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

九三二、十一经:

佛将远行,摩诃男不舍,佛为之说应依信、戒、闻、施、慧等之五法,及念佛法僧戒施天等六念处。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迦毘罗卫国的尼拘律陀园中。

那时,有众多的比丘集在于食堂,为世尊缝衣。

这时,释氏摩诃男听闻众多的比丘集在于食堂为世尊缝衣,乃因世尊将于不久,在此二一个月的结夏安居完了时,作衣后,就会持衣钵,再到其它地方去游化于人间。他听此消息后,就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然后白佛说:「世尊!我的四体不摄(不自在),迷惑四方(悲苦的不知方向),听法后,统统忘记。这次,听闻众多的比丘聚集于食堂,为世尊缝衣,世尊将于不久,在结夏安居终了时,缝作衣服完毕后,就会再执持衣钵,在于人间的其它地方去游化。因此之故,我现在乃这样的思惟:不知甚么时候当会再得见到世尊,以及诸知识的比丘?」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你假如看到世尊,或不看到世尊,看到诸知识比丘,和看不到,都应认为无所为。你只要系念于五法,精勤去修习就是。摩诃男啊!你当以正信为主,不可以不正信。要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以此为本,不可以没有智慧。像如是的,摩诃男!要依此五法,去修习六念处。那六念处呢?你这位摩诃男啊!1.要念如来,应当如是的念:如来、应、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应当2.念法,3.念僧,4.念戒,5.念施,6.念天等事,乃至自行得智慧。像如是的,摩诃男啊!圣弟子成就此十一法的话,则为学迹,终不会腐败,堪任于知见,堪任于决定,住于甘露门,而近于甘露(不死之药,喻为涅槃)。不能一切都能疾得甘露涅槃的。

喻如伏鸡之伏其卵那样。或者为五,或者为十,随时消息,爱护牠、将养牠(保养牠)。正使其中间有放逸的,犹能用爪、用口去啄其卵,而得生其子。为甚么呢?因为那只鸡母,自一开始,就随时消息,善于爱护之故。像如是的,圣弟子如成就十一法的话,则为住于学迹,终不腐败,……乃至一切都能疾得甘露涅槃。」

佛说此经后,摩诃男释氏,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作礼后离去。

译文:

我们所集结的经文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毘罗卫国的尼拘律陀园里。当时,许多比丘聚集在食堂,为佛陀缝制衣物。

在这个故事中,佛陀即将启程离开,摩诃男非常舍不得他,于是佛陀开示了五个要依循的法则,即信、戒、闻、施、慧,以及六个念处,包括念佛、法、僧、戒、施和天。这些教导是为了帮助摩诃男坚定信仰,克服离别的痛苦。

这个故事表明,佛陀不仅关心个人的修行,也关注社区的和谐与团结。他通过教导众生如何依止正信、持戒、闻法、布施和智慧来指导他们走向解脱之路。同时,佛陀强调了念处的重要性,鼓励众生时刻忆念佛、法、僧的恩德,以培养感恩和虔诚的心。

当摩诃男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立刻前往佛陀所在的地方,向佛陀顶礼后坐在一旁。他对佛陀说:“我身体不适,心情沮丧,听完佛法后很快就忘记了。这次听说许多比丘在食堂为佛陀缝制衣服,佛陀将在安居结束后穿上新衣,带着钵盂到别的地方云游。因此我在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佛陀和各位修行有成的比丘们?”


佛陀教导摩诃男说:“无论你是否亲眼见到我,是否看到其他有智慧的比丘,你都应该保持平常心,专注于五种修行方法,并努力修炼。摩诃男,你要树立正确的信仰,不可误入歧途。要做到戒律完备、博学多识、慷慨大方、智慧通达,以这些为基础,不可忽视智慧的重要性。摩诃男,你应该依据这五种修行方法,修炼六种念处。这六种念处是什么呢?摩诃男,你要1.忆念佛陀,如此思念:如来、应、等正觉,……乃至佛、世尊。然后2.念法,3.念僧,4.念戒,5.念施,6.念天等事,直至自己获得智慧。摩诃男,如果圣弟子能够修炼这十一法,那么他的修行之路就不会衰败,他将有能力认识和见证真理,有能力做出明智的决定,居住在通往甘露的门前,接近甘露(不死之药,象征涅槃)。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迅速达到甘露涅槃的。”


就像母鸡保护鸡蛋一样,有时是五个,有时是十个,始终关注着它们,呵护着它们。即使在中间有疏忽的时候,也能用喙和爪子来保护鸡蛋,让小鸡顺利出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母鸡从一开始就懂得如何关爱和呵护鸡蛋。同样地,如果一个圣弟子能够做到以下十一个方面,他就能永远保持在学习的道路上,不会腐烂,而且能够迅速达到甘露般的涅槃。

佛陀讲解完这个教诲后,摩诃男释氏非常高兴,对佛陀的教诲表示赞赏,并向佛陀行礼后离开。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白话《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932经发布于2024-03-30 22:4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