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发心要离相,修行要无住,心无所住才能不被凡尘蒙蔽,清净无垢。修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一发心一生都要去清净自性、无念无得,这样才能由浅入深接近佛的所在。
心地清净方为道,修行的关键全在一颗“清净心”。得罗汉果,不住罗汉果位之相;被古佛授记成佛也不住授记之相。同样,菩萨入凡尘度众生,也是心越清净,智慧和神通就越增长,一定不要掉进色、声、香、味、触、法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修行的层次全在心地“清净”的程度。
什么是“清净心”
佛讲的清净心,就是无执著的心;有执著即被染污,心无执著才能清净。清净心人人都有,生来就是清净无垢,离一切之妄念染污,所以也叫自性清净心。以清净心修佛法,才能得般若实相,也即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因此,清净心是般若之本。
清净心不是一个光圈,也不是一朵莲花,它是能够观照自我的一种空灵。如果勉强说是镜子的话,也是一面空镜子。因为第一层的清净是它照见周围全是虚相,把所有能见之相全都空掉了;但进一步它自己也是不实的存在,周围空了之后,它也会现出空的原形,这是一面能照见自己的镜子。
怎样才能生“清净心”
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是不执著。离相,是不为宇宙万象万法所惑,能持清净本性,超脱于其上而不执著,所以离相仍是无住。这句话回答了须菩提一开始的提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是贯通《金刚经》全经的“经眼”。据《坛经》中六祖亲口说,听到这句就开悟了。
佛强调:无所住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事实上,六尘并不能涵摄宇宙十方三界森罗万相,何以像六祖惠能听到它之后能够瞬间开悟,彻悟宇宙至理而见本性呢?
般若智慧因为性空而通达一切,“刹那见终古,微尘藏大千”,类似于中国原生的“一叶落知天下秋”的道理。般若智慧所见,宇宙间的一切万象万法,由各种因缘假合而生,由各种因缘流转而变化,由各种因缘瓦解而熄灭。人处在这样的宇宙之中,若能保持清净纯明的本心,不迷恋色、声、香、味、触、法的假合之相,那万事万物的生灭幻化之理同样也会尽收眼底。
清净心是般若之本
心在佛法里的意义
《金刚经》主要是讲怎样通过修行“自性清净心”,达到“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道理。心在佛法里有肉团心、识心、思量心、缘虑心、清净心、佛心六种意义。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清净才是道心无所住而生清净发布于2024-02-24 11: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