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
现记以广成子传黄帝自然经的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年矣,吾形未常衰。
第二个版本
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广成子,黄帝时期人,自言其时已一千二百岁,居空洞山。
《庄子·在宥》云:黄帝“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哉?’”于是黄帝闲居三月,不问政事,然后再见广成子,问以修身之道。广成子告以“至道”,名曰:自然经。
其后之《神仙传》《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三洞群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消摇墟经》等均有所载。
如葛洪谓黄帝“过崆峒,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又称:“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则称广成子“一号力默子,作《道成经》七十卷”,“授帝《阴阳经》”。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又把广成子说成是老子或其化身,将黄帝置于老子弟子之列。其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称:“黄帝时,老君为广成子,为帝说《道德经》及五茄之法。”又谓,“黄帝时,老君号广成子,居崆峒山,黄帝诣而师之,为说《道戒经》,教以理身之道,黄帝修之,白日升天。”搞笑的是,现在有不少学者认为广成子就是杜光庭。
传说中广成子隐居修道之地在崆峒山(在今河南汝州),“即黄帝访道地,广成子所隐也。其颠洞穴如盎,将有大风雨,则白犬自穴出,田夫以为候。亦名山曰玉犬峰。”但广成子升仙之所,则未见诸文字。
但也有人认为为空是空虚,空明的意思,而同是混同,冥同的意思,空同合写不过是庄子杜撰的地名,而不是指崆峒山。
伏羲神农时期,人民纯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尚属上古天真时代,此时天人不分,遍地真人,道法自然。到了神农末世,其德已衰,黄帝之时,天人已分,故创造出了丹道修炼,方能重返天人合一之境、纯阳之体,后世也称之为身心锻炼之道。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这是《黄帝内经》中描述的四大境界,黄帝集其大成,上承伏羲三皇之道,下启道家老庄之道。《悟真篇》言: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
那么轩辕黄帝是从哪学来的身心锻炼方法呢?《庄子》中详细记载了黄帝向他的老师广成子求道之事。大概4000多年前。山有仙则名,轩辕黄帝听说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便去拜师问道。这次去崆峒山,他已四十多岁了,做国君也快二十年了,一路威仪排场。黄帝端坐大象背上在前,元妃嫘祖与女节坐木轮大车在后,另外还有文臣、武将、武士等不下百人。一日,浩浩荡荡的人马过了泾河,车仗停在山下。可是崆峒山层峦迭嶂,岩崖危峻,却无路可上。黄帝在山下肃穆敬候许久,不见一点动静,不禁惶惑地转身向嫘祖说:“是不是我心不诚、志不坚,广成仙人不愿来见我呢?”嫘祖说:“我们从北斗星之东,日出而行,日落而息,走到这斗柄之野,大家包脚的牛皮都磨穿了,怎么能说心不诚、志不坚呢!”女节接着说:“我们歌舞起来,仙师也许会下顾。”黄帝点头同意,于是焚起香草,青烟袅娜,香气袭人,群臣跳起操牛尾之舞,边舞边唱,声振山谷。这时,广成子、赤松子二位仙师正在对弈,玄鹤童子急匆匆来到洞中,向广成子说:“禀仙师,轩辕氏在山下歌舞。”广成子早知黄帝来意,含笑说:“真荒唐,不去治国,却来求仙。待会儿我去看看。”赤松子起身告辞后,广成子一挥拂尘,一只丹顶鹤便落在身旁,他跨上鹤背,飘然出洞,一群五彩仙禽翻飞追随,发出悦耳鸣声。广成子在云端出现,黄帝等人欣喜若狂,全都跪倒在地。原文: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庄子·在宥》黄帝朗声陈述:“弟子听闻仙师通达‘至道’,敢问仙师‘至道’的精髓是什么?我想摄取天地的精华来助长五谷,养育百姓。我还想主宰阴阳,以因应万物的需求,我应该怎么做呢?”广成子乘鹤在黄帝等人头顶盘旋三匝,然后停在虚空,语意深长地说:“你想要问的,是道的本质,可是你想要主宰的,却是物的残余。自从你治理天下以来,云气还没有凝聚就无端落起雨来了,草木还没有枯黄就凋零了飘落了,日月的光辉更加冥暗了。凭你象佞人一样狭隘的心地,又岂足以论至道!”说毕,拂尘一扬,仙鹤凌空,隐入云霞之中。原文:“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庄子·在宥》黄帝怅然若失,望望崆峒山,想想仙人的话,不由一阵心酸,泪水夺眶而出。在黄帝落泪的地方,后来生出一眼清泉,泉中小石碧绿晶莹,据说那就是黄帝的泪珠,后人把这泉叫做凝珠泉或琉璃泉。黄帝毕竟悟性高,被广成子教训一番之后,从崆峒山下来,便筑起一间别室,并用白茅作铺垫,在那里面苦思默想了三个月,自觉杂念俱遣心境清明之后,便独自一人再上崆峒山拜师问道。行至半山腰,黄帝看见前面过来一位赤发赤须的长者,便恭立道旁,施礼让路。长者微微一笑说:“学会谦恭,始能求真。好,好!”黄帝赶忙上前说:“请问长者,哪条道可通崆峒仙界?”长者把黄帝略一打量,随口吟道:“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诚百道通。”说罢倏然不见。原来这长者正是赤松子,他是怕黄帝放不下帝王架子,吃不得苦头,广成子不向他传授至道,才这样指点的。一路上,黄帝不断思索那长者的四句言词,直到鞋磨穿、脚磨破,寸步难行时,才恍然大悟,决心以膝代步,爬上崆峒山。砂石如刀,膝破血流,黄帝所过之处石子都被他的鲜血染红了。黄帝再次来问道的事,早有玄鹤童子报与广成子。当黄帝膝行到混元洞附近时,玄鹤童子现身把他迎入洞中。黄帝见到广成子,立即至诚稽首再拜,请教如何修身养性,才能达到长生不老之道。广成子说:“至道”给黄帝,这就是道家最上乘的修炼之法。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 广成子曰:“来,余语汝:“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昬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广成子将自己如何修身养性,以至于活了一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的修习方法一一传授给黄帝。黄帝字字句句都牢记在心,只觉心明眼亮,豁然开朗。广成子,黄帝时期人,登场时已一千二百岁,居崆峒山,在《封神演义》中为大家熟知。中国传统身心锻炼在某一个时期被称为“黄老之学”。黄就是黄帝,老就是老子,强调修行(修身养性、长生久视、丹道)、经世(修生养息、无为而治)、致用(技术发明),当然了,咱们今天主要来聊养生。《黄帝内经》中有一段对上古真人描述很关键: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站桩,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像木桩一样站着,调整好自己身体的姿势细节,并配合好内功心法,使身体状况和内心境界都得到提升的一种传统锻炼方法。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当年广成子传给黄帝的秘密天机!【收藏】发布于2024-03-11 17: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