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

九二五、八种德经:

本经叙述良马乃成就八种之德。而比丘如成就八德的话,就会随着其行地而升进。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世间的良马,有成就八种德的,就会随人之所欲,而取道之多少。那八种呢?出产在于良马的故乡,就名良马第一之德。其次,体性温良,不会惊恐人,就名良马之第二种之德。又次,良马不撰择饮食,就名良马之第三之德。其次,良马厌恶不净,择地而卧,就名良马之第四种之德。其次,良马的诸情态,很快就会为调马师显现,马师调习,就会速舍其态,就名良马之第五种之德。其次,良马安于驾乘,不顾余马,能随其轻重,而能尽其力。就名良马之第六种之德。其次,良马常随正路,不随非道,就名良马之第七种之德。其次,良马若病,或者是老,都勉力驾乘,不厌不倦,就名良马之第八种之德。

像如是的,一位丈夫对于正法与律,如能成就八种德的话,当知就是贤的士夫。那八种呢?所谓贤士夫住于正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都具足,见微细之罪,也能生怖畏,而受持学戒,就名丈夫之对于正法与律之第一种之德。又次,丈夫,其性自贤善,善调而善住,不恼、不怖诸梵行的话,就名丈夫第二种之德。又次,丈夫次第行乞食,随其所得,不管是粗,或者是细(饮食之好坏)其心都平等,都不嫌厌、不执着,就名叫做丈夫之第三种之德。其次,丈夫心生厌离,对于身之恶业,和口、意之恶业,恶不善之法,以及诸烦恼,重受诸有的炽燃的苦报,则在于未来世之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都会增加其厌离之心,就名丈夫之第四种之德。又次,丈夫若有为沙门之过,或谄曲不实的话,都速告大师,以及善知识,大师说法时,就会则时除断。就名丈夫之第五种之德。又次,丈夫学心具足,而作此念:假如余人学或不学,我都应该要学,就名丈夫之第六种之德。又次,丈夫行八正道,不行非道,就名丈夫之第七种之德。又次,丈夫乃至尽寿,都精勤方便,不厌不倦,就名丈夫之第八种之德。像如是的,丈夫如八德或就的话,就能随其行地,而能速升进。」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译文:

在佛教经典中,有一篇名为“八种德经”的教诲,讲述了良马所具备的八种美德,以及比丘如何通过修炼八德而得以提升。这个教诲是佛陀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向众比丘传授的。

当时,佛陀告诉众比丘:“在这个世界上,一匹良马如果具备了八种美德,就能够随着人们的需求,胜任各种任务。”这八种美德分别是:第一,良马出生在马种优良的地方;第二,良马性格温和,不会惊吓到人;第三,良马不挑食,容易饲养;第四,良马讲究卫生,会选择干净的地方休息;第五,良马的表现容易被调马师掌握,能够迅速适应训练;第六,良马在驾驶时能保持稳定,不受其他马匹的影响;第七,良马总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会偏离正道;第八,良马即使生病或年老,也会尽力完成任务,不厌不倦。


佛陀通过讲述良马的八种美德,旨在引导众比丘修炼这些美德,从而在修行道路上不断进步。

在修行的道路上,一个丈夫如果能在正法和律中成就八种美德,他就可以被称为贤士。这八种美德是什么呢?首先,贤士持守正戒,遵守波罗提木叉、律仪和威仪行处的规则,对于微小的罪过也能感到恐惧,从而诚心持戒。其次,贤士性格善良,善于调整和保持自己的心态,不恼害、不恐吓其他修行者。再次,贤士在乞食时顺序进行,对于得到的食物无论好坏都能平等对待,不产生厌恶和执着。接着,贤士对身体、口、意的恶行以及烦恼和痛苦产生厌离之心,从而避免承受未来的生老病死等痛苦。此外,贤士如果犯了错误,会迅速向大师和善知识忏悔,以便大师及时为他解除错误。贤士还具有学习的心态,认为自己应该学习,不受他人影响。贤士走在八正道上,不偏离正道。最后,贤士在整个生命中都精进不懈,不感到厌倦。如果一个丈夫能在修行的道路上达到这八种美德,他就能快速提升自己的境界。听完佛陀的教导后,比丘们欢喜奉行。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白话《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925八种德经发布于2024-03-30 22:42: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