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在经脉中又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经有十二条,叫十二经脉,它与脏腑直接相通。十二经脉分别循行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又与一定的内脏密切联系,各条经脉之间又通过络脉相互沟通,从而使肌体的各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奇经有八条,它不与脏腑直接相通,是“别道奇行”的经脉。

十二经脉是以阴阳来表明它的属性,凡是与脏相连属,循行在肢体内侧的经脉叫做阴经;凡是与腑相连属的,循行在肢体外侧的经脉叫做阳经。同时根据内脏的性质和循行位置,又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经。

说明:足三阴经的循行在内踝上八寸以下,其位置有所变化,即厥阴在前,太阴在中线。足三阳经循行于躯干的分布部置,阳明行于身之前,少阳循行于身之侧,太阳循行于身之后。

十二经脉走向和相互交接的规律是手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胸循臂内侧走至手,交接于手三阳经,手的三条阳经再从手循行臂外侧走至头交接于足三阳经,足的三条阳经再从头循胸、腹、背、胁沿下肢的外侧交接于足三阴经,足的三条阴经再从足循下肢的内侧经腹至胸,复交于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它与脏腑的表里相合是一致的。即脏腑之间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的关系(如肺和大肠,心和小肠等)是通过经络来联系的。六条阴经与六条阳经的表里关系,除上述走向交接的联系之外,凡是表里相合的经脉在四肢的循行线,都是在内外两个侧面相对位置。如肺经在臂内的桡骨侧,大肠经在臂外的挠骨侧;心经在臂内的尺骨侧,小肠经在臂外的尺骨侧;心包经在臂内的中线,三焦经在臂外的中线,同时在内脏的循行中,都是互相络属的,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从而使人体脏腑、经络、表里上下各部,成为彼此相通、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起于中焦,从肺开始而终于肝经,再复由肝上注于肺,如此循环往复,如下文箭头所示:

起于中焦,从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肺。以上流注次序就是气血运行在十二经脉中的次序,如此循环往复,周流不息,以营养全身各处。

《经络图解》第01章 手太阴肺经


-----   表示体内循环线

——   表示体表有穴通路,即外形线(实际在体内深部不可见)


手太阴肺经--------辛金,肺为阴脏,秉大气中金气而生。金气有收敛作用。肺经金气收敛作用,由上而下,自胸走手,络大肠,主降。肺经秉阴金之气,兼秉阴土之气。


手太阴肺经

【循行】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穴]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注释】

中焦——宋·王维一《铜入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胃口——《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赉门之位也。”

肺系——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廉——指侧边而言。

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上逆而不平,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经脉所过处)疫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口鼻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异常。

手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呿小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注释】

另--即络脉。从本经分出的络脉,由此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分间--指分肉之间。当桡骨茎突后方。

并--指与经脉并列而行。

手锐--手的锐骨部,指鱼际后方。

欠呿——欠,呵欠;呿:书中写法为(去欠),张口的样子。虚则欠呿,肺气不足所致。

遗数--遗,小便不禁;数,小便频数。

【语译】

手太阴络脉,名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后的分肉之间,在腕后一寸半处,走向手阳明经脉;与手太阴经脉并行,直走入手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

其病症:实证,手掌和手腕部灼热;虚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本络络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

【注释】

正——十二经别又称别行之正经,意指从十二经脉分出。

别——分别,指十二经脉循行通路之外的另一通路,别道行走。这与经脉、络脉所指之别意义不同。

复合阳明——复,再走。阴经经别,合于有表里关系的阳经;阳经经别则合入本经。所以十二经别,就构成为“六合”

【语译】

手太阴经别,从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渊腋的部位,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走向肺部,散到大肠,向上浅出于缺盆部,沿着喉咙,由此再合入于手阳明经脉。

手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赉,合赉下,抵季胁。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其成息赉者,胁急、吐血。

【注释】

鱼后——鱼际的后边。

肩前髃——即肩髃部。

赉——膈肌。杨上善注:“赉谓膈也。

支转筋痛——支,支撑不适,转筋,肌筋拘挛掣痛。

息赉——古病名,为五积之一,属肺之积。主要症状为胁下有积块而气逆上奔。

【语译】

手太阴经筋: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行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过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髃前方,其上方结于缺盆,自腋下行的从下方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与手厥阴经之筋在膈下会合,达于季胁。

其病症:在本经筋循行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挛掣痛,重者可成息赉病,胁肋拘急,上逆吐血。


《腧穴》第01章 手太阴肺经


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 【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 【少商】 

LU01: 中府 ZhōngFǔ

【定位】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一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伍】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LU02: 云门 Yúnmén

【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配伍】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刺灸】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LU03: 天府 Tiānfǔ

【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解剖】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配伍】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主治】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直刺0.5一l寸。

LU04: 侠白 Xiábái

【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解剖】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

【配伍】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主治】配曲池, 肩髎治肩臂痛。

【刺灸】直刺0.5一l寸。

LU05: 尺泽 Chǐzé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解剖】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配伍】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主治】配太渊,经渠治咳嗽,气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热;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直刺0.8一1.2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LU06: 孔最 Kǒngzuì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寸处。

【解剖】有肱桡肌,在旋前圆肌上端之外缘,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

【配伍】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主治】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

【刺灸】直刺0.5一l寸。

【附注】手太阴经郄穴。

LU07: 列缺 Lìeqūe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配伍】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主治】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 配肺俞治咳嗽气喘。

【刺灸】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LU08: 经渠 Jīngqú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 l寸。

【解剖】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配伍】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主治】配肺俞,尺泽治咳嗽。

【刺灸】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LU09: 太渊 Tàiyuān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解剖】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展长肌腱内测;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配伍】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主治】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

【刺灸】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

LU10: 鱼际 Yújì

【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配伍】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主治】配孔最,尺泽治咳嗽,咳血;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刺灸】直刺0.5—0.8寸。

【附注】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LU11: 少商 Shàoshāng

【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配伍】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主治】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人体十二经脉 | 手太阴肺经发布于2024-03-01 12: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