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

  释迦牟尼世尊于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之际,世尊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世尊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智慧德相是什么呢?原来智慧德相,就是万德万能的佛性。


  佛性又称真如、自性、常住佛性、妙真如性、真如实相等。名称虽然不同,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它就是我们各人原真的本性。这种本性,本来就具足万德万能。它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佛无二,但由于无始以来,被妄想执着掩蔽了本体,使具足的德性不能显现。这好比一面光明的镜子,蒙上了尘垢,盖没了镜体固有的光明。不过镜面虽蒙尘垢,而其原具的光明并没有损减,一旦揩去尘垢,光明依然可以显现。


  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本性原来灵明洞彻,万德万能,但因妄想执着,以致起惑造业,轮回六道。这种妄想执着又称无明,无明梵语尾尔,意思是指暗钝之心。暗钝之心并非指我人的肉团心,而是指我人感受、思惟、分别、认识、对境攀缘的妄心。


  事实上,佛性与妄心,智慧德相与妄想执着,原本不是两样东西,但因有了真妄、动静、明暗的不同,所以就有了佛性和妄心的分别。性譬如水,心譬如波。水是静态,水静则明朗;波是动相,波动则昏乱。水是体,体则真实不变;波是相,相则虚幻生灭。这其中虽有动静明暗真妄之别,但在本质上仍是不二的。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的本性,只因妄想执着,成为妄心。这妄心,就它的暗钝来说,叫做无明;就它的能障覆自性来说,叫做业障;就它的熏习缠缚来说,叫做习气;就它的动扰不安来说,叫做烦恼。总之,无明、业障、习气、烦恼,都是虚妄生灭幻化、不实的东西。


  关于妄心的作用,大乘义章中有一段说明:“
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这就是说,我们万德万能,灵明洞彻的本性,因为妄想执着,而幻生起一种不明的幻觉——无明,这种无明与本来圆明朗照,湛然常住的本性和合起来,相续相牵,熏习不己,便成了阿赖耶识。因此,就使我们原始清静纯真的本性,变成了染净交参的识,这识再因妄想而起概念——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中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中的相分。这样一来,使我们本来灵明洞彻的本性,就因无明而发生变化。好比澄清的水因微风而起了波纹——幻相,这时,本性已因无明的污染而成识,此识中又有了两种分别,一者是由心所生的境——幻相,又称相分;一者是缘其幻相的见照作用——见分。有了相分见分的幻觉后,接着又起了一种错觉——末那识的产生。末那识不知道相分见分同是本性的幻影,因而执着见分为我——我之能见;执着相分为我所——我之所见。如是执着不已,攀缘不息,由这个错觉的我而攀缘、分别、取舍我所有的一切事物——我所爱,我所憎,我所好,我所恶。于是由此中更产生了一种虚妄的想像——意识。意识出现之后,喧宾夺主,不但代有了本性的地位,并把阿赖耶识和末那识也置之脑后。它成了人生——其他有情亦然——的主宰,好其所好,恶其所恶,去胡作乱为。同时,意识尚有一批助手——眼、耳、鼻、舌、身五识。藉着这批助手的力量,贪图五欲——财、色、名、食、睡的快乐,而有贪、嗔、痴、慢、疑诸烦恼。由此而造下无量善恶之业。但意识是妄想执着而有,本来幻化不实,当人生四大分离——死亡之际,意识随之散灭,只留下一个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去承受那因善恶之业所招致的果报。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二、佛性与妄心发布于2024-02-24 11:06:04

相关推荐