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到精神分析这门学科,最初的契机是从日本作家写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开始。讲的是阿德勒心理学,算是蛮有名的畅销书。说到这本书,豆瓣有一段书评让我印象很深刻,他形容这本书“犹如一把钢刀,直接刮着灵魂上的毒,令人浑身颤抖。”初读大约是17年前后,在此之前我会更多地在意宗教、哲学方面的书籍。也时常去逛书店,只是路过摆放心理学书籍的货架时,瞟两眼看似有些噱头的书名就走掉了。心里有种轻飘飘的姿态。直到那年遇到了人生第一段、完全意料之外的亲密关系。快速地投入,又快速地分离。我发觉自己竟然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缓过神来。其中很重要的缘由是,我误以为自己能很好地把持自己的心态,可让我意外的是,我竟然会这么痛苦?在此之前,我去禅修,学习佛法,学习东、西方哲学。自恋般觉得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认知,宁定的心智。(以为稳如老狗,结果一遇到事儿,才知道自己就是个雏儿。)当时还想着从佛学书籍里找解药来着,忘了从那本书看到一段戏谑的描述,大意是说:“如果你用失恋后的那种,头脑片刻都离不开那个人身影的心情,「二六时中(一天到晚),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用这种精力、这种心情来参禅,参话头,绝对速速成就。”这怎么办?苦笑着摇摇头,把书丢开,多少有种“讲得真贴切呀,但我怎么感觉被消遣了?”的心情。发觉“药不对症”,不能硬着头皮接着服用,总归是要换个方子。我开始看文学作品、看小说,寻求情感共鸣。“谈恋爱”是我从没有过的体验,失恋更没有过。身边朋友也会提些建议,例如说去健身运动,或者做点别的事,爱别的人,忘记她。我想说“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没有那种力气……)我好像只能沉浸在痛苦的漩涡里了。(“你怎么可以如此待我?”的不甘心而已)但隐隐然竟觉得这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宝贵在于说,我在那段时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为何会如此,我该怎么办?又让我有种渴望,渴望去了解亲密关系它到底是什么?是怎么一回事?别人都是怎么去体验的?现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有种后知后觉,就是说。小说里类似的故事情节:面对分离,被抛弃或者失去某个重要的人而产生的创伤性心理。即便当时看的时候会让我更难过,更沮丧。但这也让我得以在当时疏通了部分无法完成的「哀悼」。所谓完成「哀悼」就是说:真诚地面对“失去”,不单指对某人,也指对某段关系,某段感情,某种认知,某件事或某个物品。承认它,接纳它,和一切糟糕(哀伤)的感受待在一起。直至获得新的领悟——承认事实,人才能获得到成长。拒绝面对“失去”时,人会试图以否认、狡辩、愤怒、委屈或者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补救,翻涌起阵阵情绪,甚至用情绪去向周围的人索取支持、索取安慰,进而回避承认事实。换言之,我们有很多“理由”和“诱惑”,让自己拒绝完成「哀悼」,而活在「幻想」和「恨意」的舒适区。我当时看完几本小说后忽然觉得,我并不了解我自己。曾经信口拈来的“佛言佛语”,都只是我的一层看似漂亮的外衣,和我自己并没有多大关系。从此开始诚恳地把视角转向心理学,就有了开篇的那本书《被讨厌的勇气》,随后开始读武志红,读斯科特·派克,读克里希那穆提……从武志红的书中了解到精神分析这门学科的脉络,再开始读经典精神分析、新弗洛伊德主义、客体关系流派、人本主义、存在主义这些。18年我离职去到大理生活。由老田引荐,在麦子的咖啡馆“秘谷”工作。有幸结识了很多朋友和形形色色的旅人,亲切地感受到一种生活在「附近」的感觉。(以现实世界为载体的社交,而非网络)生活,生动鲜活。从这时我确定自己,期望今后能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同时一年半的时光并不长,但大理给了我许许多多真诚的“故事”:“人是因何而快乐,又因何而痛苦;人是怎样成为他自己的,又为何不能成为他自己;人和人之间是怎样舒适相处的,又是为何不能舒适相处。”“精神分析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这句话的是我在昆明接受心理咨询培训的时候,听一位授课老师所讲的,颇有感触。自我去大理之后,我尽可能抛开所有的“高大上伟光正”的信念。直面自己在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和「心理动机」,像是欲望、自恋、恨意这类的潜藏在阴暗的部分。展现出来的部分成为了我自己的素材,认识自己的素材。同时这正是精神分析所要分析的素材,有时候自己整理:通过不断追问自己。有时候也会找人帮我一起整理:请对方给我一些支援,从不同的视角来识别自己。直到我离开大理,中途的流浪,回到杭州,工作、恋爱,到现在尝试有些未知的创业。这段经历中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我似乎滑入到“失意者”这种角色里。诚恳地讲,做这场精神分析的实验没有给我带来太多漂亮的东西。“精分”的过程不太像是什么「扬升」,反而是更多的是「下沉」。