禅天之一)。如不能这样,也能生于无量净天(色界第三禅天之一)。如不这样的话,也能生在于少净天(色界第三禅天之一)。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译文:
在佛教教义中,第三禅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状态,具有相应的果报。这种禅定状态的特征是对感官欲望的完全舍弃,以及对内心平静和喜悦的培养。
比丘们,你们应当努力修炼,以达到第三禅的境界。要从感官欲望中解脱出来,放下对形、相、行的执着,培养内心的舍念。通过正念和正智,感受身心的愉悦,安住于圣人的境界。若能如此,便能成就第三禅的果报。
然而,如果你们不能完全舍弃感官欲望,也可以通过观照色、受、想、行、识等法的无常、苦、无我、不净等性质,将其视为病、痈、刺、杀等,从而趋向涅槃。若此路不通,也可以通过修行,生起对法的欲望、念想、乐趣,从而证得遍净天、无量净天、少净天等禅定境界。
以上是佛陀的教诲,比丘们应当欢喜奉行,努力修炼,以达到禅定的境界。
——————————————————————————————————————
八七O、第四禅经:
本经叙述第四禅之精神状态,以及其果报。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比丘,对于如是之行,如是之形,如是之相,而离苦息乐,从前的忧喜已经消灭的话,就会不苦不乐舍,而净念一心,而第四禅具足而住。如果不如走忆念,而对于色、受、想、行、识,思惟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乃至上流涅槃。如不能这样的话,或者也会生于因性果实天(广果天,色界四禅天之一)。如果不然的话,也会生到福生天(色界四禅天之一)。如果不然的话,也能生到少福天(无云天,色界四禅天之一)。」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四禅等经,如是四无色定经,也如是之说。
译文:
在佛教教诲中,第四禅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状态,能带来独特的果报。这种禅定境界,意味着超越世俗的痛苦与欢乐,消除内心的忧愁与喜悦,进而达到不苦不乐的舍弃境界,实现净念一心。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能够全面地观照世间万物,如病、如痈、如刺、如杀,从而超越生死轮回,向涅槃的彼岸迈进。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向众比丘讲解禅定之道。他告诉他们,如果比丘能够达到这种禅定境界,他们将能够获得丰硕的精神果实,甚至能够生到色界的广果天、福生天或无云天。
听完佛陀的教诲,众比丘们欢喜奉行。同样的,对于四无色定等其他禅定境界,佛陀也给予了类似的教导。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白话《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869-870发布于2024-03-30 23: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