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
九二九、一切事经:
本经叙述佛为摩诃男说明优婆塞所应具足的十六法。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迦毘罗国的尼拘律园中。
那时,释氏摩诃男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他白佛说:「世尊!甚么叫做优婆塞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所谓优婆塞,就是在家清白,……乃至,我愿尽形寿皈依三宝,而为优婆塞,愿佛证知我!」摩诃男白佛说:「世尊!甚么叫做满足优婆塞之事呢?」(当一位在家信徒,最为圆满,最为适称之人)。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如果一位优婆塞,有信而没有戒的话,就是不具足。应当要精勤方便,而达到净戒之具足。但是如只具足信与戒,而不布施的话,也是不具足。因为不具足之故,就应精勤方便,去修习布施,使布施能够具足圆满。信、戒、施等行,虽然已圆满,然而如不能随时往诣沙门,去听受正法的话,还是不具足。由于不具足之故,应当精勤方便,随时往诣塔寺。但是拜见沙门后,不专心一意的听受正法,也是不具足。信、戒、施、闻等,都修习满足,但是如听后不受持,还是不具足。因为不具足之故,应当要精勤方便,随时往诣沙门,去专心一意的听法,听后则应能受持。但是如不能观察诸法的深义的话,也是不具足的。因为不具足之故,应精勤方便。信、戒、施、闻,闻则能受持,受持后,能观察甚深的妙义,但是如不随顺而知法次法向(不依法去修行)的话,也是不具足。因为不具足之故,应该要精勤方便。信、戒、施、闻,受持、观察、了达深义,而能随顺而行法次法向的话,摩诃男啊!这就名叫满足一切种之优婆塞之事。」
摩诃男白佛说:「世尊!甚么叫做优婆塞能自安慰,而不安慰他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如优婆塞1.能自己立信,而不能使他人立于正信。2.自己能持净戒,而不能使他人持戒具足。3.自己能行布施,而不能以布施建立于他人(不能使人布施)。4.自己能诣塔寺去拜见沙门,而不能劝化他人,使他人也常诣塔寺去看见沙门。5.自己能专心听法,而不能劝化他人喜乐听正法。6.自己能闻法后受持,而不能使他人受持正法。7.自己虽然能够观察甚深的妙义,但却不能劝人而使其观察妙义。8.自已能知深法,能随顺而依法次法向去行,然而却不能劝他人,使其随顺而行法次法向。摩诃男啊!像如是之八法都成就的人,就名叫做优婆塞能自安慰,而不安慰他人。」
摩诃男白佛说:「世尊!优婆塞要成就几法,而自安,也安慰他人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如果优婆塞成就十六法的话,就名叫做优婆塞之自安要他。那十六法呢?摩诃男啊!如果优婆塞1.具足了正信,2.也建立他人,3.自持净戒,4.也用净戒去建立他人,5.自行布施,6.也教人布施,7.自诣塔寺去见诸沙门,8.也教人往见诸沙门,9.自己专精一意的听法,10.也教人这样的听法。11.自己受持正法,12.也教人受持正法,13.自己观察深义,14.也教人观察深义,15.自知深义,而随顺而行法次法向,16.又能教人解了深义,使人能随顺而修行法次法向。摩诃男!像如是的十六法成就的人,就名叫做优婆塞之能自安慰,也安慰他人。
摩诃男!如优婆塞成就如是的十六法的话,则那些大众定会悉诣其处。所谓婆罗门众、剎帝利众、长者众、沙门众等,会在于这些诸大众当中,威德显曜。喻如日轮(太阳),初、中,以及后(也就是始终),都光明显照一样。像如是的,如优婆塞成就此十六法的话,则初、中,以及后(始终,从头到尾),都是威德显照。像如是的,摩诃男!假若优婆塞能成就如是之十六法的话,乃为世间非常的难得之事!」
佛说此经后,释氏摩诃男,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就从座起,作礼后离去。
译文:本经讲述了佛陀向摩诃男阐述优婆塞应具备的十六个方面的教诲。
像这样的一部经典,我们这些结集者都曾听说过: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毘罗国的尼拘律园中。
当时,释氏摩诃男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顶礼后,坐在一边,他问佛陀:“世尊,什么是优婆塞?”