然而,却在我决定开始做咨询工作时,「下沉」反而体现出了不可替代的意义。1、我经历着更多“层次”的哀伤体验,这于我而言反而会是一种资源,我能够进一步感同身受他人的哀伤。2、无意识中的种种黑暗面,往往都潜藏在深处,当一个人春风得意时,或许难以认识自己的全貌;反倒是处于低落的状态时,这些黑暗面都会积极地显现出来。能拥抱黑暗面,是人格得以整合与转化的重要因素。3、爱面子挺累的,别硬撑着,承认自己是什么样货色,能活的更松弛。(这才是真正的难关啊!)那最后也想谈谈,精神分析能给“你”带来什么?我曾问过一位长期接受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流派)的朋友,我问他:这句回答实在是太妙了,我没有继续追问,他也没有展开解释。在我看来,做精神分析式咨询的本质,就是无限地理解自己:不含某种「目标」和某种「定义」的理解自己。“我的目标是解决心理问题,想让自己好起来,所以我才想做咨询呀。”同时呢,不含「定义」的做分析,那是不是意味着咨询就像闲聊天?好,请容我做些解释:首先,人对自己下“定义”这件事往往会让人成瘾。譬如说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一些测算:占星、塔罗、紫微斗数、人类图、玛雅历、前世催眠,阿卡西解读,以及像MBTI这类的心理测试。都在试图以各自不同的角度给人去下某种定义。这对于“理解自己”而言,更像是一种陷阱。不可否认了解自己的性格具有什么样的标签,有什么样的特征,对多数人而言是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有时和尚也会想找道士算命。人都想知道,是吧。可是当我们觉得“我正如种种测算给出的结论那样子”,持有类似结论的话,往往会阻断“理解自己”的发生。或许我们还会喜欢「削足适履」般的把自己框定在这些被定义成的标签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得不提一点,像是精神分析的理论中,也包含许多“迷人”之处,尤其是精神分析式的「诠释」:把某种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与动机尽可能的讲清楚。有时候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都会很喜欢这类「诠释」(来访者有时候会喜欢“引诱”咨询师为自己做出种种诠释),做心理咨询收获了一堆诠释与被诠释,即丰富了知识,又收获了很多谈资。那么到底诠释也好、定义也好,和我所说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呢?这里就涉及一个十分微妙的部分,要理解语言的奥妙。人会下意识地透过「语言」来赋予自己某些特征,换言之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我实现预言」: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是说“人的心智会有意无意地向着某些重要概念去靠拢。”简而言之“人会爱上自己说的话。”爱上,意味着渴望牢牢地抓取住。抓取住,则会阻断别的、不同向度、不同视角的「理解」发生。不可否认心理咨询的目标正是解决心理问题,朝着解决心理问题这个目标而做咨询是否有让人收获到心理健康以及让自己过得更舒服呢?当然有,然而这是一种结果,当我们能够充分理解自己之后所收获的结果。甚至来说在咨询中,倘若过度的聚焦于“我渴望达成某种目标”,那么咨询的「阻抗」就有可能越严重,以及在短时期没能达成预期而产生的落差感也更强烈。或许我会建议,当你渴望达成某种“目标”的时候,你可能更适合进行与之匹配的训练,像是认知行为疗法CBT流派的咨询或许更适合。精神分析更像是一种,我们能让自己处于充分安心与放松的环境里,让“自我”顺势而流动,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因为唯有当我们放松下来的时候,「认知」才有可能尽最大程度的松开,无意识中的「整合冲动」(渴望不再被压抑,或是被忽略)也能够以最安全的方式涌现出来。而聚焦于「目标」,哪怕这个目标是放松,它都有可能会让人的神经重新紧绷起来,放松不会因为想要放松而放松,而是人觉得自己处于安全、舒适的状态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放松。总的来说,我会觉得「理解自己」这件事很难被定义、被量化。它会发生在意识层面,也会发生在无意识层面;它会发生在此刻,也有可能在未来某刻发生;它会发生在你主动的追问和反思中,也有可能发生在你无意间听到、或看到了什么的时候。它更像是人获得了「更新迭代」的能力。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则是期望与你共同以「即兴演奏」的方式,让这一切尽可能的发生。我想当人能充分理解自己时,即便他坠入深渊,但他都会有力量来帮助自己脱离。即便他身陷恐惧,或是满身伤痕,他都会有力量来帮助他自己。或者如开篇提到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续作书名。因此“为何不做心理咨询呢?”或许反倒真成了一个问题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姜大吉的精神训练手册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精神分析的本质,是无限的理解自己。发布于2024-03-29 15: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