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

八九三、五种的种子经:

如五种的种子虽得地,而无水,则不得生长那样,如无烦恼、爱、见、无明,则虽有业,也没有行。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五种之种子之生。那五种呢?所谓根的种子,茎的种子,节的种子,枝的种子,种的种子是。此诸种子乃不断、不破、不腐、不伤、坚而不穿。虽然新得地界,但是如不得水界的话,则那些诸种子,就不得生长增广。必须要得地界与水界,那些诸种子才能得以生长增广的。

像如是的,所谓业,必须有了烦恼,必须有了爱,有了见,有了慢,有了无明等,才会生行的。如果只有业,而无烦恼、爱、见、无明的话,行就会灭。」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行那样,像如是的,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如是之说。

译文:

我们所结集的经教中,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佛陀告诉众僧说:“有五种种子的生长。哪五种呢?分别是根的种子、茎的种子、节的种子、枝的种子、和种的种子。这些种子完好无损,没有断裂、破损、腐烂、损伤,非常坚固。即使获得了地界,如果没有水界,这些种子也无法生长和扩展。只有同时得到地界和水界,这些种子才能生长和扩展。

同样,业的产生需要烦恼、爱、见、慢、无明等元素。只有这些元素的存在,才会产生行为。如果只有业,而没有烦恼、爱、见、慢、无明等元素,那么行为就会消失。”

佛陀讲解完这个教义后,众僧们听后都感到欢喜并遵照执行。

类似地,像行为一样,意识、名色、六入处、触觉、感受、欲望、执取、存在、诞生、衰老和死亡等,也都有类似的解释。

——————————————————————————————————————


八九四、如实知经:

凡夫世间的实状,及其原因,能如实而知之故,才能得解脱、出离,而成就正觉。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我在世间,而对于世间,以及世间之集,不能如实而知的话,我终不得在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以及诸世间当中,为解脱,为出,为离,为离颠倒想,也不能名叫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由于我对于世间,以及世间之集,能如实而知之故,因此之故,我在于诸天、世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以及其余的众生,为得解脱、为出、为离、心离颠倒,具足而住,得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遍知)。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对于此世间、世间之集那样,有关于世间之灭、世间之集、世间之出,以及对于世间之集、世间之灭、世间之昧、世间之患、世间之出;世间之集、世间之灭、世间之出、世间之集、世间之灭道迹;世间之集、世间之灭、世间之集道迹、世间之灭道迹;世间之集、世间之灭、世间之味、世间之患、世间之出;世间之集、世间之灭、世间之集道迹、世间之灭道迹、世间之味、世间之患、世间之出,等也作同样之说。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译文:这段经文主要讲述了佛陀向比丘们阐述了对于世间、世间之集、世间之灭、世间之出、世间之昧、世间之患、世间之道迹等方面如实知的重要性。佛陀指出,只有对于这些世间现象及其原因有如实的了解,才能得到解脱、出离,成就正觉。佛陀强调,他的教诲与其他天神、魔、梵、沙门、婆罗门等是不同的,他的教诲能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成就无上正遍知。最后,佛陀告诉比丘们,对于世间的各种现象,要以如实的心态去观察、了解,这样才能达到解脱、出离的境界。比丘们听后,欢喜奉行。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白话《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893-894发布于2024-03-30 22:51: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