佛陀告诉摩诃男:“所谓的优婆塞,就是在家人中清白无瑕,……甚至发愿尽自己的一生皈依三宝,成为优婆塞,希望佛陀见证我的决心!”摩诃男问佛陀:“世尊,什么是满足优婆塞的要求?”(当一个在家人,最完美、最合适的应该是怎样的人)
佛陀告诉摩诃男:“如果一个优婆塞只有信仰而没有戒律,就不算完善。他应该努力修炼,达到清净戒律的境界。但如果他只有信仰和戒律,而不布施,也不算完善。因此,他应该努力修炼布施,使其圆满。信仰、戒律和布施都修炼圆满后,如果不能随时去拜访僧侣,聆听正法,仍然不算完善。因此,他应该努力修炼,随时去塔寺参拜僧侣。但拜访僧侣后,如果不专心聆听正法,也不算完善。他应该修炼信仰、戒律、布施、闻法,并且能够随时专心聆听正法。但他如果不能深入理解佛法的奥义,仍然不算完善。因此,他应该努力修炼,深入理解佛法的奥义。他应该按照佛法的教导去修行,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满足所有要求的优婆塞。”
摩诃男问佛陀:“世尊,什么是优婆塞能够自我安慰,而不能安慰他人?”
佛陀向摩诃男解释道:“一个在家修行者,如果他1.能坚定自己的信仰,却无法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信念。2.他能严守戒律,却无法引导他人圆满持戒。3.他能慷慨施舍,却无法激发他人的布施之心。4.他能主动前往寺庙参拜沙门,却无法劝导他人常去寺庙看沙门。5.他能专心聆听佛法,却无法引导他人喜爱听闻正法。6.他能铭记法理,却无法助人铭记正法。7.他能深入思考微妙的法理,却无法启发他人去观察这些妙义。8.他能深刻理解深奥的佛法,并依此依法次法向修行,却无法鼓励他人同样依法次法向修行。摩诃男啊!这样具备八种特质的在家修行者,只能自我安慰,而无法安慰他人。”
摩诃男向佛陀请教:“世尊!请问在家修行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既安抚自己,也能安抚他人呢?”
佛陀曾对摩诃男说道:“一个优婆塞如果能够做到十六个方面,就可以被称为真正的优婆塞,能够自我安慰,也能安慰他人。这十六个方面是什么呢?摩诃男啊!首先他需要1.拥有坚定的信仰,2.也能帮助他人树立信仰,3.自己遵守清净的戒律,4.也能引导他人遵守清净的戒律,5.自己实践慷慨布施,6.也能教导他人布施,7.自己亲自去寺庙拜见僧侣,8.也能引导他人去拜见僧侣,9.自己专心致志地聆听佛法,10.也能教导他人聆听佛法。其次,他需要11.自己学习和实践正确的佛法,12.也能教导他人学习和实践正确的佛法,13.自己深入理解佛法的奥义,14.也能引导他人深入理解佛法的奥义,15.自己能够领悟并遵循佛法的真理,16.也能教导他人理解和遵循佛法的真理。
摩诃男!如果一个优婆塞能够做到这十六个方面,那么各种人群都会纷纷来到他的身边,包括婆罗门、刹帝利、长者、僧侣等,他在这些人群众将会威德显耀,就像太阳在初升、中午和黄昏时都光芒四射一样。摩诃男!如果一个优婆塞能够做到这十六个方面,那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佛陀传授了这段教诲后,摩诃男非常高兴,并对佛陀的教诲表示由衷的赞赏。然后,他起身向佛陀行礼,恭敬地离开了。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白话《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929一切事经发布于2024-03-30 2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